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布策冀州,袁绍又悲剧了

bookmark

第160章 布策冀州,袁绍又悲剧了

提到刘虞,公孙瓒的脸色变得更难看了。

十年时间,公孙瓒以军功累迁骑都尉、中郎将、破虏校尉、都亭侯、奋武将军、蓟侯,可谓是春风得意。

然而,因为刘虞的怀柔之策,公孙瓒难以再杀敌立功,这官职和爵位就升迁不上去了。

没有军功,对于边防武将而言,就等于被抹杀了前途。

断人前途,如杀人父母!

“刘虞老匹夫,难道还敢坏本将大事?”公孙瓒明显怒气上头,对刘虞也是直呼老匹夫。

郑平轻摇羽扇,对公孙瓒和刘虞之间的矛盾有了更深的了解。

公孙瓒已经不在乎是否会跟刘虞决裂了!

“大司马节度幽州,亦有节制公孙将军的权力。”

“如今公孙将军虽然受袁绍诓骗,但这只是公孙将军跟袁绍的私下约定、并未公开。对于大司马而言,公孙将军借南下讨董之名攻伐邺城,本就已经违了律令。”

“倘若袁绍遣使者往大司马处状告公孙将军擅自攻伐之罪,公孙将军以为,大司马会斥责谁?”

“诚然,公孙将军有精锐步骑可以势压袁绍,但大司马若响应袁绍求救、出兵截断公孙将军归路,公孙将军腹背受敌,又该如何自处?”

“倘若公孙将军回军攻打大司马,以下犯上是叛逆之罪,这幽州士民又有多少人会支持公孙将军?”

“袁绍祸水东引成功,就可在邺城坐视鹬蚌相争,伺机牟利,甚至还可以受大司马邀请来幽州平叛。”

“仇者快意,亲者痛苦,如此结局公孙将军可还满意?”

寥寥数语,让公孙瓒脸色阴晴不定,显然内心在不断的纠结。

虽然恨不得将刘虞撵出幽州,但公孙瓒也清楚:可以阳奉阴违不听调令,但真要在这个时候跟刘虞互相攻伐,得利的只会是袁绍。

“郑别驾,依你之见,本将就得忍了这口恶气了?”公孙瓒语气有些凶狠。

郑平笑道:“公孙将军误会了,这恶气自然得出,但不能如公孙将军这般直接举兵邺城。”

“兵法有云:诱其必应,攻其必救。唯有洞悉对手的动向和弱点,揣摩对手的谋划和意图,施以权略,方能让其不战自乱。”

公孙瓒的脸色舒缓了不少:“郑别驾既有良策,还请直言。”

郑平踱步摇扇、清眸深邃:“袁绍窃夺冀州,矫刻印玺,虽然自封冀州牧,但终究只是个伪职,名不正而言不顺。”

“袁绍可以状告公孙将军擅自攻伐邺城,但公孙将军也可以状告袁绍背弃盟约擅夺冀州、阻挠勤王之兵南下。”

“先谋取大义之名,再定夺出兵之事。”

公孙瓒醒悟:“本将虽然驻扎邯郸城,但并未对邺城动过一兵一卒。袁绍假托韩馥之名拖延时间,消耗了本将的军粮,让本将不得不返回幽州。”

“若不提本将跟袁绍的私下约定,仅以表面而言,本将的确是南下勤王被袁绍阻挠、无奈返回幽州。”

“刘虞也不能因此而问罪本将。”

“如此一来,本将就可以驱兵邺城了!”

郑平摇头:“公孙将军,邺城不能打,至少现在还不能打!”

公孙瓒语气有些不愉:“郑别驾,刘虞不能问罪本将,本将为何不能打邺城?”

郑平耐心解释道:“大司马同时得到袁绍和公孙将军的互相状告,难以辨别谁对谁错。若驱兵打邺城,那就等于坐实了公孙将军曾擅自攻伐邺城的罪名。”

“这个时候,谁先出兵,谁就有罪!”

公孙瓒有些不耐烦:“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如何才能出这口恶气?”

倘若是别的人,公孙瓒早就暴脾气撵人了。

但眼前的青年,不仅仅是刘备最信任的青州别驾,还是北海大儒郑玄的儿子,公孙瓒也得强忍内心狂躁。

郑平依旧是淡定如常,羽扇轻摇间,妙语迭出:“送公孙将军一个常山国和一个中山国,可否出得了这口恶气?”

公孙瓒愣住:“袁绍会同意送?”

郑平笑道:“袁绍是否同意,并不重要!因为这是是使君的意思。”

“常山掾张逸是我的姑丈。来见公孙将军之前,常山相孙瑾就委派姑丈来青州,希望青州跟常山国结盟共抗袁绍。”

“但使君深知公孙将军有建功立业的追求,于是提议让常山国依附幽州,公孙将军委任大将驻兵常山国,替常山国抵挡黑山贼兵!”

“常山国又离魏郡不远,公孙将军驻兵常山国,每日里在袁绍眼皮子底下演练兵马,但袁绍却对公孙将军无可奈何,难道不够解气吗?”

“中山国又在常山国北面,常山国依附了幽州,中山国同样只能依附幽州。”

“公孙将军不费一兵一卒,就白得了冀州两个国,这口恶气出得可爽?”

公孙瓒兴奋起身,这眼神中掩饰不住激动。

“虽然少了魏郡、邺城和钜鹿郡,但有中山国和常山国在,本将亦不是很亏。”

“袁绍费尽心思,最终还是让本将得了利,心中定然憋屈。”

“到时候袁绍肯定会想办法来打常山国,而本将就有了出兵的理由了,即便是刘虞也不能阻止。”

“哼!定要让那袁绍有来无回!”

“郑别驾妙计,本将佩服!”

公孙瓒哈哈大笑,这心中的几分不快也消失无踪了。

亢奋的公孙瓒也忍不住起身踱步:“玄德如此助本将,本将也不能亏了玄德。郑别驾,青州可有难处需要本将帮衬的?”

这以前的小弟还是如此仗义,公孙瓒这颗当大哥的自尊心又得到了极强的满足感。

郑平摇扇道:“青州除了钱粮,其他什么都不缺。”

公孙瓒豪迈一挥手:“本将这就遣人筹措些钱粮,给玄德送去!”

郑平拱手道:“公孙将军仗义!但要得到中山国和常山国,还需要公孙将军受些委屈!”

公孙瓒一愣:“什么委屈?”

郑平扇指涿郡:“常山国和中山国虽说是依附公孙将军,但名义上得依附大司马,如此才能避免袁绍故技重施,在大司马处诬告公孙将军。”

“因此公孙将军得受些委屈,暂时向大司马服软,大司马才会放心让公孙将军驻兵常山国啊。”

公孙瓒的脸色再次阴晴不定。

向刘虞服软?

这怎么可能!

“郑别驾,必须如此吗?”公孙瓒很不情愿。

郑平循循道:“公孙将军,大司马要的是北境安稳和睦,因此才会怀柔乌桓各部族。”

“而公孙将军要的是建功立业,因此不希望乌桓各部族归附幽州。”

“如今公孙将军去了常山国替国家征讨黑山贼,大司马跟公孙将军之间的矛盾冲突也就迎刃而解了。”

“以大司马如今的声望,公孙将军若是能征讨黑山贼中立下功劳,他日替公孙将军奏请一个并州刺史也不是不可能。”

“相对于冀州,并州才是公孙将军真正可以驰骋笑傲的猎场啊!那里有白波贼,还有叛乱的匈奴部,再往北还有虎视眈眈的鲜卑部。”

“公孙将军,不心动吗?”

公孙瓒的呼吸变得急促。

在这之前,公孙瓒只想着如何征讨乌桓立功,因此一直都想跟刘虞争个高低。

但现在,郑平给了公孙瓒两条崭新的路:黑山、并州!

“郑别驾,你让本将越来越欣赏了。”公孙瓒目光炯炯:“玄德给了你多少俸禄?若伱能来助本将,本将可以另外再添十倍!”

饶是郑平笃信泰然,此时也被公孙瓒的询问给惊了一瞬。

这是要让郑平弃刘备而投公孙瓒啊!

郑平摇头:“公孙将军,使君待我不薄,我又怎忍离去?”

公孙瓒目光一缓,有些尴尬。

刚才忽然滋生了一种要让郑平在麾下效力的强烈期待感,以至于公孙瓒毫不掩饰的想要招募郑平。

“郑别驾,本将麾下勇将悍卒不少,但却没有一个能替本将决断大事的。”公孙瓒凝声道:“以至于去趟冀州,还被袁绍小儿给诓骗了。”

“若非郑别驾今日来右北平,本将又要中了袁绍的诡计。”

“倘若有能替本将识破袁绍诡计的大才相助,本将一定奉之为上宾!”

“还请郑别驾举荐!”

郑平仔细观察公孙瓒的表情,见公孙瓒不似作伪,寻思片刻道:“公孙将军若想求贤,我倒是有个人选,正好此人也在我的计略之内。”

公孙瓒闻言一喜:“不知郑别驾举荐何人?”

郑平扇指邺城:“冀州名仕沮授沮公与!沮公与少有大志,长于谋略。曾为韩馥别驾,但因为直言劝谏韩馥遭到韩馥嫌弃,被贬为骑都尉。”

“袁绍窃夺邺城之计,被沮公与识破,但可惜韩馥不听良策,以至于拱手让出了邺城。”

“如今沮公与被袁绍软禁在邺城,袁绍一直想延请沮公与出仕效力,但一直未能成功。”

“倘若公孙将军能得沮公与辅佐,朝夕讨论大事,何愁不能建功立业?”

公孙瓒喜道:“本将亦听闻沮公与之名,只是如何才能让沮公与效力本将?袁绍又如何肯放人?”

郑平笑道:“只要公孙将军肯依我计,向大司马暂时服软。我自有妙计让袁绍将沮公与以及他的家眷安全送到常山国。”

公孙瓒蹙眉静思。

对于公孙瓒而言,向刘虞服软是一件很难抉择的事。

但郑平给公孙瓒列举了诸多好处,又让公孙瓒心痒难耐。

是为了一时之气而放弃诸多利益窝在这右北平吗,还是拉下脸服软然后如飞鸟出笼、鱼入大海追求更大的功名利禄?

郑平也没有催促,只是回到席位上静静的摇扇。

田丰早早离开了邺城,不用郑平搭救,但沮授却因为留在邺城而被袁绍软禁。

若是刘备直接向袁绍索要,袁绍肯定会以各种理由拒绝了。

但现在,郑平有了助沮授离开邺城的方法。

基于青州的利益,在处理公孙瓒的问题上,郑平一直都保持了清晰的认知:公孙瓒可用但不可信。

刘备跟公孙瓒交情莫逆,即便可能惹得刘虞不快,刘备也会因为私情而去助公孙瓒。

但郑平跟公孙瓒没有私情,任何的部署都是以青州利益为主的。

倘若今日说服不了公孙瓒,郑平会毫不留情的设计让公孙瓒死在跟袁绍的争斗之中,避免刘备因为私情而损害青州的利益。

这也是为何,郑平这次亲自出使而不是假手他人的原因之一。

有些事,刘备不能做,甚至都不能想!

但郑平,没有这个顾忌!

诡士,亦是毒士。

良久。

公孙瓒长长的呼了一口气,眼神变得坚定:“郑别驾,本将会配合你行计!但本将的服软也是有限度的,倘若大司马不能给予本将尊重,那本将就得按自己的方式来了。”

郑平摇扇笑道:“公孙将军大可放心,大司马处我自有手段!公孙将军可将状告袁绍的书信准备好,我一并带去涿县。”

言谈间。

公孙范领着诸葛亮返回。

诸葛亮的语气颇为兴奋:“兄长,我寻得了一匹千里良驹!我将其取名踏雪无痕。”

“你会骑马吗?”还未等诸葛亮说完,郑平冷不丁一语,将诸葛亮的兴奋瞬间抹灭。

诸葛亮颇有不服:“给我三天时间,我会学会的!”

郑平憋着笑:“哪有三天时间啊,稍后就得去涿县。要不,你留在右北平?”

诸葛亮顿时泄气。

暂别了公孙瓒,郑平和诸葛亮出了城池。

待到僻静处,郑平却是从战马行囊中取出了一些马具,给诸葛亮的千里驹修缮了一番。

看着有些怏怏不乐的诸葛亮,郑平不由笑道:“行了,阿亮,来试试你兄长的杰作!”

诸葛亮狐疑的看着修缮后的马具,然后有些不情愿的踩镫上马,随后眼前一亮。

“这是——”

“给你增加了个马镫和鞍环,即便你骑术不精,也不容易跌倒了。”

“记得路上休憩的时候,将右边的马镫藏起来,不要让人给瞧见了。”

“哎,这可是未来的骑兵神器啊,若是让人瞧见了,就成了青州的灾难了啊。”

郑平故作叹气,惹得诸葛亮一阵紧张。

“这,兄长,我还是不骑马了.”

(本章完)

第67章 怀柔之策,再扬刘备仁名第278章 公孙之殇,气疯了的袁绍第85章 借粮救民,吾辈义不容辞第204章 初入青州,刘虞备受震惊第132章 智策奇佐,鬼才畅言大势第49章 功名未立,吾志当存天下第9章 儒生英气,敢称少年有为第70章 义薄云天,关羽平定高唐第188章 曹刘再会,推举兖州刺史第106章 收之东隅,中山甄氏渊源第227章 吕布勤王,曹操兵戮吕县今天有些事,剩下的更新在晚上,不用等哈第96章 轻信巫祝,焦和穷途末路第235章 攻心之计,关羽义释周泰第306章 郑平之谋,命世英才刘备第308章 南阳贾诩,夺取荆州之策第86章 刘备传檄,君子行以大义第44章 下官斗胆,恳请陈相退位小孩发烧,今天两点这章只能欠更了第267章 白袍初战,赵云被鄙视了第51章 卢植尚在,恩师厚德如父第226章 马腾投袁,吕布欲连臧洪第324章 马超被擒,曹操再中算计第272章 三营出兵,郑平忽悠许攸第207章 豫州事变,曹操陶谦结怨第221章 贾诩毒计,长安毁于一旦第232章 杀鸡儆猴,关羽主政徐州第38章 察民疾苦,寒微亦有人杰第134章 今日敌手,汉末三大良将第125章 初见袁绍,刘备欲挖颜良第89章 借刀杀人,焦和欲诛刘备第297章 鼎足三分,袁绍谋争辽东第226章 马腾投袁,吕布欲连臧洪第112章 促膝长谈,刘备初遇陈登第279章 刘备发飙,擒文丑破南皮第299章 刘备南巡,曹操阴谋得逞第114章 仁德章武,臧霸孙观拜服第103章 权略相争,河北义士沮授第88章 袁曹密谋,刘备名扬四州端午祭祖,请假一天第93章 驱虎吞狼,刘备高光时刻第32章 经营名声,刘备渴贤爱民小孩发烧,今天两点这章只能欠更了第236章 惊弓之鸟,陈登疲兵之计第146章 公孙野心,祸乱天下之举第337章 刘备称帝,决战阴云弥漫第255章 六营立旗,真仁主不妄杀第303章 曹刘相争,张邈陈宫中计第312章 争夺兖州,曹刘各起精兵第324章 马超被擒,曹操再中算计第214章 董卓封公,三足鼎立之势第110章 收获民心,陈元龙的钦慕第240章 十二军令,郭嘉陷入混乱第114章 仁德章武,臧霸孙观拜服第323章 许都陷落,袁曹军争再起第227章 吕布勤王,曹操兵戮吕县第341章 郑平自污,刘备全明星战第252章 关某之刀,容不下奸逆贼今天有些事,剩下的更新在晚上,不用等哈第205章 人才济济,刘备喜得三杰第35章 文武争驰,郑平略施小计第8章 提亲遇险,智者自有千虑第291章 金印紫绶,大汉皇叔刘备请假一天第280章 张郃献城,第七营大戟营第96章 轻信巫祝,焦和穷途末路第117章 常山真定,义士奔赴临淄第278章 公孙之殇,气疯了的袁绍第322章 各逞手段,刘备惊人之举第202章 坐山观虎,曹操喜袁术怒第223章 荀攸到来,刘备闻听噩耗第129章 以仁驱武,亦知先登之勇第226章 马腾投袁,吕布欲连臧洪第206章 青州三营,淮南佐世之才第194章 生财有道,青州安诸州乱第343章 割须弃袍,袁绍一败涂地第276章 传国玉玺,还治其人之身由于小孩反复发烧,明天开始暂时一更第107章 琅琊诸葛,汉代版少年班第250章 分兵之计,曹操兵败回豫今天有些事,剩下的更新在晚上,不用等哈第257章 白袍添将,袁绍惊言中计第183章 刘备亲至,假途兵指刘岱第14章 才兼文武,郑平初见孔融第125章 初见袁绍,刘备欲挖颜良第123章 西征之议,卢植誓破长安第140章 神威关羽,智计仍需武勇第258章 关中旱灾,荀谌欲说荀攸第10章 惟贤惟德,刘备一访郑平第247章 孙坚归降,曹操又头疼了第218章 局势变化,曹嵩死青徐祸第241章 孙坚北上,郑平布局江东第37章 利诱百姓,刘备聚粮于城第89章 借刀杀人,焦和欲诛刘备第330章 许攸定计,刘协被劫走了第342章 四营乱阵,袁绍被乌桓坑第256章 周郎孙郎,白袍营的规矩第61章 智驱虎豹,政令以利诱之第72章 量才而用,磨灭祢衡傲气第24章 通达政令,驱黎庶除反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