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刘备传檄,君子行以大义

第86章 刘备传檄,君子行以大义

众人回至城中。

孔融本想设酒宴招待,但刘备以酿酒伤粮为由,推辞了酒宴,只求了白水解渴,这让孔融对刘备的德行又多了三分敬意。

宴席上,郑平道出了具体的借粮方案。

由孔融负责向各县下达政令,刘备负责安抚城外的十余万流民,郑平则是跟太史慈返回高密县见郑玄、负责说服各县的豪强士族出借钱粮。

既然要作保,自然得让郑玄随同。

而如《汜胜之书》《四民月令》的刊印本、以及曲辕犁等工具,也得一并准备。

北海国的豪强士族都不是傻子,见不到真物是不会轻易下决心的。

这跟刘备在平原郡的时候是不一样的。

刘备是平原相,这平原郡的豪强士族多多少少得给些面子。

毕竟这不怕官,也怕管。

然而北海国却不一样,刘备只是个平原相,手还伸不到这么长。

在述说完具体的借粮方案后,郑平微微清了清嗓子,道:“除上述措施外,还有一项最重要的措施,必须立即执行。”

“可由刘府君传檄毗邻的各州郡,呼吁各州郡州牧、刺史、太守、国相、县令、县长,全力配合北海国对粮食的采购。”

“倘若担心采购粮食可能会造成本土粮荒,可呼吁他们就近向别处郡县采购粮食。”

“言辞一定要真切、要立足大义,要让这各州郡上至州牧刺史、下至县令县长,见了檄文之后,有一种不配合都觉得自己德行有亏的负罪感。”

以大义向毗邻郡县施压,这是阳谋。

哪怕毗邻郡县的官心中恨不得将刘备揍骂一顿,但为了名声也得配合。

毕竟刘备不是让毗邻的郡县免费提供粮食,而是让毗邻郡县放开采购!

然而一旦放开采购,毗邻郡县的富户见有利可图,就会不顾一切的将粮食运往北海国。

这会让毗邻郡县粮食储备减少,而粮食储备减少又容易引起粮荒。

为了避免本县出现粮荒,这毗邻郡县的官,就得就近跟毗邻的郡县商议,放开粮食的采购,让富裕的郡县将粮食大量贩运到不富裕的郡县。

毕竟谁也不能保证这粮荒会不会出现在自己的治下。

一旦出现粮荒,就会滋生流民。

这便是郑平之前询问刘备,是否愿意为了救青州士民,而去得罪毗邻州郡的太守、刺史,甚至于豪强、士族的原因。

刘备救青州士民,得到了美名,得到了青州士民的拥戴,甚至能名扬天下。

但毗邻的州郡县,却会因此受到影响。

官员担心本地粮荒,不得不去跟其他郡县谈判。

而豪强士族,因为有利可图,又会趋之若鹜。

尤其是中间层次的,比不过大的豪强士族在本地的势力,那就去北海国谋求利益。

这势必会动摇原有的平衡。

而吃了暗亏的郡县官员和豪强士族,又怎么可能对刘备有好感?

但这些人对刘备有没有好感,郑平是不在意的。

Wшw⊕ тт kān⊕ C〇

待得刘备立足青州,受到青州士民的诚心拥戴,这损失的一时名声,会用更大的美名来弥补。

当刘备聚青州士民之心,恢复青州的繁华。

些许外郡污名对刘备而言,根本不足虑!

而一些有长远眼光的豪强士族,反而还可能会考虑支持刘备。

郑平这措施一出,在场的孔融、孙邵、应珣等人,纷纷吃了一惊。

尤其是应珣,感到一阵坐立不安。

这泰山郡毗邻北海国,这不得第一个表态支持啊?

“郑郡丞,泰山兵每日的消耗也是不少的。”应珣不知道该如何拒绝,只是诉苦试探。

刘备看向郑平的眼神,也有些不忍。

毕竟这泰山太守应劭都借兵了,却还要被算计,多少是有些令人羞愧。

郑平洞悉人心,早已看穿应珣的想法,笑道:“应都尉,让各郡县放开粮食采购,对泰山郡而言并非是有害无利。”

“《孟子》有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天道无情,这天灾是不能规避的;人道有情,人祸却是能妥善应对的。”

“今年青州干旱,粮食减产,百姓活不下去而变成了流民,这才助长了黄巾的声势。”

“又怎知来年、后年,兖州不会遇到干旱?”

“倘若兖州干旱,出现粮荒,这青州同样不愿意开放粮食采购,兖州的几百万士民,能否活命?”

“刘府君传檄各州郡县,不仅仅为的是青州的灾民,同样也是在让各州郡县有忧患意识,遇到粮荒之后、能有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

刘备跟郑平已经有了相当的默契。

这话一出,刘备当即起身向应珣一拜:“应都尉,我深知你跟令兄都是心怀百姓的仁德君子,必然不肯坐视百姓受苦。”

“常言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若能助我解决青州的粮荒,今后应府君之事,便是我刘备之事。身虽千里,必当仗义前往!”

应珣心中触动。

如郑平所言,今年是青州干旱,又怎知来年、后年,兖州不会干旱?

今日不助青州解决粮荒,来年、后年,谁肯助兖州解决粮荒?

又见刘备许诺,应珣心中的那丝迟疑也消失了。

“刘府君弘毅宽厚,志在救民,真乃当世英雄!”应珣起身回礼道:“应珣不才,愿替刘府君劝说兄长。”

刘备大喜而笑:“能得应都尉承诺,我刘备,何其有幸!”

应珣没有在剧城逗留。

怀揣檄文,率兵返回奉高城。

这次救北海国,应珣感慨颇多。

不论是刘备、关羽,还是郑平、太史慈,亦或者孔融、孙邵等人,都让应珣感到这世间有豪迈英雄气的人不少。

尤其是刘备,明知道这十余万流民是个烫手的,但依然选择了用最艰难的方式去安置这十余万流民。

单是这份豪情,就足以令应珣钦佩了。

“没想到这世间,竟还有刘备这般人物!”

“兄长有知音了!”

很快。

郑平制定的方案有条不紊的开始执行。

城外。

刘备在关羽的护卫下,挨个儿的走访流民,嘘寒问暖,在流民中挑选出德高望重的,宣传安置流民的方案。

又征募了自愿者,负责替流民发放钱粮。

虽然刘备如今是平原相,位高权重,但刘备对待百姓,一向和颜悦色,不论是谈吐还是举止,都让这些流民感到很舒坦。

这种寻常人难有的人格魅力,在刘备身上达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刘府君,老朽也不是愚昧无知的,这可是十余万乡亲需要的粮食,真的能凑齐吗?”一个步履蹒跚的老者,颤颤巍巍的起身询问。

他已经两日没吃过饭了,一直都靠啃树皮草根续命。

如今听到刘备说,要管这十余万乡民的口粮,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

老者第一反应是刘备在这里胡吹大气。

十余万乡民的口粮,岂能轻易筹措?

因此,怀着一颗愤懑的心,老者向刘备提出了质问。

而周围的流民,似乎对这老者也颇为信任,纷纷聚在老者身边,狐疑的看向刘备。

“老丈!”刘备近前,扶着老者,让其坐下:“我知道你有怀疑,毕竟将这剧城搬空了,也最多让你们吃上一个月。”

“一个月之后,伱们又会继续挨冻受饿。”

“但我刘备,向来不轻易许诺。”

“剧城虽然粮食不够,但北海国有粮,北海国毗邻的郡县也有粮。”

“我已经跟孔相商议好了了,近日会游说整个北海国的富户,向他们借钱粮。”

“而高密县的康成先生,也会替我作保。”

“除此之外,我已经向毗邻郡县传送檄文,呼吁他们能将粮食贩卖至北海国。”

“我刘备能击破裹挟你们的黄巾贼,也笃信能助你们恢复家园。”

“虽然前途艰险,但我刘备愿跟诸位乡亲一起渡过眼前的难关!”

刘备眼神坚定,言辞恳切。

即便是心中有愤懑的老者,此时看向刘备的眼神,也少了质疑,多了惊讶。

“刘府君,这事对你有什么好处?”老者死死的盯着刘备。

刘备眼神一凛:“既然当了官,就要替乡民解决苦难,这是本职;若是只顾寻求好处,又何必当这官?”

“老丈,这天下间有凶恶贪婪之官,也有仁德清廉之官。”

“刘备不愿当那凶恶贪婪之官,只愿尽一份绵薄之力。”

“老丈的疑虑,我能理解,但君子论迹不论心。我刘备是什么样的人,请老丈和诸位乡亲静看!”

说完,刘备向老者深深一礼,退出了人群。

刘备一走,人群开始议论纷纷。

“高老,这刘备真的可信吗?我们可是有十余万人啊。”

“对啊,会不会又只是给我们几天口粮,然后让我们自生自灭?”

“哼!这群当官的有什么可信的?给几天口粮,就到处宣扬仁德,根本不管我们死活。”

“都是豺狼罢了。若真的关心我们,就应该让那些强征粮食的恶霸们将粮食还给我们。”

“那些富户恨不得将我们的粮食收刮殆尽,又怎么可能借粮?”

“这刘备,肯定也在骗我们,不如去寻徐和渠帅吧。”

“.”

老者没有回答周围人的询问,只是静静的回想刘备刚才的话。

“论迹不论心。”

“老朽倒要看看,你会如何做!”

老者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强撑着不让自己昏睡过去。

就在此时。

一个少年小跑过来:“爷爷,有粥了,有粥了!”

“什么粥?”老者顿时一愣。

少年却是兴奋的指着城门口:“城里出来了好多人,正在熬粥,我们有吃的了!”

听到有人熬粥,刚才还质疑刘备的乡民,纷纷冲向了城门口。

虽然心有疑虑,但在这之前,填饱肚子才是最重要的。

“老朽要看看,你能坚持几天!”老者没有因为城内来人熬粥就对刘备感恩戴德。

这种事,老者在逃荒的途中见了很多次了。

大抵都是城内官员,生怕流民窜入城中,然后象征性的熬些粥,然后打发流民离开。

这种打发叫花子的方式,又怎么可能让老者去感恩?

但接下来的几天。

老者心中的惊讶却是越来越多了。

连续三日的粥饭,老者的精神头也越来越足,不再是面黄肌瘦整日里昏昏欲睡了。

“竟然没赶我们走?”老者很疑惑。

但接下来刘备的举动,让老者更迷惑了。

“奉刘府君之命,征召伐木工五百人,渔民五百人,猎户五百人,纺女五百人,厨女五百人,.”

“每日提供两餐,工钱另算!”

一听提供吃食,又提供工钱,流民的心思顿时活络了。

粥饭虽然能吊命,但却不能管饱。

若能有工钱,就能自行购买米粮加餐了。

这又过了半月。

老者已经完全不理解了!

“真的没有驱赶我们离开?”

“不仅管饭,还发放工钱让我们干活?”

“这,这,这刘府君哪来这么多的钱粮?”

“难道,真的是向那群富户借的?”

没人回答老者的问题。

刘备虽然每日里都在流民中走访,但十余万流民,几乎都只能见到刘备一面。

其余时候,都是听说刘备在流民中嘘寒问暖、询问疾苦。

城头。

孔融看着城下渐渐有了秩序的流民,百感交集。

“长绪啊,老夫万万没想到,显谋真的说服了北海国的豪强士族,让这些人肯出借钱粮给玄德。”

孔融身边,功曹孙邵也是眼神复杂。

郑平自回高密县后,就带上了郑玄和太史慈,开始在北海国的十八个县游说。

半个月的时间,就说服了十八县大部分的豪强士族出借钱粮安置流民。

“孔相,人都是逐利的,豪强士族亦不例外。”

“显谋诱之以利,才让他们甘心出借钱粮。”

“但此举却会助长北海国豪强士族的嚣张跋扈之心,恐怕会尾大不掉啊。”

孙邵有些忧心。

郑平并非是“振臂一呼,豪强士族就纷纷出借钱粮”,这是出让了巨大的利益,才换来了豪强士族的支持。

孙邵的担心,孔融自然也是清楚的。

看向城外的流民,孔融长叹一声:“若非老夫治下不力,显谋又何至于行这险策。未来之事如何,老夫只能坚信显谋有应对之策了。”

(本章完)

第212章 刘宠遇刺,袁绍拉拢袁术第303章 曹刘相争,张邈陈宫中计更新时间调整第325章 四路并进,袁绍决意南征第255章 六营立旗,真仁主不妄杀第51章 卢植尚在,恩师厚德如父第138章 羽斩华雄,卢植战皇甫嵩第239章 生擒袁术,郑平再施诡谋第43章 借古讽今,论官尸位素餐第215章 诛董之局,卢植诱说吕布第3章 青州祸事,郑平策论黄巾第227章 吕布勤王,曹操兵戮吕县第16章 赠字瑾瑜,郑平盛赞刘备第148章 群策群力,智者不谋而合第189章 南结陆康,郑平再布远略第342章 四营乱阵,袁绍被乌桓坑第256章 周郎孙郎,白袍营的规矩第19章 世道纷乱,叹人命如草芥请假一天今天没有第三更,容我花时间调整下后面的剧第23章 论策黄巾,君必以民为本第256章 周郎孙郎,白袍营的规矩第157章 刘备抢种,郑玄高徒国渊第288章 郭图暗议,刘备兵至虎牢第236章 惊弓之鸟,陈登疲兵之计第11章 师出同源,权谋蕴藏机变第84章 志同道合,孔融盛赞刘备第16章 赠字瑾瑜,郑平盛赞刘备第14章 才兼文武,郑平初见孔融第28章 选将练士,关羽孤傲依旧第71章 强兵碾压,郑平速破般县第167章 传国玉玺,孙坚洛阳撤兵第219章 曹操伐徐,王允结连吕布第160章 布策冀州,袁绍又悲剧了第184章 生擒刘岱,刘备权谋心计第342章 四营乱阵,袁绍被乌桓坑第175章 盐铁之论,带阿亮入军营第38章 察民疾苦,寒微亦有人杰第117章 常山真定,义士奔赴临淄第164章 刘备议政,处处都要钱啊第218章 局势变化,曹嵩死青徐祸第47章 皇室帝胄,平原王外甥女接下来几天的更新(必看)第328章 郑平设伏,文丑丢盔弃袍第255章 六营立旗,真仁主不妄杀第182章 调虎离山,关羽计算袁术第12章 郑玄劝学,传道授业解惑第152章 计定荆豫,刘备纳策破局第172章 奇谋论势,袁曹布局兖豫第331章 关羽决意,刘协中箭而亡第195章 反败为胜,袁绍诓骗公孙第130章 魅魔刘备,智驱先登讨董第173章 豫州战起,刘备文武齐聚第21章 性度恢廓,仁主宴请贤士第193章 引资招商,郑平糜竺论势端午祭祖,请假一天第134章 今日敌手,汉末三大良将第52章 汉家宗亲,青州刘氏底蕴第58章 立威施恩,再扬刘备仁德第45章 矢志不渝,举刘备为茂才第74章 运兵神势,彼之矛攻彼盾第167章 传国玉玺,孙坚洛阳撤兵第254章 征北将军,临淄侯刘玄德第50章 胡昭堂妹,张飞心有所属第186章 袁术败逃,张飞巧遇典韦第171章 断交绝盟,四方俊杰勠力第183章 刘备亲至,假途兵指刘岱第14章 才兼文武,郑平初见孔融第201章 以帝为虎,二虎竞食之计第33章 白水草席,郑平设宴立威第271章 乱中取胜,周瑜用混战计第180章 长安变势,韩马进兵并州第45章 矢志不渝,举刘备为茂才第110章 收获民心,陈元龙的钦慕第181章 奇袭匡亭,关羽义释陈到第29章 星汉灿烂,当聚文武义士第86章 刘备传檄,君子行以大义第16章 赠字瑾瑜,郑平盛赞刘备第141章 表奏州牧,董卓拉拢刘备更新说明第338章 御驾亲征,刘备亲临濮阳第205章 人才济济,刘备喜得三杰第69章 上架感言第248章 孙坚赴宴,惊呆了的周瑜第233章 十八万兵,袁术自信爆棚第22章 初显谋略,御下需有权威第138章 羽斩华雄,卢植战皇甫嵩第93章 驱虎吞狼,刘备高光时刻第115章 贤才齐聚,拥韩馥制袁绍第266章 荀彧发狠,郑平部署河北第99章 众望所归,继任青州刺史第66章 破贼杀敌,关羽初显帅才第243章 三英齐聚,淮陵城曹孙刘第242章 三郡结盟,太史慈入扬州第1章 趋利避害,奇士初逢仁主第190章 刘备长女,积粮筑城之议第24章 通达政令,驱黎庶除反贼第7章 北海求亲,名家清淑闺秀第338章 御驾亲征,刘备亲临濮阳第136章 智为将首,关羽谋西凉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