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擘画大势,郑平最终目的

第275章 擘画大势,郑平最终目的

刘备说这话的时候,有些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

刘协亲自让宗正刘艾来宣旨,要刘备去迎接天子迁都青州!

这是何等的信任啊!

若不是青州六营目前只有白毦兵能调动,刘备都想直接驱兵去长安了。

迎天子入青州,完成卢植未竞的大业,然后奉天子之令北伐伪帝,刘备就可以直升大将军亦或者大司徒,位极人臣!

刘备说不动心是不可能的。

虽说郑平有拥立刘备称帝的心思,但自初平元年到现在,郑平从未表现出任何一丝让刘备称帝的想法。

而刘备也从未有将刘协取而代之的想法。

刘备想的,跟大部分的汉臣想的差不多,都是建功立业、匡扶汉室,荡灭群贼后要么当一个大将军要么当一个大司徒。

郑平的反应并不强烈,只是徐徐开口问道:“使君可曾询问过公达?”

刘备点头。

这样的大事,自然是要跟荀攸商议的。

“公达劝我迎奉天子,如此则可名正言顺的号令青兖豫许荆扬六州之兵,北伐伪朝。”

“然而,公达也同样指出了迎奉天子的弊害。”

“天子若是到了青州,吕布、张邈、陈宫以及先帝旧臣如何安置,是一个需要细思的问题。”

“一旦处理不善,就会君臣失和,影响青州的北伐大计。”

刘备不由轻叹。

荀攸虽然劝迎天子,但却理性的分析了迎奉天子入青州的利弊,将决定权又交给了刘备。

迎天子虽然可以奉天子以令不臣、召六州之兵北伐;但同样会面临董卓、王允、李傕、张邈在这之前面对的难题。

如何平衡这朝中势力!

刘备若是大力举荐青州的贤才入朝为官,被罢黜贬官的旧臣就会弹劾刘备擅权欺主、党同伐异。

刘备若是不举荐青州的贤才入朝为官,这朝政诸事又会被一群喜欢权斗的庸官懒官把持。

尤其是自刘艾口中得知,侍御史侯汶贪墨赈灾粮米一事后,刘备对此就更头疼了。

青州这些年,政清人和,贪官污吏庸官懒官极少。

即便偶尔遇到了,都会被严惩。

刘备曾经当县尉的时候就敢鞭笞督邮,对于贪官污吏庸官懒官是极为痛恨的。

也正因为刘备的强硬态度,青州各郡的官吏才会收敛内心的欲望。

可若朝中公卿带头贪污乱纪,这地方官吏必然会跟朝中公卿勾结,这青州几年的努力,就会因为那群公卿的到来而被毁坏。

对此,刘备又十分的纠结。

一面是迎奉天子、奉天子令北伐伪帝,成就不世之功。

一面又担心天子和公卿百官来了青州后,政治变得腐败。

“公达兄果然没令我失望。”郑平暗暗松了一口气。

刘备那迎天子的热情,让郑平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担心的。

万一刘备头脑一热,执意要迎奉天子入青州,郑平就会平添许多的麻烦。

荀攸理性的给刘备分析了迎奉天子的利弊,让刘备这些天有了深思,那就不会有不听劝谏执意迎奉天子的情况出现了。

迎奉天子入青州?

郑平傻了才会干这样的蠢事。

倘若只有刘协入青州,以刘备的魅力没准还能调教出来一个盛世明君,刘备当个大司徒也是个比较好的结局。

然而,刘协入青州,那群跟随刘协颠沛流离的公卿百官必然也会跟着来青州。

这群公卿对外不行,对内那叫一个比一个厉害。

在董卓和李傕相继擅权下还能活下来的公卿,没点儿权谋本事早成了一抔黄土了。

倘若天下一统,郑平或许还有兴趣跟这些公卿玩玩权谋。

但现如今,袁绍和伪朝未灭,跟一群醉心于权谋的天子旧臣玩内斗,除非郑平吃饱了撑的没事干了。

“天子既然下达了诏令,使君身为汉臣,自然要奉令的。”

“这天子,使君不仅要迎,还要让天子感受到使君迎奉的真心。”

郑平徐徐给出了意见。

刘备眼前一亮:“显谋也赞成迎奉天子吗?那迎奉天子后,天子旧臣又该如何安置?”

郑平轻笑:“使君,我只是说要迎奉天子,没说天子就一定会来青州啊?”

刘备愣住:“显谋这话何意?既然迎奉天子,天子怎么就不会来青州?”

羽扇轻摇,郑平目光灼灼而睿智:“使君,你担心天子来青州后,天子旧臣难以妥善安置。”

“可这天子旧臣同样担心他们来了青州后,就会失去现有的官位和权力。”

“如今关中大旱,迁都又势在必行,既然不能阻止迁都,那他们就一定会阻止天子迁都青州。”

“以吕布、张邈、陈宫为首的,会劝天子迁都陈留,如此一来,张邈才能真正的执掌朝政。”

“朝中跟曹操结善的,又会劝天子迁都颍川,曹操本就有迎奉天子的心思,必然会跟朝中这群人达成利益同盟。”

“而剩下的公卿,既不愿意屈从张邈,也不愿意屈从曹操,他们就会选择一个折中的地方,那便是旧都洛阳!”

刘备心底的兴奋渐渐变冷:“朝中局势如此复杂,岂不是说这天子迁都青州成了无稽之谈了?”

兴奋了好些天,最后发现天子最不可能迁都的地方就是青州,刘备这内心多多少少是有些难受的。

陈留、颍川和洛阳都有可能,唯独青州最无可能。

这也太欺负人了!

刘备忽然很不爽:“既然天子来不了青州,为何让刘宗正来青州宣旨?”

郑平将刘备的反应尽收眼底,微微敛容:“虽说吕布、张邈、陈宫,比起董卓、王允、李傕,给了天子更多的亲政机会。”

“然而天子在朝中本就根基浅薄,没有多少公卿是真正设身处地的替天子着想。”

“天子想要迁都青州,不仅仅是对使君的信任,亦是想要当一个中兴之君、北伐伪朝。”

“可惜了,天子虽然有中兴之君的夙愿,却无武帝的权略,斗不过朝中那群野心之臣的。”

“天子信任使君,使君自然要投桃报李,不能因为天子来不了青州就不去迎奉天子了。”

“待天子抵达洛阳,使君可亲提兵马前往洛阳,助天子决定迁都之地。”

刘备内心的埋怨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对朝中野心之臣的憎恶:“这群朝中奸臣,不思为国效力,就知道擅权牟利。”

“昔日我立下军功当了安喜县尉,本可保一方之民,却不料朝廷却下达诏令:其有军功为长吏者,当沙汰之。”

“我拼死立功才得来一个县尉之职,这群朝中奸臣一句话就抹掉了我以往的功劳。”

“如今陛下有中兴之举,想要扫荡群贼,这群奸臣又开始作妖,不当人子!”

想到过往之事,刘备对朝中的公卿更是不满了。

良久。

刘备的怒气渐渐平复:“显谋方才说,让我亲自提兵洛阳,助天子决定迁都之地。显谋想让天子迁都何处?”

郑平不假思索:“颍川!”

刘备顿时愣住:“颍川?为何是颍川?曹操跟我有旧怨,若让天子去了颍川,曹操必然会假借天子之名号令我。”

从陶谦之事开始,刘备跟曹操的旧怨日积月累。

再加上假节号令曹操进攻袁术、又借孙坚之手让曹操损兵折将等旧事又增加了仇怨。

即便曹操表面跟刘备和气,还亲自来信请刘备一起劝天子勤王,这也只是暂时的和谐。

曹操一旦执掌了朝中权柄,又出现跟刘备政见不和的情况时,就必然会重提跟刘备的旧怨。

到时候新仇旧怨一起算,曹操就会假借天子之令来号令刘备。

刘备清楚曹操的为人,所以对郑平的提议感到疑惑。

郑平轻轻的摇着手中的羽扇,策马如信步,徐徐解释道:“使君,南北战事是避免不了的。”

“待袁绍整合北部三州之力,就一定会挥军南下。”

“倘若天子在洛阳或者在陈留,袁绍完全可以遣一上将牵制青州,然后以精锐奇兵奇袭洛阳和陈留。”

“洛阳颓败,陈留又无险可守,是很难挡住袁绍的奇兵的。”

“一国天子若是被袁绍生擒,南部六州就会剧烈动荡,大量的士族豪强就会认为天命在北,继而转投袁绍。”

“因此,保证天子的安危,是北伐最为核心的事。”

“天子若是迁都颍川,有兖州为缓冲,袁绍很难挥军奇袭,这南北之争就只能正面打一场来决定胜败。”

“使君跟曹操,是私怨;而南北之争,是国仇,使君既有匡扶汉室扫清寰宇的大志,就不能因私废公,徒让袁绍笑话。”

郑平寻了一堆的理由来说服刘备,其实这些理由都只是郑平想让刘协去颍川的借口罢了。

刘协不去颍川,又如何让曹操的野心显现?

要助刘备得天下,就必然要让刘备占得大义!

刘协不能来青州,否则刘备终其一生只能当个大将军亦或者大司徒。

可刘协也不能在洛阳和陈留,否则一旦刘协被袁绍生擒,那南部六州就彻底乱了。

到时候,两帝同天变成一帝独尊,而刘备的威望又不足以称帝,南部六州就会成为一盘散沙,而袁绍却能在北方以大势扫荡不服。

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郑平是不会做的。

让刘协去曹操,曹操就会忙于跟天子和旧臣争权,而刘备则可以在青徐扬厉兵秣马。

权臣,不是容易当的!

在郑平的劝说下,刘备渐渐释怀:“幸有显谋劝谏,我差点就因私废公了。”

“天子来青州还是去颍川,我的目的都是为了助天子诛杀袁绍、荡灭伪朝。”

“若我劝天子去颍川,曹操想必也会放下跟我的旧怨,一同辅佐天子,匡扶这汉室。”

想通了的刘备,语气也变得轻快:“显谋这次北上可还顺利?”

郑平点头:“我以盐商许平的身份,已经跟许攸见过面了;阿晔也顺利的去了涿郡暗投审配,暗子已经布下,只需要等待时机了。”

“至于南皮城,使君明日就挂起旗号,亲征南皮城吧。”

刘备凛然:“显谋,若我亲征南皮城,伯圭兄能脱困吗?”

郑平摇头:“不能!公孙将军选择将家眷送来青州,就已经有了死志。”

“而我,只是给公孙将军一个临时反扑的机会,至于公孙将军能否利用这次机会达成所愿,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郑平不是心慈手软的人。

从一开始,郑平就没想过要救公孙瓒。

郑平也清楚公孙瓒的为人,是不可能来青州苟且偷生的。

这次针对幽冀的布局,除了公孙瓒外,所有人都是诱饵!

白袍营和公孙瓒家眷是诱饵,进攻南皮的青州三营也是诱饵,北上的郑平同样是诱饵,挂帅亲征的刘备同样是诱饵。

用白袍营和公孙瓒的家眷来引起袁绍的杀念,让青州三营进攻南皮来分袁绍的兵马。

北上的郑平则是为了给袁绍送一个假情报、让袁绍及其谋士相信刘备是想以打南皮城的方式来迎刘协入青州。

挂帅亲征南皮城的刘备,则是为了让袁绍进一步相信刘备要打南皮城的决心。

这所有的诱饵,都在配合一个人。

那就是,易京城的公孙瓒!

虽然公孙瓒有赴死之心,但易京城周围有袁绍大部分的兵马,就等着瓮中捉鳖擒杀公孙瓒。

若不能给公孙瓒制造反扑的机会,公孙瓒也只能在袁绍的大军下含恨而亡。

郑平不希望公孙瓒如此窝囊的死去!

这死,也得有价值的死。

青州如此兴师动众,不可能只是为了去救公孙瓒的家眷,这不是郑平的行事风格。

青州六营出动了四营,不让袁绍吃点亏怎么行?

郑平要利用公孙瓒的临死反扑,给袁绍送一份大礼!

回到城中。

刘备请来了宗正刘艾,承诺会尽快结束跟袁绍之间的战事,然后在天子抵达洛阳的时候亲自率兵去洛阳。

刘艾也知道刘备的兵马正在进攻南皮城,这一时半会儿也不可能直接退兵,于是道:“刘使君,陛下谨记卢尚书临终遗言,对你颇为信任,你可不要辜负了陛下的真心啊。”

求月票!

(本章完)

第251章 治理淮南,关羽押袁入京第172章 奇谋论势,袁曹布局兖豫今天停电了,只有一更哈第336章 郑平回归,刘备决意称帝第288章 郭图暗议,刘备兵至虎牢第219章 曹操伐徐,王允结连吕布第295章 张飞急了,大哥你留点啊第286章 李通文聘,张飞薅疯了啊第339章 陆逊挂帅,渡河连战连捷第135章 孙坚兵败,麴义破成皋关第113章 围炉而坐,刘备论讨董事第259章 将计就计,荀攸反说荀谌第250章 分兵之计,曹操兵败回豫第51章 卢植尚在,恩师厚德如父第296章 曹操中计,君疑臣则臣死第35章 文武争驰,郑平略施小计第214章 董卓封公,三足鼎立之势第116章 双鱼濡沫,刘备迎娶郭昭第269章 浑水摸鱼,郑平乘船北上第244章 郑平坐庄,郭嘉计胜周瑜第7章 北海求亲,名家清淑闺秀第177章 双谋合变,袁绍袁术犯蠢第86章 刘备传檄,君子行以大义第252章 关某之刀,容不下奸逆贼第96章 轻信巫祝,焦和穷途末路第252章 关某之刀,容不下奸逆贼第87章 东海糜氏,当急人之所急第206章 青州三营,淮南佐世之才第169章 以身为棋,奉天子封四方第145章 冯谖三窟,向刘表借钱粮第145章 冯谖三窟,向刘表借钱粮第190章 刘备长女,积粮筑城之议第100章 卢植赠书,加强版关云长第146章 公孙野心,祸乱天下之举第67章 怀柔之策,再扬刘备仁名第169章 以身为棋,奉天子封四方第58章 立威施恩,再扬刘备仁德第275章 擘画大势,郑平最终目的第301章 陷阵高顺,敬英雄斥匪类第101章 刚毅大节,关羽拜师卢植第200章 因势利导,人才拯救计划第249章 长安易主,刘协的疑心病咳咳,新书发了第71章 强兵碾压,郑平速破般县第48章 亲上加亲,刘备喜得良缘第250章 分兵之计,曹操兵败回豫第309章 奸诈曹氏,刘备陆康论势第188章 曹刘再会,推举兖州刺史更新说明第124章 南北之势,结盟袁术陶谦第306章 郑平之谋,命世英才刘备第304章 争夺兖州,兖州牧吕奉先第204章 初入青州,刘虞备受震惊第156章 赵云献策,常山国的选择今天没有第三更,容我花时间调整下后面的剧第276章 传国玉玺,还治其人之身第101章 刚毅大节,关羽拜师卢植第293章 领左将军,刘备开府治事第42章 入平原县,群英荟萃之地第193章 引资招商,郑平糜竺论势第16章 赠字瑾瑜,郑平盛赞刘备第232章 杀鸡儆猴,关羽主政徐州第126章 奸雄英雄,终究不是一路第59章 攻心为上,郑平长袖善舞更新时间变动(不收费)第28章 选将练士,关羽孤傲依旧第191章 第三帝都,刘备决意建城第145章 冯谖三窟,向刘表借钱粮第98章 救天下者,唯玄德公一人第92章 反客为主,刘备凛威渐长第215章 诛董之局,卢植诱说吕布第26章 十二策论,刘备立凌云志第243章 三英齐聚,淮陵城曹孙刘第248章 孙坚赴宴,惊呆了的周瑜第254章 征北将军,临淄侯刘玄德第291章 金印紫绶,大汉皇叔刘备第114章 仁德章武,臧霸孙观拜服第225章 谋士对弈,各掌天下大势第278章 公孙之殇,气疯了的袁绍第225章 谋士对弈,各掌天下大势第276章 传国玉玺,还治其人之身第228章 郭嘉郑平,陶谦营寨起火请假一天叹,今天只能一更了。第150章 边让陈宫,兖州止战之策第1章 趋利避害,奇士初逢仁主第39章 立信于民,赏必行罚必信第1章 趋利避害,奇士初逢仁主第137章 九原鸠虎,本侯智勇双全第176章 二袁争锋,青州岂能不来第161章 舌灿莲花,郑平游说刘虞第85章 借粮救民,吾辈义不容辞第224章 潜龙出渊,徐州牧该换了第158章 尊王攘夷,天子也需要哄第188章 曹刘再会,推举兖州刺史第5章 立志青州,何惧天时不在第189章 南结陆康,郑平再布远略第167章 传国玉玺,孙坚洛阳撤兵更新时间调整更新时间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