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
“但是你可以选择的,你为何要选择一条不归路呢?”杨逸辰急了。为何冥尚书会无动于衷。
冥尚书苦笑了一笑,“我若是有选择的权力,几十年前,我就会选择,不再姓冥了。可是,现在已经太晚了。”一片落叶落在冥尚书的酒里,漂了起来。
冥尚书也不管落叶,直接喝酒。
落叶碰着他的嘴唇,他就吐了出来。
“不晚的,我会去帮你求情的。”杨逸辰以为冥尚书说的是不会有人原谅他了。
冥尚书冷冷一笑,眼中充满了狂妄自大,“年轻人,你还是先顾你自己吧!据我所知,你和谢策的关系越来越好,日后,翻脸的时候,就会越来越痛苦。”
杨逸辰一怔,“谢策是好人,我为何要和他翻脸?”
“因为他姓谢,而你父亲,只希望看到姓朱的做皇帝。”冥尚书说完,哈哈大笑起来。
笑声里竟然充满了嘲弄。
杨逸辰叹了口气,默默地走了。
他没能劝说冥尚书回头,心里充满了苦涩。
夜风有些凉爽,原本喜欢在户外纳凉的人群,此时,也都已经不见了踪影。
但京城内的夜晚,却没有因此而清冷下来,反而因为一大户人家的白喜事,而变得比先前更加热闹。
这户大户人家,请了有名的戏班,在戏院里表演,而且,是免费的。
住的远一点的人,都顾不上吃晚饭,就赶来抢位置了。
有些人,也是边啃着馒头边往里挤,实在是一座难求。
住的近的,索性自己带了张板凳过来。
这时候,最开心的,要数戏院门口卖糖葫芦的了。
孩子们最喜欢凑热闹,而这个免费看戏,真的是难得的凑热闹的机会,不管台上唱的是什么,孩子们去凑热闹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要混吃的。
喜欢看戏的大人,不放心把孩子一个人放在家里,也都只能随身带着。
从糖葫芦吃到瓜子,再从瓜子吃到西瓜甜瓜。
但无论戏院里多么热闹,秦淮河上,依旧红烛摇曳。
喜欢歌姬的人,会一直喜欢,不论雨打风吹,每一个晚上,花船总会离开岸边,在江中悠然前行。
伴随着夜风和凉月,听着软软的歌声,怎么不叫人心情舒畅。也难怪有公子爷典当家里值钱的东西,在这些花船里一掷千金。
一直到夜深之后,京城内终于渐渐安静下来。
巷口,连续的几声狗吠声让夜显得更加安静。
醉酒的人扶着墙,步履踉跄的往家走,有些实在醉的深,半路上便倒在了路边,一直到第二天醒过来,才发现口袋里的银两,不知道什么时候没了。
回到杨府,杨康热情接待了他。
“逸辰是我最优秀的儿子。”杨康说,“你可要一点点地把过程都讲给我听听。”
到了晚上,杨端午和倪重阳从清河县赶了过来,在杨府上举办庆功宴,请谢策和杨逸辰。
谢策见倪重阳脚伤真的好了,讥笑道:“看来接下来,你对付我更加有实力了。”
倪重阳面露不屑。
杨端午说:“今天请大家来,除了庆功,还有一件事,就是我想公布重阳哥哥尚在人间的消息。”
这可是大新闻啊!自从倪重阳跳崖之后,外界一直传闻倪重阳已经不在了。
可是,最近还是有百姓提出质疑,说是看到了和倪重阳长的一模一样的神医。
“原本是希望倪重阳假扮吴瑾,以蒙过吴四火,可是,既然吴四火已经知道吴瑾不在了,倪重阳是应该恢复原来的身份了。”谢策也赞同。
“那既然大家都同意了,明天,原来的皇家药馆就张贴告示,说一直以来,给大家看病的,就是倪重阳。”杨端午说。
“那也好,三姐夫医术精湛,本来就不应该被埋没的。”杨逸辰说。
嬉笑声充斥在渡口,那是孩童们在水中偷食过往船只上的水果。虽然船老大看见了,但却也没表现出多少的愤怒,恐怕一来是自己人生地不熟,不想多惹事端,二来,也真是顾不上这些调皮的孩子。
面对几斤几斤买卖的客官,让调皮的孩子吃一两个水果,也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白日里,整个京城最热闹的地方,恐怕只有渡口和街市上了。
人们日常所需所用,几乎都是在这两个地方买到的。
而到了元宵或赶集的时候,那真是一大盛会,可以热闹十来天。
这天,街市上比平日里突然热闹了很多,走进一看,原来是一个小贼被抓住现行了。
这可让大伙儿好生解气。
平日里吃了不少哑巴亏的人,现在也一股脑的把郁闷之气都洒在了这个倒霉蛋身上。
大伙儿舍不得扔鸡蛋或西红柿,都是直接上去一掌掴或更厉害的是一腿。
而小偷也只能自认倒霉,只能默默忍受,连一句话也不想还口。
正当这时,不远处又敲锣打鼓的走来一群人马,眼尖的一看,就知道是京城里那大户人家的女儿出嫁了。
高头大马,大红花轿,就连身后抬嫁妆的人,都有十来个之多,好一个气派。
刚才还围着小贼泄愤的人,忽然之间,就都散开了。
大家都明白,这嫁女儿的一家,是惹不起的。
没有谁敢在这时候冲他家的霉头。
这小贼也算是因祸得福了,少受了很多皮肉之苦。
杨府内,后花园中的书房内。
倪重阳端坐在书桌前,握在手中的毛笔微微悬在空中,笔尖的一点黑墨,将将碰到桌上的宣纸。
在下笔与不下笔之间,倪重阳显得有些犹豫,这不仅是历代医籍没有记载的,也是当代很多医家都不认同的。
但倪重阳内心却有个很清楚的声音,让他一定要记录下来。
倪重阳在写的,是关于疟疾的一些发病原因,自古以来,疟疾都被记载成感受外邪,因外邪入侵所致,但经过倪重阳的不断求证和验证之后,已经越来越清楚的表明,疟疾是因为饮食不洁引起的。
在倪重阳接触过的所有疟疾病患里,十之有八九是吃东西不小心而得了疟疾。
但倪重阳最终还是将毛笔搁在一边,压制住心头的冲动,孤身走到了屋外。
这也算是倪重阳的一个习惯,每次遇到重大决定,都要先缓一缓。
利用这个缓冲,让自己的内心,再次梳理下之前的决定。
外面的风景很不错,花园里也开了很多花儿,平时,倪重阳也喜欢去放松放松,赏赏花什么的,但这次,倪重阳的脸上,却怎么也没有一丝惬意,心中也是一团紧张。
就在这时,一直服侍倪重阳的丫鬟翠花突然出现在倪重阳的面前,手中,是她为倪重阳准备的参汤。
“倪大人,你怎么没在书房里啊?”翠花说话有时候没大没小的,语气显得有些埋怨。
“这参汤要陈趁热喝,冷了不但不好喝,效果也会差很多。”埋怨之后,翠花一个劲的催促倪重阳赶紧把参汤喝了。
倪重阳微微一笑,接了过来。
本还想再缓一缓再喝,但翠花似乎一直紧盯着倪重阳不放。
逼得倪重阳都不好意思不不喝了。
一直看着倪重阳把参汤喝完了,翠花才若有若无的自言自语道:“好东西就要直接干脆,不要错过了。”
看上去翠花说的是参汤,但倪重阳却把这话听进了心里。
自己的医疗发现,又何尝不是呢。
倪重阳敢肯定,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如果因为考虑其他各种原因,而没有把这种发现写出来,那不仅仅是自己的名声问题,也更是对后代医家的不负责任。
自古功过自有后人评定,眼下,自己要做的,就是把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努力做好!
不知道是喝了翠花送来的参汤还是因为那句话,倪重阳突然之间,整个人都精神了。
回到书房内,倪重阳提起毛笔,蘸着黑墨,在纸上写下了疟疾两个字。
夜已深,月凉如水。
书房内,倪重阳仍旧在埋头创作中,写书,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更何况,是涉及治病救人的医术,崇高的医德修养,要求倪重阳慎重再慎重,任何没有确定的事,倪重阳都不敢随便往书上些。
哪怕已经有八成的把握,倪重阳也只是含蓄的说明这只是自己的个人意见。
为了增加自己这本书的说服力和公信力。
倪重阳也认真仔细的在需要的地方添加上历代医家与自己持相同观点的内容。
因此,书桌上除了自己创作的书籍手稿之外,还零零散散的摆放着不下于十本医籍。
每当需要的时候,倪重阳就认认真真的,将历代医籍里的内容,撰誊到自己的医籍上。
这个撰誊,对于别人而言,常常会上下文看错。但倪重阳却一次错误都没有,因为在撰誊的过程中,倪重阳的精神都是全神贯注的,哪怕手臂上被蚊子叮咬起数个包,倪重阳也没有伸手去拍死一只蚊子。
因为涉及的内容,都是关于各种疾病的病因,因此,倪重阳需要静心思考,将曾经遇到过的各种疾病,统筹归纳成最简单的几项分类。
这看似简单的分类,其实是对临床各种疾病了如指掌的要求。
不仅仅涉及日常常见病,也涉及各科妇儿外科。
但倪重阳完全可以做到,倪重阳需要做的,不是去照搬照抄其他医籍里的内容,而只是将自己曾经遇到过的医案整理分类就可以了。
身为名医,有太多的人来找过倪重阳,这对倪重阳来说,都是第一手临床资料,是最珍贵的价值。
那些被蛇虫鼠蚁咬伤的归为外伤疾病,连包括刀剑击伤的,这些疾病,病因清楚,而且都是用肉眼可以判断的,也没什么疑义。
还有一类,归为内科,像咳嗽哮喘,胃痛腹泻之类的,都是由内脏病因而表现出来外在的症状,而命令也大多是用这个疾病的典型症状来命令,比如发热,比如呕吐。
还有一类,是专归结于一类特殊人群的,比如妇科的崩漏带下,比如孩童的夜惊,百日咳。
倪重阳利用毕生所学的,很严谨的把这些病因都归纳成三因学说。
分为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三类。
内因最复杂,有七情致病,分为怒、喜、忧、思、悲、恐、惊。
外因有六淫,分为风、寒、暑、湿、燥、火。
不内外因为不属于上面各种情况的。
倪重阳的这一创造,将之前历代医家的学说进行了归类整理,也为后世的医学传承指明了一个良好的方向。
不知不觉间,石墨已经用完了一块,纸张也已经是买了又买,上好的毛笔,也被倪重阳写坏了五支。
东方的天空渐渐发白,又是一个不眠夜,倪重阳放下手中的笔,透过窗户,迎着初生的太阳伸了伸懒腰。
终于,在倪重阳的不懈努力下,一本划时代的医学著作在这个杨府的书房中应运而生了。
清爽的早晨,倪重阳坐在杨府的花园中享受难得的清净。
一壶茶,一张石桌,一张石凳。
经过校对的手稿,正安静的躺在倪重阳的面前,那一个个字,都是倪重阳一笔一划写出来的,凝结了倪重阳毕生的心血。
正当倪重阳精心闭目养神的时候,突然,从身后传来一阵欣喜的声音,这声音很响很大,一听,就知道是那丫头翠花。
翠花人还没到跟前,就大叫到:“大喜阿,大喜阿!倪大人,你的书已经出版了。”
倪重阳一听,顿时全身都精神了起来。
这么快就传来好消息,还真有些出乎倪重阳的意料之外,这医籍内容巨大,并不是一般的出版社能够应付的过来的。
倪重阳迎着翠花走了上去,一脸笑意的看着翠花说:“来,拿来我看看,印制的质量怎么样。”
倪重阳并不是要看自己的字体是否俊秀,而只是想确认下,这出版出来的医籍,字迹是否清晰可见。
要知道,以往有些医籍,曾经因为字迹不清,而耽误了不少人。
还好,当倪重阳认真校对检查之后,发现这次出版的医籍让自己十分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