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显谋于世,制天命而用之

bookmark

第4章 显谋于世,制天命而用之

青州六郡六十五邑,除去因战乱导致的人口迁徙和减员,如今尚有三十余万户,两百余万人口。

这还不包括世家豪族隐藏的人口。

即便是最小的邑,常住城中的人口也有三千人余人。

屠一个三千余人的小城,这支黄巾至少达到了万人规模。

黄巾不是正规军,拖家带口的万人黄巾中,能战的不会超过三分之一。

但如今,距离张角引导的黄巾之乱已经过去六年了。

青州六郡六十五邑,各邑至少都有两百的县兵负责治安缉盗。

郡治城池驻兵两千,州治城池驻兵五千。

别说万人规模的黄巾了,出现一支千人规模的黄巾,都是极为不合理的。

一个兵多器锐、粮食充足的青州,竟然出现了“黄巾屠城邑”这种事?

郑玄难以置信!

“显谋,青州的黄巾,当真已经猖獗到了这种程度了吗?”郑玄目光燑燑,隐有三分怒意。

能让黄巾如此猖獗,就意味着焦和这个刺史,真如郑平评断的一样:好立虚名,清谈高论!

“有过之而无不及!”郑平凝声。

郑玄的目光,又多了七分怒意:“焦和狂徒,枉为青州刺史!”

这次,郑玄都不用“使君”这个敬称了,甚至直呼焦和狂徒,可见郑玄此刻对焦和有多愤怒!

良久,郑玄怒气渐消,眼神增添了几分凝重。

“倘若真如显谋断言,青州的祸事必然也会波及高密。”

“我有意遣散门人弟子,让其各自回乡避祸。”

“待你休憩三日,郑家举家迁徙徐州。徐州安稳,或可避祸。”

肯定了青州祸事,郑玄立即有了决断。

高密是不能再待了,得去安稳的地方避祸。

郑玄是不出仕的名仕,遇到危险避祸他乡,这是趋利避害的本能。

然而,郑平并不这般想。

“天下纷乱,早已没了净土!”

“父亲纵然避祸徐州又能如何?”

“陶谦外慕声名,内非真正,又贪利赖宠,跟焦和是一丘之貉,将来必定会祸及徐州数十万生灵。”

见郑平将陶谦跟焦和相提并论,又言语鄙夷,郑玄感觉今日受到的震撼太多了。

“陶恭祖待人谦厚,又有平定徐州黄巾的功劳,跟焦和一对比,这高下立判。”

“显谋何以认为陶恭祖跟焦和一样,会给徐州带来祸事?”

郑玄不理解郑平对陶谦的评断。

如今陶谦名声在外,多有贤才俊杰依附,怎么对比都不是焦和能比的。

郑平暗叹。

郑玄虽然擅长注解经文,但在识人方面却只注重外在的名声。

毕竟是自家父亲,又年事已高,郑平也不能辩驳太过火了。

“父亲,陶谦暂且不谈。规避青州祸事,我有不同的看法。”郑平将话题引回。

知子莫若父。

郑玄眼神一凛,不待郑平开口就打断道:“常言道:在其位,谋其政。你如今尚未出仕,当屈身守分,以待天时,不可与大势抗争。”

“此事不用再议!三日后,不,明日你就随为父启程去徐州。”

“即便徐州将来有祸事,那也是将来的事,眼下躲避青州祸事才是当前要务!”

郑玄爱子心切,虽然只字不提对郑平的关心,但句句都蕴藏了对郑平的担忧。

四年前,郑平自取表字,孤身出游诸州郡,郑玄担心了四年!

如今刚回来,郑平又想忤逆大势,郑玄如何肯听?

“父亲!”郑平眼神坚定:“我名郑平,平天下的平;我字显谋,当显谋于世。”

“遇事则逃,又有何资格自称贤士才俊?”

郑玄那花白的胡须,忍不住阵阵颤抖,如洪钟的声音高昂响起:

“平,是平安的平,不是平天下的平!老夫当日受党锢之祸牵连,被州官下狱,希望全家都能平安无恙,这才给伱取名【平】!”

“你有多少才学,就想显谋于世?这世上谋略胜过你的更是不知多少!”

“才夸了你虚怀若谷,锐气内敛,你怎又变得如此的轻狂?”

“你凭什么以为,你能平天下?”

郑玄气得不轻!

虽然儒家有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但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得先修身齐家举孝廉出仕。

郑平如今不过一白身,如何平天下?

“父亲,我知道你担心我可能会壮志未酬身先死。”郑平上前,轻轻顺了顺郑玄的后背,言语坚定:

“但大丈夫身处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纵使困顿难行,亦当砥砺奋进!”

“先贤有言:知天容易,逆天艰难。”

“但我却言:吾知天时,当逆天意!”

斩钉截铁的话语,如同对天地立下的誓言。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郑平有宿慧,又善于趋利避害。

天意难违?

那便制天命而用之!

“显谋,你……”郑玄欲言又止。

郑平此时的眼神,让郑玄记起了当初受党锢之祸下狱时,对命运的不服!

即便受到禁锢,郑玄也没有因此丧失本心,十四年间注释经书几百万字,创立了“郑学”。

“老夫,明白了!”郑玄闭眼长叹一声,对郑平的选择不再干涉。

良久。

郑玄睁开眼睛,目光变得清明,语气也恢复了祥和:“显谋,你想如何规避青州祸事?”

郑平微微松了一口气。

如果郑玄执意要去徐州,郑平也只能随郑玄而去。

不仅仅是孝道影响名声,郑平更担心自己不在,郑玄和兄长郑益会受到徐州祸事波及。

不论是郑玄还是郑益,都是擅长注解经书,而不擅长军政谋略。

世道纷乱,郑平可不想郑玄和郑益出现意外。

唯有两人跟在身边,郑平才能助父兄趋利避害。

所幸,郑玄并未执意否定郑平的想法,而是询问规避祸事的办法。

郑平微微清了清嗓子,道:“规避青州的黄巾祸事,在于刺史焦和!”

“焦和此人,多在青州刺史的位置上待一天,青州的黄巾祸事就越严重。”

“因此,请父亲助我,替一个人扬名。”

郑玄一愣:“只是扬名吗?此人是谁?竟值得显谋这般看重!”

追读影响推荐,没推荐上不了架,诸位朋友,拜托了!

(本章完)

第207章 豫州事变,曹操陶谦结怨才回来,今天没时间写了,汗第197章 刘备重义,易侯统领四州第208章 少年三杰,刘备用兵徐州第60章 老骥伏枥,士为知己者死第301章 陷阵高顺,敬英雄斥匪类才回来,今天没时间写了,汗第151章 定势河南,刘备未雨绸缪第143章 出使青州,此诏事关重大第283章 南阳良将,黄忠甘宁魏延第217章 郑平迎亲,陶谦宴请曹嵩第221章 贾诩毒计,长安毁于一旦第142章 苦肉奇计,玩战术心都脏第81章 义驰北海,东莱郡太史慈第45章 矢志不渝,举刘备为茂才请假一天第310章 暗掌东平,郑平谋算吕布第219章 曹操伐徐,王允结连吕布第123章 西征之议,卢植誓破长安第202章 坐山观虎,曹操喜袁术怒第223章 荀攸到来,刘备闻听噩耗第93章 驱虎吞狼,刘备高光时刻第201章 以帝为虎,二虎竞食之计第169章 以身为棋,奉天子封四方第300章 奸诈曹操,吕布被迫嫁女第209章 先兵后礼,青州强硬表态第337章 刘备称帝,决战阴云弥漫第10章 惟贤惟德,刘备一访郑平第31章 御下之道,当施之以恩义第153章 颍川群谋,沮授独木难支第144章 与民共苦,青州牧刘玄德第51章 卢植尚在,恩师厚德如父第302章 破曹之计,郑平游说臧洪第289章 曹刘相会,奸雄试探仁主第47章 皇室帝胄,平原王外甥女第305章 智说吕布,曹家有子曹昂第88章 袁曹密谋,刘备名扬四州第271章 乱中取胜,周瑜用混战计第210章 智威云长,曹操心生嫉妒第171章 断交绝盟,四方俊杰勠力第130章 魅魔刘备,智驱先登讨董第216章 卢植计成,董卓伏诛授首第197章 刘备重义,易侯统领四州第218章 局势变化,曹嵩死青徐祸第124章 南北之势,结盟袁术陶谦第182章 调虎离山,关羽计算袁术第61章 智驱虎豹,政令以利诱之第175章 盐铁之论,带阿亮入军营第123章 西征之议,卢植誓破长安第263章 荀攸出仕,郑平迁为军师第182章 调虎离山,关羽计算袁术第47章 皇室帝胄,平原王外甥女第176章 二袁争锋,青州岂能不来第8章 提亲遇险,智者自有千虑第26章 十二策论,刘备立凌云志第322章 各逞手段,刘备惊人之举第126章 奸雄英雄,终究不是一路第148章 群策群力,智者不谋而合第262章 张飞入荆,刘备荀攸交心第137章 九原鸠虎,本侯智勇双全第260章 郑平论势,荀攸欲投刘备第175章 盐铁之论,带阿亮入军营第49章 功名未立,吾志当存天下第254章 征北将军,临淄侯刘玄德第97章 昭烈之勇,刘备大败徐和第201章 以帝为虎,二虎竞食之计第343章 割须弃袍,袁绍一败涂地第194章 生财有道,青州安诸州乱第78章 卢植出山,招募幽州志士第245章 军争之外,郑平以计诱之第125章 初见袁绍,刘备欲挖颜良第190章 刘备长女,积粮筑城之议第338章 御驾亲征,刘备亲临濮阳第246章 养虎孙坚,郑平的术与略第247章 孙坚归降,曹操又头疼了第310章 暗掌东平,郑平谋算吕布第272章 三营出兵,郑平忽悠许攸第20章 壮哉玄德,文王孝公之礼第254章 征北将军,临淄侯刘玄德端午祭祖,请假一天第208章 少年三杰,刘备用兵徐州第67章 怀柔之策,再扬刘备仁名第189章 南结陆康,郑平再布远略第121章 赤胆忠心,关羽戏耍逢纪第148章 群策群力,智者不谋而合第64章 策马挥刀,安天下复汉室第188章 曹刘再会,推举兖州刺史第103章 权略相争,河北义士沮授第124章 南北之势,结盟袁术陶谦第336章 郑平回归,刘备决意称帝第332章 帝位之争,刘虞私问刘备第155章 王佐之争,郭嘉计说荀彧第259章 将计就计,荀攸反说荀谌小孩发烧,今天两点这章只能欠更了第162章 纵横捭阖,苏秦张仪之能第2章 兵不厌诈,一策惊退黄巾第327章 踏冰借道,刘备雪夜破袁第169章 以身为棋,奉天子封四方更新时间变动(不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