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暗是曹营谋 明是官吏风

鲁肃道:“完全可以治他一个不尊王化罪。这益州地本是我江东附属地,转变如此之快,也让人匪夷所思。”

“只怕豫州在作乱,小小一个附属地敢如此大胆,必有人撑腰!”

林川说道:“这就好理解了嘛,威胁益州退出都城,一边造谣生事,也只有他们干得出!”

孙权道:“主公是说这些事都是豫州制造的?”

“我没这么说!只是怀疑,不是要你们拿出证据吗?什么事靠我可以了还要你们做什么?”

“从今日起,荆州要好好治理一下,凡是在外面造谣生事的,一律要加罪,该管的管,该捕的要捕,如果听任下去,以后杨州还怎么做事,都让他们来处理朝事好了!”

孙权道:“主公圣明,臣回去就派人管治,决不会再有人胡说八道!”

“嗯!你等几天再回去吧,等这事搞明了再回去不迟!”

这是变相扣留,孙权没想到有种严重,退出后一脸惊惶。

林川回到后院,甄宓迎了出来,道:“相公,我还是去见见徐大人吧!”

“不必!他是怀疑这是曹操在搞鬼,我也以为是,这伙人还在,他是想问你相公,只是你主公远在皖城,就只好问你了!”

“所以,我想去跟他说明白!”

“你太小看锦衣卫了,他们自己也会查明白,你知道的我都知道!”

甄宓见林川还如此信任自己,心生感激。

她心里明白,在江东敢和主公作对的,确实也只有曹操。

虽然主公被押,但曹操实力并没有损失,严白虎虽然抓了他们的联系线,也并没切底摧毁。

但在许昌的曹操,甄宓其实也不清楚。

以前她一直在江东,对曹操的具体细节,她也不知道,也不想过问。

而且曹操本来就是三教九流,各种人都有,还有很多自行其事的,这本来就只是一个曹操。

到第三天,严白虎终于再次见驾。

看了严白虎提上来的细节,这次是终于查明白了许多。

原来江边那些士兵尸体确实是江东士兵,但只是荆州所辖的司马下属士兵。

司马叫连成,一直在与山越打交道。

据查,连成数半月前曾在江心岛和山越有过一次激战,死亡士兵七百余人,是一次败仗。

奇怪的事,这种败仗身为吴郡刺史的孙权竟然不知情,兵部也不知情。

也就是说连成隐瞒了军情,在对这些死亡士兵的谣言出来后,他也没有站出来澄清。

锦衣卫查到这些,当即就抓捕了一个士兵,一经审问,他居然是害怕吃了败仗败露,二是受了贿赂。

而贿赂他的人是一个外地商人,已经无法查到,锦衣卫正在四处搜查。

林川明白,就是找到这个商人,最后这个商人可能也只是曹操的人,查下去也没必要。

问题是要加快打击曹操。

严白虎领令后,立即给锦衣卫去信,摧促进展。

谣言事,本是曹操对林川成立都城掺沙子,其实也影响不了大局,都城成立仍然在紧张谋划中。

真正成立在哪一天,林川要等朱然的消息。

两军的食道破坏,据锦衣的调查,都是不明人士打劫造成,当地官府也在追查。

林川之所以没有得到这方面消息,也是因为他不在皖城,因为所有消息按规矩都是送往皖城。

而皖城再报到这里,就有十来天的时间差距。

林川不想再等下去,命锦衣卫给朱然送去上令,速度还得加快。

……

此时朱然舰队已靠近豫州石川境。

石川是豫州沿江城,这里江滩景色优美,江岸线平坦,是登陆的理想之地。

豫州早就知道朱然来犯,而石川也是离朱然来的方向最近的登陆点,所以早就在这里设下江防。

沿岸百姓全部披挂,连女人都不放过,一律要守江防。

在石川沿岸布下重重碉楼、瞭望楼、箭楼,江边堆上巨石,来阻档朱然士兵冲锋。

可谓是层层高防。

朱然站在统帅舰船的指挥室内,桌上摆着整个豫州地图。

主公的时间限制,让朱然感觉压力山大,如果没有时间限制,他有一万个方法让豫州投降。

但这种情势下,他知道只有快速决战,如果豫州避而不战,采取坚守阵势,自己就无法在一月内拿下豫州。

此时他统兵六万,三千水师,一万常规军。

豫州的水师根本没有可以抵档江东巨船的基础,所以豫州水师根本就没出战。

直到朱然逼近石川,也没碰到过豫州水师。

看来他们是准备只打陆战。

朱然喃喃念着:“快快快快还是要快!”

连续十余天,士兵吃的都是鱼,早就烦了,都想上岸吃点别的,哪怕是米都好。

所以全军都在等着朱然下令上岸。

朱然却另有心计,如果在石川上岸,必定会受到豫州早准备好的坚决反击。

他们也是会吃肉的人。

“都准备好了吗?”

身边副将万林大声道:“一切准备好了,只等将军下令!”

朱然道:“让常规军去,务必在三天之内拿下石川!”

万林奇道:“当全军扑上去,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为何只差一万人?”

朱然天生暴脾气,喝道:“军令之下,谁敢再言!?”

万林只有急忙去下令!

朱然等万林回来,道:“可打起来了?”

“校尉将军已经带着自己的船过去了,将军静候,再过半个时辰就会有动静。”

朱然道:“大军主力往这边绕进!”

说时一指地图,在地图上划了一条线,几乎绕着豫州到了另一边!

万林惊道:“将军!如果去这里,得还有十余天海上路程!”

“本将军只给你们七天,七天内必须到达黄兵县,这是军令!”

整个大军都想着在石川上岸,没想到大军调过船头又往江心进发。

留下的常规一万军根本不知情,正在受着军令压力,猛力进攻石川,而朱然却不管他们死活,一路南进发。

副将领着一万军顺利登上石川土地,立即下令兵士分开两则,正面进攻,他是老兵带过军打过仗的,知道正面的阻力最大。

但两边分开,也遇到强大阻力,曹军忽然出现,顿时箭如雨点一般垄来。

即下令用林川最新改进的三弓床弩还击,取得攻势上的绝对优势,他凭仗的也只有这一点。

但曹军人多,又是居高临下,没有别的办法,只有监督士兵只管冲锋,一边命人去禀报朱然,叫支援。

第十七章 孙策易旗 孙郎苦劝第四百一十章 不拘一格荐人才 左右相见两相谊第三百三十九章 前方捷报 林川初定都城第五百二十章 布将征诸候 亲坐中军帐第四十二章 精于商道 皖县初改制第五百零三章 现代文化启蒙 物理统占高地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战惊四方 袁绍欲灭火第四百三十一章 一步即登天 幸运天星照第四百三十六章 荒漠客栈 众队跃龙门第四百三十一章 一步即登天 幸运天星照第一百一十七章 隆中布局 孔明三策谋林川第一百九十章 满府喜气 暗波流涌第五百一十二章 请道驱妖邪 论道惊道者第三百五十五章 自古狱地多冤魂 此生莫入罪第一百章 欲摸底细 话中有话第七章 无耻之人行无耻之事第三十章 吕布起贪心 袁术破吕布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心为血仇 原作仇人奴第一百九十九章 有事好商量 一边趁火打劫第一百一十三章 说联盟利益 士元大论第三百零九章 心中有奇妙 出图有利器第三百二十四章 沿江入曹地 水师欲建功第四百六十九章 商有竞争 林川设商业法第一百六十五章 险地诈吕布 孔明计中计第四百三十八章 异地初遇险 会得侠中士第二百二十六章 追击蔡瑁 公瑾入套第四百五十八章 勇当遇刘军 会流击无敌第三十一章 张飞醉酒失徐州 刘吕联军破裂第二百六十九章 谈约露败像 荆州无高士第四百八十四章 风云中忽起变数 诸葛起神谋第一百六十五章 险地诈吕布 孔明计中计第七十八章 引天威 一招破敌第四十七章 无事游中山 偶遇奇人第二百九十七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五十一章 施下马威 口舌藏剑第四百六十七章 夫人的秘密 江东的司马昭第二百四十七章 兴盛之兆 天下农业之始第八章 人算不如林算 人斗不如智斗第一十九章 袁术挑拨 两县归心第五百三十三章 大势天成 曹将投诚促一统第二百三十九章 阴云密布 一触即发第四百一十九章 传徐盛 林川尊民法第三百二十一章 发白纸集资 天下第一赌术第五十八章 袁绍举兵 曹操借势第四百二十九章 狂妄有资本 天下不识公第三百一十七章 军中退伍兵 不得善后事第四十五章 奉圣旨 林川决定入汝南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语惊众人 始料不及各人臣第一百六十五章 险地诈吕布 孔明计中计第六十章 比卧龙 照妆容第一百九十八章 甄宓和事 林川见使臣第四百九十九章 一路风光 林川入军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弩建功 克敌制胜第三百九十五章 看中孙氏尚香女 吴氏嫁女第二百零六章 忽出奇兵 夜袭高昌第二百八十三 坑杀降军 一杀震荆州第五百二十八章 河边东西军 小地尽显谋第一百六十七章 玄武初败 将军自责第四百九十八章 上天积威 慌神大人第三百九十三章 精于帝王术 操弄于股掌第一百七十五章 偷运粮 遇军劫道第二百五十章 你情我愿 暗起阴风第二百七十八章 糊涂人碰真人事 青天下有蝼蚁第五十九章 算死郭嘉 曹操中计第九十九章 名士聚皖县 庞统宴席第二百四十一章 万事俱备 只欠将军血第二十章 为解吴郡 林川见周瑜第三百三十章 曹操调兵堵林军 张辽得重用第三百三十八章 规法三章 勿谓不预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人斗智 一人斗勇第一百九十四章 立规之人 不破立规之矩第四百七十一章 前心脚扑朔 后心眼迷离第四百七十四章 微服私访民 不知治所乱第一百四十三章 林川亲解围 死士守渡口第一百二十一章 孔明之策 孟德布局第一百六十七章 玄武初败 将军自责第五十六章 曹阿瞒自比风流人物 徐盛诓郭嘉第三百五十三章 铿锵铁血将 水中蛟龙出第一百四十三章 林川亲解围 死士守渡口第四百四十七章 诸公将相 叹息金陵乱如麻第三百六十九章 逢场作戏 心中有主第五百零六章 霸主为恶财 将军带兵归第一百零四章 弈局天下 水镜先生第二百七十八章 糊涂人碰真人事 青天下有蝼蚁第三百九十八章 会唱歌的吉它 总是仙间神盒第一百四十章 林川兵进寿春 韩当袭徐州第五百二十二章 群将急求见 一波不惊从容对第三百章 隐于市 超乎大义第四十七章 无事游中山 偶遇奇人第二百一十七章 孔明要借箭 林川直接冲杀第二百一十章 妖孽作祟 路遇仙家第一百一十八章 誓师大会 共商军情第四百章 世间皆幻像 魔术为神术第四百零七章 再发奇物 做历史麻将第四百九十八章 上天积威 慌神大人第一百八十七章 陆庞请罪 为新政欲下杀手第二十二章 夫人有楼 桌上有酒第四百零八章 货走八方 财行天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为农田 各种苦想第二百五十一章 口水四溅 民间说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