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山河殿

第480章 山河殿

翌日,权衡殿。

李斯动作迟缓的慢慢放下公文,右手重重捂住胸口,猛地大喘了一口气。

而后陡然高声叫喊道:“来人啊,快取我十全救心丸来!”

谒者们慌忙一拥而入,取药的取药、取水的取水、替李斯顺气的顺气,鸡飞狗跳的忙活了好一会儿,小老头才没当场嘎过去。

喘过这口气起来的李斯,第一反应就案几上散落的公文倒扣过来,连连摆手道:“都下去都下去,关上大门,没有本相的允许,谁都不允踏入正堂半步!”

“喏!”

一众谒者齐齐揖手行礼,躬身退出大殿。

李斯疑神疑鬼的审视着一众谒者退下,直到大门“嘭”的一声重重关上之后,他才终于如释重负的长吁了一口气。

他哆哆嗦嗦的取出火石,亲手将左右的油灯点亮,然后再一次拿起案几上倒扣的公文,逐字逐句的细看。

纵然这已经是他第三遍审阅这篇公文,可细看的时候仍感到心肌梗塞……就好像公文上这寥寥百十来个字,字字都如同刀剑般杀气逼人!

连他这双操盘得了新朝改制的幕后黑手,此刻拿着这种轻如灯草的薄薄公文,都觉得重逾千钧!

“囊括九州、除恶务尽、无分亲疏、从严从重……”

李斯哀叹着再次将公文倒扣在案几上:“大王这到底是想做什么!”

这或许就是身份、地位不同。

看待问题的角度也不同。

陈风在这道王令中,看到的是人头滚滚、尸积如山,帝王一怒、流血漂橹。

而李斯从这道王令中,看到的却是秋后算账、清除异己,官逼民反、天下板荡!

更令他感到心惊肉跳、如坐针毡的是……

他完全吃不准,这份公文里,还有没有包含其他的意思!

虽说这份公文既不是陈胜的亲笔,也未加盖汉王大印。

但这并不妨碍李斯一眼认出了,这份公文乃是大王亲自操刀……至少也是大王口述,蒙毅代笔。

因为朝中唯有自家大王,行文不讲文法、不管骈俪,说事儿就干脆利落的一二三四点说事儿,一句多余的废话都没有。

明明出自大王金口玉言,却不加盖汉王大印……

这是大王在向他传达不满呢?

难不成先前暗中接洽那些识趣的世家大族那事儿,办得没让大王满意?

还是在拿这份公文点他?

告诉他,他上蔡李氏做抉择的时候到了?

亦或者真的只是担忧陈风太年轻威望不够,这才暗戳戳的发公文到他这儿给陈风站台?

一份公文,明理暗里好几层意思。

真真是敲打得李斯这个积年老吏,琢磨了许久都仍是一无所有、焦头烂额,只觉得大王行事,越来越高深莫测、举重若轻!

他搁这儿稍稍的调整了一些文武大臣的官位,都提心吊胆得整宿整宿睡不着觉,见天琢磨那些政敌,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报复他这一家老小……

而大王呢?

不声不响的就提起血淋淋的大刀片子,要给整个华夏民族来一次开颅手术!

按说这么大的事,就算不拿到大朝会上巨细无遗的商讨个十天半拉月,怎么着也该召集一干文武重臣去御前通个气吧?

哎,人偏不!

人愣是就发了这么一篇干干巴巴的的行政公文,就完事了。

就好像这篇公文里描述的,并不是要对一群盘踞在这片土地上称王称霸了百年、千年之久的顽疾沉疴开刀。

而只是要宰上几万头猪,给各地的老百姓们都加顿餐……

什么叫格局。

这就叫格局!

‘我要不要去面见大王呢?’

李斯心下犹豫不决。

按理说,他身份本就敏感,这事儿他万不可再去多嘴,免得令大王觉得他屁股不正,平白的令君臣生隙。

可若是……大王正在等着他前去觐见呢?

大王乃是多英明神武的旷世之君?

他都能看清楚的问题,大王能看不清楚吗?

指不定,这份公文就是一块试金石。

若是他明明看出了问题,却装聋作哑,不去尽臣子的本分劝诫上位、陈明利害……

那岂不是更说明他做贼心虚、身上有屎?

‘也罢,两害相权取其轻!’

李斯左思右想许久,终究还是拿定主意,即刻入宫觐见、上陈利害:‘君臣生隙,大王顶多也就是罢了我的官位,当不至于迁怒于由儿,如此反倒全了我的念想。’

‘可若是装聋作哑、置身事外,一个不好,陈风的屠刀可就落到我李氏头上了……唉,李氏或许也是时候拆分了,再强行维持门楣不倒,可就真成招风之树了!’

他想到了长安区的陈家,那个本该鸡犬升天、威震九州,却越发和光同尘、闷声发大财的陈家。

心头也越发清晰的感知到了自己与大王的智慧差距。

他曾一度以为,他与大王之间的智慧差距,顶多也就是他在底楼,而大王在天楼。

他虽远远不及,但努努力,还是能遥望到大王背影。

直到此时此刻他才发现,他与大王之间的智慧差距,是他在泥底,而大王在天际!

从一开始,他们完全就不在一个层面上……

“来人啊,速速准备马车,本相要入宫觐见大王!”

……

身着七龙玄色衮服的陈胜,长身伫立在西郊英烈祠主殿内。

这座英烈祠的规划很庞大,距离彻底竣工还早得很,但在陈守他们日以继夜的赶工之下,主殿已经落成,战死沙场的汉军将士们的灵位,已经入驻主殿享受祭祀与血食。

陈胜立在主殿内,努力的辨认一个一个麻将块儿大小的汉军将士灵位上,刻着的姓名、籍贯、军籍、战死于何地等等信息。

没有温度的灵位,映不出他们的面容,但通过上边的信息,陈胜能清晰得分辨出他们战死于何时、何地。

挂满了整整五六面三丈高墙面的密密麻麻灵位,细数下来只怕不下五万之数,望之头皮发麻、触目惊心。

然而陈胜却知道,至少还有一大半汉军将士,永远的飘散在岁月的长河里,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无人记得他们的名字。

无人知道他们的籍贯。

甚至都无人知道,他们到底战死在哪一日、哪一地。

只隐约记得,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做汉军。

只隐约记得,他们都曾高呼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奋力前驱……

陈胜沉默着,一步一步的从这些灵位面前走过。

明明祠堂内安静得落针可闻。

他却仿佛置身于嘈杂的人海之中。

他清晰的听到了有人喊将军。

他清晰的听到了有人喊大王。

他清楚的看到了他们披着斑驳的战甲,围坐在篝火旁,一手抱着人头大的酒埕,一手用长剑穿着烤肉,

他们大笑着一口酒、一口肉,告诉他:‘您还有事没做完,就送到这里吧,后边的路,我们自己走。’

陈胜一步一步的往前走,越过一堵堵墙,他来到了大殿正中心的主祭祭台前。

上边的灵位不多,拢共只有三个。

前幽州军将主孙武。

前搏浪军将主廉颇。

大汉忠武侯陈季……

陈胜定定的凝视着陈季的排位,眼前影影绰绰、面容模糊的汉军将士们之中,终于出现了一道清晰的人影:一个挠着头不好意思的傻笑,笑得见牙不见眼的单薄少年郎。

“臭小子!”

他笑骂了一句,低头去拿供桌上的供香,却被烟雾迷了眼。

www ⊕ttкan ⊕℃O

他点燃三支供香,双手捏住对着上方孙武与廉颇的灵位摆了摆,正色道:“您二位都是有功于九州、有功于华夏的不世名将,贸然请您二位入我大汉英烈祠,算是全了我对二位的尊敬之心,请二位看在我一片拳拳心意之上,替我多照顾照顾我汉家儿郎们,往后逢年过节,檀香血食,绝不会短了您二位……我家老六年轻不懂事,也请您二位多多看管,陈胜谢过了!”

Www☢ ttκд n☢ c○

他持香躬身下拜,恭恭敬敬的将三支檀香插进香炉中。

垂下双手,他看着那个向着挥手告别的少年郎,喃喃自语道:“臭小子,别只顾着玩耍,得空了记得回家看看你爹娘……”

大殿门口,陈守与范增仿佛哼哈二将一样,一人守着大门一边。

见到陈胜那萧瑟却又沸腾的背影,立在陈老六的灵位下久久不动,陈守转过脸,龇牙咧嘴的冲着殿外一众穿着劳工衣裳的陈家老兄弟,指了指陈胜的背影:‘看清楚了,谁说咱家大郎记不得好儿?’

范增顺着陈守的动作,再次看了一眼陈胜的背影,也是低低叹了一口气。

对于一名君王来说,陈胜的情感属实有点过于丰富,道德感也有些过于强烈了。

他觉得,大王若是能克制一下内心的情感与道德,他或许能更加英明神武,做成更多千秋伟业!

但这样的念头刚刚蹦出来,他自己就嗤笑着打消了。

这是一个悖论!

作为最早一批跟随陈胜的重臣,范增非常清楚,倘若大王没有这过于丰富的情感与过于强烈的道德,九州之主的位置真不一定会落到他手里。

众所周知,百姓的确是盲目的,最好忽悠不过。

可要谁真的认为,百姓已经傻到连谁真心对他们好、谁又拿他们当牛马,他们都分不清楚的话……

那或许他自己才是最蠢的那一个!

众所周知,汉王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不败金身,至今无人能破。

但他能得天下,当真仅仅是因为他能打吗?

当然不是。

陈胜能得天下,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是他得民心。

无论是谁的兵马,落到他的手里,就变成了他的兵马!

无论是谁的百姓,落到他的麾下,就变成了他的百姓!

当年三十万红衣军,力扛姬周、太平道百万大军围攻,竟都未曾发生过任何成建制的溃逃行为!

这在依靠连坐高压,弹压兵卒的冷兵器作战时代,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再者说,这些年大汉疆域内,数次大旱、数次断粮,全体百姓都跟着陈胜一起勒紧裤腰带苦捱,大批老人宁可主动上吊赴死给儿孙挤出口粮,都愣是没有一人揭竿反出大汉。

甚至还能在新粮收割之后,连自家釜中都还没煮过新粮,就先成车成车的给陈胜送过来……

为什么?

凭什么?

还不是陈胜以心换心,换来的汉军将士、大汉百姓们的真心拥护么?

你看看其他逐鹿九州的豪杰枭雄,有陈胜这样的待遇么?

刘邦算得上仁义了吧?

可他当年做扬州将军时,连兵都募不到。

嬴政称得上雄才大略了吧?

但函谷关外那十几万雍州军但凡有红衣军三成血勇之气,他都不至于落得只带三五万兵马跑路的凄凉境地。

……

陈胜退出英烈祠正殿,看了范增一眼。

范增点了点头,示意此间风水并未发生变化,已与英烈祠合为一体。

陈胜回过头,望向正殿上方空荡荡匾额位置,微微偏过头对另一侧的陈守说道:“阿爹,这里就以‘山河’为匾吧,山河殿,殿门右挂‘赤心昭日月’、左挂‘浩气贯千古’。”

他的话音刚落,范增便击节应和道:“好名字,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十万汉军英魂坐镇宇宙之中,足以永镇金陵龙脉为我大汉所用!”

陈守鄙视的瞅了范增一眼,点头道:“为父会请大匠尽快制好匾额!”

这本就是他请陈胜来的目的,只有陈胜为主殿挂匾之后,英烈祠才能正式开放。

这个活计,旁人不敢、也不能代劳。

陈胜微微颔首:“制好后送入宫中,盖上汉王大印再挂上去。”

陈守应了一声。

三人往英烈祠外行去,前行之间陈胜忽然想起一事来,随口询问道:“范公,开国大典的黄道吉日,可有眉目了?”

范增连忙回道:“回陛下,吾大汉既是继往开来之国,又是开天辟地之朝,开国大典之期,不单单要符合阴阳五行、天干地支,还应符合星象天象、万物众生,老臣挑选了几个备选吉日,但到底用哪一个,还须得再好好斟酌斟酌……”

第五百八十五章 新时代第三百二十章 图穷匕见第三百二十四章 只旗退兵(求月票)第一百九十六章 途经第四十五章 真有意思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结局三江感言第四百一十七章 决胜千里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认(求订阅、求月票)第一百八十一章 主辱臣死第三百三十六章 一战定乾坤第三百三十六章 一战定乾坤第一百七十章 传奇(求订阅、求月票)第二百七十五章 荀子第485章 百越敌情第一百六十四章 敌我第一百四十七章 盘炕第六章 杀生拳第二百零九章 飞鸟(求月票)第四百一十四章 天下英雄第五百三十七章 做就做绝第372章 驭虎第一百五十章 玄门散人第八十五章 两手都要抓第五百四十四章 自信第一百七十五章 剑意第一百八十四章 元气复苏第385章 逆天第二百零九章 飞鸟(求月票)第二百二十一章 战略(白银盟加更)第363章 以退为进第488章 记账第一百七十章 传奇(求订阅、求月票)第四百二十二章 铿锵三人行第一百七十一章 回家第480章 山河殿第三百二十八章 军情推演第三十三章 尽信书不如无书(求月票)第五百二十九章 擦枪走火第一百三十七章 日月同天第五百六十四章 和平演变第三百三十章 师兄弟第377章 知行合一(求月票)第363章 以退为进第五百六十九章 回魂第一百九十六章 演武第三百三十四章 手足兄弟第四百三十六章 伯侄终见第387章 护国神兽第二百一十六章 天衣无缝第一百二十九章 老谋深算第四十二章 以人饲妖第一百七十八章 宁做太平狗第二百零十章 陈留第一百八十章 魏王第九十四章 沧海横流第二百一十五章 仁义之辩第一百四十四章 决意出兵(求订阅、求月票)第二百七十九章 桑梓第九十一章 事有不对第三百四十四章 君王不可辱第一百七十六章 王一年第四百一十八章 鱼目混珠第二百九十七章 妖患(求月票)第五百八十六章 岁月如刀第二百一十七章 选将第四百三十九章 佛与道第二百三十八章 尖刀第一百三十四章 望气第一百六十六章 决战将起第一百四十三章 帷幕大开第一百零九章 童言无忌第二百零六章 夜话第一百六十五章 衔尾追杀第一百七十二章 岁末第一百九十四章 黄天之怒第五百零五章 事在人为第二百六十二章 杀人诛心(求月票)第九章 办法总比困难多(二合一)第125章 一不做 二不休第三十二章 吴广?第三百二十九章 斗转星移第488章 记账第一百五十章 玄门散人第四百三十七章 家事第一百九十五章 对比第五百九十一章 恭送陛下第一百六十章 问心无愧第一百三十六章 山川日月(求订阅)第五百一十二章 由我而始第三百三十九章 生死兄弟第二百零七章 倒悬第492章 必有一战第二百八十章 人王第一百一十一章 烽烟起第五百零三章 诱敌深入第479章 孤家寡人第五百一十二章 由我而始第一百八十八章 祭天第七章 逢大事有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