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护食

bookmark

江陵,关平及部分军吏乘船回来视亲。

当夜吴懿设宴,邀请关平询问宛口战役的过程,关平带着耿颌、薛戎等近十个中级军吏赴宴。

入席时见餐饮丰富,关平落座后去看耿颌,薛戎,这两个少年伙伴脸上笑容僵硬,薛戎是不屑,耿颌则夹杂讥讽。

吴懿已经习惯,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悠扬丝竹声中,吴懿端着漆杯畅饮,显得豪迈,笑声也是爽朗:“少君侯宛口一战威震贼臣,实在是令某家不甚感慨。可惜陛下委我江陵重镇,不然亲率数十骑,也要同襄壮举。”

封侯的有许多人,值得吴懿尊称为君侯的也就寥寥几个人。

关平也放下漆杯:“都督谬赞,此番能凯旋归来,先赖骠骑将军方略齐整,次赖孝先勇冠三军,第三则是士衡先生调解诸军,诸军并力,将士同心才有这番战绩。”

吴懿拱拱手,做好奇模样:“少君侯,江陵吏民多称赞征北将军,少君侯与田正北交情深契,可能说说田征北为人?”

这是想听自己夸人?

关平摇头低笑:“孝先为人节俭,却对吏士十分慷慨,故深得军心。平日宽厚待下体恤柔弱,喜好锄强扶弱,最恨弄权、欺压良善之辈。却又性格狭隘,睚眦之仇必报。我常与士衡先生劝他大度,他只是笑而不语。”

吴懿听着缓缓点头,很符合自己的认知。

田信绝对是个很记仇的人,天下间复仇意志最强烈的恐怕就是这个人了。

一个记仇的人,器量肯定大不到哪里去。

慷慨体恤吏士,多到底还是抚慰、聚拢军心,是为了复仇做出的取舍。

吴懿又问:“虎步将军驻屯博望,所部兵员将从兖豫降军中遴选。不知是在江陵遴选,还是迁移降军充实南阳后筛选?若是在江陵就近补员,某也能助一臂之力。”

“此事不劳都督忧心,陛下已命孝先在湍水军屯,孝先已领人勘测,说最少能开辟两千五百顷良田,如今正是用人之际。”

关平随意一笑,神情自然若无其事说:“自荆蛮迁移到临沮、中庐、当阳、麦城、竟陵以来,土汉之间多有风俗差异。而北方降军又不适应南方水土,孝先及骠骑将军欲尽迁降军充实南阳。”

吴懿眨眨眼:“听闻田征北破斩徐公明俘获吏士八千余人,今又俘获尽四千之众,前后相加一万两千丁壮,难道还不足用?”

“呵呵,都督有所不知,我军东征以舟船转运粮秣,虚耗极少。可明年若北伐,还是粮秣就地产于南阳为好,能节省千里转运之苦。”

关平说着一叹:“黄巾之前南阳有近六十万户,如今屡经动荡,只有不足十二万户。唯有集结降军屯种南阳,才可供应明年大军北伐。”

这十二万户人口是粗略统计的实际人口,已经把豪强蒙蔽的隐户算上了,其中真正纳税的也就四万户左右。

所以南阳郡的战争潜力大半集中在豪强身上,豪强愿意,最少能有一万兵助战;豪强若是不愿意,南阳纳税的四万户人口只能勉强供应两支驻防部队。如果南阳豪强反抗,那还要加派军队维稳、镇压。

吴懿脸色挂不住,说:“降军在江陵,有南阳为隔断,降军尚能专心屯种。若迁往南阳,恐有逃匿之事。我为朝廷计较,深以为不妥。”

关平微微点头:“不瞒都督,我也有这类顾虑。不过孝先即将攻拔武关,守扼武关,降军难去关中。其东北又有宛城、新野、博望、堵阳军屯戍守,降军欲出逃,也非易事。”

吴懿斟酒自饮一杯,略郁闷:“难道真要如此不可?”

“此骠骑将军、征北监军及孝先、张孟兴一致决议,非我能干涉。不过东里衮、浩周等大小军吏会屯守临沮如故,都督若是有意,可前往搜寻可用之人。”

关平说罢也饮酒一杯,他是前军副将,降军早已移交给左军,后面堵阳、宛口战役俘虏几乎是田信虎牙军自己打下的,控制权自然在田信手里。

一前一后就是三万两千多久经训练的青壮,还有两千余军吏迁移到临沮山中屯种。

这批军吏不会轻易启用,可吴懿要这批军吏做什么?

马超、田信都嫌这批军吏隐患大,继续丢在山里磨炼,吴懿更不敢要这些军吏。

离开吴懿临时的府邸,走在寂静街道上,关平突然一叹,没说什么。

身边跟着的一众军吏也多沉默无言,大家多是北方人,田信紧紧攥着降军,还不是给大家留着的?

田信宗族才有几个人?成气候的几个旧部又留在荆南任用,再要么是夷兵营出身,撑死也就做个校尉、低等级杂号将军。

手里握着的果实太过丰盛,别人想染指,你不给,人家刁难你很正常。

至于挽起袖子打架……吴懿敢挽袖子,关羽还没出手,刘备就先一巴掌排在吴懿头上。

不然关羽出手,吴懿要倒血霉。

哪怕今后关羽不在了,以田信现在表现出来的护短、护食,吴懿这种人如果挽袖子,很可能一剑就斩掉这双手。

吃独食肯定能吃饱,问题是吃的越饱,惹得众怒就越多。

现在就这样的情况,独食肯定要吃,众怒肯定要招惹,心里美滋滋的,可又有些情理之中的忧怅。

现在田信要扩编军队,张苞也要扩编军队,不算中低级军吏职位。

征北军规格肯定在虎牙军、龙骧军之上,跟荡寇军、牙门军一样,是七个营五千人编制。

罗琼的鹰扬军五个营,张苞的虎步军需要扩编三个营步兵,徐祚的安众军要扩编两个营步兵。

仅仅是营督,就有十七个;还有征北司马、鹰扬司马、鹰扬典军、虎步司马、虎步典军、安众司马、安众典军一共七个中高级职位。

以现在的战争速度,只要拿到这七个中高级职位,两三年内绝对能升任一军主将,又或者转为一郡郡尉,或小郡郡守。

而且军功面前,资历算什么?

大家出身没问题,有货真价实的军功,凭什么不能升迁?

看看罗琼,追随田信前后也就刚好一年的时间,就从枝江县兵曹佐史一跃升为堂堂将军。

虽说鹰扬将军是个新设立的杂号,可也是有典故的杂号,勉强能算是二流杂号,不差虎步将军。

倒是徐祚的安众将军,属于一流杂号;孟达的扬武将军封号继承于法正,能算是二流。

一众人各有思索,返回关羽府邸又是吃喝一顿。

关平却是苦恼不已,犹豫要不要将当初田信解梦时的答案告诉关羽。

田信当时三个解梦的答案,全中。

现在又紧抓着军队,要跟世家门阀斗争到底……究竟能引发出多大的灾难,关平有些不敢想象。

第三百二十八章 向西第五百七十六章 吴质的愤懑第三百六十章 改制第六百九十六章 推演第七百四十六章 阿盐第七百二十七章 感悟第三百四十六章 珍重第五百三十四章 象邑动员第七百一十五章 雨夜第一百一十四章 削发第二百七十章 围魏救赵第六百六十一章 投石第八十六章 互赠第七百三十八章 连升第八百六十八章 盐池第七百四十三章 联姻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魏忠良第五百五十四章 各有准备第五百二十八章 祸种第三百五十九章 王牌第八百八十一章 三年第五十章 计较第十一章 以夷制夷第五百四十一章 要搞砸了第七百九十九章 风口之人第八百八十一章 三年第七百七十一章 空城计第三百三十三章 退无可退第五百四十四章 吃饭的问题第三百零三章 合流第八百二十四章 变故之初第二百三十五章 粮票第二百七十四章 人质第三百一十七章 破釜沉舟第二百五十二章 致和平第三百章 精兵第八十二章 猫第二百三十九章 王览第三百六十章 改制第一百五十四章 误解第四百六十三章 功大于过第二百三十七章 夏侯仲贤第二百八十四章 地道第八百六十六章 必然的一刀第五百二十一章 因地制宜第六百四十三章 家宴第三百四十九章 出身第八百五十四章 花园第三百一十二章 空印第三百七十一章 性格有缺第五百八十五章 啄木鸟第七百三十一章 挑拨第三百三十一章 刘公胤第三百二十六章 顾虑第四百一十一章 三光道第五百八十五章 啄木鸟第三百五十二章 矛盾第六百九十六章 推演第十章 宜都郡尉第二百六十九章 水坝第六百八十三章 主要战场第三百九十六章 三角债第六百六十三章 愚忠第五十六章 浪漫第四百二十九章 粮荒第三百八十八章 巧合第三百三十一章 刘公胤第七百七十三章 勇气所在第六百一十七章 烂摊子第五百九十六章 抢先一步第五百零一章 嫡系团队第三百零五章 裂第六百零八章 爵位封号第五百七十章 先下手为强第二百九十八章 话乡情苏则思归第七百五十三章 连环第一百章 时命艰难第四百七十一章 账目第四百三十八章 乌鸦第六百零九章 钱与要害第一百三十二章 相持第六百七十六章 四柱国第八百六十九章 关东改编第七百七十七章 又见伥鬼第三百零九章 序幕第四十四章 临沮第八百八十二章 战前第六十七章 阵不成一第九十三章 画第四百六十八章 怨言第六百七十九章 仙草解药第二百二十七章 兵主庙第七百八十九章 不改初衷第八百零四章 意在拖延第一百四十章 二回熟第一百七十九章 战后第八百零七章 司马计谋第三百四十一章 总攻第八百八十五章 关羽渡河第七百三十一章 挑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