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帝都风云(十三)

他打起精神,先在心里想好措词,然后方斟酌着答道:“张将军,其实石相烦恼,还应在你的身上!”

“喔?这是何故?难道是我办事不妥,在禁军中丢了他老人家的脸面么?”

“这到不是。张将军革除积弊,大力整训军纪,短短数月下来,军中面貌为之一新。我等同僚私下里议论起来,都很是佩服将军。”

“韩将军不必扭扭捏捏,你我同是枢相赏识的人,有什么话,开诚布公的说。只要我张守仁可以做到,自然要让枢相满意才是。”

韩文通闻言大喜,当即站起身来,向张守仁道:“请将军寻一密室,你我二人促膝而谈!”

“咱们到后院的凉亭就好,那里四顾无人,不愁有人偷听。”

“好,好好!这样就更好啦。”

两人站起身来,张守仁亲自提着一盏灯笼,将韩文通引入后院亭中,两人密谈,这小小凉亭,到真的是绝佳的地点。

坐定之后,韩文通劈头就道:“张将军,你知道什么叫如画江山么?”

张守仁神色不动,略露一丝惊奇之色,沉声答道:“我不知道。这是一副画的名字么,是不是有名的画家画的?”

“嘿嘿,这自然不是。”

韩文通料想张守仁必定不知,此时看他的反应,倒也正常。是以心中毫不起疑,只兴致勃勃接道:“不是画。其实,这如画江山是什么,谁也不知!”

张守仁不悦道:“韩将军,你这是拿我取乐么?”

“末将怎敢。就是末将胆大,石枢相也不会如此无聊吧。”

“那请韩将军从头道来。”

“当年幽州之事,张将军应该知道吧?”

他一说幽州之事,张守仁虽然知道此事必定提及幽州,脸上却仍是不自禁泛起一丝向往与伤感的神情。

长叹口气,闷声答道:“这如何能不知。本朝太祖以布衣之身,在广州起事,不到五年,便掩有大江之南,攻入临安,将宋皇贬斥为平民,自立为楚帝。”

韩文通点头道:“是,这是宋光宗赵惇年间的事。”

张守仁平生最敬服的,就是楚太祖。现下提起当年的事,不由得心驰神往,又接着韩文通的话头,道:“当年太祖打下了江南的花花世界,以五年时间改革旧制,积蓄实力,五年后,以四十万大军挥师北伐,渡江后,每战必胜,半年内,克复中原,京师也由临安迁至开封。当时,中原沦陷多年,宋室无能,只求苟安,万里江山,尽成膻腥!当年克复开封之事传遍江南,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供奉太祖牌位,大伙儿都说,太祖皇帝是天上真武大帝下凡,所以才能武勇至此。”

“张将军有所不知吧?当年攻打开封的主力,便是咱们第三军。第三军的军号鹰扬,是太祖近侍主力骑兵,在朱仙镇外,一战击败金兵五十万主力的那一战,咱们第三军首先冲入敌阵,当者无不辟易,太祖见机,令全军齐上,金军抵抗不住,大溃而走。那一战,金兵陈尸三十多万,河水为之断流!”

韩文通是第三军的老人,自从入伍之后,就一直在这军内。提起太祖如何,他也罢了,这会子提说起第三军当年的战史,倒是如数家珍,原本因肥胖而略显无知的脸上,竟也是神采飞扬,兴奋之极。

张守仁听的高兴,用携带的酒壶满斟了两杯,递给韩文通,向他笑道:“来,我们满饮此杯!”

“好,与将军饮了此杯。”

两人猛的一碰,细瓷酒杯“叮”的一响,两人相视一笑,仰脖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他们提起的这段历史,如果按照正式的公元纪年,应该是1198年。

张守仁只觉得一股又热又辣的感觉直冲下胃,引的全身都发起热来。他站起身来,将身上的衣袍扒开,向韩文通慨然道:“太祖真神人也!”

“诚然!”

“占据开封后,太祖并没有急着进兵,而是休养生息,主力与金国残部据河而对峙,分兵往永兴军、陕西路几地进兵,兵峰所指,敌人无不望风而逃,数月间,原本北宋的旧疆,除了河北、河东、京东等诸路,其余全数光复。”

韩文通叹道:“其实当年太祖若是打下开封后不停住脚,直接渡河追击,挥师直上幽州,那么天下大局可定。唉,当真是可惜了。”

张守仁冷笑道:“这其实是后世书生的见识,做不得准。韩将军,你想,太祖得国太速,不到十年,就打下那么大的地盘。各地要分兵据守,要派驻官员,要催饷收粮,打仗的事,哪有那么简单。开封一战,我大楚几年积聚的国力,几乎消耗一空。当年的金国兵强马壮,虽然不及开国初那么能战,打起来,又岂如书生眼里看的那么轻松。我看当年的战史,每常想,若是我张守仁,只怕不及太祖之万一。就是如此,当时的金国残余还有二三十万,金章宗还不停的从老家调集那些生女真前来助战。还有……蒙兀人也听从金国调令,那个王罕,带着三万骑兵自草原南下,就在大名府一带驻扎!太祖若是不分兵打京东路和永兴军、陕西路,咱们就是直攻河北,胜是必胜,可是敌人残而不死,依旧可以分兵袭扰,抄咱们的后路。依着太祖的谋划,断了敌人的羽翼,然后集中力量,给敌人雷霆一击,岂不更好?”

他自幼熟读楚太祖的本纪,对他佩服非常。韩文通适才非议一句,立刻惹得他老大光火,忍不住跳脚。

韩文通其意可不在与他分析本朝的盛衰史,当下摆手笑道:“张将军对太祖故事如此清楚,难怪能成一代名将。好了,末将心服口服。”

张守仁听的一笑,当下也不再与他较真,只微笑道:“太祖一年后自开封等地发兵,兵分三路,自将主力攻伐河北路。一个月内,连打十场恶仗,那王罕的三万蒙兵,也被他杀的片甲不存,三月内,咱们就攻到了幽州城下,围城半年,金章宗忧病而死,太子以素服抬棺出降,太祖纳之。幽州自从被石敬塘献给契丹人后,终于又回到了汉人手中。”

说到这里,两人均是苦笑。

张守仁叹道:“可惜进城后,太祖突然病重,药石无效,太祖皇帝不到四十,便崩殂大行。当时太子不在军中,统兵大将害怕消息走漏,国家大乱,无奈之下,隐住太祖病逝的消息,全军退回开封。可惜,太祖十余年的心血,一朝丧尽。那金国余孽见咱们大楚退兵,便立刻重新占了幽州,一直尾随到黄河北岸,这才停住。嘿,只可惜二十年光景不到,他们又被蒙兀人灭了国!”

这一段过往的历史,可以说是每个大楚军人心中最遗憾之事。其实以当年金国的残余实力,根本不足以对楚军有任何的危胁。只可惜太祖突然病逝,楚将不敢自专,只得退兵。若是守住幽州一线,以长城和关隘天险,再加上楚军的守城能力,蒙兀人未必有那么轻松的占领大半个中国。

幽州战事,还使得蒙兀人中的盖世英雄成吉思汗得以消除了最大的敌手。王罕在大名府战死,三年后,成吉思汗便召开了忽里台大会,成为蒙兀全族的主宰。其后十几年间,他南征北讨,灭掉金国、西夏、西辽、花刺子模,兵锋指处,天下无敌。而同时的楚国,连续出了几个庸懦的君主,国力大弱,终于被蒙兀人攻过黄河,长南以北的地盘,收复不过二十多年,又全告失去。

张守仁思及往事,只觉闷闷不乐,忍不住举起杯来,连续喝了几口。

“张将军,太祖逝世时,说了些什么,你知道么?”

“太祖病重时,曾在床上长叹,道:可惜,可惜!再给我十年时间,改革政治,军制,教育,女真人算什么,蒙兀人又算什么!苍天何其不公,如此待我汉人,可恨,可恨!”

“不错。这些话,确实是太祖所言。只是,还有些话,只有太子和当时太祖最亲信的心腹大臣才知道。”

“喔?不知道是什么话?”

韩文通神色凝重,郑重答道:“那便是如画江山了!”

张守仁虽然听耶律浚说起这如画江山一事,其实具体的内容,那个契丹人也并不知情。只知道这如画江山,是楚国立国以来最大的秘密。历朝历代,都珍而重之的保护。除了当朝的丞相、太师,还有枢密使一级的显贵,等闲人,根本就不能知情。

现下楚国危贻,也不知道是有心还是无意,这个大秘密反而越传越广,就连外族人也知道,大楚的大内藏有一个太祖留下的大秘密,只要国家危急时,可以凭着这个秘密,保社稷,安国家。

只是传言虽然在暗中扩散,这个大秘密到底是什么,却仍是无人知道。

却听韩文通又道:“张将军,太祖临逝前,太子不在身边。病榻上,太祖环顾左右,长叹道:可惜吾儿不在,不然,凭我的教导,也能使他成为一世雄杰。唉,我总以为我最少还能活几十年,慢慢来,不着急,当真可惜。我的帝王术,如果不亲自教给太子,让他自己学,只怕没有什么大用了。”

他清清喉咙,又道:“当时,在太祖身边的大将们一起相劝,道是太子聪慧,必定能继承太祖遗志,使得楚国万年。太祖却笑道,万年?整个中国的历史,还没有万年呢,一朝一代要想万年,非得从根子上改。不过,这事我不动手,太子还小,让他自己学,是学不来的。众将心中也是明白,太祖的才力是上天所授,很多事是他亲力亲为,旁人只是遵命执行,并不明白,他的话,也自然有他的道理。各人自沉默不语,太祖却命人抬过一口大箱子,命人用封条封起,挣扎着起身,用笔在箱子上写了四个大字:如画江山。写完后,太祖颓然睡倒,向几个心腹大臣笑道:如画江山,江山如画。你们,不知道天下之大,山河之美啊。记住,将这个箱子运回临安,运送到一妥善地方秘藏,非有亡国灭种之危,不得开启。旁人不得靠近,不得打听,不得传言,凡有违者,一律斩杀!你们要切记,万一蒙兀人南下,大楚危急,使当时的丞相、大将军、枢相,会同商议,一致同意,然后奏请我当皇帝的子孙,一起开启,商量使用。这里面,有着救国治世的良策,不过所用不得法者,也有更大的危害,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要开启。”

太祖说完,已经是气若游丝,又等着众人立誓守密,绝不外传,一定将东西送回江南,妥善保管。

众将都是太祖在民间游历时相识,跟随他多年,感情很是深厚。此时眼见太祖就要大行,一则伤感,二来心里害怕。各人颤抖着嗓子立完誓后,太祖已经溘然长逝。各人伤感之余,为了稳住军心,也为了这重中之重的宝物,便立刻决定退兵。大军护着太祖的梓官和那箱子,一直南下,一直送到了临安城,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城了。”

张守仁听的心神激荡,感念之极。太祖皇帝英武雄杰,他平生最是敬重,太祖大行前的那些话,仿佛句句都有深意。那个手书如画江山的箱子,既然太祖有那么郑重的遗命留传,里面肯定是有着可以让大楚重振雄风的宝物。

第七卷 血战归德(五)第六卷 剑指开封(六)第二卷 背嵬扬威(七)第九卷 兵者诡道(四)第六卷 剑指开封(六)第七卷 血战归德(九)第七卷 血战归德(五)第二卷 背嵬扬威(六)第三卷 帝都风云(十)第三卷 帝都风云(十五)第九卷 兵者诡道(一)第七卷 血战归德(四)第七卷 血战归德(十三)第十卷 纵横捭阖(8)第四卷 逐鹿中原(九)第九卷 兵者诡道(十一)第十卷 纵横捭阖(3)第三卷 帝都风云(八)第八卷 抚境安民(九)第二卷 背嵬扬威(十)第六卷 剑指开封(八)第十卷 纵横捭阖(4)第十卷 纵横捭阖(7)第五卷 颖州之战(九)第三卷 帝都风云(十四)第七卷 血战归德(七)第八卷 抚境安民(四)第三卷 帝都风云(二十)十卷 纵横捭阖(11)第十卷 纵横捭阖(2)第十卷 纵横捭阖(4)第七卷 血战归德(七)第五卷 颖州之战(三)第三卷 帝都风云(十四)第九卷 兵者诡道(二)第一卷铁血襄阳(五)第三卷 帝都风云(十八)第十卷 纵横捭阖(9)第八卷 抚境安民(十一)第九卷 兵者诡道(九)第七卷 血战归德(十三)第三卷 帝都风云(十五)第九卷 兵者诡道(三)第三卷 帝都风云(四)第六卷 剑指开封(十三)第五卷 颖州之战(八)第九卷 兵者诡道(三)第八卷 抚境安民(十四)第七卷 血战归德(十四)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七)第七卷 血战归德(十五)第一卷铁血襄阳(五)第三卷 帝都风云(十九)第六卷 剑指开封(三)第十卷 纵横捭阖(4)第九卷 兵者诡道(十二)第八卷 抚境安民(一)第八卷 抚境安民(十四)第九卷 兵者诡道(二)第四卷 逐鹿中原(五)第六卷 剑指开封(五)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五)第九卷 兵者诡道(三)第七卷 血战归德(九)第九卷 兵者诡道(六)第四卷 逐鹿中原(四)第七卷 血战归德(二十一)第十卷 纵横捭阖(3)第六卷 剑指开封(五)第一卷 背嵬扬威(八)第二卷 背嵬扬威(一)第七卷 血战归德(六)第三卷 帝都风云(十五)第五卷 颖州之战(十)第七卷 血战归德(十四)第七卷 血战归德(十四)第八卷 抚境安民(十一)第六卷 剑指开封(十一)第六卷 剑指开封(十)第七卷 血战归德(十九)第五卷 颖州之战(七)第十卷 纵横捭阖(3)第八卷 抚境安民(六)第七卷 血战归德(二十三)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二)第九卷 兵者诡道(六)第三卷 帝都风云(十三)第六卷 剑指开封(十三)第九卷 兵者诡道(十六)第九卷 兵者诡道(十)第三卷 帝都风云(十六)第一卷 铁血襄阳(四)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第八卷 抚境安民(一)第七卷 血战归德(十九)第八卷 抚境安民(九)第七卷 血战归德(二十二)第九卷 兵者诡道(七)第七卷 血战归德(十六)第三卷 帝都风云(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