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魏公韩公颤栗

bookmark

君臣三人,分主次坐好。x23us.com更新最快一时间,三个人都沉默着不说话。

秦王嬴斐伐吴,吴公孙权举国而降。对于天下局势的影响太大了,甚至于大到了天下各国不得不正视的地步。

特别是如今魏国刚刚吞并青州,算是第一次摆脱了夹缝中求生存的状态。却不料,秦王嬴斐再一次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

良久的沉默中,魏公曹操率先打破了沉默,他望着两个心腹重臣,道:“两位爱卿,对于吴公孙权投降一事,两位有何看法?”

……

闻言,荀攸与程昱对视一眼,率先开口,道:“君上,秦王嬴斐大势已成,非韩魏楚三国任何一国单独可以对抗。”

“而君上现阶段已经吞并了青州,不仅大军损失惨重,而且魏国消化青州也需要时间。”

“臣以为当下的魏国不适合继续爆发大战而是联合韩楚,遏制秦王嬴斐统一天下的脚步,唯有如此,才能给魏国争取来崛起的时间。”

……

这一番话,是太尉荀攸思考了许久,才得出的结论。他根据魏国如今的处境,以及中原大势的走向,进而想出来的对策。

刚一说完,荀攸看着魏公曹操不说话了。他心里清楚,这件事必须要魏公曹操点头,才能在魏国实行下去。

毕竟魏国是魏公曹操的魏国,这一点,没有人可以改变。

……

“呼……”

深深的吐出一口气,魏公曹操看着一旁正襟危坐的丞相程昱,道:“丞相,对于太尉之言,你有何想法?”

闻言,程昱抬起头看了一眼荀攸,随及一字一顿,道:“禀路上,太尉所言相对于当下的魏国而言,正中其要害。”

“臣以为应该在这基础上,与韩楚两国交好,停止攻打韩国的步伐,举国之力拖住秦王嬴斐的脚步。”

“与此同时,魏国境内大肆征兵十万,令麾下大将迅速训练成军。唯有如此,在发展魏国国力的同时,保证大军的数量,才能关键时刻保护我们的权益。”

……

“嗯。”

微微颔首,魏公曹操沉吟了片刻,他发现两个人说的极其完整,基本上也没有在补充的。

“就以此策,丞相主抓国政,太尉训练新军,务必保证在关键时刻,有兵可用,有粮可食。”

“诺。”

点头应诺一声,三个人便结束了这个话题。他们都清楚决定下来容易,但是想要做到却是千难万难。

他们都是眼界见识一流的存在,自然清楚当初秦国变法,有秦王嬴斐鼎力支持,甚至于不惜大开杀戒。

一场变法都要持续五年之久,才算是有了一定的进展。如今魏国之中世家大族根深蒂固,诸子百家纵横其中。

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不管是魏公曹操如何支持,都可谓是难度极大。

……

不管是楚公袁术还是魏公曹操都是经历了世事沉浮的存在,面对吴公孙权投降秦王嬴斐虽然惊讶,却不至于失态。

他们已经见过了太多的事情,早就练就了处惊不变的心态。

但是韩公袁尚还年轻,经历的事情不够。故而,当他听到吴公孙权举国投降的消息后,彻底愣住了。

以前袁绍在的时候,灭国并不是没有。只是那个时候,他还不是韩国君上,对于这件事情,远没有感同身受。

如今吴公孙权举国而降的消息传来,带给了袁尚无与伦比的冲击。他从来没想到,灭国的危机距离韩国如此之近。

……

“丞相,军师,太尉,吴国已经灭了,秦王嬴斐势头正猛,当下我国该如何?”

心中念头闪烁,一时间袁尚根本想不到解决的办法。无奈之下,只好将目光落在田丰等人的身上。

他心里清楚,韩国想要度过这一难关,就必须要依靠眼前的这三位大才。

迎着袁尚的目光,太尉鞠义,沉吟了片刻,道:“幽州之地,乃古燕地。有言道: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如今只有在幽州征兵,迅速训练成军。”

“唯有如此,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哪怕是秦王嬴斐率军前来,我国也能够应对一时。”

“嗯。”

点了点头,袁尚心里清楚,事到如今哪怕是穷兵黩武,也必须要再一次大规模征兵。要不然,下一灭国的恐怕就是韩国了。

深深的看了一眼鞠义,袁尚,道:“太尉所言甚是,当下之际征兵却是重中之重。”

“太尉征兵一事,就由你负责。与幽州刺史商议之下,征兵十万,迅速训练成军,以应对任何变数。”

“诺。”

点头应诺一声,鞠义便沉默下去,不再开口。他心里清楚,他的事情已经完了,军队以外的事情,不应该由他负责。

瞥了一眼沉默着的田丰与沮授二人,韩公袁尚,道:“丞相,军师,两位可有不同看法?”

闻言,田丰沉吟了片刻,道:“君上,秦王嬴斐大势已成,秦国统一天下之势,可以说是咄咄逼人。”

“现如今,以我一国之力,根本不足以对抗秦国。老臣以为,当与魏国,楚国修好,组成联盟为大军训练成军争取时间。”

田丰不愧是一代智者,他心里清楚,眼下的韩国最缺少的便是时间。不管是整肃朝廷,还是训练新军,都需要大量的时间。

“嗯。”

点了点头,袁尚深深的看了一眼丞相田丰,一字一顿,道:“这件事就由丞相全权负责,最后禀报孤知晓便是。”

“诺。”

点头应诺一声,田丰也不再言语。一时间,整个大殿陷入了安静。

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清楚,对于韩国而言,局势极其不妙。不仅冀州,幽州皆与秦国接壤。

白土大营的秦军一旦长驱直入,不出一天时间就可以进入韩国境内,而且韩国刚刚因为青州与魏国交恶。

不仅丢了青州,国力衰弱,更是与魏国势同水火。这样一来,韩国夹在魏国与秦国两大强国之间,可谓是夹缝中求生存。

谁也没有想到以前魏公曹操在夹缝中求生存,随着韩公袁绍逝去,这样的局面竟然发生了大变。

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鸡蛋不会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第五百零三章 联军散去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诛九族第一百五十八章 若羌城前的乱斗第二百九十一章 绝杀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魏公取而代之之心.第七百五十章 曹操撤军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蓝田大营到来推封感言第一百八十五章 退守长社第一千两百六十二章 诏令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丁昌入吴县!第六百零二章 吕布的决断第一百七十一章 战车的设想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灭绝扶桑的计划!第四百二十一章 激流勇进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交代后事第八十七章 情势危机第二百九十四章 虽千难万险,吾往矣!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临机决断之权!第一百四十九章 奔袭小宛强攻且末的必要性第九百零六章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第七百七十三章 有总比没有强第四十八章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你这样做,与丧尽天良的畜生何异!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杀得天下为之失声第三百二十二章 罢黜第一千两百八十二章 暴露第七百六十二章 那一枪的璀璨第三百零三章 袁氏的分歧第六百八十六章 我本纵横第六百七十七章 以臣子之礼拜见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气的张昭跳脚!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乱韩之分化第二百五十四章 戛然而止的火并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赵王吕布虎视洛阳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我名大日如来,当天上地下独尊!第三百四十六章 空城计第二百二十一章 三路大军向平原第一千两百八十九章 四国君主,同一时间到达元城.第九百六十章 纪灵的出乎意料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虎豹喋血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下诏举国皆兵!第六百九十章 风骨与气节第八百一十一章 初战第九百七百五章 秦有锐士,谁与争锋!第七百零五章 降卒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九流与求和第九百六十四章 将计就计第七百七十八章 出兵戎卢第七十三章 史阿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大战步度根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姜还是老的辣第九百九十三章 高览已死,降者不杀!第一千七百章 攻灭大月氏,剑指贵霜!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秦王上将台,三军攻南昌.第九百八十一章 如此袁谭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我欲称帝于中原,先生以为如何?第六百零三章 五原风云起第七百五十四章 战场之上除了我军一律杀无赦第二十二章 大汉征西将军曹侯之墓第七百七十一章 为我侍寝亦要灭你国民第一千零九章 征兵十万以应对天下局势第二百二十二章 鬼才之计第一百六十五章 生而为王第五百一十四章 一计乱国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想象中的大秦海军!第八百九十三章 战鼓震天摄刘表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哪来的敌军?第一百四十六章 垒土以筑高台第二百五十五章 一言不发就开干第三百六十四章 代帝守孝天下缟素第一百六十七章 安排第五百二十五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极西之地的消息第三百九十五章 吕布的义子之路第一千两百九十一章 四国君主,同一天到达元城.第五百七十一章 孟德此去大败而归第一百四十五章 城破第八百八十二章 儒门的背叛第八百六十九章 贾诩心中的不安第三百九十四章 会师于金城第九百一十五章 大战开始第九百零四章 剑走偏锋第六百三十八章 荀姬到来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当利益与道德不合,抛弃道德.第三百七十一章 天下祭第九百九十二章 一夜翻越满家山第四百五十七章 道路唯艰第七百三十五章 放弃全线攻击一点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拖延乱世结束的目的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召诸将回咸阳述职第三百九十九章 发出属于我们的声音第一百六十八章 赐名乌骓第二百五十四章 戛然而止的火并第二百四十八章 真正的天子第五百一十三章 必须旗帜鲜明的反对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秦军出关第五百四十一章 去帝号第一百三十四章 意外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