第六十五章 西南战鼓擂动(二)(收藏满2000加更)

自土木堡之变后,明朝的文官们面对武将、勋贵渐渐的取得了优势。在武宗朝的江彬被划了三千六百刀后,文臣们彻底把武将压在了身下。

武将的人事任命权被文臣们抢走了,后勤物资配送权被抢走了,到了万历年间,干脆连军事统帅权都被文臣拿走了。再往后,武将们出征前去国家的武备库领武器铠甲,领到的东西质量低劣也就罢了,关键是还得武将私人拨付这些武器账面价格的十分之一给兵部官员作为贿赂才能领到……总之,武将们的地位已经弱化到了前宋一般:只有在文臣划定的路线上进军,到达指定地点后厮杀……

但是这就带来很大的问题:武将们被压制得太惨,必然导致国家军事力量的弱化。而军事力量的弱化,又会导致国家的国防问题无限增多——国家由此变得越来越需要武将。而需求越多,武将的地位又会越来越高——这不是文臣们拼命压制就压制得了的。

历史本位面上,明朝文臣对武将的欺压在崇祯朝达到顶峰:袁崇焕居然可以无旨意将毛文龙斩首而且事后没有受到追究。由此导致本就心怀不满的武将们彻底对皇室离心离德。然后,纲纪崩坏,国家不但无法控制武将,还要被武将所挟持了……

作为穿越者,朱由栋非常清楚:压制武将是一条不归路。别说还有其他穿越者在这个位面一起竞争,就算这个位面只有他一个穿越者,明末的形势也注定了武将的再次崛起。

所以,既然不能压制,那就不要压制了。支持、拉拢、引导,这才是他该做的。

在大厅内只剩下了孙承宗和刘綎两人后,孙承宗靠近刘綎,轻轻的耳语道:“太孙殿下私人拨付白银十万两,用于刘帅和马宣抚的军队沿途行进物资采购。如此,就不需要各个地方的主官来给士兵们提供吃食了。此外,这笔钱殿下说了,只是头款,他在京师会拼命筹款,后续的银子也会源源不断的送来。而且,这笔钱是得到皇上允准的,所以刘帅只管放心去用。”

“啊?太孙如此厚待臣下,臣肝脑涂地亦难以为报!”

“呵呵,刘帅啊,太孙的钱也不是那么好拿的。本官这次来,除了带了十万两银子,也带来了太孙的两个要求。”

“请孙大人示下,末将无有不从。”

“刘帅先不要急着表态,太孙的两个要求说起来很简单,但也不容易。其一,保证军纪。本次我大明出兵木邦,不是简单的帮木邦的土司赶走缅军就算了,而是要趁此机会将木邦改为云南布政司的直辖州。所以,这军纪尤其重要。若是士兵军纪不好,在木邦残民害民,那我大明如何才能在木邦立足?”

“呃……请孙大人放心,末将也知道自己麾下的儿郎们性子野了点,这个嘛,一方面是末将治军不严,另一方面则是,历次出征,这地方上的老爷们总是让末将的儿郎吃不饱啊。这一次,太孙殿下如此支持,再让儿郎们出去祸害百姓,不用孙大人说,末将也觉得过意不去了。嗯,总之,完全杜绝残民害民的事情,末将不敢保证。但只要发现一起,末将一定严惩一起!”

“好,刘帅是身经百战的豪杰,你说的话,本官信!那么本官再说第二条,太孙说,近期他已经派出大内的曹公公去山东、河南的黄河灾区购买孤儿。这些孩子买来后会安置在他的庄园里,如果刘帅愿意,请派出得力大将到红河庄出任教官!”

“嘶~~孙大人,这种事情……”

要说明代的文臣们,除了压制武将之外,还有一件事也是盯得非常紧的:防止皇帝与武将接近。这很正常,文臣们自己也知道他们嚣张得越来越过分,压制武将不说还欺负皇帝。若是让皇帝和武将们过于接近,让皇帝手里有了刀把子,万一哪天惹毛了皇帝,皇帝来个大屠杀怎么办?

所以,任何企图接近皇帝或者任何皇帝喜欢的武将,都会遭到文臣的重点盯防、打压乃至陷害。

别看刘綎以前打过知府,但那是当年年轻气盛。现在刘大帅年纪大了,特别是好几次被文臣搞得生不如死后,这想法和以前不同了:国家的事情还是要办的,大丈夫战死沙场也不算个事。但是千万不能因为政治斗争祸及家人。

“刘帅想到哪里去了,这批孤儿,年龄最大的不会超过十岁,他们能干什么?太孙只不过是想刘帅派个嘴巴牢靠的,会教一些简单的武艺给这些孩子的小兵官而已。怎么,刘帅连这种事情也不答应?”

时间实在是太紧迫了,朱由栋已经等不到十几年后自己登基后再来慢慢布局,尤其是暹罗的那位已经登顶的情况,他的紧迫感与危机感更是大大的加剧了。

所以,他对孙承宗说,要刘綎派一个军官来给自己的孤儿团做教官。这是对孙承宗的试探:你身为文臣,是站在你那个阶层一边呢,还是站在我这一边?

也是对刘綎的试探:我拿了这么多钱帮助你建功立业,你能不能向我靠拢呢?

如果孙承宗敢背叛他,把这事捅了出去,他照样毫发无损:什么情况?孤不清楚啊,拿证据出来!孤买孤儿怎么了?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啊,你们这些家伙懂不懂?!

至于刘綎?他可以不搭理朱由栋的招揽。但他只要脑子正常,就不会把这事捅出去:孙承宗不说话,一个武人的话谁信?

当然,朱由栋的试探不是胡乱来的:孙承宗曾经长期在大同生活,与当地将士接触极多,对于武人的观感和普通文臣是完全不同的。而且这位在历史上的表现,那是绝对的忠于国家的。

总之,是稍微冒了一点险,但基本在可控范围内。

“呵呵,孙大人是太孙的老师,末将当然相信这是太孙本人的意思。只是呢,末将现在一门心思都想着怎么发兵木邦以完成皇上和太孙的嘱托,所以这个事情啊,且待末将空了再好好想想。孙大人,您觉得如何?”

“呵呵呵,就依刘帅。”

两人微微一笑后,互相作礼告辞。

少顷,就在孙承宗和刘时敏在刘綎派来的将领引导下向着自己的居所前进时,整个大营迅速的变得嘈杂了起来。

“大帅令!全镇收队!各兵归营!酉时起,各营清点人数,亥时前上报中军。明日打点行装一日,后日辰时出兵南下木邦!”

……

喧嚣的白日过去了,深夜子时,在处理完了营务后,刘綎把自己的养子刘招孙叫了过来。

“今日白昼那孙承宗给为父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但这姓孙的毕竟是文臣,而且还是庶吉士,所以这家伙为父是不信的。不过呢,倘若这真的是太孙的本意,那为父就不愿意错过了。”

“父亲的意思是?”

“这次南征,你不要去了。我会以留守老营的名义把你留下,然后等为父大军出发后,你亲自走一趟京师。切记,不要去找李世忠。若是为父猜的不错的话,太孙应该已经感受到他对李家的依赖太深,需要引入其他的将门来平衡李家。所以你找李世忠,肯定要出问题。”

“那父亲请示下,孩儿应该去找谁帮忙联系太孙?”

“当然是现在名满天下的吴又可大夫了,你就以慕名学习牛痘的名义去拜见吴大夫,请吴大夫替你引见太孙本人。若是太孙没有这个意思,为父就算是帮太孙挖掉他身边的一个祸害,如此也报答了太孙的恩情。若是太孙确实有这个意思,那你就留在京师好好为太孙效力吧!”

“是,孩儿明白了。谨祝父亲此次南征大获成功,扬武威于南中!”

第一四三章 四方英才汇聚第一一六章 东林也要办报(五)第一一四章 东林也要办报(三)第六六八章 大明的驻印军第六四八章 护国公八大王第一七二章 宿命的萨尔浒(二)第三八四章 无所谓的担忧第一二四章 殿下的新玩具(二)第二四二章 大坂的冬之阵(三)第六二二章 绝望的皇太子第六九八章 三忠墓的主人第八十二章 大丈夫当如是第三九四章 蜀藩未来所在第一四零章 卫所不堪一用第五八八章 帝师党的共识第七零三章 朱由栋的险招第六十六章 东北号角连营(一)第六六八章 大明的驻印军第六九二章 海军的福字旗第二五三章 老西儿都叫穷第四十八章 打脸就要打痛(九)第三九二章 宗室们的分化第四二六章 国家工商总局第二四五章 人口普查完毕第一六四章 山海关定方略(二)第五七五章 袁可立的学生第十一章 孤的元从班底(三)第七三五章 子弹是公平的第三六九章 西贡要塞被围第七六二章 大明高级密探第二八七章 流水账的三年第五九六章 纸币为时过早第四三四章 林丹汗要北狩第七七七章 菲利普的应对第八零一章 亚速尔的海战第三零一章 向东还是向南第四一零章 决战地点敲定第七五零章 暴兵暴舰备战第六三零章 朱由栋的决心第三五六章 二十五万口猪第六二八章 明军转入防守第一四一章 所谓借壳上市第六一八章 大明主力登陆第一八五章 阿拉维杜新王(二)第七十一章 西北危机已现(二)第四六二章 进入铁甲时代(二)第六零八章 大明两路进军第六三三章 带路党的作用第四四三章 孔府有了反应(为盟主逐日2005加更2/2)第四二零章 双子们的布局第一九二章 天下重新透明(一)第七十三章 搬迁势在必行第六四二章 新一代的将星第一三一章 金陵日报完胜(二)第四一九章 民族文明根性第六五二章 两个人的汇报第一四四章 横海卫的薪酬第六十九章 东北号角连营(四)第六二零章 这是赤色黎明第一七八章 宿命的萨尔浒(八)第六九三章 还有廿六小时第五十五章 情报才是主业第七八三章 毕其功于一役第三九三章 无敌朝阳群众第四八六章 援军正在路上第六九八章 三忠墓的主人第二七零章 万历四十四年第二二六章 土著中的垃圾(二)第五一九章 易普拉欣布阵第七十七章 刘大刀的奋迅(一)第三三五章 日本的新策略(一)第五三四章 菲利普的日记第五五五章 利益才是永恒第七四五章 地方官的共性第一四三章 四方英才汇聚第四零六章 幕府垂死挣扎第二六三章 抖起来的户部第三十章 原始资本积累(五)第一七六章 宿命的萨尔浒(六)第二六七章 总结后出大招第五六一章 造反专家抵达第二一一章 天枢今日登顶(感谢逐日2005书友)第三一三章 崇明沙攻防战(五)第一七一章 宿命的萨尔浒(一)第五三一章 大明陆军参战第三三六章 日本的新策略(二)第七九八章 欧洲的商人们第五五零章 电学研究转向第一六三章 山海关定方略(一)第一八零章 大金国没有了(二)第七四七章 穿越者的成就第五三二章 大明陆军参战(二)第九十二章 国家根基已朽(四)第一五一章 兴盛的宽甸堡第一四四章 横海卫的薪酬第四九六章 铁甲舰的战斗第四十章 打脸就要打痛(一)第七十章 西北危机已现(一)第三三七章 破军星的后手第七零六章 白起作战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