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真定风土

bookmark

一路风尘仆仆,数百骑人马抵达真定的时候,已经是初平元年四月中旬。

正逢春种之际,常山国境内却是暴雨连绵,昼夜不止,贯穿真定的滹沱河水势暴涨,大半个县城被淹没在其中,全城有一万多人口失去住宅,全城两万余人口受到不同程度的灾害。

面对这个突发的情况,韩烈没有袖手旁观,而是带着手下将士,迅速在县城南郊的土丘上扎下棚户,安顿灾民,维护治安。

头戴斗笠的韩烈,与士卒们搭建木棚之时,一对身穿皂衣的差役匆匆而来,为首之人看着韩烈等人忙碌的身影,小声翼翼的询问道:“敢问哪位是新来的韩县尉?”

“这位便是我家大人,你是何人?”李阳见韩烈扶着木柱没有回头,遂指了指韩烈的身影道。

“下官本县门下法曹夏侯兰见过韩大人。”夏侯兰迟疑的看着忙碌的韩烈,上前行礼道,在他的认知中,县中那些主官们,那个在这样的暴雨中,如此卖力的干过活的。

“这些柱子的牢固关系着棚户的结实,一旦坍塌那就会酿出人命的,一定马虎不得。”韩烈叮嘱着接手的军卒,转身看后的夏侯兰。

“你是法曹?为何不见县中官员?”韩烈眼神凌厉的扫过夏侯兰,眼前的县吏看起来也就二十出头,看起面容憔悴,身上泥泞遍布,身上的衣服早已被雨水湿透,可见此人定是一直奋战在救灾前线。

看着韩烈那张淌满雨水的俊逸脸庞,以及年轻的不像话的面孔,夏侯兰愣神之下,忙回道:“县令刘大人去郡国请调粮草,县丞赵大人如今还困在城中,张主薄因为受寒,如今正在北坡养病。”

“难民是如何安置的?你们县中可有周密布置?”韩烈得知县中几位大佬都有借口,但眼下他也不知真假,自是不好评论,只得暂时忽略。

“如今难民一部分已经转移去了北坡,哪里地势高,暂时不会有水患问题,还有一部分被困在城中,剩下的一部分目前都在大人这里,由于水患来的太急,县中粮草不济,暂时每日只能接济灾民喝上一顿面汤。”夏侯兰没有想到眼前这个年轻的韩县尉,初来乍到就投入到救济灾民的工作,而且似乎还考虑的颇为周到,一时倒也颇为感动。

“此地我不是很熟悉,你带我四处看看去。”韩烈想了想,遂开口说道。

“喏!”夏侯兰忙沉声应道。

走下土丘之后,道路一片泥泞,韩烈只得拎起裙摆,脱了鞋光着脚,走在泥水之中,指着不远处波涛汹涌的浮沱河道:“夏侯大人,贵地每年都发洪水?”

“往年都还好,虽然会受些灾,但不像今年这样连续半个月的暴雨,把几处堤坝都冲垮了,以至于县城都淹没在了洪水之中。”夏侯兰看了眼步伐沉稳的走在泥水中的韩烈,心下惊异韩烈看似文弱的体质下,却犹如老农般的步伐,还真有些看不透这个年轻的县尉大人了。

“城中目前被困之人有多少,可有统计过?是否做好营救的准备了?”韩烈举目望着已经沦为半个泽国的真定县城,有些担忧的询问道。

“只怕还要三四千人,目前我们人手不够,加上水势过大,建造的木排根本渡不过去,所以……”夏侯兰见韩烈脸色不对,剩下的话自是没敢说下去。

“这些都不是理由,必须克服困难,把城内的百姓转移出来,一旦水势加大,城墙淹没的话,城内的数千百姓就难以支撑,所以必须把趁水势没有蔓延的时候,把所有百姓都解救出来。”韩烈的语气不容置疑,当下他也顾不得去巡视周边情况,转身道:“我这就去安排人手建造大木排,待会由你引路,一定要想办法把城内的百姓转移出来。”

南郊土丘之上,到处都是杨树柏树,木材显然是不缺的,回到营地的韩烈,立即挑选出了一百名水性好的士兵,开始伐木建造起了木排,绳子不够,他们就用藤条捆绑。

而这个时候典韦徐荣、王定王凌等人也没有闲着,典韦徐荣各带三十名士兵接应附近的士兵上山,王定负责统计人口,王凌和李阳则负责带着剩余的士兵,伐木搭建棚户,这样的雨天内,气温普遍下降,若没有遮雨的地方取暖,这些受灾的百姓很快就会生病感冒,一旦发生疫病,那情况无疑会更复杂。

前世的韩烈,就多次参与过水灾,雪灾,地震等等灾害的救治,所以对于这些工作,他自然是得心应手,在他的指挥下,所部三百私兵,以及救济上来的一些青壮百姓,也纷纷投入到救灾工作中。

忙活了大半天,韩烈等人建造了二十个大木排,分别由五个人一组操控,在夏侯兰的引路下,沿着水位最低的地段,驶向了被洪水围困的真定城下。

城头上彷徨的百姓,在见到汪洋中的木排时,顿时爆发出了一声声求救之声。

韩烈的水性却是极好的,所以这次他也参与了这次的救援任务,当木排即将抵达城下之时,看着那些蜂拥而来的人群,韩烈立即扬声喊道:“老弱妇孺先上,排好队伍,不要拥挤,不听号令者,本官定斩不饶。”

虽然韩烈的喊声很大,但面对一群恐惧的人群,他们显然把韩烈的话语直接给忽视了,当第一只木排刚靠近城墙时,挤在城墙上的人群,就像疯了似得冲了上来,数百人一拥而上的结果,直接把长达十米的木排给直接压的沉下了水底。

看到这一幕的韩烈,心底一下子就沉入谷底,这个时候,他也只能压制愤怒的情绪,沉声道:“缓缓靠近,把落水的群众先救起来。”

“救我,救我……”

落水的人群之中,不时传来呼救之声,面对滔滔的洪水,这一刻生命无疑显得脆弱如草芥,仅仅一个眨眼功夫,最少有十几个人被洪水淹没。

“混帐,看到没有,这就是不听号令的下场,还不一个个排好队,难道你们也要去寻死不成?”就在这时,城头上出现一道高大的身影,只见其手持一根布套套着的长杆,如入无人之境般把拥堵的人群分散了开来,从中走了出来。

“是赵大人来了,赵大人……”

看到那身穿皂衣公服,头戴斗笠的健壮大汉,人群之中不时响起了嘈杂的喊声。

“是子龙兄弟,有他在城头,秩序可定矣。”站在韩烈身侧的夏侯兰见到城头上的大汉时,神情也一下子激动了起来。

韩烈这会同样也见到了城头了大汉,虽然相隔足有二十多丈,但韩烈还是一眼便看清了对方的容貌,说实在眼前的男子,若是放到二十一世纪,只怕会成为亿万少女的偶像。

身长八尺余的身高,刀削般的轮廓,精致的五官,即便是男子见到这样的英武的青年,也不由会生出结交的好感。

“此人是谁?”韩烈初来真定,自是不认识此人,这会见夏侯兰对此人推崇备至,加上眼前的青年气度不凡,自是引起韩烈关注。

“回禀大人,此人姓赵名云,字子龙,乃是本县门下游缴,负责城中治安巡防,由于此人武艺高强,为人公正,故深得县中百姓爱戴。”夏侯兰忙作答道。

“常山赵子龙?”韩烈毕竟不是历史专家,看三国演义时经常看到赵云出阵时自报家门为常山赵子龙,所以韩烈一直认为赵云是常山人,却不知赵云竟然是常山郡治下的真定县人。

看着城头上那彪形大汉,与历史形象的赵云一对比,韩烈却惊讶的发现,眼前的赵云,竟然比之传说的更加有血有肉。

若是初来汉末时遇到赵云,韩烈只怕会激动的挥手高呼,但在酸枣大营见过那些历史名人之后,他对于那些名人的免疫力自是大大提升,即便如此,遇到这个传说中的武神赵子龙,韩烈心潮依旧有些起伏。

这一刻的韩烈,不由自忖道:“本以为来真定是发配,可焉知能够遇到赵子龙,这还真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啊,若能够拉拢结交此人,即便再来一次发配,吾也甘之如饴呀。”

第七十一章 再回北海 二第五十七章 麻烦来了第十九章 太平圣使 中第一百七十五章 襄阳陷落第六十一章 兵临北海第七十八章 迁移人口第七十一章 再回北海 二第七章 恐怖的舞姬第一百零三章 百里急行军第五十二章 真定风土第二十四章 群雄伐董 四第九十一章 典农都尉第一百六十二章 上古禹帝第一百零七章 收降黄巾 四第七十一章 再回北海 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荆襄隐士第一百三十七章 惹火烧身的陶谦第一百二十八章 顾雍归心第一百四十一章 会战曹孟德 二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举成擒第五十三章 常山赵子龙第一百三十三章 给孙策下诱饵第一百零三章 百里急行军第一百五十二章 互有算计第一百二十章 南渡的契机第一百五十四章 一网打尽第三十七章 扬名虎牢关 七第三十六章 扬名虎牢关 六第一百三十四章 招贤令的作用第八十五章 大儒郑玄第一百十九章 富裕的盐渎第四十一章 名扬虎牢关 十一第四十三章 名扬虎牢关 十三第十九章 太平圣使 中第六十二章 泰山群寇第九十二章 东海鲛人 一第九十章 众贤来投第五十三章 常山赵子龙第一百四十四章 会战曹孟德 五第一百六十四章 封号大将军第十章 一路护送第六十四章 驰援北海 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出兵吴郡第一百三十八章 徐州风云 一第四十五章 名扬虎牢关 十五第一百五十七章 孙策退兵第一百八十八章 预料之外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战孙伯符 三第一百三十章 大战孙伯符 一第一百四十章 会战曹孟德 一第二十一章 群雄伐董 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战将迭出 一第三十一章 扬名虎牢关 一第十七章 意外的撤退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战孙伯符 三第一百八十六章 人事任命第八十七章 返回利城第一百零八章 收降黄巾 五第一百四十章 会战曹孟德 一第四十八章 联军解散第二十七章 群雄讨董 七第一百五十一章 谯城许褚第一百八十二章 李严放火第一百十章 奇袭新泰城 一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举成擒第九十一章 典农都尉第一百四十三章 会战曹孟德 四第二章 抵达洛阳第九章 再遇文姬第九十九章 神医华佗第九十五章 神兵斩白蛟第一百三十五章 拜访张子布第二十七章 群雄讨董 七第二十七章 群雄讨董 七第二十章 太平圣使 下第三十一章 扬名虎牢关 一第九十三章 东海鲛人 二第三十八章 名扬虎牢关 八第四十六章 兵进洛阳第二十九章 群雄讨董 九第二十一章 群雄伐董 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战孙伯符 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割城换将第一百零五章 收降黄巾军 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谯城许褚第八章 逃出生天第一百二十三章 严白虎授首 一第六十六章 东莱掘金第一百四十章 会战曹孟德 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严白虎授首 三第二十七章 群雄讨董 七第一百四十章 会战曹孟德 一第一百十五章 臧霸与孙观第五十八章 千金之礼第六章 刺杀之夜第二章 抵达洛阳第八十六章 北海孙乾第五章 文姬出嫁第一百二十二章 斩杀严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