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大赏特赏,刘备得青徐扬

第253章 大赏特赏,刘备得青徐扬

张邈整个人都不好了。

这改日再议,只是给双方一个台阶,避免一个尚书令、一个汉寿亭侯当众吵起来,刘协面上不好看。

结果,关羽直接揪住“改日再议”四个字,将张邈和陈宫定义成擅权之臣,欲效仿董卓、王允、李傕?

连卢植都抬出来了?

“汉寿亭侯,你言过了!”张邈铁青着脸:“我等诛杀叛贼李傕、郭汜后,陛下就已经亲政,岂会如董卓、李傕一般擅权?”

关羽冷目而对:“陛下既然已经亲政,尔等屡屡阻挠又是什么道理?”

张邈死咬牙关:“难道身为臣子,就不能劝谏陛下吗?”

“劝谏?”关羽丹凤眼怒睁:“陛下赏赐有功之臣,尔等却三番两次的阻挠,你将之称呼为劝谏?”

张邈顿时语塞。

刘协的脸色也沉了下来。

本来是迎接功臣的大喜事,却忽然变成了剑拔弩张的局面。

“张司徒,退下吧。”刘协呵斥一声,看向张邈的眼神多了不满。

张邈吃了一惊,知道今日的言行已经引起了刘协的猜忌,连忙低头请罪:“陛下,臣知罪。”

看向关羽,刘协的语气微微缓和:“汉寿亭侯,暂消怒气吧。朕这次没有被挟持,军政诸事,皆会由朕过目。”

“温侯、司徒和尚书令,也不是擅权之臣。”

“朕也不是昏聩之君,自然会赏罚分明,不会因此而寒了忠臣义士之心的。”

“刘繇兵败辱君,虽然侥幸逃得一命,但已经不适合再当扬州刺史;太史慈智勇双全,能驱兵讨贼,能选贤治政,可替朕牧守扬州。”

“诏令稍后就会下达,忠臣义士知晓朕之心意,定会勠力同讨涿城伪帝。”

刘协这话说得相当有水平,既安抚了吕布、张邈和陈宫,也安抚了关羽。

关羽连忙行礼请罪:“陛下,是臣方才鲁莽了。臣委实不愿再看到朝中有奸人权臣作祟,以至于让陛下寒了忠臣义士之心。”

张邈和陈宫暗暗对视一眼,内心的忌惮更深了。

“关羽一介武夫,竟也有如此心计?”

“必然是来长安城之前,就已经提前预演过这种情况,才会有如此反应。”

“那袁术给关羽请赏,肯定也是提前商量好的。”

“该死!中这匹夫之计了。”

张邈和陈宫终究还是有私心的。

若无私心,全力助刘协拉拢刘备关羽等人,以刘备的个性,必然会甘心当一个大汉相父。

可惜。

张邈和陈宫只是比董卓、李傕在方式上要多一些技巧,将挟天子改成奉天子,论其本质跟董卓、李傕没什么区别。

张邈和陈宫,依旧是想要执掌朝中权柄。

辅政大臣,只能是张邈和陈宫,而不能是刘备!

没了张邈和陈宫的反对,刘协当殿拟了圣旨,让黄门侍郎宣读了对关羽和太史慈的任命,其余有功将士,也得到了相应的册封。

而朝中除吕布、张邈和陈宫外的公卿,也没反驳。

一部分是不愿意掺和此事,一部分则是存心想看张邈陈宫的笑话。

这朝中公卿,可不是铁板一块!

至于袁术,刘协先是论了袁术的罪,随后又论了袁术的功,功过相抵后,袁术被罚在长安城禁足三年。

三年后,若表现良好,可以返回汝南继承汝南袁氏的侯位。

袁术对此也没反对。

三年而已,忍忍就过去了。

待三年后返回汝南,依旧能东山再起。

“别以为本公会就此甘于平凡,本公以一人之命,保麾下文武之命。”

“他日再回汝南,振臂一呼就可召来旧部。”

“区区小天子,又如何能奈何得了本公?”

“郑显谋,如今你跟刘备已经立于风口浪尖之上,这朝中的公卿,可不会真的将你们视为功臣。”

“狡兔死,走狗烹,自古以来,皆是此理。”

“他日你心灰意冷之时,便是本公鱼跃龙门之日。”

许县。

张超来寻曹操,具言张邈之意。

“孟卓要我去长安?”曹操眯着细眼,仔细揣摩张邈的用意,又召来荀彧、毛阶、郭嘉、戏志才等人商议。

自淮陵退兵后,曹操一直都在许县自舔伤口。

如今局势,曹操距离荀彧和毛阶的奉天子以令不臣战略越来越远。

别说奉天子令了,曹操在豫州的掌控力也因为淮陵战败而下降。

跟着曹操的,都是希望跟着曹操得到富贵的。

然而,曹操两次攻打徐州没讨到好处,攻打袁术又损兵折将的返回。

不少豫州士族豪强,对依附曹操有了疑虑。

荀彧其实也很难受。

荀彧一直都不赞成曹操图谋徐州。

自东武阳跟着曹操开始,荀彧的战略重心都在天子上。

然而,曹操一开始心念兖州,兖州被臧洪得到;后来当了豫州牧,曹操又心念徐州,结果两次图谋徐州都失败了。

无奈之下又只能响应刘备的号令,去抢生擒袁术的功劳,结果功劳没抢到,还损兵折将退回了豫州。

兜兜转转下,荀彧在初平二年就替曹操定下的战略,到如今兴平元年了,依旧未能实现。

反而让张邈寻得机会击败了李傕、郭汜,完成了荀彧想让曹操完成的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战略。

听得张邈要邀请曹操去长安,荀彧顿时有了心思:“既然是张司徒盛情邀请,明公理当去趟长安。”

曹操皱眉:“我去长安,又能有什么作为?难道要让我听命于孟卓吗?”

张超在别处静候曹操的回答,这个房间里只有曹操、荀彧、毛阶、郭嘉和戏志才,都是亲信之人,曹操自然也没有隐瞒心中所想。

郭嘉和戏志才没有开口。

涉及战术,郭嘉和戏志才颇为精通。

涉及曹操的发展战略,荀彧和毛阶更适合。

毛阶则是看向荀彧,这话题是荀彧提出来的,自然不能喧宾夺主。

荀彧微微敛容:“明公,关中凋敝,颍川富庶。此去长安,只为一事!”

曹操内心一震,隐约猜到了什么,问道:“何事?”

荀彧一字一顿地道:“迁都!”

话音一落,不仅曹操震惊,毛阶、郭嘉、戏志才亦是惊讶的看向荀彧。

荀彧,竟然要让天子迁都!

曹操深深的吸了一口凉气,起身踱步:“迁都之事,又岂是我能决定的?天子未必会同意。”

荀彧目光灼灼,眼神笃信:“即便天子现在不答应,不久之后也会答应的!”

“关中屡遭兵祸,民生凋敝,光是恢复民生,至少都得三年,还得祈祷上天,这三年里风调雨顺,无旱灾无蝗灾。”

“近日有消息传来,袁绍连败公孙瓒七阵,公孙瓒已经躲在易京不敢出战了。”

“最多一年,袁绍就能彻底击败公孙瓒,整合幽州、冀州、并州三州之力。”

“到那时,袁绍必将南下!”

“天子想要整合青、兖、豫、徐、荆、扬六州之力,就不可能继续待在关中。”

“原本迁都回洛阳,是最合适的;可如今洛阳早已经被董卓焚毁,百里无人烟,已经不适合立都了。”

“许县富饶,地势险要,是迁都的绝佳之地。”

“如此,明公便可真正奉天子以令不臣,召六州之兵同讨伪帝,立不世之功!”

曹操会意道:“我明白文若的意思了。这个时候去长安请天子迁都,天子定然不会答应。可天子不得不迁都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又会是我。”

“大势之下,天子不能久待长安,只能自长安入洛阳。”

“可洛阳同样凋敝、难以固守,一旦本初出兵虎牢,天子就立于危墙之下了。”

“反观许县,地势险要、粮草充足,本初想要打许县,得先渡河打兖州。”

“妙啊!”

曹操抚掌大赞。

荀彧也挺无奈的,原本是不需要这么麻烦的迁都,结果曹操非要去惦记兖州和徐州,以至于蹉跎两年多了,被张邈给捷足先登。

如今之计,虽然听起来很妙,但不一定会成功。

尤其是,当张邈和陈宫恢复了关中民生后,刘协和公卿就不一定会想着要迁都了。

“若是关中今年能来一场大旱就好了。”荀彧不由暗叹。

饱暖思安逸,只有刘协在关中待不下去了,才会真正的想到走出关中,来到关东富饶之地。

商议间,郭嘉补充道:“若要让天子迁都,明公可请刘备一助。”

“刘备早有勤王之心,奈何青州距离长安太远,一直鞭长莫及。”

“若天子能迁都,刘备定然会欣然同意。”

戏志才疑道:“刘备怎么可能同意让天子迁都到许县?”

郭嘉轻笑:“刘备自然不会同意天子迁都到许县,但他一定会同意让天子迁都到洛阳!”

“天子到了洛阳,刘备就有机会觐见了。”

“明公这次去长安,也不能直接跟天子说迁都来许县,只是借口洛阳是中兴之地,将来也更容易号令六州同讨伪帝。”

“至于洛阳凋敝少粮食,这不难,不论是豫州、兖州、青州,都会将粮食运往洛阳。”

“只要天子到了洛阳,迁都入许县就更容易了。”

“兖州和青州都毗邻冀州,一旦发生战事,天子就立于危墙之下,而许县却能让天子安稳如山。”

“届时,不论张邈还是刘备是否同意,天子都会选择许县!”

荀彧定下了让天子迁都的战略,郭嘉则是根据人心揣测了各方势力的反应。

两者相辅相成,让曹操对这迁都之略有了更清晰完整的认知。

荀彧亦是佩服道:“奉孝明悉人心,若有刘备相助,迁都之事,必然可成!”

毛阶也建言道:“明公去了长安,可逐一拜访长安公卿百官。这些人中,肯定还有想要东归的。”

“只要附议的人多了,即便张邈想要反对,也无法阻止大势。”

荀彧猛然想起:“倒是我疏忽了,明公去了长安,可先造访钟元常,有钟元常相助,可让明公更了解长安的局势。”

曹操大喜:“我对钟元常慕名许久了,此去长安,定然要去造访。”

当即。

曹操跟众谋士商议了细节后,决定跟着张超去长安。

同时,曹操又遣人快马加鞭去青州,邀刘备上书奏请刘协迁都回洛阳。

临淄城。

初春三月天,刘备再次身体力行,带领临淄城士民积极参与春耕。

郑平在淮陵城尚未返回,诸葛亮则是拉着刘晔以及改名为陆逊的义弟跟着刘备一起下地耕田。

这临淄城尚未及冠的少年俊杰中,论才智以诸葛亮、刘晔和陆逊为首。

刘晔年龄最大,诸葛亮次之,陆逊最幼。

诸葛亮不是第一次跟着刘备参与春耕了,刘晔和陆逊则是初次。

堂堂一个青州牧,亲自下地耕种,这耕种的手法还娴熟无比,这让刘晔和陆逊颇为惊讶。

大部分的官员下地,都是做做样子,别说娴熟了,会驱牛犁地就不错了。

同为汉室宗亲,刘晔对刘备的仁德信义,日渐钦佩。

刘备对刘晔也颇为欣赏。

毕竟是刘氏宗亲,又是少年俊杰,刘备自然会多几分青睐。

若不是刘晔的父兄都在,刘备甚至都想认义子了。

看着别人的儿子才智俱佳,刘备心中说不羡慕是假的。

刘备对长女刘弈虽然偏爱,但毕竟只是女儿不是儿子,终究让刘备有些遗憾。

扫了一眼认真耕作的刘晔、诸葛亮和陆逊三人,刘备的眼神更柔和了。

“若备有子如此,死而无憾了!”

不怪刘备有如此感慨,实在是别人家的孩子太优秀!

哒哒哒——

战马踏尘而来,却是关羽长子关平。

“伯父,父亲遣人快马传信,袁术已经顺利的押送到了长安。”

“天子正式册封父亲为徐州牧,册封子义叔父为扬州牧,其余有功之士,也一一得到了封赏。”

“父亲护送天子使者以及诏书印绶等,正返回青州,预计一个月后就能抵达临淄城。”

关平语气兴奋。

毕竟受封的,是汉寿亭侯关羽,关平的父亲!

刘备哈哈大笑:“云长终于要回来了!贤侄,你速去淮陵城,将此事也告知显谋,让显谋早些返回临淄城。”

这个月,能让我满一千月票吗?

求求求

(本章完)

第196章 幽州惊变,刘备面临抉择第297章 鼎足三分,袁绍谋争辽东第278章 公孙之殇,气疯了的袁绍第233章 十八万兵,袁术自信爆棚第97章 昭烈之勇,刘备大败徐和第61章 智驱虎豹,政令以利诱之第157章 刘备抢种,郑玄高徒国渊第107章 琅琊诸葛,汉代版少年班第186章 袁术败逃,张飞巧遇典韦第12章 郑玄劝学,传道授业解惑第303章 曹刘相争,张邈陈宫中计第223章 荀攸到来,刘备闻听噩耗第274章 袁氏内讧,刘备欲迎天子第88章 袁曹密谋,刘备名扬四州第95章 请君入瓮,青州决胜一战第200章 因势利导,人才拯救计划第111章 少年卧龙,寻贤才要趁小第94章 最终谋划,虎吞天下大势第203章 周郎年少,刘繇结仇刘备第27章 欲承其重,刘备镜心通明第139章 巅峰皇甫,关羽麴义濒危第6章 潜龙出渊,刘备出仕县令第187章 兄弟相会,刘备获得玉玺第298章 刘备长子,梦日月故名昭第124章 南北之势,结盟袁术陶谦第279章 刘备发飙,擒文丑破南皮第297章 鼎足三分,袁绍谋争辽东第161章 舌灿莲花,郑平游说刘虞第75章 祈天灯现,破乐陵斩贼首第342章 四营乱阵,袁绍被乌桓坑第288章 郭图暗议,刘备兵至虎牢第99章 众望所归,继任青州刺史第262章 张飞入荆,刘备荀攸交心第46章 陈纪教子,都是人情世故第121章 赤胆忠心,关羽戏耍逢纪第104章 贤才来投,刘备声名渐起第308章 南阳贾诩,夺取荆州之策第10章 惟贤惟德,刘备一访郑平第182章 调虎离山,关羽计算袁术第158章 尊王攘夷,天子也需要哄第108章 择主而事,陈登二张鲁肃第219章 曹操伐徐,王允结连吕布第184章 生擒刘岱,刘备权谋心计第52章 汉家宗亲,青州刘氏底蕴第102章 谋夺青州,刘备被针对了第222章 沮授田丰,刘备谋事之士第187章 兄弟相会,刘备获得玉玺第318章 疲虎之计,关羽颜良相遇第177章 双谋合变,袁绍袁术犯蠢第54章 校场整军,郑平初显军略第284章 甘宁东进,张飞计邀黄忠请假一天第241章 孙坚北上,郑平布局江东第301章 陷阵高顺,敬英雄斥匪类第206章 青州三营,淮南佐世之才第258章 关中旱灾,荀谌欲说荀攸第187章 兄弟相会,刘备获得玉玺第256章 周郎孙郎,白袍营的规矩第321章 先乱后取,郭嘉献议和计第68章 近朱者赤,胡昭劝降管亥第309章 奸诈曹氏,刘备陆康论势第10章 惟贤惟德,刘备一访郑平第58章 立威施恩,再扬刘备仁德第124章 南北之势,结盟袁术陶谦第274章 袁氏内讧,刘备欲迎天子第80章 兖州才俊,可知刘备之名今天有些事,剩下的更新在晚上,不用等哈第22章 初显谋略,御下需有权威第70章 义薄云天,关羽平定高唐第53章 黄巾来袭,平原战事将起第237章 人心尽失,袁术又作死了第196章 幽州惊变,刘备面临抉择第63章 壮哉关羽,我辈义不容辞第80章 兖州才俊,可知刘备之名第25章 谋士脏计,诱豪强借田地第292章 布局颍川,刘备游说吕布第296章 曹操中计,君疑臣则臣死第7章 北海求亲,名家清淑闺秀叹,今天只能一更了。第235章 攻心之计,关羽义释周泰第208章 少年三杰,刘备用兵徐州第297章 鼎足三分,袁绍谋争辽东第306章 郑平之谋,命世英才刘备第271章 乱中取胜,周瑜用混战计第85章 借粮救民,吾辈义不容辞第191章 第三帝都,刘备决意建城第214章 董卓封公,三足鼎立之势第122章 焦心热中,田丰初见刘备第217章 郑平迎亲,陶谦宴请曹嵩第90章 刘备进兵,卢植张飞到来第301章 陷阵高顺,敬英雄斥匪类第274章 袁氏内讧,刘备欲迎天子第259章 将计就计,荀攸反说荀谌第274章 袁氏内讧,刘备欲迎天子第214章 董卓封公,三足鼎立之势今天有些事,剩下的更新在晚上,不用等哈第164章 刘备议政,处处都要钱啊第87章 东海糜氏,当急人之所急第256章 周郎孙郎,白袍营的规矩第123章 西征之议,卢植誓破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