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长安变势,韩马进兵并州

bookmark

第180章 长安变势,韩马进兵并州

长安。

自从董卓拜卢植为尚书后,对天下大势的走向也豁然开朗了。

在人事调配上,卢植以“司徒王允跟吕布皆是并州人”为由,将王允的司徒位罢免,让弘农人杨彪出任司徒。

而卢植也因此被王允等人暗中谩骂,将卢植跟蔡邕都归为董卓一党。

同时,卢植又跟皇甫坚寿一道游说了皇甫嵩,让皇甫嵩和董卓达成了协议。

只要董卓不再玷污皇家女眷、聘请名仕出任太傅教导刘协,皇甫嵩就同意替董卓效力。

董卓采纳卢植提议,提拔凉州名仕贾诩出任太傅。

贾诩早年被察孝廉为郎,名仕阎忠断言贾诩有良、平之谋,而贾诩的祖上贾谊师从荀况学生张苍,凉州贾氏亦是传承数百年。

皇甫嵩亦知贾诩的才名,于是同意了替董卓效力。

而贾诩为求自保,不知用了什么方式,竟然让刘协替董卓驾车!

刘协甚至还杀了直言劝诫的臣子,以示跟董卓君臣不疑。

若不是董卓有自知之明,换个人估计都要替刘协效死了。

自此。

长安势力逐渐趋向于正轨。

在卢植、皇甫嵩、杨彪、贾诩、蔡邕等人的努力下,又有刘协的支持,董卓跟公卿大臣之间的矛盾也得到了缓解。

公卿大臣需要享有汉室公卿的权力和地位,而董卓也需要公卿大臣来治理关中。

一定程度上,关中的民生经济也有了恢复。

在军事上,依旧是以西凉军为主。

董卓虽然放宽了政务,但对于兵权是抓得很紧的。

“子干的乱关东之计,如今已有成效了。”

“袁绍袁术等人,如今在黄河一带用兵。”

“反贼就是反贼,打着勤王的旗号,却行土匪之事。”

主位上,大腹便便的董卓,左搂右抱,手握金樽,一脸的横肉。

一咧嘴,就是一阵刺鼻的酒味,熏得怀中的侍女紧闭眼睛,但不敢发出半点怨言。

在这长安,刘协是皇帝,但却是一人之下;董卓是臣子,但却是万人之上。

而在次席。

卢植正襟危坐,虽然满头白发但却梳理得十分精致。

轻摇手中玉樽,卢植眼神睿智,亦有对俗世洪流的冷漠。

“关东群贼,大抵都是狼心狗肺之辈,袁氏一族,亦不过是沽名钓誉。”

“但不论袁术胜还是袁术败,关东局势都会因此而变化,若是有人趁机势大,也会给太师增添烦恼。”

“太师不如遣能将入虎牢关,若袁术胜则袭扰袁术后方;若袁术败,则遣兵相救。”

“将关东局势,维持在一个可以掌控的平衡之中,太师就可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了。”

卢植的策略,让董卓不由抚掌大笑:“子干之能,犹胜昔日留侯啊!”

“袁术若败,袁绍趁机势大;袁术若胜,同样会趁机势大,这的确有损本太师的威严。”

“子干以为,应当委派何人去虎牢关?”

卢植徐徐举荐道:“皇甫义真!也唯有皇甫义真,能精准的把握时机,而且绝对不会跟关东群贼联手。”

皇甫嵩是个坚定的保皇派,这一点董卓是很清楚的。

董卓宁可相信皇甫嵩会提刀杀了自己,也不会相信皇甫嵩会跟关东群贼联手。

“有皇甫义真前往,定然能成事。”董卓捋了捋胡须:“本太师这就下令,令皇甫义真统辖洛阳的李傕、郭汜、徐荣,伺机而动。”

下达了命令后,董卓又问道:“西凉的马腾和韩遂,拥兵自重不服本太师。子干可有办法,替本太师招抚二人?”

卢植轻言道:“若让马腾、韩遂留在西凉,不论怎么安抚都会留有隐患。倒不如以马腾为并州刺史、韩遂为镇北将军,令其出兵并州。”

“既可以平定西河郡白波贼、让并州人都能敬畏太师,将来亦可以驱使二人讨伐关东乱贼,西凉也会因此而变得稳定。”

“一举三得,太师以为如何?”

董卓将金樽的美酒一饮而尽,细细的斟酌卢植的提议。

令马腾韩遂出兵并州,虽然如卢植说的一样能一举三得,但反过来,马腾和韩遂也可能会在并州立足后听调不听宣。

“子干,倘若马腾和韩遂立足并州后,反过来跟袁绍结盟反叛,岂不是养虎为患?”董卓问出了疑问。

卢植淡然一笑:“幽州牧刘虞跟奋武将军公孙瓒向来不和,倘若马腾韩遂听调不听宣,那就任命公孙瓒为护匈奴中郎将、辖雁门、云中、定襄、五原、朔方五郡。”

“马腾和韩遂没了西凉本土势力相助,再有公孙瓒牵制,如何敢不听长安的皇命?”

董卓顿时喜道:“马腾、韩遂和公孙瓒,都是常年在边境跟胡人作战的骁勇之辈,这三只猛虎到了并州,相互制衡下,谁也难以势大。”

“本太师只需要尊奉天子皇命,就可以驱使这三只猛虎效力。”

“妙啊!妙啊!”

“就依子干之言,本太师即刻遣人宣旨。”

“倘若马腾韩遂不识趣,那本太师就留不得他们了。”

董卓的语气又随之一冷。

能招揽,董卓自然是会选择招揽的方式;可若不能招揽,那董卓也不会留下马腾韩遂。

以董卓如今的势力,以及董卓在西凉的影响力,收拾个马腾韩遂并不是难事。

卢植的表情没有多少变化。

只是在心中对这天下大势的变化,有了新的推演。

“韩遂马腾调往并州后,朝中那群想勾结马腾韩遂、甚至于益州刘焉来勤王的人,计划就落空了。”

“将有可能扰乱朝纲的人全部调走,董卓在长安的地位就难以动摇。”

“王子师书生之见,钻营于权斗,却疏于兵事;倘若杀了董卓,谁能约束得了西凉军的骄兵悍将?”

“若无能将强兵在手,即便杀了董卓,也不过是让关东群贼得利。”

“杀董卓容易,平天下艰难。”

看向青州方向,卢植的眼神多了一丝期待。

“显谋,论对大势的推演,这天下间无人能出你之右。”

“但这一次,你能猜得到,老夫的谋划吗?”

“倘若你猜不到,伱跟玄德的大志,可就难以实现了。”

右扶风。

得到圣旨的马腾,难以置信的惊呼:“太师要让我去并州?”

自董卓西迁长安后,马腾一直都在右扶风一带盘踞,但没有公然表示支持董卓。

倒不是马腾想勤王杀董,而是马腾想讨得好处。

马腾本是凉州边将,但因为凉州刺史耿鄙被部下李相如给杀了。

而被挑唆的马腾和韩遂以及王国等人,直接举旗反叛。

由一个朝堂的偏将军变成叛军,从镇压反叛的将领变成反叛朝廷的贼首,又怎么可能有勤王杀董的想法。

乱世逐利,真正想要匡扶汉室的人并不多。

不多时。

韩遂也拿着圣旨来寻马腾。

“寿成,你也得到圣旨了?太师封你什么官?”韩遂见面就问。

马腾将圣旨递给韩遂,语气凝重:“并州刺史,你呢?”

韩遂也将圣旨递给马腾,道:“镇北将军!”

顿了顿,韩遂语气也变得凝重:“太师这是想将我等调离西凉,借我等之力去征讨并州不服朝廷的势力。”

“借刀杀人之计,估计是尚书卢子干想出来的奸计!”

马腾颇有些忌惮:“自从卢子干效力太师后,太师的势力越来越强盛了,连皇甫嵩都选择了效力太师。”

“但左中郎将刘范和治书侍御史刘诞两人,依旧没有看清楚长安的局势,如今的太师不是他们能撼动的了。”

“文约兄,这圣旨,我们是接还是不接?”

韩遂亦有忌惮之意:“接,必须接!倘若一直留在右扶风,我等难有作为,而朝中那些人又总想着引我们为外援。”

“凭你我兄弟的本事,并州又有谁能挡?”

“待平定了并州,寿成你要个并州牧,而我要个征北将军,太师难道还能不给?”

想到这里,韩遂忽然有了笑意:“卢子干想驱虎吞狼,但他错估了你我兄弟的本事,养虎也可能会养虎为患啊!”

马腾见韩遂如此说,心底的担忧也少了几分,沉声道:“此去并州,我等及亲信部将的家眷,都得带去并州,避免太师今后以我等家眷要挟。”

韩遂点头:“机不可失!并州,将是你我兄弟崛起之地!”

对于董卓的任命,马腾和韩遂很快就有了决定。

留在右扶风危险重重,倒不如去并州谋求发展。

“砰——”

上好的酒樽被王允给砸在地上。

“卢子干,祸国之贼!”

得知马腾和韩遂分别被任命为并州刺史和征北将军,王允那个气啊!

一开始被卢植以“司徒王允跟吕布皆是并州人”为由,被董卓罢免了司徒之职,王允就已经很恼怒了。

低声下气的谄媚董卓,想着有朝一日能拨乱反正,一举诛杀董卓。

结果被卢植一句话就将计划给终结了。

本想着能引马腾、韩遂为外援,结果计划又被终结了。

最令王允惊惧的是,真心拥护董卓的公卿大臣越来越多了。

再这样持续,董卓废少帝杀少帝祸乱宫廷的罪行,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渐被长安的公卿忽略。

还谈什么清君侧?

不能清君侧,那他王允将会一直以“谄媚董卓之贼”的身份存在。

毕竟王允就是靠谄媚董卓才当上的司徒。

“太仆,天子有口谕。”

“讲。”

щшш ☢тtkan ☢c○

“好好御车。”

太仆掌舆马,《汉官仪》云:天子驾出,太仆御属车八十一乘。

听到刘协的口谕,王允不由叹气。

在被罢黜了司徒位后,王允就想凭借自身的名望替代贾诩当太傅,于是暗中给刘协写信表明心迹。

但此时的刘协,压根不信任王允,只以为王允是来试探的。

“哼,国家不能毁于卢子干之手。”

王允心一横,立即唤来侄儿王凌,附耳低语:“阿凌,你速回并州,以叔父之名游说并州士人。”

仔细交代了游说的目的,王允又道:“记住,只要马腾抵达并州,你就率众投效马腾!待时机到了,就可游说马腾勤王。”

王允暗暗冷哼:“卢子干,别以为老夫没有反制手段。在并州,老夫的话,还是有人听的。”

但王允不知道的是,王凌离开长安城前往并州,早就被卢植的人给盯上了。

“王子师啊王子师,你还真是不死心啊。”

“可惜了,你根本不明白老夫的真正目的。”

卢植的眼神一冷,写下密函,将王允遣其侄王凌入并州的事告知董卓。

封丘城。

袁术一边把玩传国玉玺,一边享受蜜水的甘甜。

即便是出征,袁术也不忘记享受生活。

就在此时,杨弘急匆匆到来。

“将军,军中有流言,西凉兵李傕、郭汜有意进犯。”

袁术的眼神顿时变得阴沉:“李郭二人,上回劫掠颍川郡,本将没跟他们计较,现在又敢来寻本将的不痛快?”

“让公孙范和公孙越分兵抵挡。”

杨弘迟疑道:“此二人是公孙瓒的亲信,未必肯用心。”

袁术挥了挥手:“无妨!本将本来也不信任公孙瓒,万一他们跟公孙瓒暗中勾结,岂不是坏本将大事?”

“将这两人调去抵挡李傕郭汜,也省得本将提防。”

将传国玉玺放进木盒中,袁术的眼神多了凶光:“白绕进攻濮阳,战事如何了?”

杨弘道:“袁绍虽然派遣了曹操坐镇濮阳,但白绕一路势如破竹,再有两日就能抵达濮阳了。”

袁术皱眉:“刘岱呢?还是没出现吗?”

杨弘摇头:“根据探子回报,刘岱一直在东平国,似乎,不准备助东郡。”

“胆怯之辈,坏本将大事。”袁术颇为不爽。

引蛇出洞,但蛇不出。

这让袁术颇感颜面无光。

“遣刘祥为先锋,立即进驻匡亭,派遣探子打探济阴郡守备情况。”

“本将要将刘岱这缩头乌龟引出来!”

具体的部署和调动,一直都是由袁术亲自来制定的。

即便杨弘有谋略,那也只是谋一些大势,行军作战方面,袁术很有自信!

“曹阿瞒,你也不要让本将失望,否则这白绕就不会来求本将了。”

(本章完)

第240章 十二军令,郭嘉陷入混乱第110章 收获民心,陈元龙的钦慕第147章 远交近攻,袁绍定连环计第44章 下官斗胆,恳请陈相退位第231章 刘备假节,憋屈的曹阿瞒第92章 反客为主,刘备凛威渐长第23章 论策黄巾,君必以民为本第191章 第三帝都,刘备决意建城第183章 刘备亲至,假途兵指刘岱第122章 焦心热中,田丰初见刘备第119章 俊猛子龙,刘备谋议黑山第266章 荀彧发狠,郑平部署河北第52章 汉家宗亲,青州刘氏底蕴第11章 师出同源,权谋蕴藏机变请假一天第304章 争夺兖州,兖州牧吕奉先第300章 奸诈曹操,吕布被迫嫁女第6章 潜龙出渊,刘备出仕县令第26章 十二策论,刘备立凌云志第167章 传国玉玺,孙坚洛阳撤兵第145章 冯谖三窟,向刘表借钱粮第262章 张飞入荆,刘备荀攸交心第72章 量才而用,磨灭祢衡傲气第225章 谋士对弈,各掌天下大势才回来,今天没时间写了,汗第250章 分兵之计,曹操兵败回豫第202章 坐山观虎,曹操喜袁术怒第107章 琅琊诸葛,汉代版少年班第299章 刘备南巡,曹操阴谋得逞第302章 破曹之计,郑平游说臧洪第130章 魅魔刘备,智驱先登讨董第98章 救天下者,唯玄德公一人第86章 刘备传檄,君子行以大义第270章 好谋无断,迟疑的袁本初第118章 出使青州,沮授举荐田丰第41章 谦雅之士,刘备盛礼敬贤第36章 初露峥嵘,喜得钱粮兵马第227章 吕布勤王,曹操兵戮吕县第134章 今日敌手,汉末三大良将第308章 南阳贾诩,夺取荆州之策第105章 兖州变故,刘备连横青徐第277章 文丑战败,公孙杀帝夺玺第18章 忠孝难全,义士奔赴仁主第240章 十二军令,郭嘉陷入混乱第61章 智驱虎豹,政令以利诱之第236章 惊弓之鸟,陈登疲兵之计第193章 引资招商,郑平糜竺论势第177章 双谋合变,袁绍袁术犯蠢第111章 少年卧龙,寻贤才要趁小第313章 虚虚实实,袁绍被打蒙了第309章 奸诈曹氏,刘备陆康论势第139章 巅峰皇甫,关羽麴义濒危第299章 刘备南巡,曹操阴谋得逞第320章 分化之策,郑平又骗人了第283章 南阳良将,黄忠甘宁魏延第126章 奸雄英雄,终究不是一路第275章 擘画大势,郑平最终目的今天没有第三更,容我花时间调整下后面的剧第126章 奸雄英雄,终究不是一路第71章 强兵碾压,郑平速破般县第316章 颜良贪功,关羽提刀请战第294章 汉家宗室,唯刘备独称贤第341章 郑平自污,刘备全明星战第64章 策马挥刀,安天下复汉室第105章 兖州变故,刘备连横青徐第155章 王佐之争,郭嘉计说荀彧第37章 利诱百姓,刘备聚粮于城第194章 生财有道,青州安诸州乱第336章 郑平回归,刘备决意称帝第198章 豫州易主,曹操封侯拜将第242章 三郡结盟,太史慈入扬州第167章 传国玉玺,孙坚洛阳撤兵第330章 许攸定计,刘协被劫走了第274章 袁氏内讧,刘备欲迎天子第291章 金印紫绶,大汉皇叔刘备第315章 五营齐出,孙坚颜良斗勇第305章 智说吕布,曹家有子曹昂第250章 分兵之计,曹操兵败回豫第179章 治乱之别,曹以暴吾以仁第107章 琅琊诸葛,汉代版少年班第38章 察民疾苦,寒微亦有人杰第321章 先乱后取,郭嘉献议和计第148章 群策群力,智者不谋而合第194章 生财有道,青州安诸州乱第95章 请君入瓮,青州决胜一战第7章 北海求亲,名家清淑闺秀第142章 苦肉奇计,玩战术心都脏第18章 忠孝难全,义士奔赴仁主第127章 巧魁儁乂,刘备再遇良将第332章 帝位之争,刘虞私问刘备第333章 刘虞之计,三宗共举刘备由于小孩反复发烧,明天开始暂时一更第167章 传国玉玺,孙坚洛阳撤兵第291章 金印紫绶,大汉皇叔刘备第72章 量才而用,磨灭祢衡傲气第201章 以帝为虎,二虎竞食之计第128章 分治冀州,刘备劝和袁韩第66章 破贼杀敌,关羽初显帅才第216章 卢植计成,董卓伏诛授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