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曝光真相,燕王变宁王

“老爷,这些倭寇靠得住?”

胡惟庸送走那个人,他的心腹心里颇有疑虑……

在造反这条路上,胡惟庸已经走得很远,在没有回头的余地。

而这条路,每一步踏错了,都是万丈深渊。

“那些丧家之犬,没有选择!

从大明的铁骑征伐日本开始,流落海外的武士比以往更多!

这些人去不得沿海,只能逃亡朝鲜,然后沿着海岸线南下,可是有玄武军在,他们也无法讨得到好处。

没有任何人,比这些流浪武士更恨朱家的皇帝了。

本相只要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一定会抓住……”

“大人英明!”

仆人的夸奖,让胡惟庸心情十分愉悦。

“徐达他们什么时候回来?”

“回大人,根据凌大人的说法,大概后天就到了!”

“此人是个麻烦,他和常遇春二人,常遇春有张异这颗棋子,倒是好对付。

徐达乃是张异的老丈人,也是朱元璋的发小,他的存在,对咱们成大事不利。”

胡惟庸说到这,眼中闪过一丝杀意。

“大人是想杀了他?如果是的话,小的联系凌大人,看能不能……”

仆人的提议,胡惟庸极为心动,不过在挣扎之后,他却深吸一口气,压下这个诱人的想法。

“不行,在迁都之前,不能有任何多余的动作,他死了,皇帝难保不会派人查案。

凌说如今在京城,正好给咱们做掩护。

可是如果皇帝一怒之下撤了凌说,咱们就不好办了,

你下去吧,回头让他,将那些日本浪人慢慢安排好……”

顺天府下,暗流涌动。

但表面上,却平静无比。

“所以,陛下准备用这最后一年,再次压制南方的势力?”

北京,太子府。

朱标在这里住得并不习惯。

府邸不过是建筑,重要的是身边伺候的人,他并不熟悉。

他干脆将张异叫到太子府来陪自己说话。

虽然在北方,但朱标依然没有放下政务,他手里正拿着锦衣卫呈送上来的情报,与张异讨论。

关于吏治改革的问题,依然是此次矛盾的爆发点。

朱元璋自己也没有预料到,他给官员们砍了这么多刀,都没有激起的反对,放到吏治之上,却变得这么大。

张异倒是理解,因为吏治的改革,已经触及到了地方士绅的最后一些利益。

自古皇权不下县。

地方上的基层,就是靠着士绅在影响和治理。

一个县太爷下来,没有地方的支持是不行的。

而且许多地方,并不仅仅是县城的问题,就算县衙门内,那些长期掌控着三班六房的人,也是士绅对基层影响的重要一环。

基层工作,从来难做。

哪怕是几百年后的后世,村霸这种现象都长期存在。

不是没有统治者注意不到这个问题,而是解决这个问题成本远远高于跟士绅阶级妥协。

可是这些士绅的倒霉在于,他们遇上了朱元璋这个不按常理出牌的皇帝,

也遇见了张异这么一个更加无法无天的人。

两人的共同努力,终于将改革进行到此处。

张异也隐约觉得,这件事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后果。

不过他转念一想,能有什么后果?

其实说白了,朝廷对吏的改革,并不曾真正动了底层百姓的利益,这些士绅就算气急败坏,顶了天就是造反。

可在兵强马壮的明朝初期,士大夫就算想造反,也要掂量一下自己手中的实力。

张异只觉得,这些人矫情。

老朱终究是汉人,虽然被史书写得残暴,可比起异族的满人而言那是差得太远了。

他要是真的舍得大开杀戒,杀得天下文人胆寒也就罢了。

可老朱终归要脸,所以才造就了如今不上不下的局面。

但就处理方式来说,张异也觉得朱元璋既然开始了,就不要回头。

改革最忌讳蛇鼠两端,只要这次妥协了,下一次这些人会跳的更高。

“没错……”

朱标回答了张异的问题,他说道:

“本来父皇也觉得,应该徐徐推动,只是他也没想到,他提出这个想法之后,下边会如此躁动。

甚至有人揭竿而起造反,父皇也只能顺水推舟,去镇压地方!

这件事难办,可也要办。

尤其是明年迁都了,这股风气不压下去,父皇不会放心迁都!”

迁都,是老朱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选择,中原之地,最大的威胁永远来自于北方。

而且如今南北不平衡的问题,也需要帝国将首都建立在北方,平衡南北。

可是,老朱和南方士绅的矛盾,日益严重。

也导致了他对江南士绅的忌惮,这些人在迁都当口还闹出事情来,就是给老朱送借口。

可一味的压制,并不是长久之计。

洪武朝,朱元璋凭借着勋贵集团来对抗文官集团,是能压得住南方的。,

可要真正改革吏治,或者把南方基层的士绅集团打散,肯定要建立新的利益集团。

分化,就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陛下已经决定开启海禁了?”

张异询问道。

“嗯,当初父皇海禁,主要是因为休养生息和倭寇泛滥,如今这两个问题,都进一步解决。

大明和日本的贸易,如今也如火如荼。

是该适当放开一部分的海禁,拉拢一批人,打压一批人……”

朱标将朱元璋的战略说出来,张异很是佩服。

老朱的残暴,很容易让人误会他是一个被情绪控制的人,只有从史书上推导,才会明白老朱身为一个枭雄的耐心。

开放海禁和整顿吏治,标准的大棒加胡萝卜。

肯定会有一部人因为海禁的利益,放弃皇帝对基层的控制。

或者说,倾向于贸易,或者从工业化中获得好处的地主,会背叛以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料的那部分人。

“陛下好手段!”

张异对朱元璋心服口服。

“殿下,大军已经在城外三十里了……”

朱标正要说话,此时一个太监过来,知会朱标。

“好!”

朱标闻言赶紧站起来,脸上带着一丝喜意。

“殿下,胡相已经在外边等候,请示您要不要出城迎接?”

“本宫当然要去!

张异,你陪本宫一起!”

朱标将张异拉上,两人出了太子府。

胡惟庸还有一众锦衣卫早就在门口等候。

“殿下,请上车!”

车辇早就准备好了,胡惟庸在门口,率领百官,恭迎太子。

朱标点头,拉着张异同乘一车。

众人浩浩荡荡,前往城外。

等朱标他们到了不久,远处,大明的军队,正在缓缓行来。

“他们到了!”

朱标看见这些军队,站起来。

远处,有将军先行,他定睛一看,那年轻的将军,赫然是朱棣。

此时的朱棣,一身甲胄,显得威风凛凛。

“将军,前方有人相迎!”

朱棣也看见了朱标的车辇,大哥的身影隐约可见。

他本能惊喜,想要迎上去,却突然记起军法,转头去找主帅报道去了。

徐达听闻京城有人相迎,还是太子殿下,赶紧和军中的将军一起出来。

他们确定了是朱标后,带着大军快马加鞭,赶往城外。

“臣,徐达!”

“臣,蓝玉!”

“臣,朱棣……”

明军的将领们,纷纷跪在朱标面前。

“徐将军,诸位将军辛苦了!”

朱标上前,将徐达扶起来。

徐达满脸羞愧:

“徐达无能,不能歼灭元庭,生擒元帝,实在有负陛下和太子殿下的信任……”

“徐将军言重了,尔等此去,蒙古人望风而逃,此乃大捷!

尔等有功无过,哪有自责的道理……”

朱标肯定了这次北伐的成果,总算让徐达他们好受一些。

这次的战斗,打得太过诡异了。

一开始,他们还遇着一些企图伏击他们的部族。

徐达他们有备而来,自然将所有的麻烦去了。

只是这蒙古人一看事不可为,居然果断朝着漠北的深处走。

要知道,此时再过几个月,又要入冬了。

蒙古人这次迁徙,绝对算是壮士断腕。

“太子殿下,不是咱们不努力,实在是那些蒙古人跑得太快了。

本……末将是想沿路追下去的,不过徐将军说,咱们的补给线辣的太长,不宜如此!

所以咱们只能无奈退兵!”

说话的是朱棣,他提起战斗的事情,满是不甘心。

这场北伐,是他第一次正经上战场,本想建功立业,在父皇面前证明自己。

谁想到却遇上这么个事,实在让人郁闷。

朱标莞尔一笑:“

“老四,你能平安,就是最好!

建功立业,也不急于一时!”

朱标说完,转头对徐达说:

“徐将军,蒙古人入冬后,很有可能会回来,伱们也不能掉以轻心!

如今迁都在即,本来百官对于将国都迁到北京,多有疑虑。

这国境线上,可不能再有大动静!”

徐达赶紧回答:

“太子殿下说的是,臣将大军带回来修整,跟皇帝复命之后,会再度开往前线!

臣保证,迁都之事绝对不会受影响。”

朱标点头,然后望向另外一位沉默不语的将领:

“蓝玉,本宫听说你表现不错……”

“殿下谬赞!”

蓝玉的眼睛,一直死死钉在一个人身上,闻言才将目光收回来。 张异。

蓝玉看到他的瞬间,整个人都不好了。

不过他也知道,现在不是跟这家伙置气的时候。

“咱们回去说!”

朱标自然看到了蓝玉盯着张异的眼神,不由头疼。

蓝家人和张异的过节,他想要居中调节也无从下手。

“国师大人!”

朱棣逮着个机会,趁机走到张异面前吗,朝他挤眉弄眼。

他更张异很熟,只是碍于刚才是正经场合,没有打招呼。

张异嘿嘿笑,拍了拍对方的肩膀,他跟朱家的几个皇子,也差不多亲如兄弟,并不需要太多的礼节。

给朱棣一个回聊的表情,张异先老实走到徐达面前,拜见自己的岳父大人。

“今晚回去再聊!”

徐达有重任在身,也不方便跟张异多聊。

不过只看他温和的笑容,就知道他对张异的满意。

一行人,再次进城。

朱标自然要给徐达他们一个正式的接风洗尘,胡惟庸已经派人安顿好了。

在休息的当口,朱棣搭着张异的肩膀:

“好你个国师大人,你是故意气本王是吧?”

张异一脸懵逼,我怎么气你了?

“北京本来就是我的封地,父皇决定迁都,本王还不觉得有什么,可你将北京搞得这么漂亮,是存心让我难过是吧?”

张异呵呵笑,知道朱棣只是开玩笑。

“不知道殿下改封哪里?”

“你猜!”

朱棣给张异卖了个关子。

张异笑道:

“如果贫道猜得没错,要么殿下封陕西,替着秦王殿下原来的位置,要么……

您就是宁王!”

“你怎么知道?”

朱棣登时跳起来,见鬼了,这件事应该没有人知道吧?

张异笑笑,以老朱的性子,既然知道朱棣的军事才能,肯定会将他放在最好的位置上。

接替秦王,或者成为宁王,都是不错的选择。

而他相信,成为宁王的概率更高。

其中缘由,不可言说,反正朱棣这辈子是想不通了。

“国师果然就是国师……”

朱棣正要多说,此时宴会已经开始了。

“张异,坐我身边!”

张异和朱棣去了大殿,徐达眼疾手快,将张异叫到自己身边。

席间,朱标按照流程,加冕了大家一番,场面上,推杯换盏,时间很快流逝。

等到宴会结束,徐达拉着张异出门,然后爷俩换个地方,继续聊天,张异还喊来姚广孝作陪。

张异能感受到徐达心中有一口气一直没散出去,也明白问题出在哪里?

第三次北伐,是徐达准备了许久,心心念念要雪岭北之战的耻辱。

王保保被他拿下,当年的仇算是报了一半,而另外一半,却触手不可及。

“岳父大人,您觉不觉得,蒙古人这次逃亡有些奇怪?”

“你也感觉到了,我觉得有阴谋,却想不出来他们要做什么?”

张异将话题引导到战争上,徐达的态度才逐渐好了些。

“往北去,可不是漠北那些人的地盘,他们迁徙,也是要带着刀一路杀上去的……

您追着他们,可曾有发现这方面的痕迹?”

“不曾!”

张异和徐达交换了意见,总感觉有些诡异。

“他们的撤退行为是有序的,并非仓皇而逃,我总感觉他们是在积累实力,但不是我轻敌,自从咱们大明吞下十几万蒙古军之后,蒙古早就没有南下的资本。

他们最多,也就威胁一下边防,真把长城的口子给他们开了,他们也未必能打下中原!

那他们为什么觉得,自己有那个资本?”

徐达死活想不透这个道理,张异感觉自己隐约能抓住一些可能……

但灵感始终没有出现,他最后只能无奈放弃。

“其实岳父您也不用如此担心,我相信他们跑不远,也迟早会回来……

他们想积累实力,但那又如何?

靠近中原的地方,已经是水草最好的放牧之地,越往北走,日子就越难过。

时间终归会站在咱们大明这边!

等过几年,火枪彻底普及之后,蒙古人引以为傲的铁骑,终将会成为历史!

您自己还年轻,等过几年还有机会……

不过,您现在最应该注意的,是养好自己的身体!”

张异记得没错的话,徐达也只剩下七年的寿命了。

当然,徐达会早死,很大程度上跟他的背疽有关,现在他的背疽控制住了,大概率他能活过洪武十七年。

但老徐家的长寿基因好像不太好,他总要关心几句。

“但愿如此,等我这次班师回朝,面见陛下之后,就马上回来巡边!

蒙古人这件事,我总是不放心!”

“您真别往心上去,随着时间推移,咱们和漠北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他安慰并不算开心的徐达,还陪着他喝了一些酒。

徐达不胜酒力睡去。

而张异和姚广孝,却继续刚才的话题。

“你说,既然咱们知道时间在大明这边,那些蒙古人不知道吗?”

张异突然开口询问姚广孝,姚广孝点头:

“自然是知道……”

“所以,要么他们真的逃了,要么就是他们也知道自己时间不多,这次积聚的力量,肯定会在短期内爆发出来!

可,他们的依仗是什么?”

张异和姚广孝,又陷入了沉思。

……

“胡相!”

顺天府的夜晚,并非只有徐达和张异在秉烛夜谈。

城中的另外一处,蓝玉和胡惟庸也自然而然坐在一起。

“这次能能建功立业,实在可惜……”

蓝玉信任胡惟庸,自顾自说起军中的事情,胡惟庸笑而不语,只是认真听着。

仿佛蒙古人的异动,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蓝玉话锋一转,询问胡惟庸:

“胡相,不知道您今天叫我来,还有什么事?”

胡惟庸道:

“倒是有件事,本相在犹豫要不要跟你说?”

胡惟庸面露为难之色,但他越是不说,蓝玉自然越是在乎。

“胡相,您看我人都来了,有什么不好说的?”

“此事是关于常茂的……”

胡惟庸让仆人递过来个盒子,放在蓝玉眼前。

蓝玉疑惑不解,不过他还是打开了盒子。

当看到盒子里的物件,蓝玉的手颤了一下。

“胡相,这是什么?”

他认得盒子里的东西,却又不敢认。

他只能带着颤抖的声音,询问胡惟庸。

胡惟庸淡然道:

“这些东西,如果本相猜得没错,应该是蓝玉的遗物,当时本相让人将他挖出来的时候,人早就烂的面目全非了!

本相让人悄悄收了遗骸,不敢声张。

所以只有等着你回来,再让你看一眼!”

蓝玉闻言,仔细打量了这些遗物,东西很复杂,是大明的军中只是盔甲碎片没错,其他零散的东西,他没有在意。

但有个物件,却让他失声痛哭:

“我得好外甥,是舅舅害了你……”

蓝玉虽然跋扈,但跟常茂的关系很好,他哭得稀里糊涂,过一会才逐渐平息声音。

“胡相,你在哪找到这些东西?”

蓝玉登时变得紧张起来,就差点冲过去抓住胡惟庸。

“所以,这些东西,真是常茂的?”

胡惟庸闻言“大吃一惊”,旋即脸色也变的惊疑不定起来。

他的表情落在蓝玉眼中,那是有千言万语,但欲言又止。

蓝玉早就被他勾了好奇心,追问道:

“胡相,请你一定要告诉我!”

“好吧,本相就告诉你好了,本相是在浙江和南直隶的边界上,挖出来的尸体……

说起来也是巧合,那阵子有地方官上报,隐约听见风雷声。

后来火神枪普及之后,他们才后知后觉,发现那是枪声……

本相留了个心眼,就让人去查,却也不知道是不是幸运,有人查到官道出不远,有野狗挖出来的尸骸……

那尸骸被发现的时候,已经是破碎不已,因为他身上有明军甲胄的碎片,所以被人注意!

本相叫人暗中收了尸骸,将这件事给掩盖了!

所以今日等你过来,就让你指认一下!”

“胡相,是了,这块玉件,乃是我家姐给常茂的,这东西是我蓝家传下来的物件,做不得假!”

蓝玉手中,有一块品质并不算太好的玉件。

蓝家因为常遇春发家之前,并不算是什么好人家。

他们家传下来的玉件,也不是好玉。

但正因为玉有瑕疵,蓝玉才能一眼认出这是常茂的物件。

“胡相,你找到常茂了,他尸体在哪?

我马上就去信,不对,我跟太子殿下告假,我马上过去!

不对,我告诉太子殿下去,我要让有些人杀人偿命……”

蓝玉见到常茂的遗物,已经彻底乱了方寸,他一会说要走,一会说要告诉朱标。

胡惟庸只是静静的看着,表情颇为玩味。

“对,我要告诉太子殿下……”

蓝玉终于自己拿了主意,必须告诉朱标。

朱标和张异的关系虽然不错,可蓝玉乃是朱标的小舅子。

张异敢杀人,就要为此付出代价……

不过就在蓝玉高兴的当口,胡惟庸却慢悠悠地说道:

“蓝将军,本相劝你最好不要这么做,你可知道为什么我要压下关于常茂的死讯?”

蓝玉此时才反应过来,忙问:

“为什么?”

“因为埋葬常茂的人,很有可能是锦衣卫……”

他的回答,瞬间击溃了常茂的喜悦。

第265章 是你把皇帝给带过来的?第420章 流言背后,秦王谋士?第524章 姚广孝你不造反会死?(二合一)第194章 你不如刘基,沉迷配种的老朱第368章 有点良心,但不多第158章 原来你是徐皇后第287章 父子情,为你舍了天师位又何妨第274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道贼张异第382章 沐英回归,大明二十九侯第214章 扒裤子,秘密曝光了第443章 等他绝望,皇帝最信任的人第232章 谜底揭晓,所在之处便是家第447章 您是我亲哥,一盘大棋第374章 敌人在百姓之中,摊牌的意愿第96章 君权和相权,皇帝的无奈第456章 行动收网,苦一苦功臣第493章 办学和罪人,张异的婚事第135章 南北榜,刘基你让朕很失望(5K)第229章 都是七窍玲珑心,再次得罪蓝氏第398章 吐露野心,吓唬朱樉第65章 熊孩子也会传染,人情冷暖第281章 清明血雨,这是我大明的军队第288章 跟他比起来,杨宪算个屁第100章 刚来第一天就大闹国子学?第249章 搅屎棍,与盛世一起成长第563章 所谓大儒不过小丑,猜忌之心第159章 徐家的规矩,出卖朱老四第173章 抗生素的问世,初“见”朱元璋第245章 民心即香火,两眼一黑第38章 揭示真相,借刀杀人第363章 滴血认亲和血型,输血的可能性第217章 道友与知己,人类简史第30章 跟阎王抢人,谁说张异是煞星?第411章 落地凤凰不如鸡,人工呼吸第404章 非礼观音奴?皇帝钓鱼第460章 坐牢也要打工是吧?贫道张异第427章 大明碟中谍,主打一个摆烂第383章 大航海的成就,找皇帝要说法第343章 让他见见,什么叫官字两张口第152章 两种天下,什么是国运?第484章 摊丁入亩,杀戮背后的原因第39章 帮他出气,再见张异第67章 演着演着,动真情了第314章 世界观崩塌,朕的责任第5章 都是送命题第65章 熊孩子也会传染,人情冷暖第281章 清明血雨,这是我大明的军队第111章 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第43章 饿狗看粮仓,凭什么当忠犬?第83章 手把手教老朱造谣第437章 祈求,你想要我身子也行第530章 不速之客,张异的秘密曝光(二合一第441章 锦衣卫是夜壶,准备跑路第424章 仙人跳,图穷匕见第29章 常家欺人,帮师兄报仇第252章 一人修史,报仇我是认真的第203章 这华夏的天,早就变了第66章 孔家的选择第146章 得“道”高人,一石二鸟第431章 情报分析学,初吻?第97章 张异最不想要的赏赐第63章 五百年后的技术,第一桶金?第269章 投名状,宗族和皇权第500章 挑拨离间, 妖僧姚广孝第291章 一鱼两吃,杨宪的罪证第490章 皇帝老渣男了,中华民族第310章 诗是去年写的,人是今年没的第493章 办学和罪人,张异的婚事第521章 春晚和希望,星辰大海(二合一)第179章 赎罪,送给皇帝的大礼第459章 徐家丫头的小心思,另一座诏狱第428章 有事的丫头,接手锦衣卫第475章 是你将我爹写死的?第139章 丢了魂的衍圣公,送上门的肥羊第486章 夜半枪声,追杀与反杀第483章 天子守国门,宣布迁都第147章 道观进贼人,你欠我的第195章 友谊小船翻了,徐丫头你莫挨老子第263章 黑锅别人背,找刘伯温算账第71章 徐达的疑惑,京城里的高人第525章 释经权之争,孔讷的大字报(二合一第181章 大明存在的意义,天下怎么亡的第122章 算学里的国运,灭国之策第572章 原来我是张三丰第211章 重提反贪,帝国疆域的极限第247章 服务百姓,技术宅拯救世界第15章 被流放的逆子,他还藏着秘密第61章 勾栏听曲,你才七岁呀第227章 出卖老朱,谁落谁的网?第365章 天岂能无师?隐约的大势第433章 三年前,也许是你没用呢第63章 五百年后的技术,第一桶金?第193章 一句话省却百年努力第77章 大明朝太难混了第7章 当着皇帝骂皇帝,张异坑爹第170章 搬起石头砸脚,朱元璋的为难第83章 手把手教老朱造谣第564章 归隐之意,皇帝的心魔第501章 敲打妖僧,收你为徒第57章 道爷我叫张三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