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引资困境

陈存善的案子虽然性质比较恶劣,影响也极坏,但是有一点却让赵奎压力稍减。一个账本牵连出一串官员,在吏治上原本属于一个过失,但偏偏问题涉军,在这种问题上,要充分考虑军队的形象,所以,滨海市官场虽然剧烈震动了一番,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

震动过后,城关县和滨海市都出现了不少空缺。曾春提醒林安然,估计他会出任副县长,言下之意就是陈存善的位置马上会有人替代。

纵观城关县的格局,县长最佳人选时钟惠的哥哥钟跃民无疑,无论从人脉、资历还是工作能力上,几乎没有对手。

但是目前来说,林安然是没有时间去考虑升官的事情,对于他来讲,在面前摆着一个更大的难题。

秦安红在太平镇住了几天,到处转了转,看了看环境,又在林安然的安排下和苏易见了面,谈了一下海洋综合性养殖的项目。

苏易的项目其实目光算是非常远大的,涵盖了海湾复合养殖、鱼类工厂化健康养殖、滩涂高效利用、对虾高效健康养殖以及深水网箱高效健康养殖等综合技术体系。几乎涵盖了所有能利用的近海资源,若真的建成,按照林安然的思路,则可以形成海洋养殖、加工、农业种植、旅游一体化发展格局,彻底改变整个太平镇的面貌,甚至带动整个城关县的经济总量。

而且,尤为重要的是,若成功,则会成为一个模板,复制到滨海市所有沿海乡镇,从而将钱凡从前搞了一半的烂摊子彻底扭转。

不过,有一点让秦安红十分犹豫不决。

赵奎一直以来对在滨海市搞农业项目非常反感,当年和钱凡之间的暗斗几乎成了他的一块心病,如今如果有人提出搞海洋养殖,搞农业发展,都会触及他的敏感点。虽然不至于横加阻挠,不过肯定不会投入一分钱进行扶持,更不用说出台什么优惠政策、倾斜政策了。

一个如此之大的项目,离开了政府的政策扶持,简直就是不可想象。起码在国内这种环境中,是不可行的。好比你手里有优良的种子,也得有个肥沃的土壤,才能茁壮成长。

整个项目投资近一点五亿元,后期投资估计超过两亿。苏易只能拿出三千万,剩余的一亿二千万完全要靠绿力集团和秦安红两人投入。

秦安红是港商,在香港和美国都有自己的生意,多数属于贸易和金融,这些项目相比起林安然这种长远投资来说,见效更快,来钱更快。

她是个商人,即便和林安然关系非同一般,也不可能完全抛离逐利的目的。所以,她认为必须要让滨海市市委、市政府都参与进来,彻底支持这个项目,才有胜算。

作为一名红二代,也非外人想象的那样,想要政策就有政策,想要支持就有支持的。秦安红总不可能就这么跑到省政府找顾林和佟学良,跟他们说自己要在太平镇投资,然后让他们对滨海市政府施压,取得政策支持。

这是一种极端低端的做法。改革开放初期,一大群红二代曾经呼风唤雨,在国内商场上纵横一时。多数是直接到中央部委或者省委一些地方,伸手就要批文,要政策,视法律为草芥。

其后果是,随着市场逐渐成熟,这种**裸的手段已经不再适宜时代的发展,更有可能触碰红线,为自己的家族带来灾难。

秦安红认识的京城圈子里一位姓张的朋友,当年手眼通天,家里是军队背景,加之原本就在央行里任职,在改革开放浪潮中辞职下海,凭借手里的关系南下鹏城市组建了一家证证券公司。

因他的部队经历,这家公司的神秘背景便一直在坊间引起种种猜测。设立之初,由包括军队企业在内的5家国有企业投资,注册资本5000万元,自己任董事长。创办后,国内股市牛气冲天,张董事长靠他的神秘背景及强势手腕迅速崛起。

张董事长曾经帮助国内某知名企业一个股东出售过一部分的法人股,法人股的销售在当时是明文禁止的,必须经最高证券管理机构批准才可能“例外执行”。

而张董事长直接到中央部委里活动一番,最后顺利成交。他因此收了50%的手续费,这一笔11亿元的股权买卖,张董事长就赚走了5500万元。

他的辉煌时期,正是《证券法》出台的前夜,证券商可以任意纵横,操纵股价,将游戏规则玩弄于股掌之间。在鹏城股市中,此人一人独大,俨然是占据了国内股市的半壁江山,成为最强悍的大鳄。

偏偏就是胜利冲昏了头脑,张董事长胆子越来越大,竟然想到了利用股权改造。将原来的公司吞入自己囊中。

他设想用国际通行的MBO(MaBuy-out)方式来完成股权的改造,也就是经营层以回购的方式获得公司股份,最终实现对企业的控制权。

张董事长此时既是公司的总经理,又是董事会的主席,身兼经理人和资本代表的两重角色,自然有制订规则、双手互套的便利。然而,此时的公司已经陡然坐大,经营层回购所需资金非一笔小数目。

于是,他和一众心腹高管便展示了令人眼花缭乱的“财技”,用了一年多时间,增资扩股到7亿。

经过巧妙安排,职工持股会变成公司的实际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达77%,其余的国营股东们最大的一家股权也被降低到7%左右,而职工持股会的两大股东分别是张董事长团队所暗中控制的两个投资公司。

这位张董事长用一年半的时间,就把国内最大的证券公司改造成了一家由私人占大股的证券公司,国有公司仍在公司里拥有股份并分得红利,但其权益早已被大大稀释。

不过,很快就祸起萧墙。张董事长虽然能量巨大,但忽视了一个细节连锁反应。

他的大胆举措,很快在证券界引发轰动,几乎所有的证券公司都蠢蠢欲动,纷纷试图起而效之,对于每一个经营者来说,如果张董事长的MBO路径是被认同为合法的话,那么,他们都可以吹着口哨,在一夜之间把公司据为己有。

而如果,张国庆的方案只为他自己公司所独有,那么,他无疑成了“好处占过头”的众矢之的。

那个时代,所有的“因果报应”都是利益分配的结果,而与是非无关。

从公开的资料看,张董事长的落马是缘于公司内讧,当时一位分管财务的副总经理,因不满自己在公司内部的失势,遂将MBO方案及公司全部帐目拿到纪检监察部门举报。

灾难由此降临。很快,证券监管部门和审计机构派出工作组,进驻公司。同年7月,审计结果查明,公司高层利用“账外违法经营隐瞒转移收入”的总额在123亿元左右,张先后动用52亿元,获得公司约77%的权益。

有关部门认定,张董事长涉嫌“侵吞国有资产,将国有资产变相转入私人名下”,9月,他以“虚假注资”和“非法逃汇”等罪名获刑四年。

这个教训,证明了红二代也并非万能,也证明了,要做事必须要谨慎,考虑后果。秦安红如果利用关系到南海省省委省政府要政策或者支持,只有两个后果项目做好了,有人眼红;项目做毁了,有人要担责。

横竖都没有好处,干脆不做。

秦安红告诉林安然,要做你这个项目,必须要再等等,伺机而动,做事业有时候是三分努力,三分经营,然后剩下四分就得看运气。

包下太平镇大部分海域做海洋综合养殖,如此大的项目必须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才可成事,让林安然切莫操之过急。

林安然权衡再三,也觉得秦安红说得有道理。虽然他急切想改变太平镇的面貌,但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饭要一口一口吃,事业要一步一步来。

秦安红走后,秦萍忽然来找林安然,问他今年休不休假,休假的顺道上京城看看秦老爷子。

林安然横竖没事,而且上京城弄不好还能找到什么支持也说不定,于是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第71章 似是故人来(二)第36章 春天里的一把火第170章 安排第486章 未来省委书记第603章 拒见第235章 皆为利来第732章 B4号入境第258章 十页血书第587章 避嫌第499章 话不投机第458章 更迭第720章 余地第699章 威胁第536章 跟踪第286章 意外碰面第684章 决心第72章 人情第98章 都出招了第597章 接风宴第345章 彭爱国的批评第103章 发脾气第412章 县长失踪第359章 六国大封相第384章 拼了第369章 唐家爷爷第37章 暗涌再起第472章 惊涛骇浪第722章 苗圃的秘密第530章 美人如花第164章 太平镇一霸第582章 黄雀在后第71章 似是故人来(一)第160章 奇怪的任职第701章 敲打第418章 心结第178章 出难题第247章 聋子瞎子第124章 市长约见第451章 要走了第675章 重见天日第321章 偏门生意第207章 筹码第12章 老同学(一)第592章 风雨临城第732章 B4号入境第196章 近忧与远虑第653章 失踪的公安副局长上架前感言第749章 插翅难飞第619章 得意忘形第468章 大疏散第583章 风向第440章 连环扣第424章 被围起来了第30章 饭局(二)第488章 大牌第108章 捡漏第246章 面对面第456章 短视第29章 迎检准备(二)第271章 是敌是友?第327章 快刀斩乱麻第69章 老狐狸第374章 临时工第450章 题字第531章 局中局第173章 病退第508章 关停第615章 离奇死亡第691章 共识第278章 全乱套了第342章 被否定的名单第726章 平调第241章 三千弱水第10章 初来报到(一)第377章 异类第408章 迷雾重重第604章 暗箭第361章 担责任第293章 前无去路第368章 青石坳岛第614章 天衣无缝第19章 事情不简单第13章 窃玉偷香(二)第170章 安排第414章 突然来电第422章 一路春风第214章 歇斯底里第217章 民意顶个屁第3章 工作分配(二)第247章 聋子瞎子第701章 敲打第686章 公道第279章 一盘散沙第496章 不见不行第399章 一箭双雕第729章 盛宴背后第678章 赠书第411章 围捕第344章 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