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大儒蔡邕

第二天董太**殿中的一间书房内。刘尧好奇的打量着站在自己父皇身边的那一位中年男子,身着一袭锦袍,浑身上下无不透露着书卷气,让人感觉是那么的儒雅大方。

“皇儿,这一位就是父皇我为你找的老师,蔡邕,蔡伯喈,现官拜郎中,是当世有名的大儒。”刘宏介绍道。

“是他!!”刘尧心中惊呼一声,蔡邕可是当代有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在当代士子心中,那可是有着绝高的地位的。

“先生,那么朕的皇儿就交给你了。”刘宏破天荒的向蔡邕行了一个礼。

“不敢不敢,陛下,下官一定会竭尽全力教导大皇子。”蔡邕有些慌恐的说道。

“皇儿,你一定要好好的跟着先生学习,知道么吗?”刘宏的语气中无比的严肃。

“孩儿明白。”刘尧点了点头。刘宏有些欣慰的看了一眼刘尧,随即就离开了书房,只留下了师徒两人。

书房之中,两人面对着面的跪坐着,大眼瞪着小眼,却没有一个人开口说话。刘尧心中有些不爽“哼,你不说话,那我也不说话,看谁耗的过谁?”

蔡邕一直关注着刘尧,刚开始从他进来之后,就没有见到刘尧行一个礼,这让他对刘尧的评价顿时下降了几分,而现在,两人如此静坐了一炷香的时间了,可面前的孩子却没有便显出半分的急躁,相反的还是那么的气定神闲,又不由的让他高看了几分。

“咳咳。”蔡邕的咳嗽声音打破了平静的场面。“大皇子殿下,今天为师就来跟你讲讲礼记,自古以来,礼不可废。礼义仁智信,礼为第一……”蔡邕也不管刘尧是什么反应,滔滔不绝的讲了下去,洋洋洒洒的一片5000多字的礼记居然只用了不到半盏茶(一盏茶15分钟。)的时间就全部说完了。

刘尧看着面前的蔡邕,听着他那飞快的语速,哪里还能不知道这老夫子的用意啊,一开始就讲“礼”,不就是因为自己没向他他行礼吗,而且那飞快的语速,也明显是不想自己记清楚,估计接下来就要有给自己来一个下马威了,不过蔡邕的用意还是好的,希望刘尧明白礼法,所以刘尧还是很认真的听了下去。

突然蔡邕结束了讲话,板起了脸,冷冰冰的问道“刚才为师所讲,你可记得?”

刘尧心中发笑“果然不出所料,来了!”要是别人恐怕就真的要被蔡邕的这一个下马威给吓到了。不过刘尧可不一样,对于儒学也小有精通的他,“礼记”全都记在了他的脑海中。

刘尧用着稚嫩的同音开口道“刚才老师所说的,自古以来,礼不可废,仁义礼智信,礼为第一……”小小的嘴巴,一张一合,用着比蔡邕还要快的速度复述了一遍。

“。。。。。老师,我刚才说的可对。”刘尧背完了礼记,抬起头,向蔡邕询问道。

这时的蔡邕完全没有了先前的淡然与从容,毫无形象的张大着嘴巴,一脸的痴呆相。

“老师?老师?”刘尧看着那一脸震惊的蔡邕,小声的呼喊着。

“啊!!啊!!”蔡邕被打断了震惊,终于回过了神来。随即,眼中的震惊便变做了狂喜“天才,天才啊!!”

一个学生想要找到一个好的老师不难,但是一个老师想要教导出一个好的学生那可就没那么容易了。这其中的难度不亚于伯乐发现一匹千里驹。

蔡邕这一次来教导刘尧只是迫于汉灵帝的身份,不得不来,可是他却没想到这一次却遇上了一匹千里马,有着这样的一个天才来继承自己的衣钵,即便是死也无憾了。

刘尧看着蔡邕那狂喜的表情,心中也是一喜,这证明了蔡邕已经完全认可了自己,有着这样一位老师存在,并且还有自己的才学,地位及穿越的优势,今后在士林中毕竟名声大涨。刘尧脑海中已经想着未来那些有才能的士子投奔自己的景象了。

“尧儿,你能有如此的天赋,再加上为师的指导,将来在士林之中必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啊。”蔡邕顺着自己的胡子,满是欣慰的说道。就连称呼也从大皇子变成了尧儿。

“呵呵,老师,您的苦心我又怎么会不知道呢。尧儿必定用心学习,不枉费你的教导。”刘尧会心的一笑。

蔡邕一愣,随即问道“那么你可说说,为师有什么苦心了。”

刘尧说道“向来小童学习必定是从识字开始,不过老师你却开始就讲礼法,是想改正尧儿先前无礼的行为,尧儿在这里向老师道个歉,尧儿并不是故意的。”

“妖孽啊!!妖孽”蔡邕内心一震,不断的重复着这两个字。

随即刘尧面色一改“不过我还希望老师不要将我的事情太快的传出去。”

“这是为何,你难道不想天下人都知道你的才情吗?”蔡邕十分不解,在他的认识里,小孩子应该是最喜欢炫耀的。

“老师!!你觉得我大汉现在的情况如何。”刘尧一脸严肃的样子,问出了一个毫不相关的问题。

“这。。。。大汉繁荣昌盛,威名遍布天下,大汉。。。。”蔡邕犹豫了半天,满头大汗的说道。

“呵呵,老师你是在欺我是无知小儿吗?”刘尧直接打断了蔡邕的话。“如今的汉室已经日薄西山了。”

“大皇子你可不要胡说啊,汉室必定会延绵千年万年的。”蔡邕完全没想到身为皇子的刘尧会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一下急了起来。

刘尧挥了挥手,说道“好了,老师,我虽然还小,但身为皇子的我却是最能了解汉室如今的情况的,父皇他买官卖官,声色犬马,宠信宦官,汉室如今基本没什么威信了,整个天下都被那些个世家大族掌控在了手中,汉室危已。”

蔡邕今天已经被震的太多次了,看这面前这个六岁的妖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了。

“所以老师,接下来的话入得你我耳,我不想有第三个人知道。”刘尧严肃的说道。

蔡邕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面对着这个只有六岁年龄的“成年人”,郑重的点了点头。

“老师,汉室危已,以普通的方法已经无法将大汉挽救回来了,所以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破而后立!!!”

“破而后立,何解?”蔡邕一脸的疑惑。

“老师,以我的才能,如果让其他有心人知道了,那么我必然会成为大汉的储君,这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要的是离开洛阳,坐镇一方,招募能人猛士,等待将来乱世的来临,重新统一整个大汉,这样子才会有一个新生的大汉朝。所以我需要老师你帮我!!”刘尧慷慨激昂的说着。

蔡邕倒吸一口冷气,他万万没想到一个六岁的小童居然想出了这样的一个计划。“大汉幸矣,大汉幸矣。”蔡邕不禁激动的落下了泪,这些年他看着大汉慢慢的日薄西山,但却无法挽回,心中苦闷不已,但是现在希望来了,这些年的抑郁一扫而空。

“尧儿,说吧,你要为师怎么帮你。”

“老师,目前我还没有什么准备,毕竟我现在还太小,不过我希望借着您在士林中的地位,为我招募一些真正有才能的谋士,而不是一些只会吟诗诵赋的腐儒。”

“好!!别的我不敢说,以老夫在士林中的地位,这些事还是有一些把握的,要是还有其他帮得上忙的地方,老夫这把老骨头也义不容辞。”蔡邕满脸的自信。

“那就多谢老师了,我一定不会和老师您客气的。”刘尧对着蔡邕行了一个礼,嬉皮笑脸的说道。

“呵呵,你这孩子。”蔡邕看着刘尧的动作不禁感到好笑,或许只有在这个时候才会觉得刘尧是一个没长大的小孩子吧。

书房中一大一小秘密的交谈着。而刘尧也得到了这一世的第一个助力。

第467章 牛辅身死第55章 刘尧反击第136章 木鸢出世第399章 各人要求第128章 幽州会议第317章 千钧一发第121章 里应外合第130章 印刷造纸第287章 双喜临门第513章 好好考虑第141章 兵分四路第384章 吴下阿蒙第161章 伏击董卓第335章 不要刘氓第270章 陈宫之谋第243章 得指南针第547章 三日为限第555章 荆州入幽第150章 人中吕布第316章 阵前之战第63章 郭嘉戏忠第293章 西关之上第370章 缜密计划第152章 吕布战败第326章 韩非投奔第220章 曹操打算第162章 张济张绣第69章 算计刘备第216章 幽州大喜第135章 除蝗三法第499章 荆州刘表第347章 苏双之侄第278章 袁绍癫狂第247章 刘尧大婚第359章 孔融病重第433章 阴你一把第470章 定计雍州第532章 小小算计第21章 乌丸来袭第456章 渤海易主第107章 来到长安第533章 回光返照第289章 三成把握第409章 府中趣事第498章 一个水字第75章 诸侯汇聚第280章 有五个人第48章 长社之战第512章 全因世家第106章 臧霸归顺第45章 黄巾之乱第331章 缓和气氛第540章 帮你报仇第492章 兵发扬州第161章 伏击董卓第107章 来到长安第377章 所图非小第345章 来捣乱的第199章 任务完成第336章 刘拓之名第138章 灵帝病危第416章 凉州战场第116章 扶风马腾第37章 招贤馆内第554章 安顿孙权第67章 公孙瓒死第240章 算计袁绍第198章 思想斗争第358章 曹操疑惑第436章 许攸用处第284章 身体有恙第458章 刘袁再见第343章 天生冤家第355章 当中公审第167章 面见百官第41章 华佗加入第224章 乌丸骑兵第204章 塌顿死志第387章 忽悠学习第181章 塌顿恐惧第508章 死守寿春第391章 原来是他第381章 我要青州第245章 贪财许攸第343章 天生冤家第308章 府中暗道第109章 阵前斗将第45章 黄巾之乱第261章 曹吕合作第13章 牧守幽州第227章 韩琼跑了第313章 敌方援兵第432章 袁绍拙计第104章 泰山内乱第116章 扶风马腾第501章 大度郭嘉第423章 勘察装备第546章 攻打徐州第355章 当中公审第12章 刘尧武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