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性格

bookmark

典满穿了一双两寸钉齿长的木屐离开,脚踩在泥泞中利索了许多。

回到军吏安置区域,这里愁云惨淡。

作为军吏,他们在雨水里有干爽的军帐可以避雨;而普通降军则冒雨迁徙到方城一带安置。

这些军吏调查清楚隶属、籍贯、履历及部分魏国后方的情报后,才会迁往后方进行安置。

田信的从事周白见典满一言不发返回独享的小帐篷,对守卫此处的军吏说:“盯住他,外松内紧。他若出逃,缀在身后,查出地道便是有功。”

“那此人若逃亡?”

“君上放纵于禁如同放笼中鸽,还怕走脱一个典满?”

周白口吻随意,临走嘱咐:“搜索贼军地道,关系我军今后储粮安危,不可不慎。”

几个军吏纷纷答应下来,周白则披挂蓑衣,又领了一批被俘军吏去审问。

现在战斗停止不久,魏军绝大多数军吏处于懵懂状态,易于提审。

这样持续抽人审核,可不断施压,压迫藏在军吏里的中高级军吏,逼迫他们显露行迹,或主动承认。

另一边关羽又陷入焦虑状态,田信怀疑魏军开挖地道,并非无端猜测。

乐綝这么明显的一个将军,跟亲兵队消失在敌我视线中,要么躲在藏兵洞里,要么走地道已经突围。

别说张辽,换自己来经营宛口防线,也会开挖地道,为今后防守、反攻、袭击做伏笔。

如果真有这么一条或两条地道,无异于露出心口,让魏军短小的寸铁之物抵在心口,魏军做好准备后,就能从内发动致命一击。

偏偏已经开始降雨,乐綝逃亡的痕迹会被掩盖。

现在唯有击破张辽,俘获张辽亲近幕僚、军吏,就能获知地道情报;还有张辽的护军武周,打破昆阳城,也能审问得知地道相关的隐秘军情。

这么大范围的工程,哪怕耗费一年多时间,也是有迹象可寻的。

关羽这里也在举行一场会议,擅长土木的夏侯兰开口:“贼军开挖坑道会掘出大量土石,张辽为隐瞒、掩盖坑道施工,这些土石恐怕会就近处置,或板筑为营垒,或板筑土楼、矮墙。此前我还疑惑张辽大造土楼之目的,现在看来,应是乱人耳目之举。”

夏侯兰神色严肃:“末将以为,应放开昆阳之围,放纵贼军撤离。”

魏军有地道,兴许昆阳守军已跟魏军各部进行联系,不是一支消息隔绝不懂配合的孤军,而是一支有配合积极性的军队。

而受限于雨水,张飞所部行军劳顿,右军前后掉队过半,需要时间休整,也需要时间设立围城阵地。

所以时间上来说,昆阳之围形同虚设,张飞即没有自己的坚固营垒,也没有用工事隔绝昆阳。

这种状态下,张飞是危险的。

关羽细细思索,如果轻易以谈判的方式放纵昆阳守军后撤,肯定会惹张飞不高兴。

考虑再三,关羽顾虑颇多:“此举有损我军锐气,若再遣人与昆阳守军谈判,守军反倒会轻鄙我军,志气骄横,会生出坚守之心,不利于攻拔。”

舍不得昆阳城里那近万的魏军青壮吏士,也舍不得孙登这条大鱼出逃。

抓住孙登,就掐住了孙权的喉咙。

如田信策略布置的那样,抓着孙登,就能令江东、吴国分裂。

关羽见夏侯兰还有话要说,就侧头去看虞翻:“右军如何看?”

夏侯兰是军正官出身的将军,平日重威仪,说出什么话,就一定会负责、坚持。

关羽不想跟他起争执,越老的将军,也就越顽固,都珍惜时间、机会,都不愿主动退让。

右军能有什么看法?

张飞跑这么远参加战斗,自然不可能轻易放弃昆阳城里的魏吴联军;魏军破坏规矩,将虞忠射成重伤,虞翻自然是支持张飞的,恨不得跟随张飞一起冲阵,为儿子出气。

夏侯兰见虞翻为右军请战,噎在喉咙里的话语艰难吞咽到肚子里,脸色不是很好看。

不解决地道问题,那汉军各部始终有隐患。

可张飞、虞翻有信心排查驻屯区域内;关羽也有,估计马超也有,对此夏侯兰无话可说了。

如今已经有成熟的地道开挖技术,武帝时期关中地区修建水渠引洛水时水流会冲溃、浸榻黄土河堤。

就采用多点开挖竖井,竖井下再横向开挖暗渠,以暗渠引洛水穿过黄土层施行灌溉。

这一项技术随着汉军西征,又普遍适用于凉州、西域,车师的坎儿井,就是这类技术的应用体现。

只要确定张辽各军的营垒、据点变迁、转移信息,按图索骥,自然能找出地道的线索。

这需要时间,也需要等天气晴朗。

进攻张辽或昆阳,都需要等雨停后才能动手。

而现在最稳妥的就是聚拢军队提高警惕,预防魏军袭击、分割战场,否则魏军以多击少,逐个消灭零散困守的汉军,进而引发对汉军劣势的决战。

雨季结束前,刘备中军集团抵达前,没有破坏魏军地道之前,这种事情很可能发生。

会随着时间延伸,魏军各部主将发动袭击、侵攻的概率就越大。

地道是真的存在,这是乐綝失踪引发的田信预判,也是夏侯兰的直觉,每一个了解魏军的人都应该清楚这一点。

魏军擅长土木作业,各军、各营本就会配备一支少则四五十人,多则百人的专业工程队。

汉军也有专业的工兵队配置,而魏军更专业,有摸金校尉、发丘中郎将这样高技术含量的职位。

而很不巧,张辽追随吕布时,那时候的吕布负责帮董卓挖北邙山公卿贵戚的坟茔。

对于土木作业,张辽不仅不陌生,还非常顺手。

掘墓,跟挖地道,其实是一回事,从器械、技术上来说,一脉相承。

夏侯兰见无法说服关羽,他更无力劝说张飞、虞翻后撤……张飞、虞翻本就是性情相投的两个人,典型的不听劝。

跟关羽还能讲道理,你跟张飞、虞翻就没法讲道理。

怀着忧虑,夏侯兰散会后来到城外的北府兵营地。

雨水浸透他的涂漆防雨的粗帛斗篷,夏侯兰在田信军帐里烤火:“君侯,如今宋公、魏公皆非言语所能劝,若是再劝,恐惹怒二公。”

田信听了也只是干干嘿嘿做笑,关羽性格本就有所收敛,现在跟张飞搅合到一起,开始跟着张飞犯浑。

都说张飞粗中有细,是个明察分毫的人……但也说明平时张飞作风粗暴,不到逆风时,是不会觉醒洞察能力的。

自己已经得罪马超、马良,很难通过马良这里劝说关羽。

现在也不能劝关羽,关羽是要面子的人,本就因自己遇伏险些战死而愧疚,你再去劝导关羽这场仗不能这么打,要那么打才行……关羽怎可能会听?明知道你是正确的,可依旧会心存侥幸,搏一搏机会。

张飞感到愧疚,可能会跟你一本正经认错,其实也就一句话道歉的事情;可关羽不会,顶多扭扭捏捏云淡风轻不痛不痒说一句,不会深入讨论这个事情,会强撑到底。

已经把关羽、张飞看透了,此刻田信很是无奈,心绪里更多的是荒唐。

性格决定命运,现在若跟着夏侯兰一起再劝关羽……这在老头子看来是质疑他的统军威信,这就很要命了。

多少人为了证明一句‘我行我可以’,进而一意孤行,结果输的倾家荡产?

出乎田信预料,夏侯兰口风一转:“为今之计,还请君侯移镇向东,为宋公遮蔽夏侯尚、曹仁、曹休之军。君侯与赵公拱卫大军侧翼,宋公、卫公围昆阳即便有失,也不损根本。”

北府兵向东北转移,那张飞、关羽要面对的只有一个残军张辽,昆阳近万被围魏军,还有西北的曹洪。

曹洪好对付,曹仁是铁壁名将,那曹洪就是铁卫名将……野战能力平庸,缺乏统御力,远不如曹休、夏侯尚、曹彰、曹真嗅觉敏锐。

第六百六十章 套索第七百九十九章 风口之人第四百九十七章 套马索第六百五十六章 再无退路第五百三十五章 惊诧第四百六十六章 病第八百三十六章 家法第十五章 夏收前第九章 局势第五百六十八章 尽在掌控第五百四十一章 要搞砸了第六百二十二章 出继第四百二十四章 子山游说第七百五十六章 犏牛第八百八十一章 三年第四百三十六章 铸币第一百八十五章 家事第三百六十三章 诡异第六百九十三章 分割第五百六十六章 连环阵第一百九十八章 婚礼第六百九十五章 白马尉第八百四十一章 怀疑第六百一十四章 熟悉的友人第四百三十三章 无心第七百四十一章 以毒攻毒第八百四十九章 会馆第四十七章 惊醒第六十六章 欲相持四第六百零一章 规划第七百七十四章 进退两难第三百六十一章 调整第一百四十一章 落幕第二百三十七章 夏侯仲贤第八十九章 独行第五百零四章 捷足先登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公无私第六十七章 阵不成一第二百二十章 庞巨师第七百四十二章 丞相计较第五百八十六章 马超的推演第一百六十五章 调整第三百八十六章 隐患第四百三十五章 设计第六百四十二章 收尾第八百二十五章 洞悉前尘第五百九十七章 要命的误会第二百六十四章 金身第三百三十六章 向东第一百九十章 杨仪第六百九十三章 分割第四百六十三章 功大于过第二百七十一章 断剑第三百零六章 难民第二百零九章 潘濬第六百九十章 懿旨第七百四十一章 以毒攻毒第六十四章 欲相持二第四百九十六章 无语第二百四十三章 绝第四十四章 临沮第八百六十四章 愤怒第三百五十三章 诛心第八百六十九章 关东改编第四百九十七章 套马索第二百九十二章 趋利害宗德艳力劝吴王第二百三十七章 夏侯仲贤第四百零六章 战机所在第三百一十八章 徒刑第六百五十一章 童子第六百六十四章 宝藏青年第八百三十五章 首阳陵前第八百二十三章 核心第四百六十章 何以至此第五百零四章 捷足先登第六百三十章 梅第五百三十一章 杜恕第三百八十七章 染疫第八十八章 郡制第四百三十六章 铸币第五百七十二章 鹅鹅鹅第三百九十六章 三角债第一百四十一章 落幕第四百零一章 无笑第一百四十七章 升迁第一百二十章 理智第七百一十一章 处置第七百三十八章 连升第七十三章 白日没第七百八十章 推论第二百七十六章 就绪第四百五十二章 再变第十一章 以夷制夷第七百零五章 闪电战盔第四百四十四章 轻重缓急第三百三十章 道不同第五百四十二章 全力以赴第四百章 卫军第三百四十七章 谋反第八百四十三章 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