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在座各位,都是垃圾

“小道不喜欢大道理,虽然小道不否认先贤流传下来的思想对咱们有指导意义。

可是诸子百家的道理传下来,到最后也变了味了。

老庄的逍遥,到我祖先手里变成了条条框框的五斗米教……

至圣先师留下来的东西,也早就被改得面目全非。

道理传了千年,世界还是那个世界,百姓依然衣不附体,食不果腹。

这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张异指着那台纺织机说:

“小道不懂那么多的大道理,只是明白,如果百姓吃不暖穿不饱,什么样的道理,都是空中楼阁!”

朱元璋深有感触,食有果腹,衣有蔽体。

这是他曾经最美好的梦想,成为皇帝之后,他强令天下百姓必须种植棉花等作物,也是希望能改变这种状况。

明末乱世,百姓易子而食。

别说圣人的道理,连做人的伦理在饥寒面前,都毫无立身之地。

生产力……

朱元璋重复这三个字,张异每次强调的时候。

他都能读出不一样的东西。

“占城稻让天下人食有果腹,这台纺织机让天下人衣有蔽体!

你若将这两件事做成,未来青史之上,必有你的名字!”

“谈何容易!”

张异并不怀疑自己能上史书,这对于他而言,那是板上钉钉的事。

但如果说占城稻和纺织机能改变百姓的现状,那是未必。

不过他也懒得去跟古人计较这个道理,而是转移话题:

“叔叔,我们去那边坐!”

等几人坐定之后,张异算了一笔账:

“如果产量上去一倍的话,咱们的利润等于涨了几倍……”

朱家父子点头,张异这话说得没毛病。

如果产量比别人多一倍的话,多出来的产量,可全都是利润。

这些利润,看纱布原本的成本而定,虽然老朱并不太清楚其中的算法,但他们的出品利润是别人的三倍没有问题。

“如果我们有三倍利润,哪怕拿出其中三分之一,分别落在降低市场价格,提高工人成本和负担税收……

咱们的日子都能比别人好过许多,加上生产环节用流水线和其他管理方式去管理……

成本还能降低一些!

这一来而去,朝廷的税收,咱们也能负担得起……”

朱元璋道:

“这建厂的事情,要尽快落实了,你认为将地址选在哪里?”

“杭州!”

张异想都不想就说出心中最理想的地方。

杭州,是京杭大运河的终点站,是未来的交通枢纽之一。

虽然京杭大运河还没开挖,可隋唐运河还在。

杭州府既联通南北的运河,同样也联通了浙东运河!

在海运已经被禁绝的情况下,这内陆的水路,乃是贸易最重要的考量之一。

“杭州府,那就选他……”

朱元璋道:

“明年,我要一百台这样的纺织机,可行?”

“三百台都没问题!”

张异笑嘻嘻,交出一张工厂的设计图纸。

朱元璋看得半懂半不懂,可也被他的设计吸引,这图纸上对厂区的规划,十分合理。

老朱干脆就收起来,照单全收了。

“关于利润分成,你看,给你五成如何?”

“四成就行,叔叔留一成,打点地方吧!”

做生意的,总归还是要和地方打交道,不打点不行……

张异也明白这些道理,所以主动让利。

黄家父子与他的合作也算愉快,那个他几乎没去过的铅笔工坊一直都在给他一份稳定的收入。

尤其最近,皇家父子用流水线作业之后,这工坊的分红还多了许多。

既然能合作愉快,他也不想在一些蝇头小利上,去斤斤计较。

那门生意说白了,远在浙东,他也不太可能去插手,所以信任是最重要的。

朱元璋点头,双方都不是看中这点蝇头小利之人,所以分红的事情,一带而过。

“杭州虽然不是叔叔的家乡,但想来应该也有关系,如果叔叔需要的话,我可以让刘基给你大声招呼!

这家伙在浙东,应该还是有几分面子的!

咱们不干违法乱纪的事,他应该能卖个面子?”

朱元璋笑得意味深长:

“刘基……,恐怕会起反效果!”

“张家弟弟,你大概还不曾听说,浙东民变了……”

朱标见张异疑惑不解,对张异说道。

“因为税收?”

张异很快意识到问题所在,朱标点头:

“没错,因为加税的事。许多人其实并不甘心……”

刘伯温推出去的税法原则,遵循了张异劫富济贫的理念,高收入者多收,低收入者少收。

这其实是违背华夏千百年来的税收理念的。

封建王朝,本质上是士绅和皇帝一通剥削百姓的过程,安有让君王和百姓反过来剥削士绅?

这些人不闹起来才怪。

“我就不明白了,明明新税法对百姓更好,为什么百姓要跟着一起闹?”

朱标的语气中,多了一份失落。

张异却笑起来:

“这就是皇权不下县,和民智未开的弊端!

朝廷就算有恩典下来,通过政令一层层传下去,但到了县城这个层级,消息就需要士绅来传递!

百姓不识字,他们得到信息,解读信息就需要身边人来帮助!

这等于,解释权在士绅手中。

他们颠倒黑白,稍微挑动一下,想要激起民变那是再容易不过。

民心,是可以被煽动的!

有时候,真相会落后……”

传播学,水军……

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出现在朱家父子的脑海。

所谓蛊惑人心,并非只是张异的专利,其实千百年来,地方上的士绅,也会以同样的方式愚弄百姓。

民心可用,不过在大部分的日子里,民心都掌握在士绅手里。

如何能绕过士绅掌控民心,成为朱元璋思索的问题。

这件事,张异也没放在心上。

他在忽悠刘伯温的时候,就已经料到了地方上多少会有反弹。

这还是朱元璋学习过一遍江南的情况,如果没有江南海盗案。

皇帝会更难。

在原来的历史轨迹中,朱元璋为了从地方上夺回民心,用了整整一个洪武朝,都没有完成。

随着靖难、土木堡事件出现,风势逆转,他的许多政策其实也名存实亡。

既然已经比原来好很多了,张异自然不会在这件事上心急,那位洪武皇帝还有将近三十年的时间,而自己年轻,也能看得到。

马皇后织了一会布,就去跟李氏闲话家常,不多时,李氏已经对她推心置腹,被这位老夫人的气度折服。

安抚过李氏之后,马皇后缓缓朝着他们走来。

“张异,我想单独拿你一台织布机,可行?”

“好呀,我屋里还有一台没装置好的,本来准备给李家婶婶揭发,您要拿就拿去,回头我让老陌送过去,他会安装!”

马皇后自是心喜。

张异回头对朱元璋说:

“市场上的四锭脚踏织机大约是十两银子,我这织机折价十五两银子,叔叔投多少,地和厂房我不管,我负责给厂房提供织机!

织机入股,四成股份,反正小道会补全这部分的份额,叔叔看着可好?”

张异给朱元璋议了一个价格,以织布机入股。

明末一台织机大概在六两左右,但此时是明初,百业待兴,需求弱小,这机器的成本反而贵了许多。

张异给出十两的价格,也不算太过。

而他的珍妮纺织机,加个五两的溢价,也并不是太过分的事。

朱元璋低头想了一下,似乎在算账。

其实他并不在乎这点钱,可既然要演好一个商人的角色,他必须做得像。

尤其是,他生意里有“布行”,他也不能让张异看出她对生意细节的生疏。

可张异却误会了,主动说:

“十五两的价格,并非小道贪心,而是小道这织机生意,还有另外的股东……

孟家图谋老孟留下来的银两,我干脆做主让李家婶婶把钱投到我这来,这生意和叔叔无关!

既然这生意有了别的股东,小道也不好太过让利!”

张异给朱元璋算一笔账:

“正常情况下,一台织机回本周期,应该是一年。也就是在外界,一台织机一年产生的布匹利润,起码也有八到十两!

小道手中的织机,既然利润翻了三倍,这价格……”

“行了,你不用跟我说这些,准了!不过……”

朱元璋道:

“那一千两银子是老孟留下来的,如果李氏没有诞下子嗣……”

“叔叔说的是国法,还是宗法?”

张异打断朱元璋,笑着反问。

朱元璋一看,得,这小子又要跟他谈妇女半边天,解放生产力的事……

算了,不跟这小子去谈这个话题了,朱元璋知道说不过他。

“老爷,也是,如果是宗亲处世公平,您这话还能说得过去。

可我刚才听李家妹子说,老孟平时和宗亲走得也不近,这样的宗亲,要来何用?”

朱元璋没想到马皇后也帮腔,更是彻底投降了。

“随你吧,反正那些人奈何你不得……

不过你对这母女,倒是极好……”

“人与人之间的缘分罢了!”

张异的话语很成熟,但他双手喷着热水小心翼翼吹起的动作,却又让人觉得莫名可爱。

这种强烈的反差感,让三人总有些恍惚。

此事,老陌在外边通报。

“小真人,孔家公子孔讷求见!”

孔讷?

张异听说孔讷来了,赶紧起身迎接。

“这家伙有日子没见了……

让他进来吧!”

老陌却没动,他征求的不是张异的意见,而是皇帝的意见。

朱元璋想起孔讷也知道自己的身份,不着痕迹点头。

不多时,有些拘谨的孔讷跟着老陌过来,显然是老陌提醒过他。

见到皇帝,太子,皇后三人笑语晏晏,孔讷差点跪下去。

张异这个小道观,真的是什么人都能见到。

朱元璋和朱标偏偏起身,道:

“见过孔公子!”

孔讷小小年纪,却承受了他不该承受的压力,他是拜也不是,不拜也不是。

所以他只能躬身,算是回礼。

“对了,讷讷,今天怎么有空找我呢?”

孔讷看了朱元璋一眼,此事严格来说还是和他有关。

他不想在朱元璋面前说,可是发现皇帝正在盯着自己,含笑不语,孔讷那点勇气也消失了。

“是许先生让我来提醒你,你最近少出门!”

孔讷最终还是老老实说明来意。

“怎么?”

“因为,你是算学入科举的始作俑者,这事被四殿下捅出去之后,已经在朝堂中传开了……”

孔讷悄悄看了皇帝一眼,发现大家都没什么反应,才继续说:

“国子监的学生,博士,助教去逼问许先生,许先生没有承认。

不过我看那架势,他们似乎还要查……”

孔讷说完,发现张异一脸平静。

“然后呢……?”

“你不害怕?”

孔讷不理解,张异怎么能做到如此平静。

“凡走过,必有痕迹!

小道虽然不喜欢人前显圣,但当初帮先生的时候,就做好曝光的准备!

能得一时清净,已经是幸运之事,再去纠结这些有什么意义?”

“可是,很多人都在找你……”

张异打断孔讷的话,笑:

“他们就是找到清心观门口,又能如何?”

孔讷不说话了,他发现确实如张异所言,这些人找上他,又能如何?

所谓的舆情压力,必须是当事人能感受到,他才会承担这些东西。

可是自己这位好友的不要脸,孔讷是深有感触。

“不是小道吹牛,杨宪都没能拿我怎么样,他们就算再多又如何?

纵然他们全部来到小道面前,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垃圾!”

“好,就该有这种气势!”

朱元璋等张异说完,击掌叫好。

张异嘿嘿笑,瞬间破功:

“其实我就是仗着咱们宫里那位的威势,料定这些官员不敢乱来!

只要他们不用些盘外招,小道自不必怕他!

算学入科举之事,不管是谁提出,也是陛下定下来的,

怎么,他们还想反了天去,去试图让陛下改变主意?

还是要指责陛下听信妖道谗言?

贫道倒是希望他们去,问题是他们敢吗?”

“你小子,就会狐假虎威!”

老朱看似斥责张异,其实笑得眼睛都眯起来。

孔讷感慨,张异这小子嚣张是一回事,他拍马屁的本事也太厉害了。

他从没见过皇帝,露出如此人性化的笑容。

第23章 朱标:向弟弟求逆天改命之道第478章 北平城破,神机营首秀第214章 扒裤子,秘密曝光了第165章 世界很大,让朱棣去看看第360章 终归是老朱的种,鲜血和权威第11章 皇帝留张异,这孩子交给我吧第499章 姐姐,凶手一定是张异第136章 张异曝光了,怒怼刘伯温(5K)第88章 三位皇子,知情识趣的徐妙云第379章 北方有佳人,从朱樉拒婚开始第40章 小处见大道第435章 贫道带你,看看这盛世第528章 朕把你给卖了,原来是大舅哥(二合第284章 胆大包天,洪武第一案第183章 朕想出海看看,道友的情分第15章 被流放的逆子,他还藏着秘密第240章 逐出师门,祸水东引第190章 天师即帝师,张异不上当第56章 吃烧鹅的丫头和逛青楼的道士第104章 他是读书种子?不可能,绝对不可能第487章 杀常茂,皇帝负责毁尸灭迹第565章 姚广孝,你是朕的人还是他的人第116章 讷讷,我想救先生第508章 给他们找点事,点爆空印案第435章 贫道带你,看看这盛世第456章 行动收网,苦一苦功臣第91章 张家的民心,太子相迎第343章 让他见见,什么叫官字两张口第321章 流水线作业,粮长制度第196章 可不敢跟你弟媳妇有缘第162章 马皇后乱点你鸳鸯谱第421章 科举的意义,危险在和平之时第97章 张异最不想要的赏赐第24章 救常遇春,你让我改变历史进程?第32章 小暖男,水里有虫第482章 争锋相对,暗算张异第406章 你定亲了吗,细说身材第144章 效率,效率,还是TM的效率第487章 杀常茂,皇帝负责毁尸灭迹第211章 重提反贪,帝国疆域的极限第43章 饿狗看粮仓,凭什么当忠犬?第354章 国士无双,积极自救第144章 效率,效率,还是TM的效率第494章 人前显圣,皇帝赐婚第214章 扒裤子,秘密曝光了第249章 搅屎棍,与盛世一起成长第137章 堪比推恩令,陛下背后有高人第485章 疯批常茂,下杀手了第298章 我心里的魔,那是真的第456章 行动收网,苦一苦功臣第420章 流言背后,秦王谋士?第52章 得国最正,唯汉与明第332章 老朱的求而不得,别把老常当莽夫第378章 你不怕气死胡惟庸,离别第26章 来自未来的药方第281章 清明血雨,这是我大明的军队第222章 惊喜还是惊吓,皇帝想跳车第391章 北伐折戟,肥得流油的美洲第212章 另一种长生,输出世界观第535章 青蒿素,他们算个屁(二合一)第444章 乱人芳心,你真是蒙古人?第105章 再叫姐姐试试?他真会享受第170章 搬起石头砸脚,朱元璋的为难第351章 药王爷显灵,让我救你还装逼第479章 不该出现的军队,复活的徐达第14章 从今日起,我为自己而活第49章 老张吓死了,天大的机缘第366章 土法注射液,给世界多一点选择第130章 屁股决定脑袋,不一样的公平第308章 要钱要命,他比你适合当皇帝第69章 不知天命,釜底抽薪第42章 朱家的官狗都不当,我就是小人呀第319章 举荐张异,皇帝恼羞成怒第211章 重提反贪,帝国疆域的极限第226章 野史上的老朱,不是离别的离愁第493章 办学和罪人,张异的婚事第144章 效率,效率,还是TM的效率第408章 徐达的试探,王保保的命第107章 天下无不可变之法第169章 是福是祸?历史的剧变第13章 朱元璋的意志,张正常的祈求第149章 皇帝太抠,要他奖赏干嘛第23章 朱标:向弟弟求逆天改命之道第134章 儿臣的死期,父皇知道吧第118章 张异你骗我,剧本不是这样的第282章 玄武军,玄武大炮首秀第378章 你不怕气死胡惟庸,离别第382章 沐英回归,大明二十九侯第203章 这华夏的天,早就变了第450章 突然顿悟,茶味十足第213章 徐家求上门,照顾我黄叔叔第289章 倒打一耙,最后的利用价值第545章 姚广孝,要徒弟不要?第413章 误会大了,送沈老爷上路第435章 贫道带你,看看这盛世第404章 非礼观音奴?皇帝钓鱼第386章 饮马富士山,常遇春的新战场第571章 贫道乘风去,不做世间人第412章 吸引仇恨,修城墙的沈万三第10章 爹,我不当天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