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战江陵三

城中降军、军吏加起来一万一千多人,田信哪敢尽数武装?

不过是让于禁选拔吏士,给了三个营两千人的编制,选定后登记造册,武装后迁到旧城军营驻守。

夜色下,于禁再披铠甲,与他选来的新锐军吏谈话:“大王与关侯之交,尔等只知始于天子东迁,实际不然。”

他直接放弃曹操选派给他的军司马浩周、护军东里衮,选出的都是他眼里颇有潜力的军吏。

于禁面带憧憬之色,回忆说:“老夫少年时追随同郡鲍公周游雒都,当时鲍公与大王友善。而汉王与公孙瓒等求学于涿郡卢公门下,关侯伴随汉王左右。袁本初与大王自幼相交,天下健儿推袁本初为游侠之尊。”

“忆往昔,大王时年二十一举洛阳北部尉、汉王年十五,及袁本初、袁公路、鲍公斗狗于市,鹰狩于北邙,品论英雄共议时政何等纵意?”

“后大将军何进使英雄俊杰募集海内壮士,老夫追随鲍公募兵于泰山,大王与汉王自雒都同归沛国募兵。时张扬募兵于并州,王匡募兵于徐州,张文远在冀州,毌丘毅募兵于丹阳。”

“大王对关侯仰慕非常且由来已久。奈何关侯心有所属,甚是遗憾。”

于禁取出曹操给关羽的手书传递给这些青壮军吏仔细翻开,说:“今大王欲使两虎相争,若孙权速克江陵,则有并关侯部众而自壮之势,有违大王本意。故,我等协助关侯守卫江陵,促使吴兵、荆兵交战于野,其必两伤。血流成河,今后怎能轻易和睦、罢兵?”

众军吏仔细听取于禁的讲话精神:“我军越是杀伤吴军,越是有利于大王计策,亦有利于国家长远。待重返家国,诸君皆系有功之臣,有司自不会轻慢相待。”

这些青壮军吏听得心驰神往,竟然没想到当年还有这等秘闻。

于禁在这里整顿所部吏士精神状态,树立了一个值得战斗、必须战斗的理由。

另一面,田信诸葛瑾在城楼里闲聊,诸葛瑾好奇询问:“将军气度远胜凡俗,不知师承何处?”

“这不好说,李傕郭汜乱关中时,我宗族迁移到汉中。我生于汉中,长于汉中……若要考究师承,虽有家传亦不过启蒙而已,授我为人道理者共有二人。一人姓袁耻于姓袁,自云东观老叟,还有一人自号兰台孤魂。后张鲁降曹,二位先生绝迹于山野,难觅踪迹。”

田信略有缅怀,摇头说:“可惜受学短浅,略知其意,不通内里奥妙。”

诸葛瑾面有惊叹:“不想将军受业于博士,失敬。”

田信只是笑笑:“哪里是什么博士,分明是两位狂叟。古文经、今文经我一概不知,只学会了一样。”

诸葛瑾见他谦虚,更好奇:“还请将军赐教。”

“因地制宜,学以致用。”

田信吐出八个字,笑说:“此人尽皆知之理,汉王以我为将军,非我学问,乃因武勇。想来想去,顿时觉得当世最无用的就是学问。学问有用,何来乱世?”

诸葛瑾听闻微微颔首,看向田信的目光颇为深重,这分明是话里有话。

诸葛瑾又问:“将军真不欲为吴侯效力?”

田信伸手用长柄木勺从滚沸黑陶壶里取水,摇着手中茶碗嗅了嗅茶香:“先生,我有一事不解,不知先生可能解惑?”

“还请将军明言。”

“乃乌程侯孙文台、吴侯孙伯符旧事。”

田信低头嗅着茶香,抬眉看诸葛瑾的确有些长的脸:“据我所知,黄巾、董卓以来群雄起兵,或家有积蓄,或有友人志士倾囊倾力相助,这才能聚集义士,打造器械。”

“而孙氏不过江东寒族,孙文台父祖寻常之人。未曾听说孙文台、孙伯符父子擅长经营,家无积蓄,又无资助,何来的钱粮抚慰、交结壮士?何来的钱粮聚集兵勇?”

见诸葛瑾面容不自然,田信小口啜一口热茶,颇感酣畅:“我又听闻孙文台勇烈非常,率先进军雒阳,祭拜宗庙,又填董卓、吕布所掘坟茔。之后,其似乎得了大汉传国玉玺?”

“孙文台急死之后,孙伯符却也能屡屡募集兵士,还真是父子高义,吴人景从皆愿效死呀!”

田信放下茶碗,感慨道:“董卓、吕布恶行天下皆知,人神共愤。我亦听闻曹操麾下有摸金校尉、发丘中郎将。如今之天下,汉室名存实亡,也就汉王仁德,能蓄活人之志,也能使死人安宁不受侵扰。”

“先生可是有恙?”

“吾腹痛,应是秋雨寒凉所故。”

诸葛瑾捂着肚子起身,面有难色:“将军志虑高淳,我不如也。只是如今关羽背德,荆南望风而降,将军却负隅顽抗,将连累一城百姓存亡,未免酷烈。”

“孙权磨刀霍霍而来,却指责我酷烈?我不服,等吴军斩我头后,我就服了。”

“至于背德之言?呵呵,我家君侯此生光明磊落,喜恶无所隐,率直坦荡,锄强扶弱有侠义之心,怎就成了背德之举?”

田信也起身:“我曾言你家短腿吴侯是食腐之鸦,我视他如此,视余者如草芥也。也就寥寥周公瑾,可称英雄。惜哉公瑾,却不能一见。”

诸葛瑾落荒而逃,一侧旁听的罗琼一脸虚汗:“将军?”

“何故惊诧?此控敌之术也。”

田信笑着摆手,双手负在背后,远眺城外吴军营垒篝火:“诸葛瑾必实言相告,那孙权势恼火异常,非杀我不可。他若尽起南岸大军来攻,正合我意。”

诸葛瑾返回码头军营,身为孙权的长史、中司马,他自然是亲信中的亲信,吕蒙是孙权一手培养提拔的大将,朱然又是孙权的同学出身。

他回到码头军营却见到吕蒙、朱然,规劝:“都督,田孝先骁勇,时有夜袭之意,不可不防。”

就三里距离,吴军在营地内做什么事儿,尽数落在江陵守军眼里。

挖陷阱这种大工程,几乎无法隐蔽进行。

整个江陵城,就南面不适合驻屯,这里时刻都处于守军侵袭范围内。

从城池设计方面来说,南面是给江陵提供水路补给的,只要江陵守军愿意坚守,还有长江控制权,那这里就牢不可破。

吕蒙引诸葛瑾入帐,才说:“我亦知其骁猛,刚不过是在抚慰士卒。子瑜先生,此行可有收获?”

诸葛瑾微微摇头:“田孝先十分谨慎,昼夜起居于城楼之上。并征发荆州将士子弟千余人游走城中,行刺奸之事,城中秩序井然。我适才入城,彼就在楼上招待,并不许我见潘濬等人。”

吕蒙凝声:“千余人刺奸?”

诸葛瑾沉重点头:“只多不少。此辈多是荆州将士子弟,少年锐气,肆意搜掠寄旅之士。就连城中官佐,亦不许私下走动。”

城中的卧底即便没暴露,此刻也用不上了。

第六百三十五章 李严舞剑第五百零八章 孙权第四十八章 应对第七百七十一章 空城计第八百一十章 西线无战事第四百六十九章 试探第四百九十二章 盛世第一百一十一章 斩第六百一十七章 烂摊子第七百五十一章 河渠第五百四十八章 五年之约第一百一十九章 趋利第一百二十九章 翼第六百四十二章 收尾第九十六章 十字路口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能等第五百七十六章 吴质的愤懑第六百八十三章 主要战场第六百八十二章 寻觅战机第八百一十二章 底线所在第二百八十七章 忧天第五百五十二章 战机偏移第一百二十章 理智第十六章 后顾无忧第四百四十二章 同一片星空第四百六十二章 不妥协的结果第五百六十六章 连环阵第一百二十二章 舔犊第四百三十五章 设计第六百五十七章 文和乱武第一百八十七章 丞相司马第六百八十一章 单于第一百一十二章 名第八百一十二章 底线所在第六百九十七章 熟人第七百九十五章 上雒第八百三十七章 失窃案第四百九十四章 造纸第八百二十章 婚事第八百五十九章 不在意第四百九十四章 造纸第二百五十四章 逃第四十四章 临沮第八百八十二章 战前第三百二十六章 顾虑第七十八章 瘟疫下第四百九十五章 进退第四百八十六章 投降第三百九十二章 白牛君第一百七十五章 辰时第二百九十八章 话乡情苏则思归第四百三十二章 良知第三百八十一章 肥瘦第一百零三章 求战心切第六百九十八章 演技第三百三十九章 抉择第三十二章 贪第四百五十五章 深谋第六百九十五章 白马尉第二百七十九章 破第五百零八章 孙权第六十七章 阵不成一第六百九十三章 分割第四百八十八章 婚姻第一百四十五章 启迪智慧第三百三十五章 变数所在第八百一十六章 为人母第六十一章 战江陵四第二百六十六章 扑倒第二百六十六章 扑倒第四百六十九章 试探第九十章 千字文第二百八十章 因第四百一十九章 亲亲相护第二百二十三章 简体之伥第三十九章 自谋前路第四百九十五章 进退第四百三十九章 文和与乱第九十章 千字文第二百零八章 二选一第三章 向导官第八百六十一章 待遇问题第二百三十六章 财富第一百三十四章 不敢赌第七百七十五章 关键与枢纽第十八章 先登第三百三十四章 姜维第七百七十一章 空城计第四十七章 惊醒第二百六十六章 扑倒第七百四十八章 钱窝第三十六章 乌头第五百九十九章 三首诗第四百零三章 北府记第六百一十一章 少府第八十章 粮食第七百六十二章 钓鱼第三百六十章 改制第六百二十三章 仁第七百五十七章 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