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陶谦战死,徐州易主而抉

bookmark

第229章 陶谦战死,徐州易主而抉

营寨中。

陶谦呆若木鸡。

白日里才驳斥了曹豹,讽刺了那个不知名的儒士,结果一到夜里就被曹操放火烧营了!

本就是大热天,再有这一场大火,陶谦感觉呼吸都不顺畅了。

听着耳边响起的一阵阵惊呼声、惨叫声、恐惧声,陶谦连逃跑的想法都没有了。

“完了,全完了!”陶谦两眼无神、喃喃低语。

吕县和彭城相继被攻破,如今又被曹操劫营放火,除了郯城留守的四千丹阳新兵,陶谦的嫡系兵马几乎损失殆尽。

“使君,快逃!”

身边的亲卫可不敢跟陶谦一样呆立原地。

这火势虽然没烧到帅帐,但浓烟已经开始呛鼻了。

被亲卫簇拥着,陶谦木然的向营寨外撤离。

然而。

曹操有心生擒陶谦,又岂会让陶谦逃跑?

刚冲出营寨,陶谦就遇到了夏侯惇。

“陶谦老儿,往哪里走?”

夏侯惇横刀立马,兴奋的盯着陶谦,仿佛在盯一块肥肉。

生擒陶谦,这可是头功!

“谁也不要抢,陶谦老儿是本将的!”

夏侯惇一声令下,提刀策马冲向陶谦。

其余曹兵,亦是杀向陶谦的亲卫。

而在后军辎重营。

曹豹遇到了曹洪。

亲卫披甲而眠,曹豹虽然慌乱,但也不至于见了曹洪就抱头鼠窜。

奋力拼杀下,勉强能挡住曹洪。

但想要去救陶谦,曹豹却是办不到。

眼见火势越来越大,曹兵也越来越多,曹豹心中惶恐不敢再战,带着十余骑突围而去。

半个时辰后。

营寨的喊杀声渐渐消失。

夏侯惇押着披头散发的陶谦来到曹操面前。

“明公,陶谦老儿已被末将生擒!”夏侯惇得意洋洋,颇有炫耀之意。

曹操细眼一眯,踱步来到陶谦跟前,冷喝道:“匹夫,杀我父之时,可曾想过今日?”

陶谦抬头瞥了一眼曹操,不屑冷哼:“曹贼,要杀就杀,何须多言?”

曹操也不着急,徐徐而道:“你知道为什么,本将能在这里伏击你吗?”

见陶谦不说话,曹操也不恼怒,踱步自道:“你若在傅阳坚守,跟武原的臧霸成掎角之势,本将未必能速胜。”

“结果你偏偏放弃优势,每日急行军六十里想夺彭城。”

“让本将猜猜,你肯定是得到了刘备的传讯,想跟臧霸拖延本将,给刘备取小沛的机会。”

陶谦眼神多了惊讶,但依旧不说话。

曹操话锋一转:“真是愚蠢啊!你杀我父,却妄想以移祸之计嫁祸给刘玄德。”

“那刘玄德是什么人?岂会任由你来嫁祸?”

“昔日兖州刺史刘岱,为了一己私利而扣押了送往青州的赈灾粮,刘玄德就以假途灭虢之计,将刘岱生擒送往长安。”

“袁术背盟撤兵,又截杀青州勤王兵,惹得刘备大怒,不仅夺了袁术窃取的传国玉玺,更是将袁术打了个半残,不得不撤去淮南苟延残喘。”

“你今日有此难,皆因刘玄德之计啊。”

陶谦的瞳孔猛地紧缩:“曹贼,休得离间老夫跟玄德,你以为老夫会信吗?”

话虽如此,但陶谦内心逐渐怀疑刘备的用意了。

曹操大笑:“陶恭祖,你好歹也算个人物,岂会如此愚昧?”

“刘备若真想助你,早就如上次一般,遣关羽张飞迎战了。”

“你若不死,刘备又如何能换个对青州更有利的徐州牧?”

陶谦沉默片刻:“你既然认为刘玄德要借刀杀人除掉老夫,为何还要中计?”

曹操捋髯道:“正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你杀我父,我必杀你,不杀不足以泄心头之愤。”

“刘备想借刀杀人,那本将就将计就计,引袁术北上争抢徐州。”

“想必你也遣人游说过袁术,想让袁术出兵豫州,迫使本将退兵。”

“只可惜啊,一只快老死的山羊,又岂会有资格跟虎狼谈条件?”

“这徐州,我想要,刘备想要,袁术同样想要!”

陶谦的面色多了一丝惨白:“曹贼,你说够了吗?要杀就杀,老夫宁死不辱!”

自曹操口中得知,刘备和袁术也在谋夺徐州后,陶谦已经没了任何的侥幸心理。

沮授描绘的合纵连横,根本就是虚妄之语。

三家夺徐,陶谦如何能挡?

“悔不该信曹宏的移祸之计,否则老夫又怎会有此劫难!”

“玄德啊,老夫可死,徐州可让,希望你能放过老夫家眷。”

陶谦暗暗从长叹。

此时的陶谦,并没有因此而怨恨刘备。

毕竟移祸青州的事,本来就是陶谦做得不厚道。

虽然这是曹宏擅自执行的,但陶谦得知此事后也没有给刘备写信解释,而是默许了移祸青州。

“曹孟德,给老夫一个痛快吧!”陶谦眼神逐渐凶狠。

曹操顿感无趣。

本想在陶谦死前,听听陶谦大骂刘备背信弃义之类的话、然后再怒斥陶谦等等,以此来排解心中的烦忧,但陶谦却不想跟曹操纠缠。

“斩了。”

曹操没有再迟疑,挥了挥手,示意夏侯惇将陶谦押出去。

不多时。

夏侯惇将陶谦的首级送到了曹操跟前。

扫了一眼陶谦的首级,曹操的语气也多了冰冷:“陶谦既死,我等即刻退兵彭城。”

“同时传檄安民,将陶谦的死讯散布出去。”

“接下来,就看刘备和袁术如何应对了。”

另一边。

突围的曹豹,一路狂奔回傅阳,聚拢溃兵准备死守傅阳城。

但很快,陶谦的死讯传到了傅阳城,顿时让城内残兵败将惊惧不已。

就在曹豹迟疑不决的时候,祢衡再次寻到了曹豹。

“不悔先生,你不是回郯城了吗?”曹豹有些惊讶。

祢衡笑道:“将军既然还活着,那我自然得来寻将军了。”

曹豹的语气多了幽怨:“你莫非很想本将死?”

祢衡摇头:“若我希望将军死,又岂会一直提醒将军加强戒备,谨防火攻?”

曹豹不假思索:“可你逃了。”

祢衡无奈:“将军,我只是个儒生,不似将军神勇,不逃就得葬身火海了。将军若是记恨,那请将军杀了我吧。”

祢衡脖子一忤,一副请死的模样。

有那么一瞬间,曹豹真想砍了祢衡。

倒不是曹豹记恨祢衡,而是祢衡此时的模样太欠揍了!

伸出脖子给人砍,有几个人能忍啊?

良久。

曹豹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屏退左右,道:“不悔先生,如今陶使君被曹操杀害,傅阳城兵无战心、将有异心。我有降曹之意,但又怕曹操不肯接纳,可有良策教我?”

祢衡大笑:“将军何其愚也!宁可降曹,也不肯依附青州牧,岂不是舍本逐末?”

曹豹叹气:“不悔先生,不瞒你说。这徐州谁都可以依附青州牧,唯独我曹氏不能依附。”

祢衡疑道:“这是为何?”

曹豹长叹,苦恼道:“皆因族兄曹宏,以移祸之计,将杀曹嵩一事嫁祸给了玄德公。陶使君若在,玄德公还会给予几分薄面。”

“陶使君如今不在了,玄德公又岂会容我?”

祢衡大笑:“将军多虑了!曹宏是曹宏,将军是将军。”

“将军莫非忘记了,昔日跟子干公一起勤王讨董一事?”

“子干公虽然故去了,但玄德公的义弟关将军尚在,将军何不请关将军入主徐州,暂领徐州牧一职?”

“关将军此人颇重义气,念往日勤王讨董的情谊,又岂会容不下将军?”

曹豹顿时眼前一亮:“昔日若非关将军相救,本将早已死了。只是,迎关将军入主徐州,唯恐其余文武不服。”

“陶使君虽然死了,但两位公子还在,我若奉关将军为徐州牧,有卖主求荣之嫌。”

“关将军此人,亦是忠义之辈,若见我奉让徐州,很可能会反责于我。”

祢衡摇头:“将军,这州牧乃国家重职,又岂能如王侯一般传嗣于子孙?”

“陶恭祖不能护徐州之民,将军迎奉关将军入徐州,乃是替徐州士民谋福,谁敢不服?”

“关将军忠的国家大义,立志助玄德公匡扶汉室天下,又岂会因此而责怪将军?”

“将军切勿疑虑。”

曹豹愕然的看向祢衡:“不悔先生,你怎会对关将军如此了解?”

见曹豹面有疑惑,祢衡不再隐藏身份,向曹豹拱手一礼:“青州劝学从事、别驾府书佐祢衡祢郑平见过将军。”

“不悔只是在下的化名。”

曹豹惊得退后一步。

虽然曹豹不似谋士们思维敏捷,但此时也有了一些猜测。

“你是青州重臣,却化名潜伏在本将身边,意欲何为?”

祢衡笑道:“自然是为了徐州!陶使君守不住徐州,又替徐州招来祸事,玄德公自然是不能忍的。”

“玄德公有天子赐予的节杖,有假节之权。”

“大汉有律,凡持有节的使臣,就代表皇帝亲临,象征皇帝与国家,可以行使权力。”

“将军,还需要我再多解释吗?”

有些话,点到即止。

曹豹也不是愚笨人,很快就领悟到了祢衡的意思。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曹豹拱手道:“末将愿听玄德公之命。”

从本将到末将,曹豹的称呼改变,也意味着对刘备的态度有了变化。

祢衡善意道:“听闻将军有一女,正是待嫁之龄?”

曹豹微微一愣:“小女阿媛,的确待字闺中。”

祢衡提醒道:“关将军有一子,如今也在关将军帐下候命。将军若有意,可结个良缘。”

曹豹心中的疑虑彻底消失,连连拱手道:“谢祢先生提醒,末将知道该如何做了。”

拉拢人,自然是得给好处的。

祢衡虽然没有向曹豹保证关羽就一定会同意这门亲事,但至少给了曹豹一个机会。

至于能不能成,就得看曹豹自己的本事了。

曹豹心中高兴。

有跟关羽同讨董卓的往日情谊在,又有奉关羽入徐州的情分在。

关羽怎么也得给几分薄面。

陶谦被曹操擒杀的消息,很快就传回了郯城。

听闻陶谦战死,陶谦的两个儿子陶商陶应,惊怒不已,就要率剩余的四千丹阳新兵应战曹操。

但这个决定却被别驾糜竺给否决了:“陶使君战死,徐州无首,当务之急,是选出新的州牧暂领徐州,如此才能号令诸郡国。”

陶应道:“这还需要选吗?让我大哥暂领徐州牧,替父报仇!”

衙署顿时一片寂静。

陶应见状,怒道:“尔等受我父亲赏识,才有如今的官位。食其禄忠其事,难道你们不肯替我父亲报仇?”

陶商的眼神也变得阴沉:“诸位,我暂领徐州牧,难道不行吗?”

糜竺不答。

典农校尉陈登却是出列道:“商公子,州牧乃国家重职,岂能如王侯一般传嗣?陶使君在时,你二人皆未出仕,如今却要暂领徐州牧,于理于法,皆不合规矩。”

陶商握紧了拳头:“既然你说不合规矩,那谁合规矩?谁愿意替我父亲报仇,他就是徐州牧,如何?”

争论之时。

人报曹豹返回。

陶商陶应顿时如溺水的人抓住了稻草一般,连忙请曹豹入内。

一见曹豹,陶商就道:“曹将军,你若能替我父亲报仇,你便是徐州牧。”

衙署文武,纷纷摇头。

曹豹扫了一眼众人,呵斥陶商陶应道:“州牧乃国家重职,岂能说让谁当就让谁当?”

“两位公子,你们不懂官场事,就不要乱说话。”

陶商陶应瞪大了眼睛。

“曹将军,连你也——”陶应很不满。

曹豹却是不再理会陶商陶应,而是仗剑看向府衙文武:

“大汉有律,凡持有节的使臣,就代表皇帝亲临,象征皇帝与国家,可以行使权力。”

“玄德公有天子赐予的节杖,有假节之权。”

“如今曹贼犯境,本将有意奉汉寿亭侯关羽,暂领徐州牧,尔等可有意见?”

糜竺和陈登在见到祢衡跟着曹豹一起到达后,心中就已经明白了郑平的目的。

于是两人纷纷出列。

“玄德公仁德,关君侯忠义,若奉关君侯暂领徐州牧,糜氏将鼎力相助。”

“陶使君不幸战死,但徐州危机未除。西有曹操,南有袁术,唯有关君侯领徐州牧,方可退敌!”

恢复更新,求月票啊

(本章完)

第97章 昭烈之勇,刘备大败徐和第155章 王佐之争,郭嘉计说荀彧第141章 表奏州牧,董卓拉拢刘备第300章 奸诈曹操,吕布被迫嫁女第9章 儒生英气,敢称少年有为第48章 亲上加亲,刘备喜得良缘第119章 俊猛子龙,刘备谋议黑山第171章 断交绝盟,四方俊杰勠力小孩发烧,今天两点这章只能欠更了第99章 众望所归,继任青州刺史第187章 兄弟相会,刘备获得玉玺第70章 义薄云天,关羽平定高唐第206章 青州三营,淮南佐世之才第254章 征北将军,临淄侯刘玄德第237章 人心尽失,袁术又作死了第266章 荀彧发狠,郑平部署河北第327章 踏冰借道,刘备雪夜破袁第73章 声名鹊起,贤士兼济天下第191章 第三帝都,刘备决意建城第299章 刘备南巡,曹操阴谋得逞第314章 围魏救赵,郑平算敌所算第180章 长安变势,韩马进兵并州第71章 强兵碾压,郑平速破般县第176章 二袁争锋,青州岂能不来第261章 考校亮逊,宗太公为本谋第289章 曹刘相会,奸雄试探仁主第104章 贤才来投,刘备声名渐起第17章 静以致远,刘备来信相邀第172章 奇谋论势,袁曹布局兖豫第250章 分兵之计,曹操兵败回豫第198章 豫州易主,曹操封侯拜将第178章 破袁术谋,关羽举兵北上第133章 鬼才布计,刘岱袁绍联姻第84章 志同道合,孔融盛赞刘备第183章 刘备亲至,假途兵指刘岱第29章 星汉灿烂,当聚文武义士请假一天第98章 救天下者,唯玄德公一人小孩发烧,今天两点这章只能欠更了第204章 初入青州,刘虞备受震惊第294章 汉家宗室,唯刘备独称贤第66章 破贼杀敌,关羽初显帅才第265章 关中大旱,刘协欲迁青州第115章 贤才齐聚,拥韩馥制袁绍第280章 张郃献城,第七营大戟营第258章 关中旱灾,荀谌欲说荀攸第269章 浑水摸鱼,郑平乘船北上第210章 智威云长,曹操心生嫉妒第112章 促膝长谈,刘备初遇陈登第291章 金印紫绶,大汉皇叔刘备第253章 大赏特赏,刘备得青徐扬第290章 大汉忠臣,刘备献礼玉玺第109章 刘备南下,诸葛瑾的震撼第59章 攻心为上,郑平长袖善舞第316章 颜良贪功,关羽提刀请战咳咳,新书发了第268章 策瑜双壁,公孙瓒的决意第81章 义驰北海,东莱郡太史慈第198章 豫州易主,曹操封侯拜将第222章 沮授田丰,刘备谋事之士第124章 南北之势,结盟袁术陶谦第299章 刘备南巡,曹操阴谋得逞第28章 选将练士,关羽孤傲依旧第65章 何为仁义,彼害之我利之第11章 师出同源,权谋蕴藏机变第10章 惟贤惟德,刘备一访郑平第182章 调虎离山,关羽计算袁术第340章 诸葛出手,另类的出师表第16章 赠字瑾瑜,郑平盛赞刘备第202章 坐山观虎,曹操喜袁术怒第18章 忠孝难全,义士奔赴仁主第121章 赤胆忠心,关羽戏耍逢纪第207章 豫州事变,曹操陶谦结怨接下来几天的更新(必看)第288章 郭图暗议,刘备兵至虎牢第171章 断交绝盟,四方俊杰勠力第40章 孙乾到来,酒水论映人心第222章 沮授田丰,刘备谋事之士更新说明第120章 举兵邺城,关羽傲气依旧第209章 先兵后礼,青州强硬表态第50章 胡昭堂妹,张飞心有所属第290章 大汉忠臣,刘备献礼玉玺第186章 袁术败逃,张飞巧遇典韦第95章 请君入瓮,青州决胜一战第137章 九原鸠虎,本侯智勇双全第70章 义薄云天,关羽平定高唐第107章 琅琊诸葛,汉代版少年班第172章 奇谋论势,袁曹布局兖豫第175章 盐铁之论,带阿亮入军营第161章 舌灿莲花,郑平游说刘虞第1章 趋利避害,奇士初逢仁主第78章 卢植出山,招募幽州志士第212章 刘宠遇刺,袁绍拉拢袁术第296章 曹操中计,君疑臣则臣死第25章 谋士脏计,诱豪强借田地第286章 李通文聘,张飞薅疯了啊第163章 乾坤难测,天下大势已乱第179章 治乱之别,曹以暴吾以仁小孩发烧,今天两点这章只能欠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