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毒计

几日后,平原侯曹叡来平乐观与妹妹辞别。

曹叡脸上没有笑容,以平和口吻说:“此去邺都,只恐阿妹无人照料。郭夫人无子,我兄妹无母,阿妹不妨奉郭夫人为母。”

争位已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他返回河北宣达诏令,看似重用,实则最为虚弱。

洛都有变,那什么都来不及;能为他补救局势的人并不多,郭夫人恰恰是最关键的一人,曹绫也是。

曹绫持续体弱,故作坚强:“夫人多有回护,恩情历历在目,我不敢有忘。”

作为曹丕仅有的女儿,还生的最美丽,又体弱,何止曹丕喜爱,没有子女的郭夫人也很喜爱她。

在对待她们兄妹上,郭夫人关怀备至,如同看待自己的子女,这一点内外、上下所有人都看在眼里。

甚至……郭夫人关心她们兄妹,比甄夫人还要殷切、主动一些。

这日天阴,兄妹两个没多少话说,曹绫只是托曹叡将她刺绣的一套衣衫送往邺都的皇太后手中。

待曹叡捣毁高陵后,皇太后卞氏也就跟着一起回洛阳。

北邙山,夏侯尚握镰刀收割蒿草,看到远处逶迤而行的出行人马不由细细驻望。

这是直通孟津的邙山小道,说是小道也不算小,跟驰道比起来有些小而已。

他只是多看了几眼这三百余人的队伍,回头时目光掠过一处刨开的坟茔,那里是汉侍中、长水校尉曹炽的之墓。

积雪消融后,曹炽的坟茔被掘开了,也不知道是谁派人挖的,河南尹司马芝正在查案,案子没查清之前,现在无人收敛。

消息东传,等病重的曹仁知晓这个消息,估计也就活活气死了。

当夏侯尚挑着两捆草束回来时,见十几名部曲全副武装在陵园外警戒,夏侯玄在柴门前等候。

见他回来,夏侯玄紧步上去:“父亲,今日一早平原侯出行,尚书杜子绪送行至石桥,回城时突遭典满刺杀。”

“典满?”

夏侯尚略狐疑,就说:“我家与之无仇,何故聚积甲士?速速遣散回城,不可造次!”

“担忧父亲安危,待典满被擒,再遣散不迟。”

夏侯玄自有坚持:“前有歹人掘元盛公坟茔栽赃离间宗室,今有尚书当街遇刺,父亲乃国家肱骨,必受贼人觊觎。”

他一边说着,跑到夏侯尚前面,将柴门抬起推开,随后也就跟着进去。

夏侯尚先解开两捆草,铺开任由曝晒,随后才洗了手上草汁,回到视线昏暗的草庐中。

夏侯玄已烧煮清水,将带来的肉脯装盘摆放。

夏侯尚自然是吃肉的,又不是来守孝的,只是居住在这里向曹丕、曹真兄妹表示愤慨情绪。

期间夏侯玄说起前几日吴质、曹真之间发生的事情,略有担忧:“虎狼环伺之世,吴质骄横无状,母亲说此人实乃弄权贼臣。”

“她不懂。”

夏侯尚自顾自削切肉片进食,缓缓咀嚼细细品尝精细炙烤的肉脯,吞下后饮一口爽口浊酒:“吴质此举,意在使陛下安心。一无结党之心,二则打压曹真,使之恭谨。”

话语间没多少尊敬,也倍感无趣说:“国家危难之际,重臣不能同心协力,反要内讧释嫌。如此之国,焉能长存?”

对此夏侯玄不做辩论,仿佛没听见一样,另说:“陛下有意使吴质为雍凉都督镇西大将军,仲达先生受吴质推举,可能会外调总督河北三州军事。”

“仲达去河北倒也是一桩好事,可静观天下之变。”

夏侯尚随意点评一句,司马懿运气不错,能从田信手里逃出一次,下一次可就没这么好运气了,去河北就能避开汉军兵锋。

就见夏侯玄犹豫片刻又说:“母亲见父亲与仲达先生交好,仲达先生又深受陛下信赖,有意与司马氏结亲。”

“哼,此事还轮不到她做主。”

夏侯尚有切割一片肉送嘴里咀嚼,说:“洛都纷扰,不见你学业长进,所言皆是时事,可见心思不纯。”

稍稍停顿,夏侯尚略作思考、判断后说:“仲达就任河北之前,陛下必会来见我。如今我实系山野之人,倒是方便你外出游学。回去与你母亲告别,早作准备,若无意外,你将前往鹿门山游学数载。”

鹿门山现在影响力日益高涨,诸葛亮、庞林、马良、习祯、徐庶这些人地位不断拔高。

一些人已经辞官躲避纠纷,重建鹿门山之事已经在魏国、刘封这边传开。

鹿门山与岘山相隔汉水,十分接近。

夏侯尚做了决定,夏侯玄只能遵从,也如夏侯尚所料,曹丕次日就来北邙山见他……顺带见他。

曹丕主要是来收敛曹炽骸骨,向宗族、谯沛乡党表达一个事实:真不是他干的。

肯定不是曹丕干的,曹丕大度的时候很大度,尤其是跟死人。

拥有朴素、原始的唯物生死观念,曹丕小气又敏感,更知道人死万事空的道理……知道这一点,对死人就格外大度。

草庐之中,曹丕细细打量胡须粗犷,精神气色极好的夏侯尚,似乎很是好奇夏侯尚的身体状况。

夏侯尚清楚他在想什么,直说:“曹元盛公坟茔之事与我无关,我也无心去河北。”

“呵呵。”

曹丕嘿然,露出笑容:“杜子绪曾当众点评说伯仁非是益友,我看伯仁才真正知我。今杜子绪暴亡,伯仁心中可有畅快之意?”

“季重为我坐镇雍凉,仲达也能看守河北门户,倒也不需伯仁做什么。”

曹丕一副不缺你的样子,问:“伯仁,如何才肯出山?”

“臣不知。”

夏侯尚挤出笑容:“山中清宁,反而能思虑大事,能深谋长远。城中纷纷扰扰,臣非智者,唯有在此才可谋国家大事。”

“哦?”

曹丕抬手抚须,故作惊奇:“那伯仁可有良策教我?”

“略有一计,只是此计恶毒,恐遭天谴。”

“哼哼,天谴?说不说事在伯仁,做不做此事在我,若有天谴,又与伯仁何关?”

曹丕拢了拢皮氅领口,浑不在意模样。

夏侯尚收敛神色,讲述:“今汉强而众弱,刘备回军益州,这是要做巩固国本之事。时日久远,汉益强,众越弱,汉以偏军即可徐徐图定天下。臣以为今岁汉军意在积蓄粮秣,只会以偏军击江夏、豫章之地。”

看着曹丕越发关注的脸,夏侯尚深吸一口气说:“而孙权兵弱,必不能守土。故,臣以为当遣人密送夏公《防疫救护十二策》于孙权,孙权必有所悟。”

第一百四十四章 关中都督第八十八章 郡制第八百二十九章 最重要的第二百三十六章 财富第四百九十章 禁锢下第八百一十二章 底线所在第七章 夷营督第八百六十九章 关东改编第二百八十一章 责任第八十二章 猫第四百零三章 北府记第一百零二章 太极三巴第七十章 贯甲驰一第四百零三章 北府记第七百九十一章 谋算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可直视鬼神第四百零三章 北府记第五百三十二章 决意第二百一十六章 青华第三百八十六章 隐患第二十三章 待发第四百四十六章 各有各心第七百八十四章 请辞第三百七十三章 南中第二百三十六章 财富第七百零一章 险恶第七百六十七章 再聚襄樊第七百五十一章 河渠第三十八章 吕蒙第七百六十六章 二八对比第三百四十四章 调整第六百六十一章 投石第二百零四章 三恪第一百五十二章 后续第四百六十三章 功大于过第八百八十八章,终第五百章 预估第六百三十三章 拒绝第二百零四章 三恪第六百二十六章 南海盐花第五百七十七章 耐心第二百九十章 不得已长平侯施计第二百二十四章 驱狼吞虎第二百八十六章 要挟第六章 闻鸡起舞之人第六百六十章 套索第八百八十四章 骰子投出第二十六章 战后第四百一十三章 工具第七百三十八章 连升第四十四章 临沮第八百三十章 醉生梦死第八百零八章 死结第三百三十七章 突第二百七十二章 进击第七百五十三章 连环第一百七十二章 决战前第七百一十六章 绝计第一百四十六章 怨言第八百四十一章 怀疑第六十二章 战江陵五第七百五十八章 捷径第六百五十四章 权第一百六十八章 烂仗第三百八十四章 募兵第三百七十章 落幕第五百零七章 清账第六百一十一章 少府第八百七十八章 延迟第一百四十五章 启迪智慧第五百零一章 嫡系团队第一百八十六章 周魴第二百九十九章 叛徒第二百六十三章 顺心第七百九十八章 军令状第七百零七章 求战第八百零四章 意在拖延第一百二十九章 翼第七百零七章 求战第五百六十七章 知己知彼第一百六十八章 烂仗第三百五十五章 钓鱼第二百一十二章 新制第一百四十三章 谈判第六百九十九章 分兵第六百四十六章 幽云六镇第七百四十章 信口开河第一百五十三章 放血第一百四十七章 升迁第七百八十七章 襄樊第五百一十一章 庞季第二百八十九章 猛仲达夜袭汉家营第三百五十三章 诛心第六百五十章 本色第七百一十三章 游说第六十三章 欲相持一第二百六十七章 发第六百八十五章 窃第七百六十八章 夜深谋第五百三十九章 困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