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壮哉玄德,文王孝公之礼

bookmark

第20章 壮哉玄德,文王孝公之礼

“显谋先生来得竟然如此之快?”刘备又惊又喜。

虽然剧县到高唐县的距离更近一些,但书信的传递也是需要时间的。

更何况,即便得到了书信,郑平也未必会立即来高唐县。

刘备本意是秋收之后再去一趟高密县二顾郑平,以示心诚的。

却不曾想,这昨日刚回高唐县,今日郑平就抵达城下了。

“翼德,随我出城迎接!”

刘备将县丞晾到了一边,招呼张飞出城。

张飞收剑回鞘,狠狠的瞪了县丞一眼:“权且记下你的性命,待俺们迎接了显谋先生,再论你罪!”

县丞战战兢兢,眼神有些茫然。

北海郑平?

这又是哪家的名仕,竟然让县令大人如此礼遇?

猛然间,县丞脑中灵光一闪,眼神中也多了七分惊喜:“难道,是北海名仕康成先生郑玄之子?我有活命之机了!”

县丞回头一瞥,见刘备和张飞早已没了影儿,连忙滚爬起来,向衙署别院跑去。

哒哒哒.

骏马驰骋。

刘备在城内疾行,早有张飞在前开路。

那如虎豹般的大嗓门在主道上响起:“县令迎贤,速速回避,切莫挡了道!”

刘备平日里是不会在城内策马扰民的,当县尉的时候,还经常在城内走访,嘘寒问暖,颇有仁名。

但今日却破例在城内策马,还令张飞前方开道,这让城内的士民黎庶不由好奇。

“刘县尊这是要去迎接哪家的贤士,竟然这般的急切?”

“虽然早知道刘县尊礼贤下士,但如今日一般城内策马疾行生怕怠慢了贤士的举动,还是第一次见到啊。”

“我刚从城门口来,听说城外来了一个自称北海郑平的儒生,你们有谁听过北海郑平吗?”

“北海郑平?莫非跟康成先生有关?”

“有同去瞧瞧的吗?”

“同去!同去!”

“.”

一时之间,好事的士民纷纷向城门口涌去。

但大抵都是好奇之声,几乎没有酸儒在碎言,足见刘备在高唐县的人望。

城外。

郑平策马驻立,闭目养神。

自剧县到高唐县,郑平率斥候十骑,一路倍道而行。

虽然途中有些惊险,但郑平机警,都轻易的避开了。

高唐令,是刘备第一个正式担任的县令级正职,不是公孙瓒麾下的别部司马、平原相以及陶谦任命的豫州刺史这种不由朝廷认可的伪职。

而是由朝廷正式任命的平原相陈纪亲自委任的平原郡高唐令。

食汉禄,名正言顺!

郑平深知,刘备要立足青州,高唐令这个朝廷正职就不能丢。

因此郑平才会在得到刘备书信的第一时间,就来高唐县了。

郑平虽然有“狂士”之名,但“狂士”不等于恃才傲物。

贤士,应当以务实为核心,而非追逐虚名。

既然见到了刘备的诚意,就不用再几经试探了。

倘若去追逐虚名,让刘备三顾而请,对于现在的青州局势而言,那是在将青州两百余万士民黎庶当成虚名的牺牲品。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若真如此傲慢,那郑平跟清谈高论的焦和又有什么区别?

夏日炎热的燥风,如火一般刮在脸上。

感受到地面一阵阵细微的震动,郑平徐徐睁开了双眼,明眸看向城门口。

只见一骑飞奔而出,在郑平前方三米处勒住战马,真诚而略显急促的声音随之响起:“显谋先生远道而来,刘备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一县之尊,在听闻郑平到来时,不仅亲自策马出城迎接,见面第一句还是赔礼。

城门口的士卒,一个个都看傻了眼。

随之而来的士民,听到城门士卒的低语,亦是震惊不浅。

刘备对郑平的礼遇,让这群士民门卒又是感动又是羡慕。

扫了一眼城门口簇拥的士民,郑平嘴角泛起笑意。

这可是替刘备扬名的好机会啊!

善谋者,要善于抓准稍纵即逝的时机。

于战马上拱手一礼,郑平抬高了嗓音,语气中多了七分的感动:“我本北海一白身,略有薄名,未逢明主。”

“承蒙县尊厚爱,竟不辞辛劳、亲自千里之外的高密县寻访我!”

“县尊有求贤的诚心,又有济世的壮志,郑平岂敢不奔赴而来?”

“周有文王拉车求姜尚,秦有孝公求贤得商鞅。郑平不才,虽然不敢自比姜尚、商鞅,但念县尊知遇之恩,愿以毕生之谋略,助县尊济世安民!”

“以仁义之光,扫乱世雾霾!”

郑重而真诚的言语,在城门口响彻。

刘备愕然的看向郑平。

这,言重了吧?

我虽然求贤,但也不敢自比文王和孝公啊。

还有“不辞辛劳、不远千里”这话,更适合称赞显谋先生伱吧?

紧随而来的张飞,同样有些懵。

“早知道显谋先生这般好请,俺还让大哥去什么高密啊?”张飞不由奇怪,低声嘀咕。

但刘备却不敢有张飞这样的想法。

难道,又是在诈?

刘备不由想到了第一次遇到郑平时,那如变戏法一般的伪装。

但这里人多眼杂,刘备也不便多问。

想到这里,刘备连忙回了一礼:“先生言重了!我既是汉臣,自当以安民为己任。”

“唯恐不能胜任,故而请先生出仕!”

“先生一路辛苦,请随我入城再叙。”

郑平也不多言,跟着刘备策马入城。

但到了城门口时,刘备明显感受到了城门口士民门卒眼中的钦慕。

甚至于还有士人高呼:“恭喜刘县尊得贤才!”“高唐有刘县尊,士民之幸事啊!”之类的赞美之语。

刘备有些受宠若惊,不断的拱手回礼。

“县尊在高唐县,颇受人尊敬啊。”待到人群散去,郑平恢复了常态,和煦而笑。

此时。

刘备终于反应过来,肃然起敬:“先生刚才是在替刘备扬名?”

郑平轻轻摇头:“若无县尊往日积累的仁义,又岂会有今日士民欢呼之景?”

“我不过是恰逢其会,不可居功。”

刘备凛然,有才能识时机,谦逊又不居功,这才是真正的贤才啊!

“先生过谦了!”

改成三更的话,是不是追读更多一些

(本章完)

第223章 荀攸到来,刘备闻听噩耗第95章 请君入瓮,青州决胜一战第257章 白袍添将,袁绍惊言中计今天停电了,只有一更哈第104章 贤才来投,刘备声名渐起第200章 因势利导,人才拯救计划第333章 刘虞之计,三宗共举刘备第202章 坐山观虎,曹操喜袁术怒第43章 借古讽今,论官尸位素餐第111章 少年卧龙,寻贤才要趁小第47章 皇室帝胄,平原王外甥女第61章 智驱虎豹,政令以利诱之第325章 四路并进,袁绍决意南征第205章 人才济济,刘备喜得三杰第75章 祈天灯现,破乐陵斩贼首第62章 迅雷之势,两县黄巾皆平第27章 欲承其重,刘备镜心通明第240章 十二军令,郭嘉陷入混乱第321章 先乱后取,郭嘉献议和计才回来,今天没时间写了,汗第85章 借粮救民,吾辈义不容辞请假一天第155章 王佐之争,郭嘉计说荀彧第175章 盐铁之论,带阿亮入军营第289章 曹刘相会,奸雄试探仁主第88章 袁曹密谋,刘备名扬四州第163章 乾坤难测,天下大势已乱第143章 出使青州,此诏事关重大第154章 终得冀州,袁绍聚拢贤才第293章 领左将军,刘备开府治事第153章 颍川群谋,沮授独木难支第125章 初见袁绍,刘备欲挖颜良第263章 荀攸出仕,郑平迁为军师第134章 今日敌手,汉末三大良将第154章 终得冀州,袁绍聚拢贤才第273章 通敌之罪,郑平密计初成第205章 人才济济,刘备喜得三杰第192章 南下琅琊,郑平忽悠曹嵩第311章 群谋众议,斗郑平争兖州第65章 何为仁义,彼害之我利之第318章 疲虎之计,关羽颜良相遇第66章 破贼杀敌,关羽初显帅才第156章 赵云献策,常山国的选择第126章 奸雄英雄,终究不是一路通知:十六号恢复三更。第100章 卢植赠书,加强版关云长第64章 策马挥刀,安天下复汉室第97章 昭烈之勇,刘备大败徐和第117章 常山真定,义士奔赴临淄更新说明第273章 通敌之罪,郑平密计初成更新说明第2章 兵不厌诈,一策惊退黄巾第237章 人心尽失,袁术又作死了第215章 诛董之局,卢植诱说吕布第153章 颍川群谋,沮授独木难支第137章 九原鸠虎,本侯智勇双全第308章 南阳贾诩,夺取荆州之策更新说明第113章 围炉而坐,刘备论讨董事第61章 智驱虎豹,政令以利诱之第330章 许攸定计,刘协被劫走了第176章 二袁争锋,青州岂能不来第89章 借刀杀人,焦和欲诛刘备第24章 通达政令,驱黎庶除反贼第115章 贤才齐聚,拥韩馥制袁绍第209章 先兵后礼,青州强硬表态第73章 声名鹊起,贤士兼济天下第199章 四海皆惊,公孙瓒杀天使第52章 汉家宗亲,青州刘氏底蕴第342章 四营乱阵,袁绍被乌桓坑第1章 趋利避害,奇士初逢仁主请假一天第34章 坚壁清野,张飞的大耳刮第129章 以仁驱武,亦知先登之勇第180章 长安变势,韩马进兵并州第155章 王佐之争,郭嘉计说荀彧第147章 远交近攻,袁绍定连环计第209章 先兵后礼,青州强硬表态第213章 以静制动,刘备稳坐青州第326章 敌后战法,袁绍心态炸裂第208章 少年三杰,刘备用兵徐州第28章 选将练士,关羽孤傲依旧第268章 策瑜双壁,公孙瓒的决意第177章 双谋合变,袁绍袁术犯蠢第43章 借古讽今,论官尸位素餐第208章 少年三杰,刘备用兵徐州第172章 奇谋论势,袁曹布局兖豫第57章 初战告捷,郡丞真乃奇人第167章 传国玉玺,孙坚洛阳撤兵第225章 谋士对弈,各掌天下大势第55章 雷霆手段,巧计慑服郡兵第49章 功名未立,吾志当存天下第193章 引资招商,郑平糜竺论势第83章 救荒活民,仁主不计荣辱第173章 豫州战起,刘备文武齐聚第139章 巅峰皇甫,关羽麴义濒危第116章 双鱼濡沫,刘备迎娶郭昭第289章 曹刘相会,奸雄试探仁主第63章 壮哉关羽,我辈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