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下官斗胆,恳请陈相退位

bookmark

第44章 下官斗胆,恳请陈相退位

“父亲,郑县丞的策论,颇为激进了些!”

陈群斟酌用语。

此时的陈群,内心颇为纠结。

若要说郑平的策论好,有损陈纪的形象。

若要说郑平的策论差,有损君子的德行。

想要平衡,只能去评断策论中的激进之处。

顿了顿,陈群开始举例论证。

“譬如这屯田法,古往今来的屯田,都是召集流民开垦新的荒地,官府提供种子、农具,何时出门开荒,何时结束归家,都有法令约束。”

“但郑县丞却反其道而行之,不仅不组织流民开垦荒地,反而要求豪强富商将田地出租给官府,由官府统一召集流民屯田,待得秋收之后,再由官府统一分配。”

“先给屯田的流民留足余粮,然后支付租子给豪强富商,剩下的则由官府拥有。”

“此法虽然可以安置流民,但却会减少豪强富商能得到的粮食。”

“这利益不增反减,豪强富商又如何肯同意?”

“王莽托古改制,至今也才不到两百年。”

“前人教训,不可不察啊!”

粮食就那么多!

利益偏袒给了流民,自然就会让豪强富商的利益受损。

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动乱。

如王莽托古改制一般,出发点是解决日益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但结果却让矛盾愈演愈烈。

陈纪对陈群的评断不置可否,而是看向郑平:“郑县丞,你认为长文的分析可对?”

“陈郡丞心中本有答案,又何故用这样的理由来搪塞下官?”郑平摇扇轻笑:“州府政令,本就不是一成不变的。”

“由官府出面租借豪强富商的田地给流民屯田,并非是屯田法的长久之策,而是基于如今的青州局势,采取的临时措施。”

“倘若因循古法,生搬硬套的组织流民开垦荒地,流民的心中可不会认为官府是在救他们。”

“将心比心,他们更可能会认为,人生已经如此艰难了,却还要给官府服徭役。”

“与其如此,为什么不跟着黄巾一起抢粮呢?”

“王莽托古改制的失败,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他想当然的认为,改革政令就是在对流民们好。”

“但流民们要的是什么?”

“是有一个容身之地,能解决他们温饱!”

“开垦荒地,流民们看不到未来!”

“然而直接将田地租给流民,却能让流民看到来年的希望!”

“难道我们要指望流民们去理解官府的困难?去理解官府不敢对豪强富商施压只敢对流民怒吼?”

“亦或者,让流民们理解我们这群当官的,连责任和风险都不敢承担吗?”

“即便真如陈郡丞所言,这屯田法激进了些,又能如何呢?”

“青州局势,明眼人都能看得清楚。”

“州官不能制裁黄巾,而今年的旱灾又影响收成,若这个时候还要去求稳,而不去施展雷霆手段。这青州黄巾,恐怕要再演百万之众的声势了!”

“到时候黄巾掠粮,如蝗虫过境,又不事生产,这青州能有多少粮食可掠?”

“管你是什么豪强富商,还是名仕大臣,都得死!”

“陈郡丞只比下官年长数岁,莫非也丢了胆气了?”

郑平寥寥数语,就将陈群的挑刺给驳了回去。

最后一句,更是直指人心。

二十几岁的青年士子,就已经开始瞻前顾后了,这不就是无胆之辈了吗?

陈群的面色顿时有些羞愧。

谁在年轻的时候,还不是个热血义士了?

一阵笑声响起,却是刘子平坐不住了。

原本是武将的刘子平,素来欣赏有胆气的。

举荐刘备,亦是因为刘备胆气过人,颇有勇武。

“郑县丞胆略过人,令人钦佩啊!”

刘子平表态,让主位的陈纪眼神有了变化。

虽然陈纪的平原相,但还是得依靠刘子平这样的郡中老吏的支持的。

这平原郡的郡兵,都是由刘子平实际掌控着。

“郑县丞,你有话,不妨直言!”陈纪轻捋短髯。

郑平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陈纪又如何猜不到郑平话中有话。

“陈相,何不退位让贤?”

郑平这话一出,除了早已知晓郑平心思的刘备外,不论是陈纪、陈群,还是刘子平和孙干,都被吓了一跳。

“伱让老夫退位让贤?”饶是陈纪善于养气、喜怒不形于色,此刻也忍不住反问。

陈群更是直言喝问:“郑县丞,莫非你想当这平原相?”

说陈纪尸位素餐,陈群在陈纪的提点下,忍住了。

但现在郑平让陈纪退位让贤,陈群又忍不住了。

这世间嚣狂之人不少,郑平是陈群见过的最嚣狂的一个了。

以一县丞之身,敢劝一郡国相退位让贤?

郑平摇扇轻笑:“应付黄巾的良策,陈相想不到;下官的十二策论,陈相又不敢用。”

“既然如此,何不趁此机会装病,对外举荐高唐令刘备,暂代平原相一职呢?”

“我等行事,既不会影响陈相的名声,又能以雷霆手段解决当前的内忧外患。如此,皆大欢喜,何乐而不为呢?”

众人的目光,又看向刘备。

陈群本以为是郑平想当这平原相,却不曾想郑平会举荐刘备。

刘备也知道,此刻不是退缩的时候了。

郑平已经将路铺好,就等刘备往前一踏步了。

“陈相!”刘备起身,向陈纪拱手一礼,郑重其事地道:“高唐县太小,下官和郑县丞的部署,虽然能定高唐县的黄巾,却不能定平原郡的黄巾,亦不能举平原郡九县之力,去平定整个青州的黄巾。”

“下官斗胆,请陈相给予机会。”

“此事若成,功劳皆可与陈相,下官决不贪功;此事不成,下官一人做事一人当,绝不会牵连陈相。”

刘备的决意和胆气,再次令陈纪吃惊。

一县的县丞和县令,相继请一郡国相退位让贤,这普天之下也是头一回了吧?

陈群欲言,但被陈纪挥手阻止。

“刘备,威逼上官,其罪当罚。你就不怕本相,将你依律法办吗?”陈纪的眼神中多了几分凛威。

(本章完)

第11章 师出同源,权谋蕴藏机变第296章 曹操中计,君疑臣则臣死第265章 关中大旱,刘协欲迁青州第132章 智策奇佐,鬼才畅言大势第167章 传国玉玺,孙坚洛阳撤兵第106章 收之东隅,中山甄氏渊源第154章 终得冀州,袁绍聚拢贤才第243章 三英齐聚,淮陵城曹孙刘第156章 赵云献策,常山国的选择第293章 领左将军,刘备开府治事第175章 盐铁之论,带阿亮入军营第131章 再谋冀州,颍川奇才迭出第64章 策马挥刀,安天下复汉室第150章 边让陈宫,兖州止战之策第177章 双谋合变,袁绍袁术犯蠢第290章 大汉忠臣,刘备献礼玉玺第183章 刘备亲至,假途兵指刘岱第11章 师出同源,权谋蕴藏机变第11章 师出同源,权谋蕴藏机变第139章 巅峰皇甫,关羽麴义濒危第174章 千里决胜,刘备郑平论势第343章 割须弃袍,袁绍一败涂地第226章 马腾投袁,吕布欲连臧洪第208章 少年三杰,刘备用兵徐州第115章 贤才齐聚,拥韩馥制袁绍第75章 祈天灯现,破乐陵斩贼首第313章 虚虚实实,袁绍被打蒙了第215章 诛董之局,卢植诱说吕布第336章 郑平回归,刘备决意称帝第54章 校场整军,郑平初显军略第189章 南结陆康,郑平再布远略第203章 周郎年少,刘繇结仇刘备第243章 三英齐聚,淮陵城曹孙刘第338章 御驾亲征,刘备亲临濮阳第276章 传国玉玺,还治其人之身第101章 刚毅大节,关羽拜师卢植第202章 坐山观虎,曹操喜袁术怒第233章 十八万兵,袁术自信爆棚第145章 冯谖三窟,向刘表借钱粮第70章 义薄云天,关羽平定高唐第70章 义薄云天,关羽平定高唐第333章 刘虞之计,三宗共举刘备第243章 三英齐聚,淮陵城曹孙刘第104章 贤才来投,刘备声名渐起第6章 潜龙出渊,刘备出仕县令第201章 以帝为虎,二虎竞食之计第143章 出使青州,此诏事关重大第53章 黄巾来袭,平原战事将起第264章 袁绍得计,刘备也该败了第94章 最终谋划,虎吞天下大势第134章 今日敌手,汉末三大良将第295章 张飞急了,大哥你留点啊第271章 乱中取胜,周瑜用混战计第138章 羽斩华雄,卢植战皇甫嵩第129章 以仁驱武,亦知先登之勇第279章 刘备发飙,擒文丑破南皮第85章 借粮救民,吾辈义不容辞第308章 南阳贾诩,夺取荆州之策第255章 六营立旗,真仁主不妄杀第11章 师出同源,权谋蕴藏机变第336章 郑平回归,刘备决意称帝咳咳,新书发了第129章 以仁驱武,亦知先登之勇第60章 老骥伏枥,士为知己者死第114章 仁德章武,臧霸孙观拜服第91章 初掌骑兵,轮到俺老张了第48章 亲上加亲,刘备喜得良缘第230章 世事如棋,战功宝宝袁术第11章 师出同源,权谋蕴藏机变更新时间调整第106章 收之东隅,中山甄氏渊源第63章 壮哉关羽,我辈义不容辞第312章 争夺兖州,曹刘各起精兵第223章 荀攸到来,刘备闻听噩耗第227章 吕布勤王,曹操兵戮吕县第5章 立志青州,何惧天时不在第329章 离间计成,袁绍罢免文丑第12章 郑玄劝学,传道授业解惑第261章 考校亮逊,宗太公为本谋第181章 奇袭匡亭,关羽义释陈到第114章 仁德章武,臧霸孙观拜服第118章 出使青州,沮授举荐田丰第115章 贤才齐聚,拥韩馥制袁绍第211章 鬼才献谋,曹操臣服刘协第285章 黄忠辞官,凤雏被忽悠了第75章 祈天灯现,破乐陵斩贼首叹,今天只能一更了。第11章 师出同源,权谋蕴藏机变第300章 奸诈曹操,吕布被迫嫁女第313章 虚虚实实,袁绍被打蒙了第64章 策马挥刀,安天下复汉室第118章 出使青州,沮授举荐田丰第304章 争夺兖州,兖州牧吕奉先第195章 反败为胜,袁绍诓骗公孙第169章 以身为棋,奉天子封四方第139章 巅峰皇甫,关羽麴义濒危第233章 十八万兵,袁术自信爆棚第208章 少年三杰,刘备用兵徐州第33章 白水草席,郑平设宴立威第111章 少年卧龙,寻贤才要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