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第117章 出城迎战

第117章 出城迎战

“攻城!”

城外营帐中,高高扬着的那面黄色旗帜被几个黄巾扛起,伴随着几声呼喝,围在城外的人头潮水般涌向城门。

“府君!府君!黄巾又开始攻城了!”

孔融端坐县衙,听到消息,面上没有半点急迫,还能悠哉悠哉往后读两页《诗经》。

他敛起袍袖,语气平静:“我知矣,且退下,接着守城便是。”

传信的士卒有些无措,他倒是也想退下,可孔融连具体个命令都不下,他们这些士卒不知该如何行事,已经连续这样糊里糊涂守了快几个月。

别的不提,这城中之粮也快耗尽了……

士卒无奈,只能将求救的目光投到一旁的孙邵身上。

“府君,黄巾围城许久,这几日方开始猛攻,邵猜想,若不是青州黄巾余部传来消息,便是黄巾知晓城内疲弊,难有守卫之力。”

孙邵微微叹了口气,站起来对着孔融行礼。

自己这位府君是什么性格,他不是不清楚,这城能守到现在,一是因为黄巾先前只是围而不攻,二则是孔融没有插手军中之事。

府君若是真是上心去指挥士卒,我们这些人恐怕早已死在乱军之中了……

只是如今城内快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府君这般不理事,士卒又怎会有士气守卫城池,也不知太史子义能否求到援兵?

孙邵焦虑无比,他倒没考虑过孔融派去许都的使者能借来兵这种情况。

在他看来,曹操方迎天子,许都正是乱的时候,哪里能抽得空?

因此只将希望都寄托在太史慈身上。

“长绪,汝毋须踯躅,贼势虽大,然吾都昌城池坚固,欲破城,何其难也。”

孔融很乐观。

“吾托子义请北海刘玄德襄助,数日便可至城下,及此前后夹击,黄巾即是瓮中之鳖,不足惧也。”

孙邵舔舔唇。

就是说,有没有一种可能。

咱们都昌城和刘玄德的兵马加在一块儿,也就几千人啊?

对面黄巾号称十万!

哪怕不足数,那几万也是有的啊。

夹击……是我等夹击黄巾,还是黄巾包抄我等?

你心里没有一点数是吗?

孙邵腹诽着孔融的天真,面上却挤出笑容:“府君,城内粮草将尽……恐怕难以坚持到援兵到来,我等,是否早做打算?”

孔融面色一冷:“不意竟错看子邵为人,尔欲降则降,吾决不可降!羞与汝为伍!”

孙邵深吸一口气。

他缓缓打出一个问号。

降?

我降个鬼。

你**(哔——哔——)的天天在县衙里读经吟诗,守城也好,分派粮草辎重,安抚民心也好,哪一样不是我在干?

现在我同你说要“寻他法”就是要投降?要降我早降了好吗?

孙邵长揖到底,总算打断的开始吟诵“舍生取义”“孔曰成仁”之类经句的孔融。

“……府君,邵的意思,坚守无望,不如主动出城,迎战黄巾,也可激励士气……”

“欸。”

孔融连连摆手,“子不知兵乎!吾有城坚之利,尚可保身,无城之固,死路也。”

“府君何出此言!”孙邵也有点火气在心中,眼看着都到了生气存亡的时候,对方还这样冥顽不灵,若不是他还记得这是自己顶头上司。

他都想直接把剑架对方脖子上,逼孔融下令出城了。

然而到底这个北海相是孔融,孙邵强按下怒意,反驳道:“府君可记得种少府守长安一役?”

“少府麾下亦不过千人,长安城池比之都昌如何?少府弃城之利,而领千骑,张樊二贼措不及防,兵马相互倾轧,最后死者数万,二贼兵败于城下,一死一降……少府之名,传闻天下,由此战始。”

“兵者,诡道也,少府反其道而行之,谋断之能,张济亦赞为鬼神。”

“府君,我等困城中为死,出城战亦为死,等死,死名可乎?”

孔融哑口无言。

“城中当真到了这地步?”

好半晌,他才放下手中竹简,轻轻叹了口气。

“也罢,便由长绪决断吧。”

孙邵见孔融竟如此轻易答应下来,心中有些疑惑,不过很快反应过来,是自己举的例子戳到了孔融的肺管子。

孔融身为“建安七子”之一,东汉末年的著名诗人,又是醉心经典的学者。

但凡孙邵举个别的例子,孔融估计都不会应得这么痛快,多半是要摇摇头,引经据典讲上那么几句,再挑挑刺,耽搁上许多时间的。

可他举的是种平。

种平师承蔡邕,有“郑学传人”的名头,做的诗不多,却贵在词句朴实清新,文理兼修,很是对孔融的胃口。

加上他自出道以来,身上并未半点污名,数次孤身入险境,只为营救天子,忠贞纯毅,最为世人赞叹。

孔融听到种平的名字,心中便不生抗拒之意,何况孙邵举的又是实例,种平的确是主动出城而胜,就更不会多推诿了。

孙邵想通关节,心下感激那位素未谋面的少府。

“黄巾攻势如何?”

他边往城门疾行,边询问传递消息的士卒,关于城门外黄巾的情况。

“黄巾都压在城门口……”

士卒不敢多说。

孙邵知道情况定然不容乐观,可真上了城墙,看见底下密密麻麻人头的那一刻,他还是眼前一黑,差点栽下去。

这时他真是分外佩服种平,不是每个人面对这样的攻势,都能有出城一击的勇气的。

“城头那尸体还在?”

孙邵定了定神,扶着城堞,勉强维持住身形,他这时反而迟疑起来。

刚刚面对孔融,他尚且可以掷地有声,侃侃而谈,言出坚守之弊,但当真现在城头,俯视着源源不绝的黄巾贼,他只觉得绝望。

当初那位种少府,到底是如何守住那么大一座长安城,甚至能逆风而上,击溃敌军的。

“那贼寇的尸体还挂在墙上,开始还有些作用,的确吓退了些黄巾,这几日也不管用了。”

王修面上满是血灰,嘴唇皲裂,看起来颇为憔悴。

孙邵沉默片刻,“叔治,邵欲开城门,与黄巾一战,叔治以为如何?”

王修嘴唇裂得太厉害,难以作出什么大的表情,却还是勉强露出个笑容。

“不过早死晚死,又有什么区别?不若出城一战,尚且可博一线生机。”

“那,邵便下令了……”

(本章完)

第13章 薪火87.第87章 风波暂歇第221章 呕心沥血第209章 右眼跳灾第7章 拱火带师(修)161.第159章 轶闻趣事第43章 三人成虎137.第137章 唯恐天下不乱第19章 攻城前奏第19章 攻城前奏62.第62章 菜菜,捞捞第213章 所谓大同42.第42章 密谋起事154.第152章 弃兖攻徐72.第72章 麦钐100.第100章 第九十九 私语良策第217章 莼鲈之思第18章 各怀鬼胎184.第184章 寻常语第2章 系统上大分第36章 形势逆转第205章 螳螂与黄雀第17章 好像活在他的影子里第189章 以诚待人第53章 三流谋士种伯衡127.第127章 想跳槽的种平第232章 连败第231章 离间60.第60章 东郡曹操第12章 夜袭70.第70章 你是懂吕布的第190章 当事人表示十分后悔127.第127章 想跳槽的种平174.第172章 雪崖如盖152.第151章 老实人高顺182.第182章 聪睿绝性第210章 唯怅久离别第198章 为天下计第11章 你是懂双标的第36章 形势逆转141.第141章 道德谴责122.第122章 厥脱之相154.第152章 弃兖攻徐64.第64章 被数学支配的恐惧179.第179章 曲在彼矣78.第78章 意在兖州第65章 首次献策186.第186章 蔡氏兄弟第198章 为天下计第28章 不合礼乐则不敢行第223章 悠悠天地内第219章 献策成功第47章 起事119.第119章 两手准备98.第98章 岁大饥41.第41章 二一添作五第213章 所谓大同第222章 既傲且卑80.第80章 我读《春秋》的57.第57章 幕后之人129.第129章 医学奇迹第22章 梅开二度第4章 宴饮(修)63.第63章 此真吾婿也112.第112章 前途无量93.第93章 叛经离道155.第153章 别来无恙21.第21章 同袍第34章 蔡琬108.第108章 典韦战张绣90.第90章 平地惊雷第65章 首次献策76.第76章 李逵?第40章 修城墙第11章 你是懂双标的第45章 种平的魅力在于104.第104章 最朴素的,往往是最有效的169.第167章 夏侯惇的下落第232章 连败137.第137章 唯恐天下不乱第226章 刘琦亡命97.第97章 白骨于野第199章 侍中朱展169.第167章 夏侯惇的下落72.第72章 麦钐158.第156章 非鹿121.第121章 社死的种平第192章 择主而事98.第98章 岁大饥91.第91章 真香102.第102章 接着忽悠42.第42章 密谋起事第16章 傻了吧,爷有挂(修)122.第122章 厥脱之相115.第115章 免屠徐州?146.第145章 虫豸第38章 操之过急108.第108章 典韦战张绣171.第169章 果实殊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