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秦楚唱无衣

现在是战时, 秦国每个郡都有军队,郡守也是领军的将领。

李牧所带领的是镇守南秦边疆的军队,是独立于地方的秦王直属部队,只听从秦王虎符调令。

是的, 虽然李牧在长江驻兵, 但其实他率领的是边防军。他其实是戍边大将。

所以李牧的兵还没回来,吴郡还有兵。嬴小政这个吴郡郡守, 也有资格直接动吴郡的兵。

李牧自己带着副将和亲兵回来, 就是要用吴郡本身的兵。

这一点,楚国自己都没搞清楚。

李牧一直在吴郡转悠, 还多次代管吴郡,他们都以为李牧是吴郡郡守, 只管吴郡的兵了。

李牧也故意对外造成这个假象。

无论是朱襄还是嬴小政, 平时都将吴郡兵权交给李牧,自己几乎没管过吴郡驻军的事。李牧这个戍边大将, 还不拿俸禄做着一半郡守工作, 比如剿匪、练兵、后勤。

如果朱襄和嬴小政懒惰一点, 或者暂时离开吴郡, 行政农桑税收等方面, 他也会代管。

在李牧看来, 他现在做的事和在雁门郡差别不大;在朱襄和嬴小政看来咳,反正能者多劳,俸禄是不会多发的。

所以楚国人误会也正常。

在信息十分闭塞的时代,国家之间探查信息非常难。楚国这样的散装国家就更难。

李牧让自己率领的边军声势浩大地缓行,让项燕派来的探子不断发回“李牧没回来”的情报,自己偷偷回到吴郡,从嬴小政手中接管吴郡驻军, 支援朱襄。

项燕只盯着他的兵,没盯着他这个将,是项燕最大的失误。

这种失误,赵国人曾经遭遇过一次。谁能想到同样的秦军,换一个主将就完全不一样了

现在李牧故技重施。

好计谋,可以换不同人重复用,该上当还是会上当。

“非得让舅父守一旬”李牧回来后,嬴小政心里安稳不少。

王翦未来能逼得项燕自杀,我老师也能

李牧道“看情况。若朱襄支撑不住了,我就会立刻出兵。若朱襄能守住,就等一旬。”

嬴小政问道“为何非得是一旬”

李牧道“一旬时间,朱襄守城的消息大概能传到楚国之外,引得七国共同关注。”

嬴小政皱了一会儿眉头,道“舅父真会无事”

李牧安抚道“朱襄每次冒险都是不得已为之,以他自己的话来说,他其实很怕死,也很怕麻烦。”

嬴小政立刻露出一个嘲讽的表情“哦,我信了。”

李牧道“他确实如此,很理智,不会故意去冒险。朱襄知道他不能上前线,就不会去前线。放心,只要楚军有破开城门之势,我立刻就会出兵。”

嬴小政想了想,道“我也去。”

雪姬立刻道“不行”

李牧却道“好。”

雪姬焦急道“李卿,不可”

李牧道“雪姬,放心,有我护着,政儿不会受伤。政儿不亲眼看到广陵城的情形,心里不会放心。何况”

李牧看向嬴小政“舅父被困孤城,外甥亲自援救,传出去也是一则佳话。秦国王子无功不得爵,虽只是一句空话,但若政儿有军功,底气会更足。”

秦国商鞅变法时有这么一句口号,但实际上秦王对自己喜爱的公子也是想封爵就封爵,只是懒得封爵的时候就有了借口。

比如秦昭襄王只有两个儿子,所以安国君吃喝玩乐无半点功绩也能封君。

李牧早就想过如何带嬴小政蹭军功了,只是他知道说服不了朱襄,且突然让太子随军,蹭军功的态度太明显。

现在朱襄被困孤城,太子与朱襄只一江之隔,太子不领军援救才叫不正常,这军功不就顺理成章了

雪姬被朱襄带着学习了不少秦国的律令和规矩,知道军功对秦国贵族的重要性。

她犹豫道“真的没有危险”

李牧道“没有。”

见李牧如此自信,雪姬看向嬴小政“政儿,你向舅母发誓,绝不亲自上场杀敌。”

雪姬想了想,道“以你最喜欢的桂花糕发誓,如果你违背誓言,一辈子不准吃桂花糕。”

李牧平静淡然的表情抖动了一下。

雪姬,你哄小孩吗

嬴小政的狂霸酷炫拽表情也有些没绷住。

他无奈道“舅母,我已经不是孩子了,能换一个誓言吗比如向先祖或者天地发誓”

雪姬道“你舅父曾经说过,向先祖和天地发誓太过虚无缥缈,得用所有人都能监督的做得到的事发誓,才有效果。”

李牧扶额道“是朱襄会说的话。政儿,听你舅母的,只是桂花糕而已。”

嬴小政心里掀起惊涛骇浪。

什么叫做只是桂花糕而已如果我忍不住想亲自上场杀敌,将来岂不是得下诏给桂花糕改名了那很丢脸

在舅母的目光催促下,嬴小政委委屈屈举起三根手指,对桂花糕发誓。

若我嬴政违背誓言,一辈子不吃桂花糕。

雪姬满意地点头,准许嬴小政出门,自己留守郡守府。

只是些许后勤工作,她能暂代。

李牧努力忍着笑,将此事记在心中。待见到朱襄时,他会将今日画面绘声绘色地描述给朱襄听,让朱襄好好记下。

朱襄现在都还在写“养外甥日记”,曾遗憾政儿长大后,“养外甥日记”中有趣的事越来越少了。

今日之事,当算得上有趣。

李牧和嬴小政达成共识之后,先白日西行到吴郡和南郡交界处,晚上由老道渔民划船,摸黑渡过长江。

楚军虽将长江北岸城池悉数夺回,但楚军在长江的舟师已经几乎摧毁,又将夺回城池焚毁,那一片地几乎成为无人之地,所以秦军在项燕身后上岸,项燕并不知道。

项燕其实很清楚楚军的盲点,应该防备腹背受敌。

但秦军几乎没怎么抵抗,果断撤离长江北岸。当长江北岸只剩下长平君朱襄驻守的广陵城时,项燕就断定,秦军也会弃守广陵城,不会与楚军对战。

自己焚毁长江北岸城池后,长江北岸对秦国就几乎是累赘。

建造城池、迁徙庶民、重新开荒花费巨大,秦国若做这种蠢事,楚国大可以在秦国建造城池的时候不断骚扰,秦国得不偿失。

若秦国再次踏足长江北岸,就是与楚国全面开战的时候,会派兵长驱直入楚国腹地。那时楚军设下的层层堡垒,和完全没有补给的荒野,便会令秦军吃大苦头。

长江北岸就剩下广陵城一座城池,就算守下又如何它周围都是楚地,南楚君大可以在周围建造兵营封锁,让广陵城的人永远不能出城门耕种。

何况长平君身份贵重,秦太子又只与广陵城一江之隔,秦太子怎么能允许长平君身陷孤城,遭遇危险

长平君肯定会离开。长平君都离开了,就算有秦将驻守,也只是象征性地抵抗一下,与他说说开门投降便不屠城的条件,以保全长平君的名声而已。

项燕和南楚君已经商量好,如果城池轻松攻破,正好给长平君名声上抹点黑,说长平君弃城不顾,才导致这些依附秦国的广陵人被杀;如果城池不好攻破,那么为长平君名声上再增添一笔也没什么,他们也可以借这件事成为与长平君惺惺相惜的人。

怎么做都不亏。

在得知李牧还在南越,大军短时间难以回来时,项燕更加坚定自己的判断,便没有在意秦军会不会在自己身后渡江来袭。

项燕的判断显然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换作是这个时代的任何人,都会按照他的想法去做。

可惜朱襄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他的一些坚持,包括他亲朋好友在内的世上所有人都不理解,项燕自然不能免俗,导致项燕陷入了现在的困境中。

项燕在看到朱襄出现在广陵城头的时候,心里就捏了一把汗。

秦军必定救援,自己必定腹背受敌。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快攻陷广陵城,抢在秦军支援之前挟持朱襄,以命秦国退兵。

但即使项燕知道自己预测出错,也不能理解自己为何预测会出错。

广陵城作为长江北岸的孤城,确实已经对秦国毫无价值。秦国就算守住这里,面临南楚国的包围,肯定也是得不偿失。

长平君为何会如此愚蠢,置身危险而不顾难道真的就只因为屠城和内迁令吗

项燕被朱襄的愚蠢打得措手不及,都气笑了。

难道朱襄的打算是守下广陵城,趁着楚军撤回的时间空隙,接引广陵城所有庶民南渡这也太蠢了吧

项燕被朱襄搞崩了心态的模样,很像是白起和李牧被蠢人搞崩了心态的模样。

聪明人可以博弈,正常人可以预测,唯独这种完全搞不懂在想什么,损人也不利己的蠢人,实在是让人难以招架。

项燕更没想到的是,朱襄身边的友人虽然不能完全理解朱襄的坚持,却尊重和支持朱襄的坚持,总想帮朱襄在理想和现实中找一个平衡。

是以李牧孤舟星夜入吴,与秦太子一同率领一万援军夜间横跨长江,驻扎在他身后。

广陵城附近虽然是一马平川,但时至夏季,水热充足。项燕焚城迁民,数个村庄变成废墟,长长的杂草就像是雨后的竹笋一样,见风就长,瞬间吞噬了人类原本生活的痕迹。

特别是水泽旁,芦苇长得有一人高,几乎看不出曾经有人每日在河边洗衣汲水。

这曾经,也不过是十几日之前而已。

秦军这一万精兵就隐藏在一片废弃的农田中。

这农田若没被焚毁,金黄的稻浪应该能接着天际,就像是一片海洋。

嬴小政虽是第一次急行军,但被朱襄娇生惯养的他没有丝毫抱怨,精神也不错。

驻扎时,他还有心情去观察田间的野草。

嬴小政道“老师,舅父说这种农田杂草非常烦人,半月就能长三尺。”

秦军为隐蔽,现在又没有下雨,便没有搭帐篷,也没有生火做饭,只啃干粮,露天而睡。

李牧给嬴小政砍了一兜草,在草丛里搭了个草窝,算是照顾这位还未吃过行军苦的秦太子。

他本已经准备好听嬴小政抱怨太苦太累,已经想好了安慰嬴小政的话,没想到嬴小政会说这个。

李牧道“太子认识这草”

在外人面前,李牧对嬴小政很恭敬。

嬴小政道“舅父没说名字,只说很烦,长得快。”

嬴小政蹲下了身体,捏了一把泥土“这是上好的水稻土,舅父说,只有种植了多年水稻的熟田,才会形成这样的土壤,是这世间少有的人工培育的肥沃土壤,越耕种越肥沃。”

李牧也懂一些耕种知识,道“寻常田地都需要休耕,土地连续耕种会变贫瘠。稻田通过精耕细作,反而越耕种越肥沃。”

嬴小政道“但这么肥沃的田地,居然长了一人高的杂草。只是半月而已。”

嬴小政不知道自己为何会唏嘘,但他就是想起了朱襄的话,然后不由唏嘘。

人类耕种很多年才能改造出的肥沃稻田,仅一把火,半个月,就变成了一人高的荒草地,行军时需要用刀剑开路才能顺利行走了。

李牧道“朱襄看到这一幕,一定会很伤心。”

嬴小政点头不语。

其他秦兵听到将军和太子的对话,也不由沉默。

有些秦兵默默地抹起了眼泪,不知道是因为他新结识的好友中有北渡的楚人,还是单纯因这稻田变荒野的悲伤感同身受了。

他们看向秦太子的眼神也发生了些许变化。

能感伤稻田变荒野,能知道稻土来历的太子,将来一定是一个好国君吧

真正的庶人,而不是寒士,向来是不会考虑国君好不好的。

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自己能看得见的官吏或贵人的剥削,麻木地接受自己的命运。

若活不下去,要么麻木地等死,要么逃到其他地方,要么没有任何远见地反抗然后赴死。

现在听到秦太子与武成君对话的兵卒,却生出了一个从未有过的念头,去评价一个高高在上的太子会不会成为一个好国君。

这僭越的念头生了根,就拔不掉。

嬴小政不知道自己一时的唏嘘,给周围人带来了什么。

或许知道也没什么,因为这本来就是很小的事,对嬴小政的未来也不会造成任何影响。

李牧和嬴小政略微休息了两个时辰,养了养精神之后,继续摸着杂草悄悄前行。

直到他们看到楚军的斥候后,才停下了脚步。

李牧派出了斥候,去查探离楚军驻扎的地方还有多远。

待知道只有二十里后,李牧将一万秦军分作数十股,由各自队长自行率领,绕过楚人的斥候,到地图上标记的一处广陵城下的村庄会合。

嬴小政感到震惊无比“自行率领老师,真的没问题他们真的能按时到”

李牧道“能。”

嬴小政道“一不小心就会被发现啊”

李牧道“我带的兵常在草原独自作战,别担心。”

嬴小政道“就算绕了过去,那座村庄可能有楚军驻扎,我们去了那里,不是立刻暴露吗”

李牧道“放心,我已经查过了,那里没有楚军驻扎。”

嬴小政不能理解,完全不能理解。

老师什么时候去查过了就算查过了,老师又如何确信楚军不会在那里派斥候

李牧没有立刻教导嬴小政。待他带着嬴小政绕过楚国的斥候,到达那个村庄的时候,才告诉了嬴小政选择这个村庄的原因。

首先以项燕布阵来看,这里肯定没有人驻守;再者这个村庄在项燕命令内迁焚田焚屋的时候反抗太激烈,所以被屠得十分惨烈。

将领一般不怕鬼神,但也会顾忌鬼神。项燕强征了许多长江北岸的楚国流民为民夫和兵卒,就算顾忌这些人的心情,免得他们触景生情心生反抗,也会远离这里。

李牧道“再者,尸横遍野的地方容易滋生瘟疫,很危险。”

嬴小政道“那我们驻扎在这里就不危险吗”

李牧没有直接回答,只是命人焚烧这个村庄已经高度腐烂的尸体,清理杂草,重新挖掘水源。

秦军将残破房屋拆掉作为柴火,烧完尸体后还剩一些,便生火作灶,之后只喝烧开的水,吃熟食。

嬴小政立刻明白,如何避免瘟疫了。

虽麻烦了些,但自己这一万人只停留十日,村里的杂草和房屋散落屋梁够烧。

楚军其实在这里放过火,只是他们放火之后立刻就离开,没有仔细地烧掉每一处地方,也没有泼油、酒之类很贵重的引火物,所以村庄还留存大半。

这真的是很大的一个村庄,比得过一个小城池了。

嬴小政在村庄里逛了一圈,还拾到一些残存的竹简和兵戈。

看来这个村庄里的人并非普通农人,而是归隐山野的士人家族,可能曾经还辉煌过。

现在只剩下一片焦土。

嬴小政对李牧道“老师,把残存的竹简收集起来,派人保护他们的祖坟,再以舅父的名义寻找这一户人家的后裔,将遗物还给他们,你看如何”

李牧道“我只负责打仗,这些事你自己决定。”

嬴小政脑袋偏了一下,在长辈面前露出小儿之态“既然被我遇见,就是与我有缘,我就帮他们一次。”

李牧失笑“好。”

嬴小政心血来潮,决定做一桩善事后,又问道“之前老师不生火做饭,说会引起楚兵关注,为何现在又能生火了。”

李牧道“项燕知道广陵城决定守城后,就暂时停止了驱逐楚人北迁,迅速拔营行军至广陵城下,好趁我没回来,一举攻占广陵城。所以这附近有许多未离开的流民。”

嬴小政道“所以不止我们这里有烟火升腾,附近有人居住的村落,都有烟火升腾”

李牧道“流民肯定会躲在原本的村落生活,哪怕只剩下残垣断壁。”

他抬头看着秦兵生火时腾起的烟雾“处处烟火,项燕又怎会知道哪一处才是秦军”

嬴小政觉得老师语有双关,但没有询问。

他带人继续在这个废弃的村庄“探险”,满怀好奇地发掘这个村庄遗留的秘密。

等见到舅父,他就有故事可说了。

嬴小政本以为自己能在村庄探险好几日,将这个村庄的秘密全部挖掘出来。

但只第二日夜里,他就被李牧叫醒,见到了远方天空中的点点火光。

李牧到达吴郡的时候,项燕还未到达广陵城。

他们缀在项燕身后,已经在村庄驻扎的第二日夜里,才是项燕攻打广陵城的第一夜。

朱襄命人升起孔明灯的一夜。

守夜的秦国兵卒抬头看着天空,心里有好奇也有惧怕,还有一些不知道想不起来的熟悉感。

嬴小政揉了揉眼睛,只望了一眼就猜中了“是长平灯。舅父在放长平灯是向我们求援”

李牧道“斥候说,今日朱襄很轻松地守住了城池。”

他不是让嬴小政起床看灯,而是斥候刚把消息传回来。他觉得嬴小政一定想第一时间听到朱襄的消息。

斥候就蹲在草丛中观看,虽对战场不是特别了解,但广陵城前方严密的防线,和广陵城头的楚歌声,他还是探到了。

“舅父命人在城头唱楚歌,惹得项燕军心大乱”嬴小政面色古怪,“舅父还会这个”

李牧带着笑意道“我早说过你舅父若是守城,一定是名将,你该放心了。”

嬴小政虽然松了一口气,但还是嘴硬“只会守城算什么名将不过是依托城墙之利。舅父要是名将,他把项燕打退了再说。”

李牧大笑不已“待你见到朱襄,亲口对他说。”

嬴小政冷哼。

然后第二日下午,有斥候不顾会被楚国斥候发现,抢了一匹逃窜楚人的战马,骑马回报。

“将军长平君大败楚军,项燕和南楚君的令旗都被蒙将军夺了”

正在啃肉干的李牧差点咬到舌头,正在喝水的嬴小政已经呛到。

“什么”

李牧和嬴小政面面相觑。

只一日,朱襄舅父就以两万守军,大败项燕十万楚军

“啊,老师,那我们现在还等吗”嬴小政阿巴阿巴,仿佛回到了小时候的痴傻状态。

李牧表情古怪道“我就不出现了,政儿你率领军队去支援。”

嬴小政不明白“为什么”

李牧道“此战完全是朱襄的功劳。但若我出现,世人定认为这是我的谋略。”

嬴小政道“那我去支援,不会抢了舅父的功劳”

李牧笑道“你年龄太小,名声也不如朱襄,世人顶多夸你勇武。我会蒙面扮作护卫与你一同上战场,别怕。等此战结束,我先坐船回战船上,再跟着大军重新回到吴郡。你只和你舅父说我来过了,不要被他人知晓。”

嬴小政严肃道“是”

然后他摩拳擦掌。

梦中另一个我,你没有军功吧你甚至都没亲征过你和君父一样弱

另一边,广陵城下。

朱襄命令焦匀出击后,楚军乱得更快了。

焦匀就像是一把锉刀一样,若此刻有人能从高空往下看,每一次焦匀的骑兵擦过楚军的军阵,就能让楚军军阵边缘线变得模糊。待楚军军阵的边缘线重新凝实时,楚军军阵就会缩水,边缘线往后退好几米。

更可怕的是,焦匀这把锉刀来回锉了楚军军阵几次后,边缘线的模糊就像是池塘里的波纹一样,渐渐朝军阵中间扩散。

军阵中间本就因为耕牛乱冲和蒙恬带兵袭击而出现乱象,逃亡的被强征民夫兵卒裹挟着更多的楚兵抱头鼠窜,楚军军阵乱成了一锅沸腾的粥。

项燕被南楚君的车架拦了一下,不仅错过了重整军队的最好时机,还被蒙恬偷了令旗蒙恬先一刀砍下了南楚君的旗帜,然后他身后一个将领弯弓搭箭,居然一箭将项燕的大将旗帜撕裂。

项燕领兵多年,第一次受到如此耻辱。

他怒气上头,居然一刀将混乱中拦着自己的马一矛刺穿,终于来到了蒙恬面前。

蒙恬大喊“项燕来战”

然后掉头就跑。

项燕“”

蒙恬跑的时候,他身边的骑兵也跟着一起跑,似乎来之前就约好了,十分默契。

他们都一边跑一边大喊“项燕,吃我一剑”“哈哈,项燕找死”“项燕败了不堪一击”之类的屁话,声音十分响亮,逃得十分迅速。

项燕气不打一处,拍马就追“别逃”

蒙恬和他身边的秦兵根本不理睬他,驴唇不对马嘴的继续大放厥词。

他们的声音很大,压过了项燕的喊声,好像项燕真的被他们打得抱头鼠窜,而不是他们掉头逃窜似的。

蒙恬带的这支骑兵都骑术一流,在乱军之中把项燕遛得团团转,项燕根本摸不住他们的马屁股。

项燕有心让楚军拦住他们,但楚军已乱,蒙恬这支骑兵虽在逃窜,阵型却十分整齐。楚国散乱的兵卒见到穿戴整齐的秦兵冲来,吓得转身就跑,根本无人阻拦。

项燕见状,气得目眦欲裂。

我楚国好男儿,为何连秦兵都不敢挡了他从来没带过这么胆怯的兵

“将军,别追了现整兵要紧”

在项燕差点被蒙恬气得失去理智的时候,副将赶紧劝道。

项燕深呼吸,强行将自己怒火压下,勒紧缰绳,停止追击。

蒙恬却像是背后长了眼睛似的,也停止了逃窜,反身弯弓搭箭,准头虽不好,没有射中项燕,但射中了项燕周围的楚兵。

“你老母的”一向以贵族姿态要求自己言行的项燕,被蒙恬这一箭气得爆粗。

蒙恬大喊“项燕已经中箭”

然后他一边喊,一边又射了一箭,还是没中。

他带来的秦军也弯弓乱射,一边射箭一边乱喊,喊“项燕中箭”“项燕已死”“项燕别逃”的都有。

乱七八糟的声音传出去,有不少楚国逃窜兵卒也跟着喊。

他们不知道哪句话是正确的,思维更加混乱,战阵几乎全部崩溃,连持着阵旗的伍长都慌乱了,阵旗乱晃。

项燕虽然被蒙恬气得够呛,但领兵多年,他还不至于真的失去理智。

他立刻命令副将率兵追击胆小如鼠又胆大包天的蒙恬,自己重新竖起旗帜,命令楚军冷静下来,督军和底层将领归拢安抚楚兵,迅速结阵。

出战时旗帜损伤常有,项燕不止带了一面令旗,现在立刻挂起了第二面。

其实在他令旗被撕裂的时候,他就该挂起第二面令旗了。但蒙恬一边放狠话一边掉头就跑,实在是把他弄懵了,不由自主就追了出来,没有及时更换令旗。

当项燕重新竖起大将令旗之后,楚军的混乱变弱了一些。

他自己带来的精兵都立刻停下了混乱,重新整队;南楚君的军队虽然仍旧有些混乱,但毕竟是经过了许多次训练和战争的老兵,也停止了抱头鼠窜;只有强征来的民夫和兵卒还在继续逃走,完全不听指挥。

甚至还有人大喊“项燕没死,快逃”,跑得更快了。

项燕立刻变换令旗,命令所带的精兵斩杀逃兵。若不斩杀逃兵,逃兵会再次冲乱正在整备的楚军。

蒙恬大喊道“乡亲们项燕烧毁你们的田地家乡,杀死你们的亲朋好友,还驱使你们来广陵送死横竖都是死,不如和他们拼了”

蒙恬身后的秦兵也在大喊“乡亲们报仇啊拼了”,听得项燕手一抖,马差点冲出去。

你们这群秦人和谁是乡亲

蒙恬和秦军驻扎在南秦这么久,又接纳了许多楚国流民,鹦鹉学舌像模像样,逃兵们真的听懂了。

有个逃兵刚被督战刺中,正想跪地求饶。

看着督战冰冷的表情,逃兵啐了一口带血的唾沫,朝着督战扑了过去。

“你祖宗的拼了反正我全家都死了,只剩下我一个了,哈哈哈哈”

当朝着督战扑过去的时候,那个胆怯的汉子突然大笑了起来,好像什么都不怕了。

他被督战一剑一剑地刺中,手还死死掐在了那督战的身上,硬生生地将督战压倒在地。

死了。

督战身边的楚兵吓得赶紧把他推开。

推不开。

他们砍掉了那个逃兵的手,才把被压倒在地的督战救起来。督战脖子上有两圈深深的淤青,疼得说不出话来。

不止这一个逃兵在反抗。

当有人开始反抗的时候,濒临死亡而爆发的勇气就像是丢进了火星的油锅,轰然迸裂。

焦匀此刻也在楚军外围切割。

他一边冲散楚军军阵的边缘,一边高喊劝降。

跟随毁了你们家乡的项燕和南楚君就只有一个死字。但若项燕和南楚君战败投降,你们全部都能继续在家乡活下去。

朱襄公不杀战俘

朱襄公还会给战俘分田帮战俘重建家园

朱襄公都留下来帮广陵人守城了,他也一定会帮助你们

焦匀的话比蒙恬的话更加刺中人心。

长江北岸的人,没有谁没听过朱襄公的名声。

之前他们可能因自己是楚人而对秦国的长平君不屑一顾,可能因为忙于生活太过麻木认为事不关己,但现在他们一无所有,连唯一的一条命都快没有的时候,他们想起了朱襄公的名声。

朱襄公仁善爱民,亲自下田指导庶民耕种,甚至写信希望项燕和南楚君不要屠城焚城。项燕和南楚君拒绝之后,朱襄公居然帮助广陵人守城。

如果我们向秦人投降,朱襄公绝对不会屠戮我们绝对不会

想到这里,哪怕再麻木的长江北岸楚人都心生愤懑。

朱襄公是秦人,连战俘都不会杀你项燕和南楚君都是楚人,我们驱赶了城里的秦军投奔你们,明明是功臣,却被你们烧毁家乡杀死家人

究竟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乡亲

逃兵中也有能言辞者,还有曾经读过书的士人。

他们对项燕和南楚君怒骂,对面前对自己举起屠刀的楚人怒骂。

同样是楚人,你们为什么要烧我们的家乡,逼我们去死

我们被秦人占领的时候,日日盼着楚王前来拯救。待你们一来,我们拿起武器赶走秦人,为你们打开城门,用竹篮装着食物用竹筒盛着水来犒劳你们。

你们却怎么对待我们你们为何要如此对待我们

为什么

有逃兵拿起武器与楚兵对刺时怒吼。

有逃兵掐着楚兵的脖子哭问。

有逃兵临死时死死抱住楚兵的腿,一边自言自语一边努力睁开着已经看不清的双眼,死不瞑目。

在屠城和焚城时眼睛都一眨不眨,对这种残忍的事已经习以为常的楚兵,那颗已经坚硬的心终于出现了裂痕。

“哈哈哈,都是楚人,你们就是下一个”

“你和我都是庶民,都是兵卒,你不比我高贵我的现在就是你的将来”

死去了的逃兵的声音就像是魔鬼的低语,在同样是庶人的楚兵耳边徘徊。

兵过如篦是世间常态。

他们抢夺钱财屠杀平民没有任何犹豫,就像是被兽王率领的野兽。

但他们屠杀的人混入了他们的队伍,穿着与他们一样的衣服,说着与他们类似的楚语,刚才还在与他们并肩作战。

现在他们将兵器刺入战友的身体,与他们站在“兵”的角度上去屠戮“民”完全不一样。

这些人的怒吼哭泣和诅咒终于能入了他们的耳朵,进入了他们心中,引起了他们的思考。

军队中的兵卒本来应该是一个个没有感情的零部件,只听从将领和令旗指挥。

当他们开始思考时,就代表着军阵这台不需要兵卒思考的仪器要乱掉了。

我们做得真的正确吗

他们的诅咒会成真吗

我和他都是楚国庶人,都是楚国将军和封君眼底下如蝼蚁一般的庶人。现在我们能以惧怕秦国进攻为由烧他们的家乡杀他们的亲人,若有一天秦国的兵锋推到了我们家乡呢

不,不能思考,不能这样想,不能产生动摇

如果开始思考对错了,那就无法挥舞手中的武器了

朱襄没想到楚军会乱得如此快。项燕的令旗重新竖起来之后,楚军的骚乱只停止了很短的一瞬,迅速变得更加混乱。

他虽然没料到这一幕,但他准备好了如果出现了这一幕,该如何应对的手段。

朱襄命人吹响号角,亮起写着“长平”二字的旗帜。

挥舞。

所有守军整列,出击

城楼上再次敲响战鼓,吹起号角。

城墙上的广陵城士人,原本自认为是楚人的士人都骑上了马或乘上了战车,防线上的守城兵卒撤掉了栅栏,用木板盖上了壕沟,打开了矮墙上能对外推开的厚重木门。

守城必打野。所有守城的防线上都预留了城内兵马可以出击的路线。

现在广陵中的守军顺着这条路线,离开了原本准备死守的城池,冲向了南楚君和楚将项燕所率领的楚军。

城里睡觉等候换防的人都爬了起来,披甲出发。

朱襄也披上厚重的皮甲,戴上了连脖子都防护住的头盔,站在了前面立着盾牌的战车上。

身为主将,他也要出发了。

在战车上,有一面战鼓。朱襄拿起了鼓槌,大声唱起了战歌。

秦风无衣。

朱襄是用楚国话唱的战歌,而这首战歌,几乎每个楚国士人都会唱。

因为这首战歌,原本就是秦哀公为救楚国发兵时所赋。

岂曰无衣问的不是秦人,而是问快被灭国的楚人;

与子同袍说的也不仅仅是秦军,也是准备复国的楚军;

修我兵戈战甲,秦人与楚人一同出战,战胜同一个敌人,同战袍,同进退

现在秦风无衣再次以楚音在楚国上空唱响,楚人和秦人再次一同唱着同样的战歌,冲向了他们共同的敌人。

那敌人却是楚国的封君,楚国的将军

项燕和南楚君都是知道秦风无衣的,很清楚秦风无衣的创作背景。

所以他们听到秦风无衣唱响时,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这可真讽刺啊。

秦国人和楚国人再次一同唱响了这首战歌,居然是这种情景,真是太讽刺了。

项燕从未胆怯的心,现在都生出了胆怯。

他眼前浮现出自己死在自己剑下的楚国士人不甘心地怒吼。

楚人为迎接楚军在城中引发骚乱,逼走了秦军。他们开门献城,带着灿烂的笑脸箪食壶浆迎王军。

然后,他们的王军逼他们背井离乡,要焚毁他们的家乡。

那时城中有很多士人反对,甚至一些士人在楚国名声赫赫,曾经拜见过项燕或者南楚君。

他们跪着哭求项燕和南楚君,之后指着项燕和南楚君怒骂,还有人拿着剑向项燕和南楚君冲去,被拦住后自刎。

他们都在怒骂自己和南楚君,怒骂默许这件事的楚王。

他们全都在后悔,后悔开城门迎来一群畜生禽兽

项燕原本是不在意这些的。

要抵挡秦军,只有这一个办法。至于引起的乱子,那是南楚国、南楚君的事。

给这个令人愤恨的叛徒留下一些乱子,项燕和楚王都很乐意。

他们在思考这件事的时候,就没有想到那些乱子所付出的代价。就像是项燕领兵作战时,从来不会将战亡的一个个数字当作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一样。

对兵家而言,对将领而言,对高高在上的楚国贵族而言,就是如此。

一直都是如此。

但为何我开始思考这些事,思考对错了项燕仰头看向疾驰而来的青铜战车,那辆有着长平君旗帜的战歌。

他看到了披甲的长平君,正奋力敲打着战鼓,看着很不熟练的样子。

项燕能看出来,长平君估计从未敲响过战鼓,乘坐过战车。

长平君在战车上东倒西歪,根本站不住,敲的鼓点乱糟糟的,完全没有节奏可言。

若不是他身边有人扶着,恐怕他都要被战车甩出去了。

长平君这个没有上过战场的人被自己逼得上了战场,没有乘坐过战车的人被自己逼得站在了战车上,没有敲响过战鼓的人正乱糟糟地敲着战鼓。

自己还真厉害。

项燕突然自嘲地笑了起来,笑得又苦涩又释然。

“鸣金,退兵。”项燕笑着道,“我败了,彻底败了。”

项燕笑着笑着,笑出了眼泪。

他仍旧不认为自己的决定是错误的。因为不这样,要如何抵挡住秦国的兵锋

李牧实在是太厉害了,太厉害了啊。

他甚至知道,就算这样也不一定能抵挡住秦国,只是给秦国制造些许麻烦,让秦国先吞并其他五国再打楚国的主意。

他只是延缓楚国灭亡的时间,争取楚国在他闭眼前别灭亡而已。

为此,一城一地的得失不重要,那些怨声载道的楚人也不重要。

重要的只是楚国而已。

项燕此举没有半点出自私心,甚至是以自己的名声为楚国谋划。

他难道不知道做这样的事,即使他回到了楚王身边,不会被南楚国的民怨摧毁,但他的名声也彻底毁了吗

他难道不知道,楚王同意他做这样的决定,把他借给南楚君做这样的事,就是存着之后可以用这件事名正言顺地让自己离开楚国朝堂,刚刚崛起的项氏立刻被楚王控制吗

他难道不知道吗

他知道啊

他全都知道,他全都做好了心理准备

无论是之后郁郁而终,还是被族人埋怨,或者被天下仁人志士指着脊梁骨骂,死后声名一片狼藉,他都做好了心理准备

他的名声肯定会被廉颇更差。因为廉颇的剑尖是对着燕国,而他是对着楚国自己人。

哪怕他再怎么对将士说,不要有心理负担,南楚国已经不是楚国,南楚人也已经不是楚人,但他能骗得了别人,却骗不了自己

可他做了这么多准备,还是败了,一败涂地,败在了从未上过战场的长平君手中。

这是何等讽刺啊。

项燕治军的本事是极强的,即便广陵城的守军已经冲锋,楚军内部强征来的兵卒民夫已经叛乱,项燕下令后,楚军精兵还是迅速收拢阵型,朝着项燕指挥的方向撤退。

南楚君被保护在军阵正中央,已经吓得瘫软。

项燕离开前,回头再次看向长平君的车驾。

长平君确实没有驾驶过战车,就算有人扶着,他也狼狈地摔倒了,摔得头盔都歪了,看着可笑极了。

朱襄扶着战车两旁的围栏站起来,顾不上手臂上的淤青和歪掉的头盔,再次敲响了战鼓。

浮丘和李斯站在他身旁两侧,一边努力扶住他,一边努力帮他把头盔扶正。

他可笑的模样也落入广陵城的守军,落入原本是楚人的广陵城士人眼中。

他们眼眶一热,手中的兵器攥得更紧了。

秦风无衣唱得更响了。

有史记载,南楚国立,拜项燕为将,攻广陵。

长平君亲上战场,奏战鼓,唱无衣,却南楚军五十余里乃还。

后南楚军遇秦太子亲自追击。秦太子逐南楚君近淮水,被长平君派人叫回。

差点跑到淮水的嬴小政匆匆回来,见到浑身带伤的朱襄,大惊失色“舅父谁伤的你”

朱襄尴尬道“战车上摔的。”

嬴小政“.......”

他深呼吸,真想训斥朱襄,就被朱襄劈头劈脸地骂道“你不要命了吗就带着一万人,不到十日干粮,追项燕追到淮水去了你以为南楚国就那么点兵如果不是你撤得快,我就要出使南楚国去捞人了要不要我上书你阿父,直接派你去楚国当质子李牧呢就由着你闷头往前冲”

嬴小政捂住耳朵。

别念了别念了,耳朵疼。

第12章 始皇鼻涕泡第216章 故友终重逢第153章 夫妻肩上泪第218章 灭六国号角第171章 手撕烤鸡肉第125章 汉水釜鬵鱼第123章 干锅土豆片第130章 对东瓯好意第78章 始皇烤全兔第86章 隔水蒸南瓜第230章 武安君威名第79章 大葱蘸蒜泥第144章 蔺贽新田律第121章 红烧牛肉面第147章 饮尽杯中月第231章 历史的转折第39章 始皇崽糖球第81章 水患后钉螺第206章 始皇崽教弟第181章 舅母竹篾条第37章 落雪裹尘泥第30章 瓦罐煨猪肉第35章 雪做的食盒第162章 李牧的名号第84章 军屯地南瓜第163章 冲锋轻重骑第227章 秦国楚韩争第223章 炊饼汤泡饭第194章 秋后烤红薯第148章重骑兵粮草第2章 猪油蒸鸡蛋第135章 松茸火腿鸡第170章 摆事实证据第165章 直辕战意义第244章 大梁护城河第121章 红烧牛肉面第257章 梓棺费鲍鱼第137章 烟笋烧牛腩第220章 将老当益壮第27章 盐水煮豆子第56章 蔗糖蒸橙子第194章 秋后烤红薯第154章 始皇崽头槌第15章 香卤猪内脏第61章 棉花地花蕾第93章 友人庆祝酒第160章 炒南瓜子仁第165章 直辕战意义第92章 秦舟师楼船第193章 秦楚唱无衣第152章 始皇崽论文第192章 破牛阵夺旗第42章 始皇崽围巾第167章 赵姬诉无辜第139章 豆花烧脑花第31章 水蒸红枣糕第110章 蔺贽狗啃泥第144章 蔺贽新田律第65章 彩头饺子宴第48章 蔺相如赠礼第55章 荷叶叫花鸡第108章 春申君赠礼第178章 温酒打边炉第210章 强烈既视感第168章 百密有一疏第6章 黄米红枣糕第11章 始皇长生丹第126章 白水煮鸡蛋第192章 破牛阵夺旗第252章 太子丹出逃第218章 灭六国号角第165章 直辕战意义第189章 李牧反制策第96章 桌上茶水痕第232章 屋漏连夜雨第7章 始皇小桌板第74章 廉颇心火气第257章 梓棺费鲍鱼第27章 盐水煮豆子第104章 蔡泽庆贺礼第113章 李斯凉开水第119章 白起青玉佩第170章 摆事实证据第224章 冰镇甜豆花第152章 始皇崽论文第180章 新鲜全鱼宴第233章 船迟打头风第8章 始皇金大腿第205章 鸡清汤时蔬第195章 朱襄骂友信第56章 蔗糖蒸橙子第98章 肉片浇锅巴第101章 老秦王诱饵第76章 滋补药膳汤第223章 炊饼汤泡饭第59章 酸荠菜鱼汤第151章 子楚脸上粉第212章 信陵君醉言第215章 杀人者魏王第236章 长平郡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