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收到了刘辩给的赏赐,董明不觉得意外。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他总觉得刘辩像是换了一个人一样。有时候他还会想,是不是刘辩也被人魂穿了,一个不知道哪里来的灵魂来了一个李代桃僵。
不过也就想想罢了。
刘辩越来越像一个合格的皇帝,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儿。虽然他要搞什么讲经是为了在朝臣中找平衡,防止变法一派一家独大。但这本就是帝王心性,只要不影响到变法,董明也就随着他去了。
此时他正忙着帮刘辩张罗讲学的事情。
“想要办得热热闹闹的,就得有人才行。所以这选址,就不要在城内了,各种不方便。倒不如放在南市。在下将南市中心广场给清理出来,搭一个台子就是了。”
正在商量选址的事情,说这话的是简雍。作为尚书台商业司司正,他眼下对南市可是非常的上心。
“若是真要这么做,估计慈明先生和康成先生能气死。”刘备笑了笑说道:“宪和别光想着你的商业司啊。你好好想想,他们愿意在南市这种地方讲学吗?”
“南市不挺好的,整个洛阳城还有比南市更繁华、更有活力的地方吗?”简雍一脸得意的对刘备说道。
也就是刘备脾气好,换一个人早就甩脸子了:“你呀你,赶明儿有机会了,把你调到酒厂去。”
“求之不得!求之不得啊!”简雍一听到酒厂立刻就来劲了:“酒厂好啊。”
“不说这些,先说选址的事情。”董明适时的打断了他们的对话:“南市是有些不妥了,不过可以放在太学。那里本就靠近南市。”
“太学啊......”刘备沉吟了片刻然后道:“太学倒是个好去处,本就是文教之地,用来讲学最好不过了。”
“既然如此那就定在那里吧。”董明点点头:“玄德,主要是你,看一下安保工作好不好做。若是有问题的话,咱们还可以再调整。”
刘备笑着回道:“太学里可都是朝廷培养的读书人的种子,平日里也是咱们的重点保护对象,不成问题的。”
“那好。”董明点点头,又看向临时被拉过来的李植:“子健,还是要麻烦你了,图纸为师一会儿给你,你依照图纸去做就行了。三天之后为师去验收。”
“喏。”李植二话不说答应下来。
董明从怀里摸出一张图纸递给了李植。其实也不是什么多神秘的东西,就是一个稍微精巧一些的舞台设计图。高科技的东西肯定没有,但是在舞美上还是很讲究的。毕竟是系统出品,定然是精品。
“嗯就这样吧。”董明拍拍手:“安保工作就交给玄德,舞台就交给子健了。至于你们......”
董明看向了其他人,除了简雍之外还有郭嘉、徐庶等人也在。只不过他们只是昂着脑袋听着,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
“宪和,有件事你找人去做。去白玉京一趟,拉两个戏班子过来,到时候暖场用。”董明对简雍说道。
“奉孝、元直你们几个人到时候都去听讲学,若有什么听不明白,直接问便是了。”董明一脸平静的说道。
光看他的表情,就可以看出来,他是为了郭嘉等人的学业着想。谁也不能说他是派人去拆台的。
郭嘉和徐庶等人一脸了然的微笑,点头应了下来。
“没什么事情都回去吧。”董明挥了挥手,站起身来。众人离开,只剩下刘备还坐在那里。
董明自然注意到了刘备没有动,等所有人都离开之后,他来到刘备对面一屁股坐了下去,揉着自己的腿道:“说吧玄德,有什么事情。”
刘备倒了一杯茶递给董明,然后道:“酒厂这边已经可以了。某是想问一下,咱们什么时候开始大量出售呢?”
董明接过茶,轻轻抿了一口,然后道:“现在库存有多少?”
“三种档次加起来,一共有五万斤的库存。”刘备回道:“高档的只有五百斤,中档的两万斤,剩下的都是低档酒。但就算是低档酒也不比市面上最好的酒差了。”
“这样啊.....”董明沉吟了一下然后道:“三种档次的酒取名了吗?包装是什么样的?价格又是怎么定的?”
“取名?”刘备挠了挠头:“这个倒是没有。”
“得取名才行。”董明笑了笑道:“要不要在下帮玄德取一下名字呢?”
“伯照愿意那就真是太好了。”刘备抚掌大笑道。
“三种档次,最差的就叫国窖190、中档的就就叫国窖典藏、高档的就叫国窖传世。”董明张口就来。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是听起来还不错的样子。”刘备笑着说道:“那就这三个名字吧。至于价格.....”
“酒厂的酒可以说都是美酒,某家想着就算是国窖190,再便宜也得二百钱一坛吧?”
董明闻言眉头一挑:“一坛多少斤呢?”
“一斤。”刘备伸出一根手指头。
“国窖190的话,就188钱一坛;典藏就588钱一坛;传世988钱一坛。”董明还觉得这种价格比较好,讨一个好口彩。
至于价格太贵这一点,董明压根就没在意。酒厂在一开始酿酒的时候,制定的消费人群就不是普通百姓。能买得起的不在乎这些酒钱,买不起的也不会来买。
“那包装呢?”刘备又问了一句。
眼下只能用探子装,想在坛子上做花样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成本太高了。董明思考了一会儿,然后道:“回头我给你送几个模具过去。装酒的坛子都用模具来烧制,稍微麻烦了一些,但是收益还是可以的。”
董明自然是打算求助于系统了。这种东西本身没有多大的技术含量,也不会过多的影响什么历史进程,直接兑换出来的话,价格不会太贵。
“也好。”刘备笑着应下来:“对了,这酒到时候某打算拿到金市去卖。”
“不用。”董明摇摇头:“玄德可以去找公与,让他在商铺中给你挑一个好的店面。你只需要派人去看着就行。不过酒香也怕巷子深,到时候某帮你想个法子宣传一二。”
“哈哈哈,这可是朝廷的买卖,某家不过是个帮忙的罢了。”刘备笑着说道:“酒厂若是盈利了,也是朝廷赚钱。”
对此,董明不置可否的笑了笑。
“行了,那某也告辞了。”说完了正事,刘备也没有多待,起身告辞。董明笑着应下来,一路将刘备送出府。
送走了刘备,董明回到书房里,瘫坐在椅子上。倒不是累的,今日都没有去尚书台,自然不会觉得有什么疲惫的,只是讲学的事情让他有些心烦意乱罢了。
新学发展到如今,也不过大猫小猫两三只,眼下看着红火,其实是因为他坐在了变法领头羊这个位置上。真要剥开这层光鲜亮丽的表皮,内里真的是空空如也。
若是有数万新学门下,董明的变法也不会像眼下这样,做什么都求稳,做什么都浅尝辄止,等着他们慢慢发酵。
这不光光是人手不够的问题,主要还是社会意识形态并没有接受新学的那一套。他所有的变法内容都是一点点的试探,看看朝廷的底线在哪里,看看天下百姓的接受程度有多大。
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增强变法一派的力量,不断地使得新学能够获得更多人的认可。当新学取代旧儒学的地位之后,变法才会没有思想上的阻碍。只有这样,他才能大刀阔斧的改革,进行一场自上而下的变法!
董明对此很有信心,因为新学的理论也好,新学的实干也好,最终目标都是一个,那就是提高生产力,发展经济。蛋糕做大了,享受的人自然也就多了。这些享受了变法成果的人,自然而然的就会成为变法、成为新学的拥趸。
光靠说教、靠什么伦理道德是很难让人接受一个学说的。能让人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的学说才是最容易大行其道的学说。
儒学若不是官学,天下读书人会信孔丘那一套东西吗?什么仁、什么礼都没有能让人披上一身官皮来的吸引人。
成为新学门人就能获得好处,那自然就会有拥趸。
只不过眼下旧儒学还是显学,也是官学。科举制看似以新学的内容为重,其实呢?考试的内容跟旧儒学没什么区别,只是侧重点更多的放在了实用性的东西上。这些东西旧儒学依旧有,比方说算学,比方说策论。
真正新学核心的理论体系,一点点都不会考。
若是这么平稳发展下去,顶多十年,新学一定会大兴的。可是这是建立在旧儒学不会反扑的基础上。但是旧儒学的读书人作为既得利益者又怎么会不反扑呢?
荀爽眼巴眼望的拖着病体来洛阳可不是来旅游的。郑玄这么多年不接受朝廷征辟,结果现在干脆住在了洛阳,也不是为了这花花世界。
这两个人就是为了朔本正源来的!新学不是不好,但是他们有自己的打算。将新学摧毁,然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儒学从来都不是一个封闭的学说,而是一个高度包容同时具有高度兼容性的学说。
董明看得明白,荀爽和郑玄也看得明白。这一场讲学的目的不在于讲什么,而在于削弱新学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