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龙砂凤冠

山头北面虽地势平缓,但放眼望去一片银白,大雪覆盖的山体晃的人眼睛发胀,叶九卿蹲在地上,拂去积雪从地上拾起一捧泥土,在手中细细搓揉,然后随风扬起看了片刻。

“圣宫既然和风水有关,关键就在龙砂之上,而土壤是龙砂的关键,好的龙砂其土必定细嫩,润而无余气,即润而不粘手,如切脂肪裁脆玉,并且具备金木水火土五色。”叶九卿说。

“叶哥,那这里的土壤如何?”白近问。

叶九卿拍拍手中的泥土,来回张望四周,一筹莫展回答:“那就差的远了,这里的土干如埋藏的粟,锄之成硬粒,散而不粘,好像含水分的细砂小石一样,如此的土质并非龙砂之地。”

“那该怎么找这个龙砂凤冠的地方啊?”叶知秋问。

叶九卿苦笑一声说:“我也就半斤八两,这找龙砂和探龙穴大同小异,所谓三年寻龙十年寻龙,哪儿是你们想的那么简单,地相之术讲究相生相克,关于找寻龙砂还有专门的方法。”

“叶叔,这找土还有什么方法啊?”田鸡问。

“具体的我也不是太精通,只是接触听闻过,这里面涉及到太极晕。”

“怎么从来没听你提过?”我看看叶九卿,淡淡一笑问。“我以为你会的东西全都教给我了。”

“要教你总得我会才行,术业有专攻,这哪儿是我能钻研精通的。”叶九卿站起身无奈笑了笑说,寻找到龙砂的大体方位后,为了确认是否所属土壤是龙砂,古人会会以叫做太极晕现象最后定论。

古代人寻找到龙砂被认为是部落或者国家的大事,所以会举行祭祀等仪式,祭祀者将一个叫做结印册的物质和土壤一起焚烧。

结印册是一种竹木制作的卷轴,上面会加有结印,这并非是无稽之谈,具体的结印方法在一本被称为大唐阴阳书的古籍中有详细记载。

被焚烧的结印册高温下会和被称作龙砂的土壤产生反应,形成的灰烬会出现似石非石,似土非土之土,搓之如粉,并且会出现一圈圈像树年轮的花纹古代人称作太极晕。

“爸,你怎么越说越玄乎,该不会我们还要在这里烧纸吧?”

“那倒不用,这里并非龙脉,此法不会有效果,而且对于结印册我完全不懂,这是地相之中的不传之秘,能掌握此法的人凤毛麟角,我想清太祖就更不懂了。”叶九卿笑着摇手。

“叶叔,既然清太祖不懂这些,那第二句话中的龙砂凤冠又是什么意思?”薛心柔问。

“从盛京皇宫的选址不难看出,清太祖当时身边一定有堪舆高人指点,此地虽不是龙脉,但圣宫的位置势必和风水地相有关。”叶九卿摸了一把下巴。“可惜如今山头被积雪覆盖,难以查看地形。”

“算了,与其在这里没有头绪浪费时间,还不如老老实实找。”我从包里拿出探铲对其他人说。“如果圣宫就在这里,肯定会留下挖掘过的痕迹,大家分开打探洞,应该会有收获。”

我们在北面逐一对任何有可能的地方进行了探查,但结果却让我们不知所措,探铲根本打不下去,山头的土层下面全是密布的石块。

“这样的地形根本不适合修建任何建筑啊。”薛心柔说。

“那也未必,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在修建完成后,为了防止有人对这里进行探查,故意把石块分布在土层下面。”叶九卿经验老道说。“在行当里这叫反石土,也是最棘手的一种防盗方式。”

“爸,既然这样的方式防盗效果如此之好,为什么中原的陵墓鲜有看见用这样的办法呢?”

“中原讲究入土为安,死后都是用封土填埋,谁愿意死后身上还压着乱石,不过满人应该没有这种忌讳。”我在旁边解释。

田鸡气喘吁吁拂去身后一块山石上的积雪,瘫软的坐到上面去,样子有些疲倦:“马上就要天黑了,看样子这一时半会估计是找不到,现在该怎么办?”

“这里冬夜气温很低,留在山头我担心你们身体受不了,不如先回去再从长计议。”白近说。

“多尔衮来回只用了三天时间,就是说他在这里很快就找到了圣宫,多尔衮又不懂风水地相,他都能找到,为什么我们反而没有眉目呢?”我喃喃自语。

“瞎猫撞到死耗子,指不定他比我们运气好。”田鸡无精打采说。“说真的,我冷的实在不行……”

“别动!”我抬手打断田鸡,目不转睛看着他,回头对叶九卿说。“你看他坐的那块石头像什么?”

叶九卿走到我身边看了半天,让田鸡把他身下的石头积雪清理干净,然后推到一边,之前被积雪覆盖看的不是很清楚:“我怎么瞧着像一只鸡啊?”

那石头上黑下白,越往后石头上分布五彩斑斓的石纹,叶九卿说的没错,看上去像一只昂首挺胸的鸡,从姿态和样子看还是一只白腹锦鸡。

“锦鸡?”叶九卿眉头一皱,像是想到什么,连忙四处张望,目光最后停在田鸡对面的一块盘石,招呼我们帮忙清理干净上面的积雪。

然后叶九卿向后退了几步,一言不发凝视半天,我站到他身边,叶九卿问我那石头像什么,我看了良久感觉像一条游弋的蛇。

“蛇和锦鸡……”叶九卿摸着下巴来回走了几步。“难不成是我想的太多,龙砂凤冠其实并没有那么深奥。”

“你想到什么?”我问。

“所谓龙砂,远看则有,近看则无,侧看则露,正看模糊。皆善状太极之微妙也。”叶九卿一脸认真对我们说,这是观龙砂的要领,大意就是看神而不是看形,就如同这两块石头,若是近看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但像如今这样远往,看其神却能看出蛇和锦鸡的模样。

“叶叔,这两块石头像蛇和锦鸡,但和我们要找的圣宫有什么关联啊?”薛心柔问。

“线索中第二句话是龙砂凤冠显圣宫,字面上的意思显而易见,找到龙砂凤冠之地,便是圣宫的所在,而这里的盘蛇如龙行起伏曲曲如活,而大蛇化龙。”叶九卿指着左边的石头说。“寓意龙砂。”

“锦鸡五彩斑斓,而且头有羽冠犹如凤凰。”我顿时恍然大悟。“这两块石头左右相对,中心出脉,负阴抱阳正是龙砂凤冠!”

叶九卿也点点头,我们连忙清理出两块石头中间的积雪,没挖掘多久探铲就触碰到石板,而且和之前不一样,并非是零碎的石块,而是一整块完整的封石。

此地位于山头背阴的地方,加之又是永陵陵山,满人绝对不会来这里动土,或许这也是清太祖选择在这里藏匿秘密的原因。

田鸡试图去撬开封石,被宫爵一把拉住,她说这封石的四周严丝合缝,很显然有机关设置,她用手轻轻的触摸封石,在不起眼的地方发现一个小圆孔,想是什么东西要插入进去。

“锡棍!”宫爵眼睛一亮,让把锡棍交给她,果不其然锡棍的大小刚好合适,插入后宫爵轻轻一扭,封石里面发出低沉的声音,然后缓缓分开,一条通往山头深处的通道呈现在我们眼前。

我们小心翼翼沿着通道下去,越是往前越宽敞,我拿起点燃的火把环顾四周,通道内机关重重,就在我们头顶上方便是巨大的岩石,由机关支撑连接到入口处,如果强行进入的话,触及机关这些巨石会顷刻间落下首先堵住这条进入的通道。

叶九卿说看着这里修建规格和样式,完全是按照中原帝陵修建,我们穿过幽深的通道后,一直往下走前面的路越来越宽敞,但我们行进的速度并不快,一路上宫爵都在破解这里密布的机关。

从未见过一处遗迹中设置这样多的机关,可见修建这里的人有多谨慎,若不是有宫爵在,我想即便有人能找到这里,要么就命丧于此要么就毁坏整个圣宫。

通道一直是往下的,把我们带到山体的中心,整整一座山被挖空,当年修建这里工程有多浩大可想而知,这么大的工程居然没有发现,应该是清太祖利用修建永陵时,秘而不宣一同修建的。

我们前进的步伐被阻挡在一处并不大的平台上,两边有凹槽田鸡用手一摸告诉我们是熬制的动物油,他用火把点燃凹槽中的油,顿时窜起的火光开始蔓延,我们的火把只能照亮狭小的空间,可随着蔓延的火光出现在我们眼前的东西越来越多。

我们都好奇和兴奋的环顾四周,只有叶九卿一个人埋着头看着地下,他皱着眉头蹲了下去,用手摸了摸地面,诧异的对我们说。

“白银?!”

我们这才把注意力专注到叶九卿身上,如同他说的那样,我们现在站立的地方整个地面全是用白银覆盖,不关是地面四壁以及所有的一切都是白银做成的,在火光中折射着白光整个平台如同白昼般明亮。

第245章 瞒天过海第633章 功亏一篑第263章 愧疚第256章 旧地重游第243章 山有扶苏第236章 魔国双城第47章 九五方阵第580章 物是人非第195章 地宫碑文第662章 函谷著书第70章 捷足先登第558章 征伐四方第743章 宁远之战第188章 九龙宝船第732章 月牙城第132章 顾五的名字第653章 求同存异第754章 近在咫尺第685章 冥顽不灵第741章 无心之举第93章 屠神第105章 老而弥坚第629章 欲盖弥彰第757章 龙骸第413章 仙风道骨第8章 同舟共济第267章 烛九阴第405章 原地待命第54章 诈尸第609章 黄河古道第705章 不悔初心第540章 咎由自取第580章 物是人非第668章 仙宫入口第515章 身陷重围第636章 秦岭龙眼第442章 手足情深第546章 反击第741章 无心之举第213章 地下基地第726章 萨满神堂第69章 紫微十二神第171章 西出阳关无故人第574章 最后的献祭第96章 神殿核心第572章 传承的记忆第249章 知遇之恩第275章 玉猪龙第245章 雷营卫第669章 藏风聚气第4章 南蛮子第522章 通天塔第756章 破釜沉舟第280章 洋耗子第267章 烛九阴第274章 身不由己第719章 阴阳五行第257章 恰是故人来第188章 九龙宝船第500章 传承第409章 凶手第493章 妖言惑众第86章 十二祖古神第70章 捷足先登第671章 化蛇第595章 唇亡齿寒第256章 蓬莱仙山第223章 金玉满山第421章 人脸子母蛛第276章 嘱托第98章 青铜蚩尤第15章 寻龙点穴第638章 兵临城下第6章 冤家第20章 当机立断第258章 黄金宫殿第566章 毁灭之力第115章 不速之客第723章 抽丝剥茧第52章 龙骨第717章 龙蟠虎踞第758章 龙脉神殿第100章 玉雕第742章 天启掘陵第417章 泥足深陷第59章 绝密档案第58章 耳听八方第476章 不朽第519章 诸神之界第596章 竹书纪年第599章 柳暗花明第128章 血纹身第629章 欲盖弥彰第125章 天字一号第399章 不同戴天第264章 奋不顾身第312章 富甲天下第705章 不悔初心第429章 疆场第150章 南凌北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