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以身为棋,奉天子封四方

第169章 以身为棋,奉天子封四方

这是对孙坚撤兵的反击吗?

饶是权倾朝野的董卓,此刻也被卢植的计策给惊住了。

自拥立刘协称帝后,董卓为了让刘协的帝位稳固,也为了自己的权势。

不仅将远在幽州的幽州牧刘虞封为大司马,更是将被诬陷为叛贼的陈蕃、窦武以及第二次党锢之祸中背部遇害的众多党人平反,恢复陈蕃等人的爵位,并优待他们的子孙。

同时,董卓亲近周慎之子周毖、伍琼、原大将军府官员何颙、郑泰等人,又亲近士人,征召名仕荀爽、蔡邕、韩融、陈纪等人入朝为官。

更是让蔡邕先后出任侍御史、治书侍御史、尚书,三天之内,遍历三台,最后拜蔡邕为左中郎将、高阳乡侯。

不仅如此,董卓又选拔大量名仕如韩馥、刘岱、孔伷。张咨、孔融、应劭、张邈等人担任地方要职,连厌恶自己的袁绍、王匡等人都授以太守,希望这些人能支持自己。

然而。

董卓的这些示好的措施,除了蔡邕是真将董卓视为伯乐外,其余人都没怎么将董卓当回事。

虽然拥立了刘协,但董卓对于奉天子以令诸侯的理解实在是太浅薄了!

以至于这群被外放的朝廷大臣,有了招兵买马举兵勤王的权力。

若不是二袁内斗,就董卓这盲目的封赏,早就引火自焚了。

而现在,卢植却给了董卓一个新的思路!

二虎竞食!

以州牧等高位,诱使关东群雄自相攻杀。

一山岂容二虎,二虎相争,必有死伤,而坐山观虎斗的猎人,就可以从中渔利。

孙坚是袁术表奏的豫州刺史,但这个豫州刺史是不被长安朝廷承认的!

现在,长安朝廷将豫州颇有势力的陈王刘宠封为豫州牧、辅汉将军,让其跟孙坚斗,不论谁胜谁败,董卓都能得利。

但刘备的这个镇西将军,却让董卓有些迷惑了。

“卢尚书,这让陈王刘宠当豫州牧、辅汉将军,本太师还能理解;可这刘备当镇西将军,是否有些不妥?”

“即便老夫肯让刘备来西凉,他也未必会来。”

卢植不假思索:“太师误会了。镇西将军,镇的是青州以西,而非西凉。”

“太师还得替镇西将军一道圣旨,令其伺机镇压青州以西的反贼。”

“太师在西,镇西将军在东,这关东的反贼又还能猖狂多久呢?”

“昔日秦国,便是以远交近攻之策制衡六国,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太师以为如何?”

镇青州以西,镇压青州以西的反贼?

这是要让刘备寻袁绍袁术等人的麻烦?

董卓渐渐被卢植的计策给吸引了。

“先是刘宠,后是刘备,卢尚书这是要将关东的水搅浑啊。”董卓惊叹道:“但如此一来,老夫也能浑水摸鱼了!”

卢植冷笑:“关东反贼,就如池中之鱼,若是水太清了,这鱼儿狡猾难以抓捕;但若是将水搅浑了,这池中之鱼也会因此而昏了头。”

“幽州、青州、豫州、荆州、益州,都是刘氏宗亲王。”

“只要刘氏宗亲王皆支持陛下,即便关东反贼占了冀州和兖州,那也不过是太师的掌中玩物罢了。”

“待诛灭了反贼,以太师之功,必将青史留名!”

在卢植的一阵分析下,董卓如醍醐灌顶一般豁然开朗。

“妙啊!”董卓抚掌大笑:“卢尚书,本太师还有一事不解。昔日你在洛阳反对本太师,今日为何又替本太师谋划大势?”

卢植闭眼长叹一声,随即睁开双目,直视董卓:“以前反对太师,是老夫以为关东义士皆是忠义之辈,只要举兵勤王就可以匡扶汉室。”

“但两次勤王失败,让老夫看清了关东反贼的真面目。”

“替太师谋划,亦是替大汉谋划。”

“天下五个州都是刘氏宗亲王,太师倘若继续祸乱长安,自有刘氏宗亲王再来勤王。”

卢植的坦然,让董卓的眼神瞬间变得凌厉:“灭了关东反贼,却有刘氏宗亲王酣睡在侧,老夫为何要要用这计策?”

卢植无视了董卓的气势,淡淡开口:“太师若连饲养虎豹的勇气都没有,又如何能驱虎吞狼,灭了关东的反贼?”

“不用老夫的计策,刘氏宗亲王就没有酣睡在侧了吗?”

“幽州、益州、荆州,皆有汉室宗亲。”

以刘宠为虎,二虎竞食;以刘备为虎,驱虎吞狼。

董卓眼神变得深邃,显然在衡量卢植这计策的利弊。

“卢尚书,本太师越来越钦佩你了。”董卓徐徐开口:“你孤身西入长安,是为了让那两千余兵马能安全撤回青州。”

“伱向本太师索要千里神驹,是想让关羽这骁勇之将也能安然返回青州。”

“你让本太师封陈王刘宠为豫州牧、辅汉将军,是要给青州寻一个强力盟友。”

“你让本太师封青州牧为镇西将军、附赠圣旨,是想让青州今后能师出有名。”

“你故意坦白、让本太师察觉到此计的潜在威胁,是想让本太师多施仁政、多纳良策,以收长安士民之心。”

“本太师原本以为,你这一夜白头,应该是心交力瘁、是来赴死的,现在本太师明白了,你这是打破了以前迂腐守旧的观念,要换个活法了。”

卢植眼神微有赞许之意:“能猜到老夫的心思,太师也令人惊叹啊!”

董卓哈哈大笑:“有趣!太有趣了!”

“年轻的时候,本太师也曾是沙场勇将,旅力少比亦能左右驰射,替大汉也立下不少功劳。”

“但边将武人屡受鄙视,本太师军功不少,却总是不能升迁,一点小过就会被免职。”

“还有那张奂,本太师念他是上官,就遣兄长给他送礼,他却认为本太师粗鄙!”

“叨天之幸,让本太师有机会执掌权柄,但朝中内外,皆认为本太师粗鄙不堪,本太师给他们官做,他们却依旧要反。”

“自迁徙天子百官入长安后,本太师就已经对汉室的未来感到无趣了。”

“可现在,卢尚书你让本太师又找到乐趣了。”

“驱虎吞狼,好想法!”

“本太师就如你愿,养虎自警!”

“本太师也想见识下,你器重的这只猛虎到底有什么样的本事,值得你连过往的名声都不要了。”

卢植暗暗凛然。

世人皆道董卓残暴,但大部分人并不知道董卓的武勇和权谋。

如今以养虎之术激起了董卓的斗志,卢植也不不知道未来的局势会向着什么样的方向推进。

“显谋啊,老夫以身入局,甘愿当你的一颗棋子,你可不要输了啊。”

卢植脑海中,浮现了昔日在洛阳时跟郑平对弈的场景。

当时正值大将军何进召四方猛士入京,郑平对天下大势进行了假设推断。

在跟卢植推演到权臣挟天子以令天下时,郑平曾假设了一种可能。

“既然不能阻止权臣挟天子乱朝纲,倒不如替权臣谋天下,一人在内,一人在外,或友或敌,不论谁输谁赢,天下都会一统。”

当时的卢植,只当郑平的这个假设是玩笑之语。

直到孙坚撤兵,卢植才明白郑平当日的假设并非是戏言!

然而,助董卓这样的权臣谋天下,就等于让卢植放弃过往的一切名声和骄傲,甚至会遭到天下士人的唾弃!

这不是简简单单就能抉择的。

一夜白头,是对过去的告别,亦是在以身为棋、替汉室尽最后一份心力!

将自己视为郑平天下棋局中的一颗棋子,哪怕将来会被郑平视为一颗弃子,卢植也无悔了!

虎牢关。

关羽骑着赤兔神驹冷然抵达。

“二哥,卢师他?”田豫紧张询问。

关羽凝声应道:“卢师安然进了渑池城,以董卓当时的态度推测,应该是不会为难卢师的。”

田豫松了一口气,看向关羽的战马有些疑惑:“这战马倒是雄骏。”

抚摸着赤兔马的鬃毛,关羽回想起渑池城下的一幕:“卢师担心董卓会暗中遣人拦截,于是向董卓索要了这匹千里神驹。”

“来日,关某定要骑着这匹赤兔神驹,杀入长安!”

森寒的语气,令空气似乎都要凝滞了,连田豫都忍不住握紧了拳头。

良久,关羽的煞气渐去,语气也变得平缓,询问道:“曲将军是回冀州还是青州?”

田豫心中一松:“曲将军说,冀州牧都换人了,正好去青州投奔使君。”

回头看了一眼长安的方向,关羽的眼神变得坚定:“卢师曾说,关东战事将起,兄长需要我们!回青州吧!”

“嗯,回青州!”田豫亦凛然。

鲁阳。

袁术端详手中的传国玉玺,爱不释手:“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果然是传国玉玺!文台啊,你这次立大功劳了,说说吧,你想要什么?”

孙坚语气谦恭:“袁公,我已经好久没回江东了。想向袁公讨要一个扬州刺史,顺便替袁公平定江东。”

“届时,袁公结连豫扬两州之地,何惧那袁绍?”

袁术恋恋不舍的将传国玉玺放回锦盒,看向孙坚:“扬州先不急。袁本初那个小妾子,竟然妄想抢本将的豫州,本将若是不反击,岂不是让这天下人都觉得本将不如袁本初那小妾子?”

“本将有意进攻东郡,然后兵指邺城,文台可愿当先锋?”

孙坚微微蹙眉:“听说兖州刺史刘岱跟袁绍联姻了,若打东郡,刘岱和袁绍必定联手,会不会有些势单力薄了。”

袁术哈哈大笑:“文台勿忧!公孙瓒跟袁绍有仇,本将会去信公孙瓒,让其牵制邺城的袁绍,待本将击败刘岱,再南北夹击。”

孙坚依旧心忧:“但兖州除了刘岱,还有张邈、袁遗等人,他们手中的兵马也不少。”

袁术更是得意:“本将有传国玉玺,只要给黑山贼的渠帅们封官,他们很乐意进攻东郡的!”

孙坚瞳孔猛地紧缩。

刚得到传国玉玺,就要伪造圣旨,袁术这是把自己当皇帝了吗?

孙坚更坚定了要脱离袁术的想法!

“一定要寻机南下扬州,唯有在扬州凭借长江天险,我才能真正脱离袁术。”

“袁氏兄弟都是疯子,一个擅自雕刻印玺、阻挠讨董,一个擅动传国玉玺、封贼为将。”

另一边。

华缉连日跋涉,终于抵达了临淄城。

“显谋兄,鲁阳有变故。”见到郑平,华缉连忙将在鲁阳探得的情报详细述说。

郑平闻言一叹:“还是晚了一步吗?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公孙瓒这是在给自己寻死路啊。”

鲜于干和那三千幽州骑兵若能返回幽州,公孙瓒跟刘虞的矛盾郑平就可以再设法调和。

但现在,即便刘虞顾全大局,刘虞的部下鲜于辅鲜于银等人也会视公孙瓒为死敌!

最坏的情况是,鲜于辅鲜于银等人会因此转投袁绍。

“子诚,你辛苦了。”

“先回去休息一阵,然后来我身边候命。”

虽然将大部分的政务都分摊出去,但别驾的公务也有很多。

华缉是郑平可以绝对信任的人,让华缉待在身边,可以代郑平处理一部分事务。

两日后。

于禁抵达青州。

令刘备惊喜的是,于禁在鲍信麾下并不受重用!

本以为于禁这样的才俊在鲍信麾下至少是个牙门将之类的,结果居然只是一个都伯!

而当都伯的原因,是因为鲍信回泰山郡招募将士的时候,于禁带了一百军士。

刘备暗暗庆幸在给鲍信的信中,只提及说曾听泰山太守应劭提过于禁的才能希望能借来练兵。

鲍信见于禁只是个都伯,也没多想,反而还给于禁说有机会就直接在青州出仕。

虽有豪迈之气,但却不识于禁之才。

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刘备更是欣喜,当即就带着于禁来到了刚组建不久的青州锐士营。

“文则啊,这五千人,皆是昔日青州黄巾中习惯了杀戮的。”

“我只有一个要求:不得让他们再祸害百姓!”

“你可能办到?”

于禁眼神兴奋。

五千人啊!

“使君放心,属下一定会约束好军纪,不会坠了青州锐士之名!”

(本章完)

第74章 运兵神势,彼之矛攻彼盾第218章 局势变化,曹嵩死青徐祸第182章 调虎离山,关羽计算袁术第265章 关中大旱,刘协欲迁青州第301章 陷阵高顺,敬英雄斥匪类第49章 功名未立,吾志当存天下第243章 三英齐聚,淮陵城曹孙刘第66章 破贼杀敌,关羽初显帅才第290章 大汉忠臣,刘备献礼玉玺第313章 虚虚实实,袁绍被打蒙了第28章 选将练士,关羽孤傲依旧第167章 传国玉玺,孙坚洛阳撤兵第274章 袁氏内讧,刘备欲迎天子第76章 举兵青州,刘备连横泰山第43章 借古讽今,论官尸位素餐第288章 郭图暗议,刘备兵至虎牢第306章 郑平之谋,命世英才刘备第262章 张飞入荆,刘备荀攸交心第21章 性度恢廓,仁主宴请贤士第227章 吕布勤王,曹操兵戮吕县请假一天第96章 轻信巫祝,焦和穷途末路第42章 入平原县,群英荟萃之地第338章 御驾亲征,刘备亲临濮阳第25章 谋士脏计,诱豪强借田地第194章 生财有道,青州安诸州乱第84章 志同道合,孔融盛赞刘备第235章 攻心之计,关羽义释周泰第254章 征北将军,临淄侯刘玄德第244章 郑平坐庄,郭嘉计胜周瑜第233章 十八万兵,袁术自信爆棚第123章 西征之议,卢植誓破长安第264章 袁绍得计,刘备也该败了第143章 出使青州,此诏事关重大第131章 再谋冀州,颍川奇才迭出第177章 双谋合变,袁绍袁术犯蠢第114章 仁德章武,臧霸孙观拜服第108章 择主而事,陈登二张鲁肃第111章 少年卧龙,寻贤才要趁小第49章 功名未立,吾志当存天下第60章 老骥伏枥,士为知己者死小孩发烧,今天两点这章只能欠更了第110章 收获民心,陈元龙的钦慕第216章 卢植计成,董卓伏诛授首第125章 初见袁绍,刘备欲挖颜良第144章 与民共苦,青州牧刘玄德第117章 常山真定,义士奔赴临淄第122章 焦心热中,田丰初见刘备第54章 校场整军,郑平初显军略第246章 养虎孙坚,郑平的术与略第195章 反败为胜,袁绍诓骗公孙第115章 贤才齐聚,拥韩馥制袁绍第100章 卢植赠书,加强版关云长第265章 关中大旱,刘协欲迁青州第186章 袁术败逃,张飞巧遇典韦第327章 踏冰借道,刘备雪夜破袁第205章 人才济济,刘备喜得三杰第85章 借粮救民,吾辈义不容辞第204章 初入青州,刘虞备受震惊第176章 二袁争锋,青州岂能不来第318章 疲虎之计,关羽颜良相遇第167章 传国玉玺,孙坚洛阳撤兵第241章 孙坚北上,郑平布局江东第318章 疲虎之计,关羽颜良相遇第232章 杀鸡儆猴,关羽主政徐州第37章 利诱百姓,刘备聚粮于城请假一天第273章 通敌之罪,郑平密计初成第327章 踏冰借道,刘备雪夜破袁第41章 谦雅之士,刘备盛礼敬贤第177章 双谋合变,袁绍袁术犯蠢第200章 因势利导,人才拯救计划第184章 生擒刘岱,刘备权谋心计第323章 许都陷落,袁曹军争再起第74章 运兵神势,彼之矛攻彼盾第287章 刘晔投袁,郑平的缓兵计第233章 十八万兵,袁术自信爆棚第318章 疲虎之计,关羽颜良相遇第180章 长安变势,韩马进兵并州第235章 攻心之计,关羽义释周泰第97章 昭烈之勇,刘备大败徐和第280章 张郃献城,第七营大戟营第201章 以帝为虎,二虎竞食之计第319章 斩杀颜良,袁绍迁都邺城第59章 攻心为上,郑平长袖善舞第69章 上架感言第53章 黄巾来袭,平原战事将起第127章 巧魁儁乂,刘备再遇良将第242章 三郡结盟,太史慈入扬州第55章 雷霆手段,巧计慑服郡兵第212章 刘宠遇刺,袁绍拉拢袁术第324章 马超被擒,曹操再中算计第235章 攻心之计,关羽义释周泰第117章 常山真定,义士奔赴临淄第71章 强兵碾压,郑平速破般县第13章 妍妙辉光,青州人杰地灵第226章 马腾投袁,吕布欲连臧洪第89章 借刀杀人,焦和欲诛刘备由于小孩反复发烧,明天开始暂时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