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修武二年,从五月到六月,仅仅一个多月时间。赵云军团和华雄军团就扫荡了近百个南阳魏军屯垦村寨,攻陷了五个县城城池。还有三十余个村寨和两个城池是望风而降。
魏军也尝试做过反击。但梁军也不占领任何地盘,他们采取打完就走的战术,来去迅速。魏军根本来不及聚集起较大兵力进行反击。
那些分屯各县的虎豹骑在兵力数量优势丧失后,也不再是梁军的对手。与梁军轻骑遭遇时,便被对方以风筝流的战术,用箭矢生生攒射而溃。若与梁军重装骑兵遭遇,则更是糟糕,几乎只有被碾压的命运。
张郃亲自率领南阳屯守的常备军步骑,试图拦截梁军。但始终未能抓住梁军的主力。实际上,他即使在旷野中撞上梁军,也很大概率会败掉这一仗。
张郃最后被折腾的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将魏军从绝大多数靠近梁境的地区撤离。即使如此依旧不断遭遇梁军的打击。前前后后到了修武二年的盛夏时节,魏军已折损了数万屯垦兵人口。那宝贵的虎豹骑也折损了千余骑。他的屯田聚兵之策眼看就要以失败告终,他自己也要面临来自魏国王庭巨大的斥责压力,即使曹操不问他失职之罪,他的前程也算是毁了一半。
张郃又想到了找外援,可此时此刻,刘备正在遥远的南方与梁军缠斗,谋夺吴国的合浦之地。全权负责樊城,宜城防区的是关羽。关羽压根没有理会张郃的请求,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就将张郃打发了。
正当张郃如热锅上的蚂蚁急的团团转时,却发生了峰回路转的事情。吴王孙策竟然在合浦战场上阵亡了,而且依据前方的消息是被梁军所斩杀。
在吴国太的支持下,吴国迅速的将孙策之弟孙权拥立为新王。孙权上位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要为其兄孙策复仇。打着讨贼雪恨的旌幡,亲自带着众将,统领三万大军向南阳进发。
按道理,吴国只有南方合浦是与梁国搭界的,虽说现在合浦已被刘备以协助吴国讨贼的名义霸占,但仅仅“借道”通过,想必刘备不会反对。
但是孙权偏偏选择借魏国的道前往南阳,可见他复仇的决心之大。
他的想法是,直捣大梁的汉东郡陪都筑阳,那里是冯宇的龙兴之地,现在也是大梁的腹心所在,若能攻入汉东郡,那么汉中也就能水到渠成的攻下。预时整个大梁为分为南北两段。加上魏国,临江国从南北两个方向上的大举进攻,冯宇难免败亡之命运。
可惜,这只是青年孙权的想法。吴国包括鲁肃,周瑜在内的几位重臣心中都清楚,这是一步多么大的险棋。
当面孔还带几分稚嫩气息的孙权在建业吴王宫大殿上做出这个决定时。群臣大惊失色,议论纷纷。
鲁肃首先说道:“王上,且不可意气用事啊!我们刚刚在合浦大败而回,再千里迢迢的去南阳攻打梁国的汉东郡,这是自取灭亡之道啊。请王上三思!”
张昭也劝道:“王上,老臣不懂军事,但老臣知道,当下我吴国先王新丧,兵折将损,就应该固本培元。仇我们当然是要报的,但不应该是现在报!请王上三思啊!”
周瑜等他们都说完,方才给孙权说明为什么不能去南阳复仇的军事原因:“王上,我吴国与冯贼的汉东并无接壤。要攻伐汉东郡,首先要向曹魏借道,从我们江北汝南那一小块地盘出发,行到现在曹魏控制的南阳郡有千里之遥。我们几万大军的补给全要依赖这条他人掌控的路径来供粮,风险太大。万一曹魏出尔反尔,突然掐断我们的后路,我们这几万大军可就全完了。那时,我吴国可是有亡国之危啊!”
周瑜话还未全说完,孙权开口道:“汝所想到的,孤都思虑过。如今,挟持过天子,侵夺我吴国数郡之地的冯贼乃天下公敌。他之所以能逍遥至今,是因为天下诸侯心不齐,没人愿意带头啃硬骨头。但今天,孤愿意去南阳啃这块骨头,他曹魏岂能不借路给我等,又岂能在背后作梗,断我们后路?!”
周瑜见孙权不听劝,急道:“王上,即使那魏国在我对决冯贼时不作梗,王上可想过,那曹魏盘踞南阳日久,却为何迟迟不进攻汉东郡?当时,徐晃带数万强兵悍将,却被一座小小的坞堡所阻挡。如今我数万不善骑战的吴军将士,远离本土后方,在战骑易于发挥的南阳平原上,又岂能站稳脚跟?”
孙权漠然道:“公瑾,孤知道汝是顾忌吴国的安危,但这些孤都已有过算计。孤抵达南阳后,当然不会独自去对方冯贼,会联合南阳的樊城的刘备军和宛城的曹操军齐攻冯贼。”
孙权看群臣逼宫,顿时脸色沉了下去,冷声说道:“诸卿,汝等见过先王最后的遗容吗?汝等没有,但孤见过,那个景象,孤这辈子不会忘记。不报此仇,孤宁可不做这个王座。诸位不要再劝,否这莫要怪孤翻脸无情!”
众臣见孙权如此这般固执,只好做罢。周瑜叹口气道:“王上既然执意如此,那臣在这只有一个请求,就是臣随同王上一起出征,并且将兵权交给臣来调度!否则,臣就算是被王上砍了头,臣也要阻止王上行此险着。”
吴国众臣之中,也只有周瑜敢对孙权如此说话并且直接索要兵权。孙权想想点了点头道:“公瑾,孤对兵事知之甚少,孤本就是要汝随孤出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