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四章 瞒报

大将军府,关羽翻阅一系列的职务调动名单,因北府护军一职空缺而陷入思考。

廖立以患病离职,北府护军空缺,这个人选改由朝中廷推,由公卿、谏议官在廷议、朝议时讨论,推选合适继任人选。

谁合适?

关中都督射援是比较合适的,籍贯、利益诉求跟一些关中籍贯的北府老兵是相同的。

资历、出身也是很合适的,容易被北府接纳。

射援兼任北府护军,要么射援吸纳一部分关中籍贯的北府兵;要么射援跟北府同流……现在射援本人的压力是很大的。

作为皇甫嵩的女婿,北地诸谢的同宗,射援是关陇老一代军功门宦的继承者、代表者。

而田信则是当下关陇军功贵族的领袖,射援稍稍控制不住场面,就有可能被老一代军功门宦牺牲掉。

关陇惆敝,已经失去对外的战争潜力和动力。

北府是唯一一支可以代表关陇的武力……射援、老一代的关陇军功门宦手里没有强兵,文化影响力又不如关东四州,如果跟田信矛盾扩大,很有可能被田信顺手摧毁,重新改造。

射援的压力是很大的,先帝在时,射援还能撑住局面,没有明显的立场转移倾向。

可现在,射援已经站不稳了。

射援不是一个人,他身边围绕着亲旧乡党,这些乡党能托起射援,让他站的更高;也能架着他两条腿,托着他走到别的地方混饭吃。

难道要附议丞相的规划,让射援兼任北府护军?

只要益州军率先攻入关陇,吸纳了原有的关陇军功门宦、豪强,那射援就有底气脱离北府,还能裹走许多厌战的关中籍贯吏士,完成对北府的实质削弱。

以北府兵的战斗力,以及魏军对北府的重视程度;陆议、马超走武关道进攻关中,肯定会遇到魏军硬骨头部队,急切间很难打开局面。

益州军则不然,魏军有陈仓、祁山、子午谷等一系列天险可以依凭,理论上用较少的兵力就能封堵益州军北出的出口。

关羽思考这一职务变动引发的种种后果时,夫人端着一盘水果来见他。

她面有忧愁之意,长子关平流放房陵,次子关兴又卸任侍中,远赴江东去坐镇东南,女儿又在偏远的乡邑,孙儿阿木,外孙阿平也都跟在女儿身边,这让她牵挂不已。

故意显露在脸上,一副不高兴的样子。

关羽故作不解,赵氏就说:“夫君,麦城商业凋零,民间怨言不浅。不知朝廷可有应对之法?”

“哦?是何怨言呀?”

“怨言颇多,夫君难道不知?妾身听闻许多荆蛮、巴蛮又遁入山谷之中,廖元俭难道不曾上报?”

“夫人是从何处得知?”

“乃定国信中所言。”

赵氏提起关平,口音略颤,拿起手绢轻轻点了点眼角擦拭泪痕:“孝先曾多迁麦城人户,正值先帝驾崩,诸蛮以为天下将乱,多有结伴逃归山林者。麦城一地减少约在千户,涉及江都尹、邓国,逃亡人户应在三五千才是。”

三五千户人口流失,每年户调租税就在万匹;再算上徭役折算的物力,整体损失不容忽视。

关羽皱眉,似乎自己真的没听过有这么大的人口流失,难道下面瞒报了这类负面消息?

可人口跑了,税租是按着户册来征收的,难道下面要自掏腰包垫付缺额?

怎么可能?以田信的慷慨,也做不出这种荒唐的事情,更别说其他官吏。

见关羽神色肃重,赵氏小心翼翼进言:“夫君不妨招定国归朝,也好询问明白。”

“不可。”

关羽断然否决:“此等恶劣先例,哪能由我家开始?且让他安心悔过,待丞相主政,或孝先主政时,再行赦免、宽宥之事。”

心思已经不在水果、闲聊之上,关羽伸手抓住梁上垂下的拉绳,他来回扯动,绳子通过简单滑轮扯动偏厅的铃铛,当即两名当值的掾属齐齐赶来。

见召唤掾属要议事、公干,赵氏就哀求:“定国不来,安国又去,青华又再湘州不毛之地。夫君,如今子女天各一方,臣妾实在揪心、苦楚。夫君可否下令,使青华送阿木回来?”

阿木是孙子不假,是孙子的同时,最重要的身份是,关平的儿子。

关平夫妇乐意把孩子交给关姬抚养,现在派人去接,关姬不一定会把阿木交出来。

关羽眼睛左右转动:“去信询问定国,让定国书信一封送至湘州。”

见他也思念孙子,赵氏心里有了盼头,当即展露笑容,起身辞别。

她离去,关羽心里也稍稍一松,对进来二人询问:“这一月来,郑国、江都尹各县人户迁离之类奏报可有多少?”

“回公上,暂时并无相关奏报。”

一人略作思考:“朝堂内外浮于人事,政事相关奏疏寡少。”

新旧交替之际,伴随着剧烈人事调整工作。

这是个不能报喜,也不能报忧的时间点,新旧交替之际,除非打仗或征收税租,否则大家心思都不在政务上。

另一人回答:“公上,尚书台积累奏疏极多,或许不曾抄发、移交本府。”

这也是一个可能存在的情况,为了避免相关负面消息扩大,影响更多人;尚书台相关人员扣留了这类奏疏的原本,既没有抄发给各府,也没有移交给自己。

照例来说,此前大将军府、丞相府、车骑大将军府、征北大将军府,都会收到尚书台的抄发副本。

各府的掾属对相关副本作出处置后,再转发回尚书台,由尚书台综合四府、涉事单位的处理意见进行批准。

先帝基本不管寻常政务运转,只抓中高层人事调动。

发展到现在,尚书台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运转经验,已经可以撇开皇帝,施行四府共治。

四府随着新帝登基,也有了变化。

大将军府是目前的执宰,关羽本人总摄尚书台事,理论上是尚书台最高管理。

其次是车骑大将军张飞拜领大司马一职,张飞本人参录尚书台事,尚书台的誊抄副本要移交大司马府,由大司马相关掾属进行政务批示。

征北大将军田信转任车骑将军,依旧保持侍中身份,参录尚书台事,征北幕府的幕僚改头换面,成了车骑将军府掾属;陆议本人身兼三职:邓国相、征北留守长史,车骑长史。

诸葛亮的丞相府不做变动,诸葛亮依旧‘同录尚书台事’,保持与之前一样的地位。

关羽眨动眼睛,尚书台也该进行调整了,起码尚书台要透明一些,具体瞒报的奏疏……其中尺度的把握、鉴定权落在黄权手里。

这个瞒报、筛选进行抄录的权力是刘备给黄权的,由黄权搁置一些敏感的奏疏,不公布,也不进行处理,时机合适时再做处理。

黄权这里会收容、扣留各种他眼里不利于目前朝局和睦的奏疏,自然也会影响四府对实际情况的掌控。

显然,新帝继位之处,各地就有归化的荆蛮、巴蛮选择逃亡、避难,本身影响就很恶劣。

损失的税租反而是小事,这种事情扩大后,会极大损害新帝的威信,也会刺激田信与朝中的矛盾。

相关问题很敏感,黄权选择扣留,不予抄录也是很正当的。

可尚书台里,也的确该调整一下,自己终究是目前的执宰。

起码,黄权瞒报了什么,自己得要有大致的了解……危险的信息,自己要清楚,不能稀里糊涂。

第一百四十八章 寸步不让第三百九十七章 怄气第一百二十五章 内因第七百二十三章 马超所请第三百二十六章 顾虑第四百章 卫军第五百三十五章 惊诧第三百一十四章 王平第七百四十八章 钱窝第四百四十八章 因地制宜第七百一十五章 雨夜第八百八十二章 战前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同第五百五十二章 战机偏移第二百三十八章 肥水第一百五十五章 铁第五百六十六章 连环阵第六百一十六章 风口的姚氏第八百六十二章 不归路第五百五十四章 各有准备第三百二十一章 谯沛第七百四十四章 夏州第二百四十二章 火第五百九十一章 黎明前第八百一十九章 投石问路第六百五十四章 权第四百七十一章 账目第四十五章 千鸟第二百零六章 板甲第四百零九章 命数第二百一十章 变法第四百四十九章 嬉戏荒唐第六百一十五章 彼此黑心第一百九十七章 无当飞骑第三百一十九章 被动第二百九十八章 话乡情苏则思归第七百三十五章 蓝溪夜谈第二十五章 襄阳之战第六百五十一章 童子第一百五十一章 剪刀第七百零五章 闪电战盔第八百八十二章 战前第七百零八章 僵局第五百三十四章 象邑动员第五百一十一章 庞季第一百四十八章 寸步不让第八百零二章 交接第五十五章 丘八临城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推演第三十三章 塔第七百七十六章 关羽与貂蝉第九十七章 乐乡翁主第二百五十五章 宰一儆百第二百四十六章 无处可依第四百三十一章 反弹第五百八十二章 进击第四百七十七章 鬼车第六百五十六章 再无退路第二百六十三章 顺心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宴第七百零一章 险恶第三百五十四章 抄底第六百九十一章 夺门第六百一十九章 慕容慕容第六百六十五章 诸葛伯松第七百一十二章 钱孔之间有大恐怖第四百三十二章 良知第八百五十八章 婚事为先第六百六十二章 印第六百零八章 爵位封号第八百二十一章 饿虎出笼第一章 建安二十四年春第八百三十五章 首阳陵前第七百九十五章 上雒第一百八十四章 使者第七百七十三章 勇气所在第二百七十二章 进击第二百三十九章 王览第二百二十五章 以静制动第五十四章 互卖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小之分第四百一十八章 贺齐第六百四十二章 收尾第五百八十三章 没有马的步行骑士第八百五十二章 婚事后续第七百三十五章 蓝溪夜谈第四百六十一章 妥协的结果第六百一十三章 熟悉的敌人第一百二十章 理智第六百六十三章 愚忠第一百五十九章 将战第四百五十二章 再变第四百八十五章 桑园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位爷第二百七十七章 湿布巾第五百六十章 一错再错第五百二十二章 执宰之难第六百七十四章 满宠之计第二十二章 无法避免第四百四十四章 轻重缓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