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来意

 萧桓有些意外,笑道:“阿多擅长弹琴?我倒不知道。”

夏侯虞也有些意外。

听萧桓的口吻,萧桓和郑多很熟悉的样子。

萧桓笑道:“这些日子常去看望舅父,和阿多见面的时间多了起来。我只知道他春秋读得好,还不知道他六艺也学得好。”

夏侯虞不知道怎么回答好。

她外祖父在世的时候对她舅父要求严格,可她舅父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没有个定性,特别喜欢玩乐。郑璨就把希望都放在了小儿子的身上。谁知道小儿子在订亲之前就死于吸食寒石散。郑芬被迫担当起家业,过得苦不堪言。如今他做了父亲,自己依旧没有什么定性,却把当初郑璨要求他的那一套全拿出来用在了两个儿子身上……

夏侯虞推了推案几上的小食,笑道:“这些日子闲来无事,让厨房里做了几样新式的点心,都督尝尝口味如何?”

萧桓没有客气,吃了两块点心。

咸淡合适,正是他喜欢的味道。

萧桓越发觉得在夏侯虞这里舒服了——不管是喝茶的地方还是配茶的点心,无不符合他的喜好,他却不知道这只是夏侯虞待客的礼仪而已。

直到茶过两壶,他这才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卢淮战败,舅父和谢大人的意思,让我接手卢淮的差事。”

夏侯虞立刻就明白了萧桓的意思。

前世萧桓可没有商量任何人,什么事都是自己做决定,却从来没有出过错。

可今生,立帝的失败让他失去了证明自己能力的机会,不管是她的舅父郑芬还是谢丹阳,都觉得自己可以指导萧桓行事。可萧桓却和前世一样,有着强大的分析能力,说不定还有着野兽般的直觉,觉得这件事这样处理不妥当。同样,他因为立帝的失败,对自己能力和直觉有了怀疑,这才会向她这个所谓的“胜利者”倾诉,想听听她的意见,从而更坚定自己的想法。

夏侯虞不由起了揶揄之意。

她道:“都督是想听听我的意见吗?”

萧桓点头,道:“长公主目光长远,广见洽闻。”

夏侯虞笑道:“北凉那边这几个月就应该有消息传出来了,到时候拓跋寿更无心恋战,卢淮又连日攻下相州和衮州,都督素有将才,若是能接手卢淮,肯定能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萧桓听着眉头几不可见地蹙了蹙,道:“长公主真的如此觉得吗?”

夏侯虞笑道:“不知道都督还有何高见?”

萧桓沉默了片刻,好像在思索着要不要告诉夏侯虞似的。

夏侯虞心中不快。

她又不是他的政敌,他有必要对她如此的防备吗?

而且就算她是他的政敌,天下之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他有必要坚持立场,死咬着不放吗?

夏侯虞不想理他,端起茶盅来继续喝自己的茶。

萧桓可能还是遵循了自己的本心,一杯茶过后,他道:“我觉得此时接手卢淮的差事,只会把自己拉到和卢家纠缠的泥沼里。卢家这些年来人才辈出,想和他们争利,太花时间也太花精力。不如退一步,从内到外,天地更为广阔。”

夏侯虞心中一动。

前世,萧桓就没有和卢家多做纠缠,而是直接想办法北伐。待到北伐胜利,他的声势名望都达了与卢渊并肩,甚至是隐隐压卢渊一头的架式,很多曾经被卢家排斥的世家门阀都围在了萧桓的身边,以萧桓为首形成了新的利益圈,卢渊再想对付他就难了。

她生平第一次深刻的意识到,这可能才是萧桓非要北伐的原因。

而不是什么为了黎民百生,为了江山社稷,为了收复河山。

这样的萧桓,好像从隔水望山的对岸走了过来,让她看得更清楚,看得更明白。

他们现在,和前世萧桓拥立夏侯有福的处境何其相似。

与其和卢家争斗不休,不如想办法北伐,证明自己的能力和本事,自有左右摇摆或是心中对卢家早已不满却不敢和卢家作对,一直保持着中立的世家门阀投靠过来。

夏侯虞心底一松。

自重生以来像山压在她心头的卢家,此时突然变得举重若轻了。

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前世萧桓就是靠着这个办法成功了。

她不由微微地笑。

萧桓看得心头跳了跳。

他不是没见过夏侯虞的笑容,可夏侯虞的笑容多半都是克制的,隐忍的,客气的,疏离的,就是真正开怀的时候,也不过转瞬即逝,不像现在,眸中星光点点,仿若星河闪烁,嘴角那个隐藏着的梨涡悄然绽放,好像能盛得下美酒,眉宇间更是如舒展的花朵,明亮的耀人眼睛。

这才是她真正的相貌吧?

萧桓在心里暗自嘀咕着,耳边传来夏侯虞清越的声音:“都督有什么好主意?”

他精神一震,毫不犹豫地道:“我想近几日就启程前往襄阳。”

夏侯虞讶然。

萧桓目光沉了沉,道:“我问过舅父了,他在荆州这几年颇为顺利,麾下大约能调动两万兵力。现在的襄阳刺史曾经在印大人麾下效力,我的任命文书一出,就写了信去襄阳,襄阳那边也派了人来见我。襄阳也能调动二万兵力。加上郑家、谢家和萧家的部曲,兵力在五万左右。

“我欲从水路自襄阳入均口,然后自淅川直趋武关,谋取关中,解东豫州之围。”

夏侯虞心惊。

前世,萧桓第一次北伐就是如此谋划的,最后顺利进入关中,屯兵霸上。

她沉默良久。

萧桓道:“长公主认为不可行吗?”

夏侯虞沉吟道:“天子可知都督打算?”

“不知!”萧桓道,嘴角崩得有点紧,“天子这些日子都商量着让卢渊撤兵。”

也就是说,夏侯有义根本不想打仗。

萧桓奏请,说不定夏侯有义不答应,还会把消息无意间透露给卢渊。

夏侯虞感觉有点头痛。

她问萧桓:“都督这是想着让我去说服天子吗?”

“不是!”萧桓想也没想地道,“我想请长公主代我陪母亲回乡祭祀我父亲!”

夏侯虞大怒。

也就是说,萧桓根本不是来商量她的,而是来通知她的。

她脸色铁青,站起来就想走,可看到萧桓优雅如清风朗月地坐在那里品茶,又觉得自己太过失态,终换上一副冷冷的面孔,道:“都督既然都已经想好了,可曾想到我还在孝期!”

*

亲们,今天的第一更!

*

第一百一十三章 报官第一百七十五章 丢伴第一百零九章 弹劾第二百二十四章 种子第三十三章 关心第一百一十八章 入土第二百一十章 五年第三十三章 关心第二章 重回第九十五章 三婶第二十章 后事第四十一章 动怒第二十八章 警告第八十四章 马脚第一百七十九章 马市第三十章 相对第十六章 噩耗第一百八十一章 不回第一百零三章 襄阳第一百九十一章 游玩第一百五十八章 孩子第六十四章 人选第一百一十章 突兀第一百五十六章 逛街第九十七章 慈母第八十八章 白瓷第二百一十三章 扬州第二百三十章 准备第一百一十一章 阿褐第一百七十六章 刺客第三十六章 出宫第一百九十一章 游玩第二百零九章 吵架第一百三十八章 规则第七十三章 针锋第一百三十六章 暴露第一百二十三章 重金第二十九章 新君第十七章 医治第一百八十一章 不回第七十三章 针锋第一百零三章 襄阳第六十七章 部曲第一百八十二章 草原第二百三十二章 喜事第一百六十一章 出头第二十四章 争斗第一百七十六章 刺客第二百章 高兴第一百八十章 买马第一百九十三章 出征第三十二章 渊源第八十五章 走后第一百八十八章 供词第一百九十三章 出征第二百零一章 接风第三十三章 关心第五十六章 从容第一百一十二章 蒙面第七十五章 和血第六十五章 退让第五十八章 七七第一百三十三章 反目第六十四章 人选第一百八十五章 旧事第二百三十二章 喜事第八十六章 萧珊第一百三十六章 暴露第一百二十四章 候选第二百一十章 五年第二章 重回第二十七章 静默第二百一十一章 启程第二百二十一章 巨变第一百七十章 赶回第二百三十章 准备第一百五十五章 乔装第三十二章 渊源第一百七十二章 说话第五章 证实第一百二十七章 横插第一百八十七章 何故第二百一十九章 欢笑第七十六章 只得第一百六十三章 北面第八十七章 赠汤第六十六章 伤感第六十二章 来意第一百三十二章 收养第九十一章 小心第二百零八章 猴子第一百七十四章 途中第五十九章 避暑第八十章 上谱第一百四十三章 杀戮第一百三十一章 离间第一百八十九章 偏向第二百一十二章 摸鱼第一百二十五章 坏事第一百一十四章 尹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