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智策奇佐,鬼才畅言大势

bookmark

第132章 智策奇佐,鬼才畅言大势

许攸并非泛泛之辈。

早年敢怂恿王芬废帝的许攸,很早之前就是名仕了。

这南阳、汝南、颍川一带的士人,许攸都有过结交。

之前敢坐视逢纪给袁绍献策而不理会,便是因为许攸早定下了替袁绍夺冀州的策略。

韩馥麾下的人才,并不止田丰、沮授、审配等人,亦有荀谌、郭图、辛评等颍川士人。

但田丰等人都是冀州人,家业都在冀州,这受韩馥征辟自然会认真履行职责。

毕竟位居高位,也能照顾家业,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但荀谌、郭图、辛评这些颍川士人就不同了,对于冀州而言,他们这些颍川人士终究是外人。

根基不在冀州,这说话做事自然比不上田丰、沮授等人。

而韩馥又是个庸碌之才,荀谌等人也瞧不起韩馥,肯受韩馥的征辟,也只是为了来冀州静观其变。

许攸早跟荀谌三人有过联系,也曾替袁绍拉拢三人,故而才有今日的举荐。

袁绍听得大喜:“还是子远考虑周到,若有荀友若三人相助,这冀州牧的位置,我袁绍必得了!”

逢纪气得咬紧了牙关!

这夺冀州的大功劳,本来大部分都是自己的。

结果许攸一举荐,直接举荐了三个,再算上许攸,功劳得再分出四份出去。

“明公,那荀谌三人既然是韩馥同乡人,又岂会背弃韩馥?若是背弃韩馥,那不是忘恩负义吗?”逢纪不想就此屈服,开始挑荀谌三人的毛病:“反观那审正南,因为受韩馥轻慢,这心中必然怨恨韩馥,才会真心替明公设想啊。”

袁绍果然迟疑:“子远,元图说得也有道理,荀谌三人可以信任吗?”

许攸哈哈大笑:“本初多虑了!自古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韩馥昏聩无能,荀谌三人就得因为是韩馥征辟的就替韩馥效忠一生吗?”

“更何况,韩馥本是袁氏的门生故吏,荀谌三人弃韩馥而选择本初,也是顺应大势,何来的忘恩负义一说?”

袁绍捋了捋短髯,喜道:“子远言之有理啊!韩馥本是我袁氏故吏,他征辟的贤才不就是我的贤才吗?”

“元图,你也多虑了!”

逢纪那个气啊!

什么叫我多虑啊,许子远这奸贼在抢我功劳啊!

看着许攸那略带嘲讽之意的眼神,逢纪的肺都快被气炸了。

“许子远,屡屡坏我好事,他日我必让你好看!”

“待得了冀州,得尽快向明公举荐审正南,正南是魏郡豪族、家资巨万,许子远又素来贪财,待明公入主邺城,两人之间定然会起冲突。”

“或能借正南之手,除掉许子远!”

逢纪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将内心的愤怒压制。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个时候还不是跟许攸翻脸的时候。

“明公,这事的确是我思虑不周,愿听明公安排。”逢纪选择了忍让。

忍一时,风平浪静,更何况逢纪接连几次献计都失败,必须要有一个大功才能在袁绍麾下真正立足!

袁绍点头,让逢纪和许攸各自去准备。

邺城内的一个宅院。

十余个颍川士人相聚一堂,正是荀谌、郭图、辛评等人。

这些颍川士人,一部分在韩馥麾下出仕,一部分则是暂居邺城观望时事。

“青州刺史刘备,果然非常人,竟然能劝得袁太守同意跟韩馥分治冀州。袁太守未能成全功,实在是令人遗憾啊!”郭图举樽叹气。

若是袁绍能成功,自然是比跟着庸碌的韩馥更有前途。

辛评也道:“的确令人遗憾。韩使君在当冀州牧之前,也是个谦谦君子,没想到当了冀州牧之后,也变得独断专横了。”

“想那冀州名仕子惠公,竟然会因为直言劝诫而被韩馥罚去服徭役,如此器量,如何能成大事啊。”

辛毗也道:“听说子惠公去了青州出仕治中,颇受刘刺史器重,韩使君这是将贤才拱手想让啊。”

“若非青州内患严重,我都想去青州效力刘刺史了。”

荀谌点头:“青州刘刺史的确是个有容人之量的贤明之主,但可惜刘刺史的胃口太大、又过于迂腐,拿青州的前途去赌,实在是不智啊。”

郭图嗤笑道:“那刘备以前只是织席贩履的幽州武夫,也只能养一些仁德爱民的名声了,否则又有哪个贤士会投刘备?”

“但刘备再怎么折腾,也最多跟徐州刺史陶谦一般,哪里比得上袁太守四世三公、名门之后?”

“我等若要成就功名、位列公卿,唯有袁太守执掌冀州。”

荀谌、辛评、辛毗等人纷纷点头。

虽然刘备看似立足青州,但在这些颍川贤士眼中,刘备的青州依旧是摇摇欲坠。

他们都出自颍川的世家大族,家族中出过不少的公卿文武、刺史太守,自然是瞧不起刘备这样的出身的。

“嗝——”

谈笑间,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自宴厅中响起。

却见一人,醉眼朦胧,长长的打了一个酒嗝。

“奉孝,我平日你不曾少伱酒水,你至于如此吗?”郭图见这醉酒青年模样,不由蹙眉。

青年姓郭名嘉,表字奉孝,去年刚及冠。

因为颍川时不时遭逢战乱,于是也来了邺城投奔族兄郭图。

虽说是族兄,但郭图跟郭嘉的血脉已经隔得很远了。

但因为郭嘉才智匪浅,郭图为了树立名声也会对这个“族弟”照顾一番。

郭嘉没有丝毫的尴尬和不适,反而笑道:“听诸位戏说大势,如饮甘露,一时之间听得入神,饮得太饱了些。”

“勿怪!勿怪!”

众人无奈。

郭嘉的个性他们也不是第一天知道了。

毕竟颍川的士人才俊,圈子就那么大点儿,并非是来了邺城才识得郭嘉。

郭嘉这简单一语,直接将独自醉酒的无礼给巧妙化解了。

不是饮酒打了个酒嗝,而是诸位说得太好了,让人如痴如醉、如饮甘露,这才情不自禁的打了个酒嗝。

荀谌看向郭嘉,微微一请:“奉孝素来有远见卓识,不如也来说说这冀州大势如何?这甘露,不能你一个人饮啊!”

郭嘉大笑:“比起诸位来,我不过是萤火之光罢免,当不起远见卓识四个字,倒是有些拙见。”

辛评笑道:“奉孝可别谦虚了,不管是拙见还是远见,都说来听听。”

郭嘉端起酒樽,起身踱步:“这冀州,韩使君是守不住的,袁太守想要成大事,就必然要取冀州立足。”

“只不过,青州刘刺史的介入,让袁太守之前的谋划成了空。”

“再想夺得冀州,除非用奇计,否则不可能成功。”

郭图微微晃了晃酒樽:“奉孝所谓的奇计,又是什么?”

郭嘉轻笑:“袁太守要得冀州,首先得占大义,然后让韩馥犯错,可用的奇计不少,如驱虎吞狼、借刀杀人、二虎竞食皆可为。”

荀谌摇头:“奉孝你这说了跟没说一样,这是怕我们听了你的奇计跑去袁太守麾下献功吗?”

“友若兄误会我了!”郭嘉来到荀谌身边,给荀谌斟了一樽酒,敬道:“不是我不想细说,而是细说了也无用。”

“袁绍麾下自有多谋智士,我能想到的,他们也能想到,又何必去妄自揣度他们的意图呢。”

“万一惹恼了他们,今后我还如何在袁太守麾下混口酒喝啊?”

众人大笑。

但郭图的眼神中却是对郭嘉多了一丝忌惮。

良久。

郭图开口道:“奉孝果然聪慧!不瞒诸位,许子远已经给我来信,让我等配合他行事。”

众人纷纷敛容。

荀谌凝声问道:“许子远要我等如何配合?”

郭图扫了一眼郭嘉,淡然开口:“许子远欲引公孙瓒南下冀州。”

在场众人都是聪慧智士,纷纷惊诧的看向了郭嘉。

虽然郭嘉只是说了简单一句话,但已经将袁绍下一步的行动给猜中了。

良久。

荀谌感慨道:“奉孝之智,令人钦佩。想引公孙瓒南下,袁太守必然许诺同分冀州。”

“公孙瓒受刘虞辖制,不能再杀乌桓人立功,只能来冀州找黑山贼的麻烦。”

“韩馥胆怯之人,若见公孙瓒来袭,定然会吓得慌乱,这个时候若有人陈述利害、劝韩馥将冀州牧让给袁绍,韩馥定然会答应。”

“这便是许子远让我等配合的事吧?”

郭图点头:“的确如此!今日我召集诸位来赴宴,也是为了此事。若不愿意配合的,可以先离开。”

没人开口。

大家都是颍川来的士人,平日里都是一个交际圈的,都在希望冀州能换个州牧。

如今机会来了,又岂会轻易离开?

“既然没人离开,那我就明说了。”郭图微微敛容:“劝韩馥让出冀州牧之位,以我等目前的身份,还不够资格。”

“即便韩馥肯让,邺城的文武也未必愿意。”

“正好,韩馥跟袁太守有赌约,如今正是急缺贤才的时候。”

“我等身为颍川士人,韩馥一定寻上我等。”

“但这一次,我们不能再以才疏学浅、要先在基层磨砺婉拒韩馥,而是要跟韩馥同仇敌忾,豪言告诉韩馥:不能让冀州士人小觑我等颍川士人!”

“如此,就可以顺理成章的进入邺城权力的核心,助韩馥打压冀州士人。”

“只要韩馥疏远了冀州士人,即便有能识破袁太守计策的,他们也劝不了韩馥。”

辛评抚掌大笑:“公则妙计啊!韩馥不会疑我们,沮授等人也能被疏远,到时这冀州韩馥不得不让!”

众人相继附和郭图的提议,唯独郭嘉没有附和。

郭图看向郭嘉:“奉孝,莫非我的计策有遗漏之处?”

郭嘉不置可否,而是反问道:“公则兄,可曾想过,为什么袁太守之前的谋划会失败?”

“青州刘刺史介入的时间太巧了,几乎是一得到消息就出兵邺城。”

“而青州竟然还会在这个时候选择勤王讨董,仿佛早料到韩馥会给粮食一般。”

“这不合理!”

事出反常,必有怪异。

经郭嘉这一提醒,郭图等人纷纷蹙眉。

“的确,如奉孝说的一样,青州介入的时间太巧了。”

“勤王讨董肯定不是袁太守举兵问罪的时候才临时谋划的。”

“一步错,步步错,青州一直在行险,但这行险的谋划却偏偏都成功了。”

“太不合理了。”

荀谌亦是紧蹙眉头。

郭图思索了许久,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于是看向郭嘉:“奉孝,你既然能发现这个问题,想必也猜到了原因,不妨直言。”

郭嘉将樽中酒水一饮而尽:“善谋者,以天地为棋局,众生为棋子。我等若只着眼于冀州,是猜不到执棋人的意图的。”

“然而,着眼于全局,却能看到几分端倪。”

“半年之前,刘备还只是个名声不显的高唐尉。”

“再往前推,刘备辗转多年都是郁郁不得志。”

“而如今,刘备是青州刺史、平原王刘硕的外甥女婿,麾下聚集了大量的贤才,有能力来冀州劝和,也敢助卢公勤王讨董,跟徐州刺史也有交情。”

“即便有康成公之子相助,这也不是寻常人能办到的。”

顿了顿,郭嘉将酒樽放下,又道:“刘备,有匡定天下的大志!他着眼的不是青州,也不是冀州,而是整个天下!”

“而在匡定天下的途中,任何有野心的人,都会被刘备视为敌人。”

“袁太守之前会失败,是因为他误以为施恩了刘备,刘备就会感恩戴德助袁太守当上冀州牧。”

“但对刘备而言,一个庸碌的韩馥,可比一个贤明的袁太守好对付多了。”

“因此,袁太守刚举兵问罪韩馥,刘备就即刻遣关羽来了邺城,布好了局就等着袁太守来。”

“许子远的计策虽然不错,但他漏算了一点:那便是刘备,是否会为了天下大业,而去阻止公孙瓒!”

“倘若刘备再次出兵阻止公孙瓒,韩馥又岂会中计献出冀州?”

郭图吃了一惊:“奉孝,你是否有些危言耸听了。公孙瓒跟刘备一向关系匪浅,这是人所共知的。难道刘备还会为了韩馥而得罪公孙瓒吗?”

(本章完)

才回来,今天没时间写了,汗才回来,今天没时间写了,汗第110章 收获民心,陈元龙的钦慕第286章 李通文聘,张飞薅疯了啊第110章 收获民心,陈元龙的钦慕第250章 分兵之计,曹操兵败回豫第209章 先兵后礼,青州强硬表态第269章 浑水摸鱼,郑平乘船北上第113章 围炉而坐,刘备论讨董事第256章 周郎孙郎,白袍营的规矩第315章 五营齐出,孙坚颜良斗勇第42章 入平原县,群英荟萃之地第42章 入平原县,群英荟萃之地第229章 陶谦战死,徐州易主而抉第80章 兖州才俊,可知刘备之名第281章 再得玉玺,刘备欲往洛阳第11章 师出同源,权谋蕴藏机变第284章 甘宁东进,张飞计邀黄忠第192章 南下琅琊,郑平忽悠曹嵩第37章 利诱百姓,刘备聚粮于城第58章 立威施恩,再扬刘备仁德第342章 四营乱阵,袁绍被乌桓坑第175章 盐铁之论,带阿亮入军营第167章 传国玉玺,孙坚洛阳撤兵第292章 布局颍川,刘备游说吕布第68章 近朱者赤,胡昭劝降管亥第46章 陈纪教子,都是人情世故第132章 智策奇佐,鬼才畅言大势第89章 借刀杀人,焦和欲诛刘备第221章 贾诩毒计,长安毁于一旦第200章 因势利导,人才拯救计划第166章 局势突变,袁术作死行为第122章 焦心热中,田丰初见刘备第257章 白袍添将,袁绍惊言中计第122章 焦心热中,田丰初见刘备第1章 趋利避害,奇士初逢仁主第48章 亲上加亲,刘备喜得良缘第14章 才兼文武,郑平初见孔融第156章 赵云献策,常山国的选择第187章 兄弟相会,刘备获得玉玺第129章 以仁驱武,亦知先登之勇第177章 双谋合变,袁绍袁术犯蠢第132章 智策奇佐,鬼才畅言大势第46章 陈纪教子,都是人情世故第210章 智威云长,曹操心生嫉妒第126章 奸雄英雄,终究不是一路第283章 南阳良将,黄忠甘宁魏延第80章 兖州才俊,可知刘备之名接下来几天的更新(必看)咳咳,新书发了第114章 仁德章武,臧霸孙观拜服第2章 兵不厌诈,一策惊退黄巾第233章 十八万兵,袁术自信爆棚第84章 志同道合,孔融盛赞刘备第190章 刘备长女,积粮筑城之议第222章 沮授田丰,刘备谋事之士第171章 断交绝盟,四方俊杰勠力第174章 千里决胜,刘备郑平论势第228章 郭嘉郑平,陶谦营寨起火第172章 奇谋论势,袁曹布局兖豫第191章 第三帝都,刘备决意建城第43章 借古讽今,论官尸位素餐第173章 豫州战起,刘备文武齐聚第183章 刘备亲至,假途兵指刘岱第309章 奸诈曹氏,刘备陆康论势第66章 破贼杀敌,关羽初显帅才第155章 王佐之争,郭嘉计说荀彧第197章 刘备重义,易侯统领四州第70章 义薄云天,关羽平定高唐第122章 焦心热中,田丰初见刘备第174章 千里决胜,刘备郑平论势第169章 以身为棋,奉天子封四方第20章 壮哉玄德,文王孝公之礼第45章 矢志不渝,举刘备为茂才第70章 义薄云天,关羽平定高唐第182章 调虎离山,关羽计算袁术第62章 迅雷之势,两县黄巾皆平第21章 性度恢廓,仁主宴请贤士第85章 借粮救民,吾辈义不容辞第299章 刘备南巡,曹操阴谋得逞第286章 李通文聘,张飞薅疯了啊第287章 刘晔投袁,郑平的缓兵计第314章 围魏救赵,郑平算敌所算第318章 疲虎之计,关羽颜良相遇第31章 御下之道,当施之以恩义第241章 孙坚北上,郑平布局江东第236章 惊弓之鸟,陈登疲兵之计第218章 局势变化,曹嵩死青徐祸第45章 矢志不渝,举刘备为茂才第31章 御下之道,当施之以恩义第209章 先兵后礼,青州强硬表态第199章 四海皆惊,公孙瓒杀天使第19章 世道纷乱,叹人命如草芥第246章 养虎孙坚,郑平的术与略第309章 奸诈曹氏,刘备陆康论势第11章 师出同源,权谋蕴藏机变第239章 生擒袁术,郑平再施诡谋第16章 赠字瑾瑜,郑平盛赞刘备第157章 刘备抢种,郑玄高徒国渊第37章 利诱百姓,刘备聚粮于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