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八章 立场

田豫抵达马良驻军所在的开封时已是六月初,沿途经过了南阳地区、荆州义阳郡、豫州颍川郡,随后就到了马良驻屯的开封。

南阳不必再说,自有北府的律令约束,沿途井然有序,一派丰收气象。而关键的是南阳军民有一种脱离乱世的安定、从容之气象。

随后义阳郡曾是张飞驻屯、养军地,因淯阳三关及周边铁矿冶炼的复兴,这里正脱离北府的影响,开始依靠本地冶炼、锻造渐渐发展起来。

义阳郡北部的铁矿一度是张飞麾下的军士采矿,用矿换北府运来的粮食,北府运输这些质量上乘的铁矿石到丹阳匠坊开始加工。

当时的义阳郡冶炼产业想要发展……几乎是不可能,失去北府转运的粮食,张飞及所部军队就得瓦解。后来丹阳匠坊分拆、迁移,才有了义阳郡冶炼基地的重新崛起。

这里本就南阳最大的冶炼基地,具有天然的发展优势。

之后是颍川郡,豫州牧庞林采取全面放养的执政方式,有三年不征税的承诺,颍川郡旧有的世家、豪强乃至是本土寒门多数都已主动、被动迁走,留下的百姓展现出一种蓬勃发展的活力。

豫州的无为而治,并未什么都不管,存在基本的技术指导。

颍川郡在田豫途径时,已经完成冬小麦收割和杂粮补种,正在围绕传统的稻田、粟田劳作。

而开封所在的陈留郡呢……这里气候、降雨、土壤与颍川郡十分酷似,可这里的军民却在炎炎夏日里收割野地青草,就地晒干扎捆入库贮存……这是为冬季牲畜储备的草料,属于间接燃料。

土炕也已经推广到了黄河流域,牲畜吃这种青干饲料,残余的碎渣混合牛马粪便晾干储存,就是很好的烧炕燃料。

半背篓这样的混合燃料,可以让火炕暖暖烧上一个晚上。

火炕的灰烬,也是府兵家庭日常维持清洁的材料之一,灰烬浸泡过、澄清的水可以用来洗涤衣物、头发;灰烬也可以在院中厕所里盖住粪便,杀虫除异味,混合后堆放,春耕时又是很好的肥料。

展现在田豫面前的就是许多的青干草束,却没有他沿途见到的新修磨坊。

没有磨坊,也就说明当地不需要磨坊,自然没有那么多需要加工的麦子。

兖州,似乎并没有推广小麦种植,而是为战争做物资储备。

不论关羽多么看重田豫,不论田豫与先帝早年的交情多么深厚……在季汉,他的地位跟文聘差不多。

南阳豪强裹着田豫降了,可南阳豪强在战争中表现不佳,甚至先帝将长沙王战死夏口的原因迁怒于南阳豪强,因反对北府税法,所以当初的那批南阳豪强都倒下了。

因此,马良不需要为田豫解释什么,田豫不够格。

可田豫终究是代表关羽的人,马良亲自招待,以进行工作上的交接。

田豫终究是持节的护匈奴中郎将……而南匈奴已经被吴质消灭、吞并,南匈奴各部此刻多数在关中成了田信麾下的奴仆、汉僮,少部分混在西部鲜卑群体里,跟着一起向西跑了。

现在田豫担任护匈奴中郎将,那就有资格管理南匈奴相关的事务……比如撬开北府的虎牙,掏出几千户,甚至近万户的匈奴部族。

不求直接弄一个匈奴单于,先册立一个从属的右贤王、或左贤王担任田豫管理南匈奴的助手、副手,使匈奴这个汉室从属政权重新出现,那许多匈奴部族自然会陆续归附。

哪怕无法从北府虎嘴里掏食,也能让关中的匈奴部族生出一些别样的心思。

谁也摸不着大将军对关中的真实心态以及底线,也摸不准田豫究竟会把事情做到哪一步。

马良想要摸底,田豫也想清楚马良对今后的局势的态度。

到底是强硬、主动进取、收复雒阳,还是跟朝中妥协,进行全面协调,以总动员的方式从各个方向牵制、分化魏国的兵力,使魏国无法在雒阳一带集结重兵。

既以全面战争的方式牵制魏军,使汉军在雒阳局部战场拥有优势兵力,以相对轻松的方式吃掉、光复雒阳。

田信要跟‘朝廷’打交道,马良也要跟‘朝廷’打交道。

只是田信势大,跟朝廷先天存在冲突,如同螺丝帽与螺丝杆,有些钻不进去。要么把螺丝帽撑大,要么把螺丝杆削切的细一些,再要么一拍两散各找各自适合的。

于是马良在城外汴水陂设宴,立三重帷幕,旌旗招展可谓隆盛,与田豫一起巡视了汴水两岸的公田,随后用餐。

马良略有感慨:“今兖州民力贫瘠,许多良田不得已荒置,以至于荆棘丛生,鼠兔掘洞相连,难以尽数,实在是可惜。我又听闻陈公遣发一万降军回归敌国,如此资助敌国之行径,却声称是攻心之计,我委实难辨其真假。”

“马使君此言差异。”

田豫还没开口,关羽配给田豫的护匈奴中郎将长史毌丘兴就直身跪坐,拱手高声环视帷幕内兖州官吏:“据仆所知,陈公信义广布天下,既是敌国吏士,与陈公临阵,亦信赖陈公一诺,这才有关中之大捷。”

“今陈公依诺放归万余吏士,待下回与敌国交战,陈公阵前高呼,敌国吏士自当持戟景从,如此天下猝然可定,省却许多杀戮。”

作为关羽亲口承认的世侄,毌丘兴融入汉室也就半年出头,但已经把自己视做大将军幕府里的一份子,故侃侃而谈,神态从容、自信:“以仆驽钝之姿,窃以为陈公履行信诺放归降军,最为难者应在邺城,而非此间。故马使君之言论,仆以为不妥。”

毕竟是代表朝廷来的人,帷幕中兖州官吏忌惮无声……真正敢拼搏的那批兖州人,早已跟着杨俊把该干的,不该干的事情做完了;还有些有决断但慢一拍的兖州人也在事后跟着北伐的汉军撤归,被安置在南阳,渐渐融入北府。

依旧留在兖州的士人……在毌丘兴眼中就是守户之犬,没什么好在意的。

毌丘兴火力全开,田豫见马良目光在自己身上,可沿途见闻已经积累了许多不满,此刻无意为马良解围。

马良的意思是抱怨兖州缺乏宝贵的劳力,而田信却轻飘飘把一万健壮的人口还给了敌对的魏国。

这是要为下面的话做铺垫,下面无非就是谈论护匈奴中郎将一职的作用,以及马良能做的各种配合。

可毌丘兴降将出身,败于北府,又是关于承认的世交家族的侄儿,所以见不得马良言语里编排北府。

被北府打败,没什么好羞耻的……可你却编排北府,岂不是意味着你更强,我们这些败兵之将更没用?

随田豫而来的许多随员,自然出自大将军幕府,这些人对待北府的态度是比较中立的。

秉持主君关羽的意志,是他们的存身、立世之道;可维护主君与北府的关系,更是未来的富贵之道,如何选择……多多少少也会有些变通。

毕竟,关平汉口一战败的太惨,大将军幕府里的人,有些不乐意继续追随关平。而关兴……似乎更在意私情一些。

第二百七十章 围魏救赵第六百九十五章 白马尉第八百六十八章 盐池第一百六十一章 西北风第一百二十八章 丈八第五百零二章 陈乃新国第四十七章 惊醒第五百零一章 嫡系团队第六百章 缺粮第七百四十章 信口开河第三百九十章 蝴蝶第三百六十一章 调整第七百六十五章 游说第四百二十一章 火克木第六百一十七章 烂摊子第六十八章 阵不成二第六十五章 欲相持三第八十七章 编制第六百零一章 规划第二百一十三章 北府第三百九十九章 砖茶第四十章 糜芳第六百二十五章 北面雪花第八百七十九 明确认知第一百二十一章 上庸第六百四十五章 缩编第三百零四章 投石问路第三百二十九章 交错第四百八十章 感情第三百四十一章 总攻第二百七十七章 湿布巾第一百章 时命艰难第四百五十五章 深谋第四百四十七章 区别对待第二百四十一章 用餐第五百三十六章 叛徒第六百五十四章 权第六百四十四章 制度第五百零九章 分别第七百九十九章 风口之人第六百九十五章 白马尉第三百一十章 喝茶第四百九十六章 无语第五百一十章 再呕血第二百零三章 受辱第三百三十五章 变数所在第六百五十一章 童子第四百四十章 番禺第七百三十六章 人情第七百六十一章 重礼第四百四十三章 南中第七百二十五章 体面第五十七章 污蔑第四百二十四章 子山游说第七百五十七章 皮球第二百六十章 方圆第四百九十五章 进退第五百五十八章 天命在夏公第六百九十三章 分割第六百一十三章 熟悉的敌人第五百九十三章 各有想法第四百六十二章 不妥协的结果第八百三十五章 首阳陵前第八百七十五章 信任第五百七十章 先下手为强第五百一十八章 新旧更替第五百六十五章 午富的诞生第八百五十九章 不在意第二百五十七章 推演第七百九十七章 分析第八百七十三章 攻守之道第八百零一章 神兵第六百三十一章 画家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公无私第二十八章 奉义校尉第七百二十九章 不立字据第六百七十七章 问心无愧第七百四十一章 以毒攻毒第四百三十章 童谣第四百一十四章 皮毛第三百零九章 序幕第五百八十五章 啄木鸟第七百三十六章 人情第四百八十八章 婚姻第三百九十一章 姓氏第七百一十二章 钱孔之间有大恐怖第一百三十八章 反击第七百七十四章 进退两难第三百六十八章 麻木第三百一十八章 徒刑第七百三十四章 转移第二章 不可莽撞第二百一十五章 阶第四百二十四章 子山游说第八百五十八章 婚事为先第三百一十四章 王平第五十一章 求婚事件第三百六十三章 诡异第二百五十六章 魏无鹿第六百八十章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