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最终谋划,虎吞天下大势

bookmark

第94章 最终谋划,虎吞天下大势

郑平寻思一阵,脑中已经有了谋划,屏退左右道:“府君,既然卢尚书和翼德都到了,那我们的计划可以稍微进行一些更改了。”

任何的战术布置,都得考虑敌我双方可以调动的兵力。

卢植和张飞没有抵达,郑平的战术布置就只会将卢植和张飞这支兵力视为可有可无的奇兵。

但现在,卢植和张飞不仅抵达了乐陵城,还带来了近两千的骑兵。

再加上乐陵城原有的一千郡兵,刘备手中的八百豪族私兵,焦和出借的两千州兵,刘备已经有五千余能战的兵马了。

徐和虽然聚众二十余万,但青壮不会超过六万人。

换而言之,刘备已经有了正面迎击徐和这支黄巾兵的兵力优势了!

五千步骑,配上大汉良将卢植、万人敌关羽张飞太史慈,这样的阵容,只要统兵决策的不是焦和这种清谈腐儒,就没有败阵的可能!

刘备顿时凛然:“显谋,莫非你想趁着黄巾贼兵进攻临淄城的机会,聚集乐陵城的兵力,将徐和这支黄巾彻底击破?”

郑平点头:“徐和聚众二十余万,但又不事生产,他们的存粮是撑不过今年冬天的。”

“所以在结冰之前,徐和势必要大规模的攻打城池,以求囤积过冬的粮食。”

“而临淄城聚集了大量的富户,他们的钱粮大半也存在临淄城。”

“因此,破临淄城一定会是徐和的战略目标。”

“而恰好,我们的战略目标也是临淄城。”

“府君可立即遣人去乐陵城送信,让翼德走厌次入乐安国,直接攻打徐和的后方!”

“若计划顺利,徐和的主力会被堵在乐安国唯一一个还没有被徐和进犯的博昌县!”

“.”

郑平详细的将战术布置进行了一些细节的改变。

原本兵力不足,最多能借徐和这股黄巾除掉焦和与任旐,然后顺势执掌青州,再定剿灭徐和的布计。

但现在,不仅可以顺势除掉焦和与任旐,还能将徐和这支兵马赌在博昌县。

手中可动用的兵马越多,这战术目标就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但这样的战术目标,郑平不能让除了刘备的第三个人知道。

因此刚才不仅屏退了士仁,连关羽都立在了外面负责警戒。

若是让人给传出去,那刘备就得背上一个谋害同僚的污名。

虽然刘备和焦和,都恨不得杀了对方。

但想法归想法,想要付诸于实践就得悄悄的来。

焦和倒霉就倒霉在,任旐跟焦和不是一条心。

前脚刚给焦和献毒计,后脚就将焦和给卖掉了。

但郑平跟刘备却是一条心的,两人的目的都是为了恢复青州的秩序,让青州的士民黎庶不用背井离乡,也不用挨冻受饿。

而这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是焦和必须死!

只有焦和死了,刘备才能整合青州的全部资源,征抚这几十万的黄巾流民,以及赈济因为天灾人祸而受难的青州士民。

在杀焦和决定上,不论是刘备还是郑平,早就有了觉悟!

刘备凝重的点头:“显谋,北海国的十余万流民刚刚安置,如今徐和又有二十余万流民,这要同时安置,以目前毗邻郡国的粮食贩运以及现有富户的支持,还是有些捉襟见肘的。”

“按原有的计划,迫降这徐和的二十余万黄巾会有两个月的缓冲期,两个月的时间也足够我们说动富户筹措新的钱粮应急了。”

“会不会,太急了些?”

郑平摇头一笑,将藏在最心底的谋划道出:“府君,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能一战迫降徐和,就不要再等两个月后。”

“焦和死、徐和降,府君就能以暂代青州刺史之名,直接向毗邻各州郡国的州牧、刺史、太守、国相谈条件。”

“而这次,就不再只是放开粮食贩运禁令了。”

“青州六郡加起来,近五十万的流民,没有任何一个州能挡得住,也没有任何一个郡国敢让这近五十万流民入境!”

“要么主动运粮入青州、一起获得赈灾救民的美名,要么五十万流民入境、大家一起玩完,他们没得选!”

刘备吓了一跳,惊愕的看向郑平。

在这之前,郑平所有安置青州流民的方式,都是有迹可循的。

但唯独这一次,却是刘备从未听过。

竟然要以五十万流民要挟毗邻各州郡国,让其主动运粮救民!

良久。

刘备长长的呼了一口气,眼神多了一丝复杂:“显谋,你当初曾经问我,倘若安置这青州几十万百姓的代价,会让我得罪毗邻州郡国的太守、刺史,甚至于豪强、士族,我是否愿意承担这个代价。”

“我其实一直很疑惑,不论是游说青州内部的富户,还是传檄各州郡国放开运粮禁令。即便会让我得罪一些人,但如袁绍、陶谦、刘岱等人,也在主动响应檄文。”

“我得罪的人其实并不多,反而还因此得到了不少好名声。”

“现在我才明白,并非是不得罪人,而是最得罪人的关键计策,显谋还没正式用啊。”

郑平没有否认:“府君,我只是习惯将最严重的后果先点出来,但计策的实施,往往也会因为一些人的介入而有所改变。”

“如东海郡的糜竺、渤海郡的袁绍,他们因为各自利益的权衡,会介入我的计划截取一些好处,而相应的,截取了好处就得分担原本属于府君要承担的风险。”

“虽然,我的确是在拿这五十万流民要挟毗邻各州郡国的州牧、刺史、太守、国相,但这又何尝不是在给他们提供图谋大势的机会呢?”

郑平取出羽扇,轻扇肩头:“渤海太守袁绍,出身于四世三公袁氏,袁氏的门生故吏遍布各州。”

“袁绍素有大志,不是久居人下之辈,蛰伏渤海郡,也只是为了等待时机。”

“前番主动响应府君的檄文,并非是真的想支持府君,不过是借府君传檄一事,想在冀州求得名望罢了。”

“这也是为何,冀州的渤海郡、安平国、清河国、河间国,会如此爽快的响应府君檄文的原因。”

“他们不是不知道利害,只是因为袁绍响应了,所以他们也要响应!”

“而冀州牧韩馥,是由董卓任命的,一向忌惮袁绍,担心袁绍会在冀州举事。”

“毕竟这冀州牧虽然能管冀州各郡国,但这冀州的袁氏门生故吏太多了,包括韩馥自己都是袁氏的门生故吏。”

“倘若袁绍执意要在冀州举事,韩馥这个冀州牧也会变得岌岌可危,甚至于名存实亡。”

顿了顿,郑平将羽扇往兖州方向一指:“而在兖州,兖州刺史刘岱虽然是州刺史,但他同样号令不了兖州诸郡国。”

“而兖州诸郡国,陈留郡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泰山郡太守应劭、山阳郡袁遗,济阴郡太守袁叙,济北相崔言,任城相郑遂,东平相李瓒。”

“都迫切的需要名望!”

“这也是为何,包括青州刺史焦和在内,分明没有征战的本事,但这些人都会积极的去响应讨伐董卓。”

“因为讨董,能获得他们想要的名望!”

“因此,面对安置这五十万流民可能带来的名望,不论是冀州的韩馥、袁绍,还是兖州的刘岱、乔瑁等人,亦或者在徐州的陶谦,都会权衡!”

“是获得救民的名望,还是看着青州覆灭,然后去赌这青州的流民是往徐州、往冀州还是兖州!”

郑平豪言铿锵,将这五十万流民在手的利弊、以及各方势力的利害权衡,向刘备逐一分析。

刘备此刻,已经被郑平的胆气给彻底镇住了。

要挟?

不,这根本不是什么要挟!

这是郑平用青州五十万流民硬生生制造出来的一个炙手可热、可以摘取的海量名望。

讨董的名望已经追逐过一次了,再来一次讨董就是吃力不讨好了。

不论是袁绍韩馥,还是刘岱乔瑁等人,都不可能再聚兵讨董。

毕竟这第二次聚兵讨董,若还是不敢打进长安,那就会被天下人耻笑了。

可不能讨董,又如何再求名?

而这青州五十万流民,就会成为这群追逐虚名的目标。

至于这五十万流民的身份,疑是黄巾贼兵?

不,黄巾贼早已经被消灭了。

这五十万流民,只是受灾的流民,也只能是受灾的流民。

不论是刘备还是其余求名望的,都只会承认青州流民这个身份!

刘备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平复有些躁动的心绪:“真是疯狂的想法!”

“若是按原来的计划,两个月的缓冲期,会冻死饿死很多人。”

“但新的计划若能成功,这青州五十万流民,就一定能撑得过今年的冬天。”

“只要能救民,赌了!”

刘备的语气变得坚定。

想法是疯狂,执行起来也会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

一旦失败,刘备甚至可能会身败名裂。

但相对于个人荣辱,刘备更希望的是,这个冬天有更多的流民能活下来!

诚然,原计划会让刘备要承担的风险更小。

但这是以成千上万的流民冻死饿死在青州为代价的!

每一天,青州的大地上,都会有饿死的冻死的病死的。

天灾、人祸,兵荒马乱的青州大地,处处有哀嚎!

可若能赌成功,那能救的百姓,将是成千上万。

“相信卢师也会支持我的决定的!”刘备的眼神变得更坚定。

仁德载世,不是一句空话。

若只是担心个人荣辱,就不敢去承担风险,那跟追逐讨董虚名的焦和又有什么区别?

刘备坚定的眼神,也增添了郑平的信心,更增添了郑平对刘备的钦佩。

要想在这个冬天,让更多的青州流民活下来,常规的方案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粮食。

只有在短时间内筹措到大量的粮食,才能解决。

自古至今乃至后世,唯一真正以民为本解决了流民灾情的,只有一个时代。

那是最伟大的一个时代,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集八方之力,解一方苦难。

而不是如曹操解决青州百万黄巾一般,只是挑选青壮,安置一部分,然后将不能安置的撵回青州。

所谓的安置百万黄巾不过是假象。

没有任何一个州能在短时间内安置百万黄巾,冀州不行、徐州不行,兖州同样也办不到!

从决定返回青州的那一刻,郑平就一直在布局解决青州的黄巾之患。

选择一个仁德明主、获得青州士林的支持、利诱青州的豪强富商、以迅雷之势击破黄巾贼兵、用大义让毗邻州郡放开贩粮禁令,以及最终的杀手锏。

聚流民为猛虎,以吞天下大势!

没有人是活该死去的。

郑平深知,这个时代的世家豪族,是根除不了的。

打土豪、分田地,在这个汉末压根没有可执行的土壤在。

公卿大臣、世家豪族,是否救流民,不在于流民是否受苦,而在于救流民能否获得名利。

即便是这青州的豪族富商,也是郑平用更大的利益去诱惑,才让刘备筹措到钱粮来安置流民。

因此。

想让这些公卿大臣、世家豪族主动拿出钱粮救流民,就得让流民有筹码在手。

一个流民不够。

十个流民不够。

甚至一千个流民、一万个流民都不够!

但五十万的流民,足以惊世!

救则万古流芳,不救则鱼死网破。

刘备和郑平足足讨论了两个时辰的细节,这才出来见众人。

但不论是关羽还是其余的亲卫,在刘备身上都感受到了一股跟以往不同的气势。

坚如磐石、稳如泰山。

“云长,你遣亲信将此信送回乐陵城,务必要亲自送到卢师手中。”刘备将一封密信递给关羽。

虽然卢植派来的信使士仁还在,但刘备并未选择让士仁去送信。

这等机密之事,自然得需要让亲信去办。

关羽受到刘备的气势感染,心神也为之一凛:“愚弟办事,兄长足可放心!”

交代完诸事,刘备跟郑平来到山头,按住剑柄。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刘备抬头望天:“尽人事,听天命。高祖在上,请助汉室后裔刘备,能得成此计,以救万民!”

(本章完)

第328章 郑平设伏,文丑丢盔弃袍第333章 刘虞之计,三宗共举刘备第293章 领左将军,刘备开府治事第166章 局势突变,袁术作死行为第149章 大势在我,青州斡旋天下第113章 围炉而坐,刘备论讨董事第133章 鬼才布计,刘岱袁绍联姻第285章 黄忠辞官,凤雏被忽悠了第24章 通达政令,驱黎庶除反贼第109章 刘备南下,诸葛瑾的震撼第286章 李通文聘,张飞薅疯了啊第114章 仁德章武,臧霸孙观拜服第73章 声名鹊起,贤士兼济天下第339章 陆逊挂帅,渡河连战连捷第286章 李通文聘,张飞薅疯了啊第177章 双谋合变,袁绍袁术犯蠢第84章 志同道合,孔融盛赞刘备第328章 郑平设伏,文丑丢盔弃袍第110章 收获民心,陈元龙的钦慕第88章 袁曹密谋,刘备名扬四州第193章 引资招商,郑平糜竺论势第229章 陶谦战死,徐州易主而抉第278章 公孙之殇,气疯了的袁绍第70章 义薄云天,关羽平定高唐今天停电了,只有一更哈第83章 救荒活民,仁主不计荣辱第39章 立信于民,赏必行罚必信第79章 大汉良将,忠臣心在社稷第196章 幽州惊变,刘备面临抉择第312章 争夺兖州,曹刘各起精兵第179章 治乱之别,曹以暴吾以仁第163章 乾坤难测,天下大势已乱第280章 张郃献城,第七营大戟营第253章 大赏特赏,刘备得青徐扬第261章 考校亮逊,宗太公为本谋第285章 黄忠辞官,凤雏被忽悠了第343章 割须弃袍,袁绍一败涂地第161章 舌灿莲花,郑平游说刘虞第172章 奇谋论势,袁曹布局兖豫第122章 焦心热中,田丰初见刘备第57章 初战告捷,郡丞真乃奇人请假一天第159章 诡士郑平,这权略真的脏第16章 赠字瑾瑜,郑平盛赞刘备第191章 第三帝都,刘备决意建城第328章 郑平设伏,文丑丢盔弃袍第109章 刘备南下,诸葛瑾的震撼第249章 长安易主,刘协的疑心病第232章 杀鸡儆猴,关羽主政徐州第256章 周郎孙郎,白袍营的规矩第172章 奇谋论势,袁曹布局兖豫由于小孩反复发烧,明天开始暂时一更第84章 志同道合,孔融盛赞刘备第314章 围魏救赵,郑平算敌所算第131章 再谋冀州,颍川奇才迭出第123章 西征之议,卢植誓破长安第71章 强兵碾压,郑平速破般县第152章 计定荆豫,刘备纳策破局第48章 亲上加亲,刘备喜得良缘第253章 大赏特赏,刘备得青徐扬第312章 争夺兖州,曹刘各起精兵第122章 焦心热中,田丰初见刘备第80章 兖州才俊,可知刘备之名第230章 世事如棋,战功宝宝袁术第274章 袁氏内讧,刘备欲迎天子第140章 神威关羽,智计仍需武勇第94章 最终谋划,虎吞天下大势第73章 声名鹊起,贤士兼济天下第52章 汉家宗亲,青州刘氏底蕴第295章 张飞急了,大哥你留点啊第135章 孙坚兵败,麴义破成皋关更新时间调整第254章 征北将军,临淄侯刘玄德第203章 周郎年少,刘繇结仇刘备第260章 郑平论势,荀攸欲投刘备第17章 静以致远,刘备来信相邀第64章 策马挥刀,安天下复汉室第131章 再谋冀州,颍川奇才迭出第205章 人才济济,刘备喜得三杰第325章 四路并进,袁绍决意南征第74章 运兵神势,彼之矛攻彼盾第4章 显谋于世,制天命而用之第169章 以身为棋,奉天子封四方第56章 略施小谋,刘子平的惊叹第288章 郭图暗议,刘备兵至虎牢第169章 以身为棋,奉天子封四方第123章 西征之议,卢植誓破长安第36章 初露峥嵘,喜得钱粮兵马第284章 甘宁东进,张飞计邀黄忠第245章 军争之外,郑平以计诱之第33章 白水草席,郑平设宴立威第290章 大汉忠臣,刘备献礼玉玺第122章 焦心热中,田丰初见刘备第341章 郑平自污,刘备全明星战第27章 欲承其重,刘备镜心通明第104章 贤才来投,刘备声名渐起第114章 仁德章武,臧霸孙观拜服第25章 谋士脏计,诱豪强借田地第271章 乱中取胜,周瑜用混战计第269章 浑水摸鱼,郑平乘船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