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为难

堵阳,夏衣布料延迟了足足半个月才送抵这里。

由徐祚的三千水师运输,运来的还有箭矢、木蒺藜、青竹等物。

田信申请的四千匹帛,四千匹麻布只运来一半,田信握着物资清单久久无语,徐祚自己却先不满起来:“各军东征在即,旗帜、衣甲务必要鲜明。不止君侯,左将军、龙骧将军所部夏衣也折扣减半发放。”

谢旌面沉如水,罗琼不满写在脸上,五名营督皆是愤愤,田信的主簿虞忠脾气类似虞翻,从戎初战辉煌,胆气更壮,忿忿不平:“彼辈欺人太甚。”

“承贞兄不必气恼,关系大军威严,这点委屈不算什么。”

田信握着这份清单,扭头对罗琼说:“照例来说,一匹布帛能制两套半成衣。今节省用料勉强够用,我军将士又出征在外,多余衣料也送不回家里,不若先欠下,等随冬衣料一同发放。”

罗琼面有苦色:“君侯,吏士多等着拿布帛在军市上买卖。”

军市是管理很严格的集市,专门划分一个营区,由附近商人、百姓、山民前来卖一些生活器皿,或者提供一些服务。

为鼓励四周百姓来交易,军市里设有市正,执行的是军法。又严格约束军士的活动范围,以此保证百姓的安全。

军市交易会抽税,往往作为军吏福利发放下去。

军中吏士口粮配发,没法拿口粮贸易。

击败徐晃所部的战利品已陆续消费殆尽,就等着夏衣布帛来花销。

没有军饷的年代,冬衣、夏衣布料就成了另类的军饷。自己可以穿,也可以把富裕的布料给家人,也可以拿去换一些服务。

拖欠夏衣,跟拖欠军饷一个性质。

罗琼顿了顿,提议:“可否以麻布抵充丝帛?顺德侯运抵布帛四千匹,恰好足够我军吏士分发。”

“不可。”

虞忠先反对起来:“各营降军都已知晓君侯会拨发麻布做夏衣,殷切盼望。若不予夏衣,便是失信于降军。再以麻布抵充丝帛,则失信于虎牙吏士。”

他对徐祚拱拱手:“顺德侯,不知中军、后军可是减半发放?”

今年的蚕丝、麻布、丝帛还没到收获、征税的时候,府库自然是空的。

去年连续战争、瘟疫传播,荆州又罢免租税,这租税指的就是布帛、蚕丝。

而益州储备的丝帛、麻布在刘备称汉中王时就大肆赏赐,然后又运前后二十万匹到荆州赏赐军士,给刘禅下聘。

这就导致今年税租入库之前,府库里仅存的布帛十分紧张。

迎着众人目光,徐祚头脸扭向别处:“是……是足额发放。”

脾气恶劣的摩崇当即抬手一拳砸在自己大腿上,气的鼻子都歪了,见田信瞥来,又低头直喘粗气。

田信索性往后一仰躺在竹席上,双臂展开望着苍穹,嘴角裂开:“没什么好计较的,伯雄你抚慰各营,就说这次拖欠两千匹帛,战后回麦城,我拿两倍补偿。若无两倍帛,就用同等的绢补偿。”

大不了去找关姬借,关姬身家丰厚。

不像关平,还要养军,再多的家底也不够用。

“君侯,此国家之事,何必动用君侯私产?”

“不,这些私产有名目可查,汉王都会补偿给我。”

田信一骨碌翻身而起,问:“承贞兄,最近是谁总管大军物资?”

“由前护军潘承明,左护军黄公衡,后护军辅元弼,及前参军马幼常、左参军庞士衡、后参军宗德艳,以及江陵郡守马季常,共七人。”

徐祚说着声音渐低,缺乏底气。

这个名单就如一座山压在众人头顶,田信自嘲:“还以为负责这事的只有两三人,却有七人之多。看来我军夏衣布料减半,是众人衡量后的公允决定。”

为了保证东征战役顺利,物资最大化倾斜,也不是不能理解。

田信说着扭头呼喊:“取我所制夏衣来。”

外面当值的王直转身去营房,取来两套田信作图,由军市里善缝补的女子裁剪、缝制的两套夏衣。

众人心绪沉闷拥堵,等夏衣拿来,田信摆弄一套说:“这是我效仿甲衣所制短衣,略有改进。有交领上衣一件,长裤一件,四方短裤一件。一匹帛,能制两件。”

他又随手指着另一套细麻质地的衣服,有气无力说:“这是给降军所制,上衣对襟短袖,七分裤一条。一匹麻布可制成三套,并有一些碎料,可缝补另做他用。”

虞忠上前将细麻对襟短袖穿上,见衣襟有枣核状木扣子,穿着试了试说:“若做的宽大一些,倒是适合当戎衣。”

盔甲外面再穿一件戎衣,冬季可以保暖,夏季可以隔热;阅兵时盔甲外的戎衣征袍又相当于礼服,不同颜色的戎衣又有方便识别的效果。

只是戎衣征袍形制宽大,是宽敞长袖,作战时袒露右臂,只遮蔽左臂、胸口。

荆州的气候冬季用不着戎衣防寒,所以南方少见。

徐祚眼神钦佩:“君侯可是早有预料?”

几个夷人出身的军吏当即眼神就狂热起来,谢旌也斜目打量。

田信摇头:“我哪有未卜先知之能?只是觉得天气燥热,该裁剪一些更为凉爽的衣物。”

他看向罗琼嘱咐:“我有图纸,伯雄召集军中、降军中善于缝补的吏士,将这布帛尽数制成新衣。所缺布匹,可用军市余资与附近百姓交易。”

又安排谢旌、五营督带人协助搬运、领取战备物资。

只留下田信、徐祚、虞忠,田信问:“诸位护军、参军减半南阳各军夏衣料,绝非小事,可有内情?”

“有一些,军中布帛缺额约在万匹左右,末将听闻黄汉升欲效仿君侯捐献家中所藏绢布,却被诸人劝阻。黄汉升若献家中绢布,那东征将校人人难免,势必引来众怒。因此东征将校对君侯多有不满、诽议,正如昔年愤恨中护军赵子龙一般。”

“东征将校诋毁君侯卖直养名,诸位护军才决定减半南阳驻军夏衣,以孤立君侯,行告诫之效。”

徐祚声音平缓,略带哂笑:“本以为汉王麾下会和睦友爱,不曾想荆益二州将校因东征一事多行丑陋。”

攻下成都时,刘备要拿成都城内的宅邸,城外的土地、庄园犒赏将校。

只有赵云仗义直言,这件事情才作罢。

刘备因此得到许多赞誉,益州人抵触情绪大为消解。

但却引发参战的荆州、东州将士极大愤慨,赵云一句话,断了他们直接成为大地主的美梦。

拼死拼活再多的赏赐、缴获,也只是鱼,哪里比得上可以持续产鱼的土地田产?

不敢怨恨刘备,只好去记恨赵云。

这些年以来赵云没能独立领兵,就是因为他失了大部分的军心。

反倒因为赵云担任中护军,负责中军、后军的中低级军吏选拔、考核工作,弄的荆益二州军吏很难受。

第八百八十四章 骰子投出第五百五十四章 各有准备第一百四十三章 谈判第四百九十六章 无语第六百一十三章 熟悉的敌人第二百二十三章 简体之伥第二百二十三章 简体之伥第三百六十九章 葫芦第五百零五章 南啊第七十五章 留守第四百一十九章 亲亲相护第四百五十二章 再变第五百四十六章 致良知第六百一十三章 熟悉的敌人第四百一十一章 三光道第五百四十九章 得要字据第八百三十一章 麦城旧政第七百八十三章 房价第五百五十四章 各有准备第七百九十章 正第四百二十二章 风火第四百四十五章 相府应对第五十三章 血与火第六百四十章 转化第四百六十八章 怨言第一百五十六章 参战第五百七十九章 进退之际第三百六十八章 麻木第七百五十一章 河渠第六百零九章 钱与要害第九十八章 物有所急第五百一十七章 民心第一百七十七章 追逐第五百七十四章 白色手套第五百九十二章 讲故事第二百六十三章 顺心第八百七十二章 亡国之相第八百五十五章 太和第六百一十七章 烂摊子第二百八十二章 秋冬之雨第一百六十六章 天命第三百五十五章 钓鱼第一百七十六章 石灰第三十九章 自谋前路第七百八十章 推论第四百九十八章 字典第八百三十七章 失窃案第七百三十七章 顾虑长远第四十三章 关姬第三百七十九章 光第七十四章 一杯酒第三百一十五章 绕击第五百三十九章 困束第七百七十四章 进退两难第四百六十六章 病第八百二十四章 变故之初第五百八十八章 拒绝第一百三十二章 相持第八百六十八章 盐池第七百六十三章 彳言第一百九十八章 婚礼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能等第七百八十九章 不改初衷第八百一十四章 排除第五百七十九章 进退之际第七百一十八章 筹划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服第二百七十四章 人质第一百六十五章 调整第七百零九章 姜维第七百一十二章 钱孔之间有大恐怖第八百一十章 西线无战事第五百五十二章 战机偏移第六百零九章 钱与要害第七百八十二章 是非立场第一百零七章 西山第四百六十章 何以至此第一百七十七章 追逐第九十六章 十字路口第三百三十章 道不同第五百七十九章 进退之际第二百八十四章 地道第二百八十八章 想明白第七百七十四章 进退两难第三百六十三章 诡异第七百七十一章 空城计第六百九十一章 夺门第二百零九章 潘濬第六百五十章 本色第六百一十七章 烂摊子第一百八十一章 南郡第五百八十六章 马超的推演第七百二十一章 分割天下第三百一十五章 绕击第四百五十九章 天地同力第五百八十六章 马超的推演第七百零二章 反转第八百五十章 天命不在牛第一百四十八章 寸步不让第五百八十五章 啄木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