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经营名声,刘备渴贤爱民

bookmark

第32章 经营名声,刘备渴贤爱民

刘备名声不显,麾下能用的人极少。

胡昭虽然德行不佳,但却是个难能可贵的实干之才。

郑平示之以威,施之以恩,让胡昭能尽心办事,可以节省许多的精力。

就譬如通知高唐县的豪强富商这件事,如果没有胡昭,五天之内都未必能通知到位。

但胡昭半日间就通知妥当了,这就是效率。

如今是初平元年夏秋之际,再过两个月就是秋收。

以郑平的预计,秋收之后,青州黄巾会大规模的出现。

到时候焦和不能抵御,黄巾之祸就会持续到初平二年。

四处掠食的黄巾不事生产,还会冲击初平二年的春耕。

恶行循环下,黄巾流民将会如蝗虫过境一般,彻底波及整个青州,甚至于向兖州、冀州、徐州推进。

留给郑平时间很短!

这个时候,官员的德行不是郑平首要考虑的,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执行郑平的政令才是最关键的!

翌日。

清晨曙光现,郑平自睡梦中醒来。

自来到这个世界,郑平大部分时间都保持了规律的作息。

一日之计在于晨,这不仅仅是在论述光阴。

同样是对身体健康的科学管理。

早起一套五禽戏,舒经活骨,神清气爽。

这是谯县神医华佗相赠的。

中平元年,郑玄被赦免了罪行归家。

郑平担心郑玄在狱中留下了隐疾,于是带上了郑家珍藏的十帖药方,亲自去谯县请来了华佗,替郑玄检查隐疾。

有家传药方的,或多或少有敝帚自珍的习惯。

但郑平却没有这种想法。

郑平虽然对药理有一定程度的认知,但肯定是比不上华佗这种常年行医的专业人士的。

将药方交给华佗,不仅可以让华佗辩证药方是否能对症,亦可以助华佗医治更多的伤患。

仁自本心来。

郑平有济世的壮志,又岂会将药方自珍?

华佗感念郑平的孝道和赠药方的器量,于是将五禽戏传给了郑平。

战国时期,已有吐故纳新、熊经鸟伸这般模仿动物形神的延年益寿运动。

华佗将其改良成以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形神的五禽戏。

打完一套完整的五禽戏,郑平脸颊已有汗迹。

深深的呼了一口气,郑平这才神采奕奕的打来清水洗漱。

一个真正的士人,一定是文武双全的。

提笔能安邦,上马能定国。

刚洗漱完毕,张飞的声音远远传来,热情而欢快。

“先生,俺给你送好吃的来了!”

却见张飞右手托着一个木制的食盒,迈步而来。

将食盒摆在石桌上,张飞熟练的将食盒内的米粥端出来,又小心翼翼的取出一个陶瓷小钵。

“先生,今日给你弄来好东西,这可不是寻常时能吃得到的!”

张飞环眼转动,一副神神秘秘的模样。

郑平也不点破,配合问道:“那我倒要瞧瞧,翼德寻来了什么美味。”

张飞小心的将陶瓷小钵的盖子取下,又拿出一个小瓷碟,将小钵内的腌菜取出盛放。

“早晨的开胃小菜,酱腌瓜!”

“这可是俺前几日返回高唐县时,途径一庄园,向庄主买来的胡瓜。”

“用面酱腌制,简直味美绝了啊!”

胡瓜即黄瓜,张骞出使西域期间传入的大汉。

汉民又喜欢用豆和面做酱,称之为面酱。

崔寔的《四民月令》就记载了酱腌瓜的做法。

“翼德有心了!”郑平轻赞。

酱腌瓜这样的菜疏,郑平并不少见。

郑家珍藏的书籍中,还有《汜胜之书》、《四民月令》等重要农书。

张飞早准备了两份吃食,就这般省去了俗礼,跟郑平在石桌上同桌而食。

“若是大哥在,肯定又要说俺不懂礼数了。”

“但吃饭就吃饭,讲那么多礼数做甚,还是这般吃法有人情味儿。”

张飞环眼珠子转悠,三句话就暴露了本性。

敬重归敬重,但张飞不想受到太多的礼法约束。

毕竟张飞的个性就不是个能认认真真遵守礼法的。

郑平轻笑:“县尊问起来,我可不会替翼德遮掩。”

“嗨!不怕!”张飞将嘴一抹,大大咧咧地:“二哥今日不出练,大哥一早就跟二哥去田间视察农田的作物生长了。”

“以大哥的脾性,这到了田间肯定又得挨个儿走访庶民百姓,甚至还会亲自下田除草捉虫。”

“不到天黑是不会回来的。”

“今日这县城,俺和先生说了算!”

郑平眼神多了一丝钦佩:“县尊经常去田间吗?”

张飞点头,似乎有些不理解:“在涿郡时就有这习惯了,改不了,还不听劝。”

“以前是白身就不提了,现在都当县令了还去田间,岂不是失了身份?”

郑平心思顿时活络:“翼德,你立即去调十几个衙役,在城内宣传高唐令造访贤士、体察民情之事。”

“再给街上的稚童们赏一些钱财,让他们唱童谣。”

“就唱:青州出了个高唐令,姓刘名备字玄德。求贤若渴爱百姓,家家户户吃饱饭。”

张飞一愣:“这种事还用宣传吗?还有这童谣也太直白了吧。”

郑平轻轻摇头:“翼德,酒香也怕巷子深啊!”

“昔日跟县尊一同征讨黄巾的,如今不是公卿就是大臣。”

“县尊蹉跎了十年,才当上一个高唐令。”

“趁着高唐县四乡豪强富商到来,也让他们能知晓县尊的仁名。”

“这对今日的商讨,是很有帮助的。”

“至于童谣,不白一点小童能记得住?”

对于正值创业期的刘备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

名声!

名声!

名声!

不会经营名声的,是很难在这个乱世中立足的。

袁绍有四世三公的家世,其本身又有能吏贤名。

曹操同样如此!

洛阳北都尉杖毙权贵,不就是求名吗?

即便是孙坚,为了求得讨董名声,也甘愿依附袁术,去当袁术的家臣。

反观刘备,虽然一直都是以仁义行事,但其名声却很小。

蹉跎十年无人问啊!

刘备不善于经营名声,以至于空有仁义之名,却仅仅只能在小圈子内流传。

(本章完)

第121章 赤胆忠心,关羽戏耍逢纪第5章 立志青州,何惧天时不在第210章 智威云长,曹操心生嫉妒第51章 卢植尚在,恩师厚德如父第209章 先兵后礼,青州强硬表态第120章 举兵邺城,关羽傲气依旧第276章 传国玉玺,还治其人之身第6章 潜龙出渊,刘备出仕县令第70章 义薄云天,关羽平定高唐第56章 略施小谋,刘子平的惊叹第63章 壮哉关羽,我辈义不容辞第136章 智为将首,关羽谋西凉将第339章 陆逊挂帅,渡河连战连捷第211章 鬼才献谋,曹操臣服刘协第217章 郑平迎亲,陶谦宴请曹嵩第65章 何为仁义,彼害之我利之第48章 亲上加亲,刘备喜得良缘第166章 局势突变,袁术作死行为更新时间变动(不收费)第192章 南下琅琊,郑平忽悠曹嵩第309章 奸诈曹氏,刘备陆康论势第243章 三英齐聚,淮陵城曹孙刘第313章 虚虚实实,袁绍被打蒙了第257章 白袍添将,袁绍惊言中计第197章 刘备重义,易侯统领四州第343章 割须弃袍,袁绍一败涂地第131章 再谋冀州,颍川奇才迭出第100章 卢植赠书,加强版关云长第78章 卢植出山,招募幽州志士第22章 初显谋略,御下需有权威第78章 卢植出山,招募幽州志士第285章 黄忠辞官,凤雏被忽悠了第208章 少年三杰,刘备用兵徐州第169章 以身为棋,奉天子封四方第221章 贾诩毒计,长安毁于一旦第229章 陶谦战死,徐州易主而抉第316章 颜良贪功,关羽提刀请战第147章 远交近攻,袁绍定连环计第341章 郑平自污,刘备全明星战第232章 杀鸡儆猴,关羽主政徐州第27章 欲承其重,刘备镜心通明第217章 郑平迎亲,陶谦宴请曹嵩第338章 御驾亲征,刘备亲临濮阳第178章 破袁术谋,关羽举兵北上第269章 浑水摸鱼,郑平乘船北上第209章 先兵后礼,青州强硬表态第148章 群策群力,智者不谋而合第118章 出使青州,沮授举荐田丰第182章 调虎离山,关羽计算袁术今天停电了,只有一更哈第113章 围炉而坐,刘备论讨董事第203章 周郎年少,刘繇结仇刘备第124章 南北之势,结盟袁术陶谦第203章 周郎年少,刘繇结仇刘备第305章 智说吕布,曹家有子曹昂第106章 收之东隅,中山甄氏渊源第23章 论策黄巾,君必以民为本第12章 郑玄劝学,传道授业解惑第61章 智驱虎豹,政令以利诱之第65章 何为仁义,彼害之我利之第73章 声名鹊起,贤士兼济天下第77章 郑平借兵,张飞寻访卢植第32章 经营名声,刘备渴贤爱民第177章 双谋合变,袁绍袁术犯蠢第65章 何为仁义,彼害之我利之第290章 大汉忠臣,刘备献礼玉玺第49章 功名未立,吾志当存天下第169章 以身为棋,奉天子封四方第275章 擘画大势,郑平最终目的第34章 坚壁清野,张飞的大耳刮第63章 壮哉关羽,我辈义不容辞第137章 九原鸠虎,本侯智勇双全第343章 割须弃袍,袁绍一败涂地第91章 初掌骑兵,轮到俺老张了第332章 帝位之争,刘虞私问刘备第154章 终得冀州,袁绍聚拢贤才第203章 周郎年少,刘繇结仇刘备第341章 郑平自污,刘备全明星战第19章 世道纷乱,叹人命如草芥第121章 赤胆忠心,关羽戏耍逢纪第91章 初掌骑兵,轮到俺老张了第60章 老骥伏枥,士为知己者死第286章 李通文聘,张飞薅疯了啊端午祭祖,请假一天第335章 孙策发威,郑平算计司马第300章 奸诈曹操,吕布被迫嫁女才回来,今天没时间写了,汗通知:十六号恢复三更。第147章 远交近攻,袁绍定连环计第59章 攻心为上,郑平长袖善舞第1章 趋利避害,奇士初逢仁主第99章 众望所归,继任青州刺史更新说明第37章 利诱百姓,刘备聚粮于城第292章 布局颍川,刘备游说吕布才回来,今天没时间写了,汗第294章 汉家宗室,唯刘备独称贤第278章 公孙之殇,气疯了的袁绍第30章 高唐华家,郑平的小迷弟第84章 志同道合,孔融盛赞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