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国家根基已朽(四)

“殿下,诸位,这一排房屋里面,摆放的都是洪武朝时的黄册。洪武朝,一共编了三次黄册(朱老四是不承认建文这个年号的。所以建文三年编的黄册,叫做洪武三十四年编)。合计二十五万三千七百六十六册。”

“嗯,张勇啊。洪武朝的黄册距今都有两百多年了吧?有没有纸张虫蛀粉烂,订书的棉线发霉朽断的啊?”

“回殿下的话,这种情况确实是有的。但是,洪武朝时国家纲纪严明,地方修订黄册,都严格按照朝廷的规定。在纸浆中参入了花椒、明矾。订书的棉线都是双股双订。安置黄册的房间都有石灰铺垫以防潮湿。至于这库房,本来都是修成南北向,以便阳光东西交替翻晒。而且黄册库的吏员在艳阳天还要轮流将黄册搬出室外翻晒。总之,洪武朝的黄册两百多年来,确实有纸张粉烂,棉线发霉的情况。但这种情况,最多也就一成。”

“嗯,甚好。那永乐朝的黄册呢?烂了坏了的有多少?”

“呃,殿下,小臣惭愧。或许是我们平日照拂不周,永乐朝的黄册损坏率大约接近两成。”

“孤还在北京的时候,就听说洪武、永乐两朝的黄册质地最佳,虽然历经两百余年,但多数仍可翻阅查证。号称‘铜黄册’。不过,好像也只有这两朝的黄册才是‘铜黄册’吧。”

虽说明代的大臣没有满清的大臣那样动不动就下跪的毛病,但是听到朱由栋如此带有杀气的询问,不光是张勇,便是他后面的张士佩等人,其膝盖都差点一软。

朱元璋、朱棣,那都是狠人。一言不合就杀你全家,诛你九族甚至十族。所以,这两朝的官员相对老实,朝廷说要用什么质量的纸张,就老老实实的用什么纸张。说用什么规格的棉线,就一定用什么棉线。因此,单单就黄册的质量而言,洪武、永乐两朝的质量是最好的。这就造成虽然这两朝的黄册成册年代最为久远,但保存完好率却是最高!

永乐之后,仁熙朝只有十个月,不去说他。朱由栋等人来到了宣德朝的黄册存放屋舍。总体来说,宣德朝的质量也就马马虎虎,随机翻阅十本以内的黄册,不太容易翻到朽坏不堪的。但要找到一本完好无缺的,也着实不容易……接下来,朱由栋等人明显感到,正统、成化、弘治三朝,黄册质量稳步下降。到了正德朝,哎,哎,除了哎,已经不能说啥了。

“嘉靖朝、隆庆朝的孤都不想看了,头前带路,去看看万历十年、二十年的黄册。”

“呃……臣等遵命。”

张勇前头带路,众人鱼贯而行,很快的就来到了环洲的最东端,这里的屋舍一看墙体颜色和粉灰,便知道新建不久。

“咦?”

“大伴你想说什么?”

“殿下,奴婢刚才一路看过来,只觉得越是年代短的,黄册质量反而不如年代久远的。本来到了这万历十年的黄册,奴婢以为只会比正德朝的更烂。但是……”

“你是不是想说怎么万历十年的黄册质量突然好转了?”

“殿下恕罪,不过实情就是如此。所以奴婢心生疑惑。”

“哈哈哈,这有什么好疑惑的?万历十年,你也不想想是谁在当政!”

“万历十年,哦,原来如此……哎~~~”

在场的都是聪明人,朱由栋轻轻点了一下后,大家都瞬间明白了过来。但在明白过来之后,也都跟着曹化淳无奈的轻叹一声。

万历十年,是政治强人张居正生命的最后一年。其他的,就不用多解释了。

抬首看了一下屋顶,朱由栋藏在袖子里的双拳轻轻的捏了捏,似乎花了一点点时间鼓足了勇气,然后对张勇道:“带孤去万历二十年的屋舍。”

“这个,太孙……由于环洲岛上已经实在没有地方安置新的黄册,所以万历二十年及其以后的黄册,是在樱洲岛上。这又得反复登船。今日太孙操劳了一天,不如……”

“孤不累,多上下几次船而已,没关系。”

“呃,太孙殿下……”

“怎么?是怕情况太糟糕孤会发火?”

“呃……”很无奈的低头沉思了一会后,张勇看了看朱由栋身边身材魁梧,面带凶相,而且悬挂腰刀,右手始终按在刀柄上的李世忠、刘招孙两人一眼后。很是光棍的答应了:“既然如此,太孙请。”

“枝吖”声中,屋舍的房门打开了。扑面而来,是前面所有房屋都极难闻到的一股霉臭味儿。在这个场合,南京户部的官员们似乎早有认识,在开门之前就轻轻的移动脚步,占到了外围。所以,这股霉臭奇袭,毫不留情的笼罩了朱由栋及其下属。

“汝等好胆!竟敢如此对待太孙!”

发火的自然是刘招孙——人家李世忠虽说也是将门,但李家封了爵后已经开始世家化了。也就刘大刀的养子还保留了军人的直脾气。

“诶,招孙,不要发火。”依然笑意盈盈的朱由栋招呼住刘招孙后,还给黄册库的管理员们解释了一句:“我们先前看到的正德朝的黄册,不一样有许多霉烂的么?不过那些东西都烂了快一百年了,霉味什么的都散得差不多了。这万历二十年的黄册,才刚刚开始霉烂嘛。味道是大了一点,正常,正常啊。”

迈步走入屋舍,朱由栋依然是双手背在身后,整个人好整以暇的慢慢踱步。他身后的曹化淳、王承恩、张世泽、李怀忠等人,却已经是从惊讶迅速发展到愤怒,统统的涨红了脸颊。

这是万历二十年送进来的黄册啊!可是都成了什么样子?大面积的霉烂、虫蛀,好多书本上还能看到密密麻麻的小虫在那里欢快的啃噬。好多架子看上去是空的,但走近了一看,却更是触目惊心:整本册子已经完全被虫蛀光了,只在架子上留下了一道书本的印迹,除此之外,就什么都没有了。

“张勇,这是怎么回事?”

吼出这句的,只能是南京户部尚书张士佩了。尚书大人这会儿一定得赶在曹化淳等人之前发问:这既是为自己免责——殿下,臣以前都不知道这个地方情况是如此糟糕啊。这样就算太孙追责下来,也就是个失察之罪——尚书大人事务繁多,失察是正常的,来来来,罚酒三杯,下不为例。

另一方面,这也是长官对下属的保护:我提问,其实不是在责问你,而是给你一个解释的机会。

“张大人容禀,自洪武四年国家推行户贴起,不管是户贴,还是黄册,甚至鱼鳞图册。其纸张都不由国家统一制作下发,而是由各县自行制作,黄册库只是下发纸张标准而已。自永乐后,各地交上来的黄册,其制作纸张的水准变差已经不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了。黄册库也多次上奏通政司,朝廷也多次下发严旨要求各地严控纸张水准。但是……下官是万历二十五年被分到这黄册库来的。来的时候,万历二十年的黄册就已经开始霉变,并有虫蛀现象。下官对此虽拼尽全力挽救,但到底纸张本身不防潮,不防虫。这,下官也实在没有办法啊。而且……而且……”

朱由栋转过身来,仍然微笑而温和的说道:“而且什么?说下去。”

张勇的牙齿不自禁的打了一个寒战:“而且,万历三十年刚刚入库的那批,其纸张质量,比二十年那一批,还要糟糕!”

第六七零章 大战一触即发第二九三章 太孙焦头烂额第六六八章 大明的驻印军第五七八章 菲利普的理政第三十一章 原始资本积累(六)第二一七章 对法战前准备(二)第四七六章 河套重工中心第六八零章 老贼的好打算第七三零章 波哥大会战始第三七零章 大明开始收网第四三六章 不改汉家衣冠第七三四章 曹变蛟的夜袭第五九五章 流通货币不足第四七五章 甘青辽湘建省第六五七章 里斯本的谍影第九十七章 枪杆子出政权第四九九章 风帆最后华章(二)第四二四章 商税是要收的第四八六章 援军正在路上第六八三章 归国人员安置第一三九章 是蹂躏非战斗第五九九章 公务员的考试第一七四章 宿命的萨尔浒(四)第五九七章 宦官的危机感第四零四章 六日光复朝鲜第六十八章 东北号角连营(三)第三四一章 海上决战想定(一)第二九五章 朱由栋的调整第一九一章 行百者半九十(二)第八十五章 丁未的进士们第十一章 孤的元从班底(三)第五一五章 我演技不错吧第一三七章 岛津欲寇琉球第六六五章 不算晚的情报第七零八章 时间就是生命第三二四章 巨人开始觉醒(三)第九十三章 国家根基已朽(五)第二七四章 丙辰会试黑幕(三)第五九六章 纸币为时过早第七六七章 大海战的序幕第二一四章 牵一发动全身第五八九章 一环套着一环第四九八章 风帆最后华章第五九一章 兵役局的肥差第七五三章 西路军的统帅第一零九章 现在开始起航(四)第二五四章 一切都是误会第四十五章 打脸就要打痛(六)第六四七章 易普拉欣出兵第二四九章 衍圣公是大敌第三五八章 恢复周之分封第一八五章 阿拉维杜新王(二)第五十六章 宽甸绝不可弃第五零一章 军备协调会议第一四九章 未雨当先筹谋第七三七章 前后方的配合第六四二章 新一代的将星第五零七章 科举制度将变第二三七章 选妃并不简单(二)第二十九章 原始资本积累(四)第六十九章 东北号角连营(四)第六十三章 奇葩后勤保障第四九五章 马尼拉湾海战第六二零章 这是赤色黎明第六十四章 西南战鼓擂动(一)第七十六章 搬家并不简单(二)第二十六章 原始资本积累(一)第三七二章 燃烧的暹罗湾第二六九章 郁闷的大司寇第五九零章 大明机构改革第十一章 孤的元从班底(三)第四零一章 登陆逐步推进第四二六章 国家工商总局第六四七章 易普拉欣出兵第三三零章 大明准备反击(一)第三七八章 中南总督人选第一一一章 射雕英雄火爆第二四八章 内官亦需缩编第五二八章 真是超级乌龙第二三六章 选妃并不简单(一)第二六零章 大坂的夏之阵(六)第七三八章 美洲大局已定第七四三章 大明发行纸币第四六八章 新时代的改变第四六八章 新时代的改变第一二一章 扶上马送一程(三)第七八五章 这是毒丸情报第四六三章 我该怎么帮你第五九九章 公务员的考试第三七一章 如何抓捕敌酋第六十二章 母子促膝夜谈(收藏上千加更)第五九八章 新增管理机构第六六九章 红海出现敌人第三四九章 东海上的决战(六)第五五八章 进化论的萌芽第四零三章 我有很多靠旗总设定(看前一定要看)第九十二章 国家根基已朽(四)第二二四章 土著不可小觑第二五七章 大坂的夏之阵(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