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先乱后取,郭嘉献议和计

bookmark

第321章 先乱后取,郭嘉献议和计

吕布虽然反复无常,又见利忘义,但对于作战的想法却是很纯粹,没有太多的弯弯绕绕和阴谋算计。

在吕布看来,魏郡都只有邺城没拿下了,曹操是不可能放弃魏郡的。

如今袁绍增兵邺城,那么曹操也理所当然的应该率兵马渡河,跟袁绍决战。

张辽亦是如此想。

然而,当张辽来到东郡,传达吕布的述求时,曹操却没有如预料般的立即出兵。

曹操给张辽的解释,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让张辽稍安勿躁。

这就让张辽很迷惑了。

东郡到邺城,粮道和屯粮地一直都有,即便增兵后粮食会比以往消耗更多,但也不会缺粮。

“袁逆的兵马,最多五日就能抵达邺城,若无援兵,大将军以寡敌众难以取胜,还请司空速速发兵。”张辽再请。

然而。

曹操压根就不将张辽当回事,在曹操眼中,张辽只是吕布麾下一健将,如今却敢质疑自己的决定!

这是无礼!

“行军大事,岂能儿戏?”

“你在教曹某做事?”

曹操眼一眯,久居上位的威势,让张辽感受到了莫大的压力。

“退下!”

不容置疑的声音,许褚披着铁甲上前,死死的盯着张辽。

张辽咬了咬牙,只能无奈退下。

待得张辽退下,曹操则是有些烦躁的来回踱步。

袁绍增兵邺城,早在曹操预料之中。

若要渡河,曹操的兵马随时都能渡河。

然而,刘备方面的情报,却让曹操感到了忌惮和困惑。

“连颜良都被斩了,刘备的军力,比讨伐袁术时更强悍了。”

“本初被刘备一脚怼在脸上,不起大军寻仇刘备,却要增兵邺城,匪夷所思啊!”

颜良被斩,按正常思路,袁绍应该是起大军攻打刘备。

这是曹操乐于见到的!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不论是袁绍伤还是刘备伤,曹操都乐见其成。

结果,袁绍挨打了,不去打刘备,却要来揍曹操,这让曹操困惑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一阵憋屈。

谁杀颜良你揍谁啊!

就欺负最弱小的是吧!

“明公,若不增兵驰援吕布,恐惹吕布怨恨。”郭嘉见曹操脸色阴晴不定,斟酌语气劝谏。

曹操的眼神阴晴不定。

良久,曹操轻叹一声:“奉孝,不是我不想增兵驰援吕布,而是我若率兵渡河,就等于跟袁绍不死不休了。”

“不论胜败,我军折损必定惨重,到时候还如何去抵挡刘备?”

“刘备早就对我不满了。”

袁曹刘三方阵营,曹操是最弱的一方。

虽说曹操有天子在,但袁绍不归曹操管,刘备是曹操不敢管。

郭嘉欲言又止。

曹操敏锐的觉察到了郭嘉的眼神变化,挥手道:“奉孝有话,不妨直言。”

郭嘉眼神微微一凛,道:“嘉想问明公之志。”

曹操眼一眯,道:“自然是匡扶汉室。”

郭嘉不言,只是直直的看向曹操。

气氛顿时变得有些微妙。

又过了许久,曹操这才徐徐开口:“若为公,自然是为了匡扶汉室;若为私,曹某更希望,匡扶汉室的人,只能有一个人!”

“那便是我,曹孟德!”

郭嘉的眼神顿时一松,语气也变得轻快:“明公,嘉有一策,可助明公行事。”

曹操闻言,顿时心动:“奉孝,你我之间,不必忌讳,有什么计策,就直接言明吧!”

郭嘉的双眸变得更加清澈:“嘉之策,将抛弃敌我纲常,如浑水摸鱼,先乱而后取!明公,可跟袁绍议和!”

曹操的眼神逐渐严肃。

郭嘉又道:“如今传国玉玺已经在明公手中,袁绍虽然依旧以伪帝皇命行事,但毕竟名不正言不顺。”

“若明公跟袁绍议和,以大将军位许给袁绍,且赋予袁绍都领幽州、冀州和并州三州的权力,而袁绍则上书承认天子的正统地位。”

“如此一来,明公就有收复幽州、冀州和并州的功劳,刘备占的南皮城,也得退给袁绍。”

“更重要的是,明公就有足够的时间,彻底掌控荆州、司州、关中和西凉。”

“而袁绍和刘备,也必然会因为南皮城的归属,再起争端。”

“双帝同天之局,将再次回归到一帝独尊。”

“袁绍能得利,明公亦能得利。”

曹操惊坐而起。

郭嘉这招浑水摸鱼,将直接改变整个天下的大势。

双帝同天,给了袁绍不尊刘协的理由,也给了刘备拥兵自重的理由。

可如果袁绍同意支持刘协,那就不一样了。

刘备没了出兵袁绍的理由,而袁绍和曹操也不用继续打了。

战场上的军争,就会再次延后。

而时间拖得越久,对曹操而言就越有利。

毕竟现在的曹操,还没彻底掌控荆州,司州、关中、西凉也是鞭长莫及。

刘强则联袁,袁强则联刘。

双帝同天的时候叫通敌,可一旦都尊刘协为帝,那就不叫通敌,而叫内部矛盾了。

“妙啊!”

“我跟本初虽然敌对,但交情尚在。”

“倘若本初能答应,就不用在这个时候被迫跟本初军争了。”

让吕布进攻魏郡,曹操其实是迫于无奈的。

诏令刘备进攻袁绍,刘备出兵了,还打得十分激进,曹操能不派兵吗?

可刘备兵锋太凶,直接将颜良斩了!

若只是斩颜良,曹操还不会觉得有什么难受的,偏偏袁绍直接放弃打刘备,而来打曹操,曹操就难受了。

“为了避免刘备起疑,明公得亲自率兵驰援吕布。”郭嘉再次开口。

见曹操答应,郭嘉这才暗暗松了口气。

只要曹操出兵,吕布就不会怨恨。

袁绍若答应议和,那就双方撤兵,曹操得到收复幽州、冀州、并州的功劳。

袁绍若不答应议和,那就跟刘备联手,先将袁绍击败。

在军争大势上,郭嘉有独到的看法和见解。

驿馆的张辽见曹操愿意增兵驰援,连夜返回魏郡,将曹操出兵的情报告知吕布。

得知曹操即将到来,吕布暗暗松了口气。

若无援兵,真要以寡敌众的对阵袁绍,吕布还没这个自信。

个人的骁勇是有上限的,若袁绍的兵马有碾压之势,吕布也得望风而逃。

数日后。

曹操随先锋先行抵达了邺城。

而袁绍也统先锋抵达了邺城外。

“本初兄,别来无恙呼。”

两军阵前,曹操只带了许褚,邀袁绍叙旧。

袁绍见状,也只带上文丑,策马来到阵中。

“孟德,你来邺城,莫非是要跟袁某决生死吗?”袁绍看着眼前这个曾经的故友,颇不是滋味。

曾经跟在自己屁股后面的小弟,如今也能跟自己平起平坐了。

曹操大笑,挥了挥手,让许褚退后十步。

袁绍眼一眯,也让文丑退后十步。

“本初兄,曹某是来跟你议和的。”曹操压低了声音。

袁绍吃了一惊:“议和?孟德,你我虽说立场不同,但亦是故交好友,何故用此话来诓骗?”

曹操微微敛容:“本初兄,这场仗,曹某并不想打,只因刘玄德执意要北伐,曹某不得不顺势而为。”

“曹某跟本初兄相识多年,本初兄难道还不知曹某心中所想?”

袁绍会意:“你怕我们斗得两败俱伤,徒让刘备捡了便宜?”

曹操笑道:“知我者,本初也!本初兄,你我之间的争斗,只是兄弟之争,不论谁输谁赢,都是自家人。”

“即便输了,子孙亦可享受荣华富贵。可若这天下让刘备得了,曹氏和袁氏,就不复存了!”

袁绍早知曹操的奸诈,并不上当,而是直言问道:“孟德,你想议和,那也得先将议和的条件说出来,其他的废话,就不用多说了。”

曹操哈哈大笑:“本初兄快人快语,曹某便直言了。”

顿了顿,曹操的眼神变得严肃:“本初兄废掉伪帝,承认许都的天子为正统,幽州、冀州、并州,从此归于汉室。”

“本初弃暗投明,可位尊大将军,督幽、冀、并三州州事,一应任免,皆由本初一言而决!”

袁绍的表情,由错愕逐渐凝重,最后便成了惊叹:“曹孟德,你可真会想啊!你不会一兵一卒,就得了收复三州的大功,还能借机让刘备与我相争,而你却可以趁机平定他处。”

曹操没有反驳,自信而笑:“本初兄不也得了好处吗?如今传国玉玺在曹某手中,本初兄立的伪帝已经名不正言不顺了。”

“更何况,曹某一直都有怀疑,公孙瓒既然能将传国玉玺送给刘备,为何只伤了伪帝却不杀了伪帝?”

“曹某是越想越不对劲,尤其是连刘备都对此没有任何的怀疑,反而也认为伪帝只伤未死。”

“若是曹某料得不差,涿城压根就没有伪帝的存在!”

“倘若他日,刘备将此消息散布,本初兄,你是要准备效仿袁术自立吗?”

袁绍的瞳孔瞬间睁大,但语气却是如常:“曹孟德,你何必诈我!”

曹操笑道:“若是曹某猜错了,本初兄就当是戏言吧。只是这议和一事,还希望本初兄能多考虑。”

“曹某,是真不想跟本初兄开战,能用战争外解决的矛盾,何必非得用战争来解决了呢?”

袁绍沉默。

良久,袁绍提起缰绳,道:“此事,容我考虑两日。”

说完,袁绍策马回阵。

曹操也不阻拦,一双小眼睛眯着看向远去的袁绍。

“本初兄,切勿自误啊。”

“倘若你不给曹某活路,曹某也只能跟你不死不休,先联合刘备击败你了。”

战。

曹操是不会惧怕的。

先灭掉袁绍,曹操同样可以跟刘备再决个高低。

虽然,先灭袁绍再斗刘备,不是曹操最期待的结局,但如果大势如此实在无法,曹操也之能被迫灭袁绍。

袁绍返回邺城,单独召来许攸商议。

“孟德竟能想出如此妙计?”

“如此一来,刘备就没了北伐的理由了。”

“不知是何人在替孟德设谋?”

许攸闻言惊叹。

如今北伐攻势最强的就是刘备了。

曹操的想法,袁绍和许攸都很清楚,在没有除掉刘备之前,曹操是不会全力北伐的,对于实力弱于刘备的曹操而言,北伐就是在让刘备越来越壮大。

曹操不拖后腿就不错了,又怎么可能积极北伐?

“子远的意思,是要本将同意曹操的议和?”

“只是如此一来,本将想要南下,就缺少出兵之名了。”

袁绍拥立伪帝的目的,不就是为了用伪帝的名义么。

如今却要废掉伪帝,去承认刘协为大汉正统,袁绍心中自然是不太愿意。

许攸解释道:“如今局势,明公若要执意南下,就等于让孟德没了活路。”

“以孟德的个性,他要求生发狠,那可是不会惜命的。”

“若跟孟德拼个你死我活,岂不是让刘备徒得好处?”

“更何况,连曹操都能猜到明公拥立的天子已经死了,刘备不可能不知道。”

“倘若真让刘备散布天子已死的言论,势必对三州的稳定造成影响。”

“与其如此,倒不如明公主动废掉伪帝,推脱都是公孙瓒的责任,然后携三州名义上归顺刘协。”

“从今以后,大汉又只有一个天子,不论曹操刘备还是明公,都是汉臣。”

“刘备,自然也没了北伐的理由,若占着南皮城,明公就有理由出兵抢夺了!”

“曹操新得荆州,需要时间去稳固,只会以天子名义劝和,而不会再联合刘备跟明公对抗了。”

“虽说,这会让曹操变得更强,但曹操越强,跟刘备之间的矛盾就会越激烈。”

“曹刘北伐,就会变成曹刘内斗。”

“明公也可在邺城养精蓄锐,静待时机!”

没了郭图逢纪审配在袁绍身边反驳,许攸也不用再藏着掖着了。

什么计策对袁绍有利,就给袁绍献什么计策。

袁绍左思右想,顿觉许攸的想法是最适合的,于是道:“既如此,那就跟孟德议和。只是此时谨慎,事成之前,不可为外人知晓。”

“子远跟孟德也是相善,不如替本将走一趟曹营,商议议和之事。”

许攸点头:“明公且宽心,曹操奸诈,有攸在,必不会让明公吃亏。”

明天要陪媳妇去医院做胃镜,更新也会延时,或许在晚上,汗。

(本章完)

第218章 局势变化,曹嵩死青徐祸第66章 破贼杀敌,关羽初显帅才第304章 争夺兖州,兖州牧吕奉先第189章 南结陆康,郑平再布远略第322章 各逞手段,刘备惊人之举第180章 长安变势,韩马进兵并州第160章 布策冀州,袁绍又悲剧了第117章 常山真定,义士奔赴临淄接下来几天的更新(必看)第133章 鬼才布计,刘岱袁绍联姻第261章 考校亮逊,宗太公为本谋第271章 乱中取胜,周瑜用混战计第287章 刘晔投袁,郑平的缓兵计第136章 智为将首,关羽谋西凉将第162章 纵横捭阖,苏秦张仪之能第46章 陈纪教子,都是人情世故第267章 白袍初战,赵云被鄙视了第269章 浑水摸鱼,郑平乘船北上今天停电了,只有一更哈第315章 五营齐出,孙坚颜良斗勇第158章 尊王攘夷,天子也需要哄第11章 师出同源,权谋蕴藏机变第107章 琅琊诸葛,汉代版少年班第92章 反客为主,刘备凛威渐长第261章 考校亮逊,宗太公为本谋第290章 大汉忠臣,刘备献礼玉玺第238章 先登破营,袁术仓皇败逃第101章 刚毅大节,关羽拜师卢植第249章 长安易主,刘协的疑心病第249章 长安易主,刘协的疑心病第253章 大赏特赏,刘备得青徐扬第163章 乾坤难测,天下大势已乱第308章 南阳贾诩,夺取荆州之策第120章 举兵邺城,关羽傲气依旧第279章 刘备发飙,擒文丑破南皮第285章 黄忠辞官,凤雏被忽悠了第54章 校场整军,郑平初显军略第245章 军争之外,郑平以计诱之第203章 周郎年少,刘繇结仇刘备第134章 今日敌手,汉末三大良将第56章 略施小谋,刘子平的惊叹第276章 传国玉玺,还治其人之身第202章 坐山观虎,曹操喜袁术怒第169章 以身为棋,奉天子封四方第121章 赤胆忠心,关羽戏耍逢纪第270章 好谋无断,迟疑的袁本初第280章 张郃献城,第七营大戟营第95章 请君入瓮,青州决胜一战第239章 生擒袁术,郑平再施诡谋第135章 孙坚兵败,麴义破成皋关第29章 星汉灿烂,当聚文武义士第161章 舌灿莲花,郑平游说刘虞第94章 最终谋划,虎吞天下大势第227章 吕布勤王,曹操兵戮吕县第281章 再得玉玺,刘备欲往洛阳第167章 传国玉玺,孙坚洛阳撤兵第298章 刘备长子,梦日月故名昭第251章 治理淮南,关羽押袁入京第226章 马腾投袁,吕布欲连臧洪第259章 将计就计,荀攸反说荀谌第318章 疲虎之计,关羽颜良相遇第244章 郑平坐庄,郭嘉计胜周瑜第117章 常山真定,义士奔赴临淄第69章 上架感言第227章 吕布勤王,曹操兵戮吕县第127章 巧魁儁乂,刘备再遇良将更新说明第325章 四路并进,袁绍决意南征第312章 争夺兖州,曹刘各起精兵第13章 妍妙辉光,青州人杰地灵第290章 大汉忠臣,刘备献礼玉玺第11章 师出同源,权谋蕴藏机变第249章 长安易主,刘协的疑心病第26章 十二策论,刘备立凌云志第196章 幽州惊变,刘备面临抉择第34章 坚壁清野,张飞的大耳刮第323章 许都陷落,袁曹军争再起第23章 论策黄巾,君必以民为本第338章 御驾亲征,刘备亲临濮阳第177章 双谋合变,袁绍袁术犯蠢第243章 三英齐聚,淮陵城曹孙刘第299章 刘备南巡,曹操阴谋得逞第16章 赠字瑾瑜,郑平盛赞刘备第91章 初掌骑兵,轮到俺老张了更新说明第297章 鼎足三分,袁绍谋争辽东第280章 张郃献城,第七营大戟营才回来,今天没时间写了,汗第74章 运兵神势,彼之矛攻彼盾第58章 立威施恩,再扬刘备仁德第140章 神威关羽,智计仍需武勇第28章 选将练士,关羽孤傲依旧第94章 最终谋划,虎吞天下大势第183章 刘备亲至,假途兵指刘岱第235章 攻心之计,关羽义释周泰第223章 荀攸到来,刘备闻听噩耗第261章 考校亮逊,宗太公为本谋第286章 李通文聘,张飞薅疯了啊第80章 兖州才俊,可知刘备之名第306章 郑平之谋,命世英才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