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议帝位

回到长安,未央宫中早已挤满了劝进之人。

蔡邕。

刘巴。

许靖。

刘璋。

管宁。

田丰。

荀彧。

陈群。

顾雍。

吕布。

赵雷。

史阿。

张松。

张既。

蒯良。

……

在长安的,能上得王庭的文文武武都来了。

不过刘表为了避嫌,躲到书院去了。

其他人或为了自己的利益,或为了主公的大业,刘琦都能理解。只是没想到管宁和张既也来了。

处理完郑玄老爷子的后事,为了怕管宁触景伤情,先一步将他调到了长安中央学府。这个一生只求圣贤,而远离朝堂的大儒,这一次居然登上了朝堂参政。也许,他就是为了完成老师郑玄的遗愿,亲眼看着刘琦荣登九五,一统天下吧?

张既,这个只为百姓谋福的父母官,一心只为大汉治理一方,而从不选择靠向诸侯站队的固执汉臣,这一次居然选择了刘琦。也许,他真心认可了刘琦可以力挽狂澜,还大汉一个朗朗乾坤。

“请王上为天下苍生,大汉百姓福祗,登基为帝!”

大家伙儿异口同声,明显早就商量好了。

“诸位,琦何德何能,敢当此大任?陛下蒙冤未雪,亦不知有无子嗣留于人间。琦以为,当尽快攻下许昌,寻一寻帝室血脉,再作打算。”皇帝是要当的,但是礼节也要懂不是?三请三让是最基本的了,不然那些老家伙该说刘琦不知礼,不配为帝了。

“王上本是帝室之后,与先皇同宗,缘何不能承帝业,光我大汉?纵然陛下有后,也不过尚处襁褓之中。汉室之衰莫不与帝幼登基,外戚把政有关。王上正当壮年,何不登高一呼,重振汉室荣光?”这话是蔡邕说的,这个时候也不避嫌了。郑玄去逝可,蔡邕便成了文学泰斗,以他在文学上的贡献,也当得世人尊重。不论修书、书法、音律、还是编史,他都是泰斗级人物。

这话从他嘴里说出来叫“有凭有据”、“有史可考”。修汉书,他同时整理了汉王朝的所有史料,虽然他不善权谋,但对汉史还是很了解的。

“王上仁德为怀,让天下百姓免受苛税之苦,食可饱、穿可暖、病可医、少则可学,实为明君之举,如何当不得君乎?宁代先师及天下士子恭请王上为天下主。”管宁虽无官职在身,却为天下读书人楷模。他上代郑玄,下代学子,口吐之言亦不可谓不重。

“天下皇室宗亲何其多也,仁者亦不少,琦德望不足,还请诸位另作他选!”放后世刘琦就是在装,但是在这时代,不装不行啊。

“德望?天下宗亲虽多,论德望何人及得王上十之一二?璋与王上之父同为宗亲,也曾守土一方。可论平定天下,开疆辟土之功,亦差王上远矣!王上若无德望居帝位,天下何人可居之?”这个借口当然不成立,刘璋确实更有说服力,他甚至拉出刘琦他爹刘表来作比较。

当然如果刘表要当皇帝,他也不会反对。反正最后都是刘琦的不是?

这个论点不成立!

如果刘氏宗亲,皇室后裔中有才有德,还有人能匡扶这汉室将倾之度的话。

那便只有一人,那便是刘琦。甚至刘备都算不上!纵然他头项着刘协赐的“皇叔”之名。

当然,长安的众人因为长时间生活在刘琦治下,亲身体验着刘琦新政下的安宁与繁华。他们支持刘琦也是无可厚非的。

若换在江东,别人可不这么想了。他们肯定认为刘备更适合继承大统,重塑汉室荣光,让他们这些士族家族更加繁荣昌盛下去。

刘琦:“如今天下大乱,曹操、刘备有违祖制,擅自称王。我等应当竭力平叛,待天下大定,再议帝事!”

“王上此言差矣!曹贼大逆道,谋害天子,违高祖制,非刘姓称王;刘备不但不响应王上出兵伐曹,反而自立为王,立国称吴,心中哪有大汉?今王上理应登高一呼,重立汉室大旗,名正言顺,讨天下不逆。”荀彧站出来表态了。

“荀相言之有理,兵乃国之利器,唯有德者善用之。王上之师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皆因王上的驭兵之道超越了杀戮征伐,而是每战皆为国为民。有此神兵在握,王上何虑天下不平?王上称帝,重塑汉室,亦可正汉室之名,尔可振将士之心!”吕布也没什么官职,但不当官当了院长办学的他,反而增长了许多智慧。这番话确实是他自己的人生感悟。

……

如果说蔡邕、管宁、刘巴代表的是读书人、是士子、是学子;刘璋代表的是汉室宗亲、皇族后裔;那么,荀彧、田丰、陈群等人便是代表着跟随刘琦一起平定天下的有功之臣;而吕布,纯粹以将士们的心理来劝导……

虽然在这堂上还有典韦、公孙续、史阿这些有功有名的将领,但他们都因为刘琦的地位不足而领着不高的官职。

纵然刘琦手下的文武没有人去计较这些,他们得到除了官职爵位外所有刘琦能给他们的一切。但,刘琦确实也应该为他们想一想了。

就连从不参政的管宁,只忠汉室的张既,远离朝堂的吕布都能坚定的支持刘琦称帝了。刘琦怎么会想不到呢?

按照他后世果决的性格,此时就是应该他振臂一呼、登高继位、重振汉室朝纲的时候了。曹操刘备各自自立,汉室已无皇室可尊,长此下去,大汉的威名将会逐渐减弱。

三国?

历史再怎么变,都尊着一个大框架发展,只是里面的人发生了改变而已。

宿命?

刘琦决心与曹操、刘备同时开战,就是为了改变东汉末年三国鼎立数十年的分离局面。

三分天下终归晋?

不!三分天下终回汉!

但是,称帝这事迁涉甚广。这是一个礼义仁孝的时代,刘琦不可能象做出一个政改或战争的决策一样,伸手一拍“就这么定了”!

议,便需要很长时间。

“请”和“让”,也不可能一天便完成。

礼,还有许多许多繁重的细节。

第438章 夹缝中的祝融一族第417章 议帝位第309章 挑事儿第28章 平城拒敌,杀敌破虏第171章 废人吕布第331章 学富五车第288章 谋与勇第163章 乌桓灭,袁绍和第184章 大义周幼平,以身换兄弟第477章 骂死王朗第270章 衣带诏(二)第86章 突袭鲜卑王庭第416章 撕破的脸第38章 返京第91章 血流成河第165章 水淹下邳,众叛亲离第242章 暗渡陈仓第115章 平稳的并州第13章 收个名将做家将,一收还俩第210章 冀城会马腾第207章 官渡之战第404章 周郎之谋第64章 围点打援第309章 挑事儿第339章 改变战略第348章 坑杀第348章 坑杀第242章 暗渡陈仓第124章 关羽军团出关第180章 水战?那也得有战术第194章 长乐未央第164章 英雄末路第294章 兄弟团聚第32章 开山立寨,酒楼遇大才第260章 暂缓兵戈第397章 反复无常者,杀无赦第154章 围剿?反围剿第421章 南中之乱第331章 学富五车第326章 回家第46章 九原飞将,人中吕布第487章 割须弃袍第148章 中庸的刘氏宗亲第3章 离开?这才是开始第362章 鲁肃的建议第422章 宿敌(一)第131章 封王?对不起,咱不受!第256章 白马义从第365章 曹操遣将第2章 必须得练练第156章 灭还是收呢?第8章 舌辩群英,小子初露脸第169章 影子王第23章 又是一个丰收的日子第495章 陷阱第243章 内应外合第353章 围猎,关门打狗第355章 屠城第251章 末路袁公路第276章 马作的卢飞快第245章 僵持!水陆并进第242章 暗渡陈仓第92章 惨绝人寰第99章 孙坚卒,刘备得徐州第267章 重逢第334章 征服第284章 会师第369章 刘备称王第150章 剑指乌桓第184章 大义周幼平,以身换兄弟第451章 张辽VS宋宪第71章 群雄并起(二)第373章 好大一个局第152章 乌桓山下第444章 宿命追随之关羽vs周仓第108章 “嫁衣神功”,陷阵立威第259章 帅气的新保镖第135章 火烧博望坡第171章 废人吕布第373章 好大一个局第33章 田丰献计,高手在民间第23章 又是一个丰收的日子第233章 灭桓阶,叛乱平第267章 重逢第362章 鲁肃的建议第38章 返京第144章 灞桥之战第195章 说说规划第353章 围猎,关门打狗第316章 谁说刘备不好色第11章 河东有卫家,卫家有情敌第403章 迎周瑜第33章 田丰献计,高手在民间第272章 一网打尽第479章 良计需猛将第96章 战后的伤痛第494章 曹操的报复第188章 郭浪升官第136章 曹刘会,煮酒论英雄(一)第466章 破阳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