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枢密院

其实到了这个地步,在场的参政,都能看得出,牧景整军的决心,已经是到了一个不可以被动摇的地步。

牧景的意志,代表的是明侯府整体的意志。

在明侯府而言,昭明阁体制虽然建立起来,大部分事情都可以商量,可不代表牧景就已经分权下来了。

昭明阁是为了下一任准备的,不是限制牧景的权势了。

牧景的权势,并非是继承而来,而来自于他一场场战争积累下来的威势,他是打天下的人,是和兵卒同甘共苦的人。

说句不好听了。

如果昭明阁里面有人要反牧景,第一个站出来的人,就是下面的将领。

牧军将领,都不会反牧景。

所以牧景的权势,是最稳不过了,他能建立起来昭明阁,也能撤掉昭明阁。

哪怕是胡昭,在这等大事上,也不敢轻易甩牧景的脸。

就如同新政。

牧景说变革就变革,说改制就改制。

昭明阁里面不同意新政的人,也不止一个,可最后都只能站在牧景的这一边,全力的去推行新政的落实。

这就是牧景与明侯府的地位,说一不二,绝对的君主。

“既然大家都同意,那我们商讨一下,如何整军!”

牧景眯着眼眸,一扫而过,他自然知道,这些参政,并非是都同意自己整军的,他们大部分其实都是持有反对意见的。

可自己都把威势都摆出来了,还真不是他们能反对得了的。

妥协,是唯一的出路。

虽然这样有些的让他们委屈,可那也没办法的事情。

牧景建立昭明阁,选取入阁参政,辅助自己管理明侯府大小事情,这是一种比较有前途的制度,可这是一个乱世。

乱世之中,牧景怎么会让别人捆绑起来自己的手脚。

所以他强势,是必然的。

“主公打算改军制吗?”胡昭斟酌了一下,问。

“军制?”

牧景摇摇头:“如果大动干戈,反而失去了我们整军的原意,不过如今的军制,也不够完善,大改倒是不会,不过会小添一些,完善一下我们的军制!”

他倒是想要改。

后世的军制,是几千年下来发展的最成熟,也是最健全的一套军制。

可要是直接搬过来,难免有些水土不服。

要是有五年十年的时间,牧景倒是不介意直接动一个大手术,把军制向后世天朝所看起,直接跳步,发展到最成熟的阶段。

可现在,即使今年不大战,明年后年,也必然会爆发一场中原血战。

牧军可没有这么多的时间。

他这么一说,倒是让胡昭,刘劲,他们松了一口气,最少牧景还是有一定的理智的,这样他们不仅仅放心,倒是有些期待起来了。

只要牧景不失去理智的大整改,或许还真能给牧军的带来一些变化。

“首先,我打算从北武堂开始改!”

牧景拍拍手。

他从去年开始,已经着手准备了,用了很长的时间,才做了一份详细一点的计划书,就是这时候派上用场了。

一众参政开始打开这一份计划书。

“北武堂的名字都改了?”

胡昭的看到计划的第一页,眸子微微一动:“也对,南书房改成了如今的政事堂,北武堂早晚也会动的!”

“枢密院?”

蔡邕舔了一下嘴角。

从荆州回来之后,他对于明侯府的热情就高了不少,以前他是被动的接受,现在他倒是有些主动的去参与。

如果用蔡琰的话来说。

那就是蔡邕对汉室已经绝望了,如果不能力挽狂澜,那么这是一个愿意在建立新朝,统一天下,再创盛世的事情上发光发热的人。

“枢密院,有点意思!”戏志才修长的眼角也闪过一抹亮芒。

牧景耸耸肩。

他整理了一下脑海里面几千年的封建王朝的历史,发现这一朝的军事最高机构,名字都有些欠费的状态。

能供应他选择的还真不多。

汉朝的太尉。

唐朝的尚书省兵部。

明朝,五军都督府。

清朝,军机处。

都不太合适啊。

倒是宋朝。

枢密院,这是一个不错的机构,而且意识上,还挺超前的,制度上也算是比较完善的哪一种。

这枢密院,其实就是一个以文制武的格式而已。

意识倒是不错的。

只是可惜了,老赵家做的太狠了,用文人来克制武人,这是一条路,能防止武人独大,毕竟兵权过于敏感,说不定一旦丢了兵权就等于改天换日了。

只要是坐在这个位置上,都免不了会忌惮兵权所在。

这是无法去释怀的一件事情。

哪怕是牧景,他坐镇中央,也不得不防着一些人武将,即使他对很多很多武将都信得过,可终究还是要有手段的。

所以事实上,怪不了这个格式的。

可凡事有一个度。

你用读书人去压制武人,好像明朝那样,一个七品科举出身的小官,都能对二品的总兵吆喝一个五六七的,这样的武官,谁愿意去做啊。

久而久之,就剩下一群只读书,只知道粉饰太平,知道以理服人,却不知道军队有什么用的官,能不亡吗。

历史上,以文压武,两个最鼎盛的朝代,不管是宋朝,还是明朝,最后都是摆在了关外游牧民族的手中了。

这是一个教训。

而这个教训之下,反而能给牧景不少的思路。

他考虑的很久,确定在昭明阁之下,建立一个枢密院,以统领牧军上下。

枢密院的存在,相当于后世的军事委员会。

具体怎么做,他必须要考虑更仔细,绝对不能步的赵宋的后路,要有读书人,也要提高武人的地位。

这个度,其实很难掌控。

不过牧景相信,他能掌控的好。

“枢密院掌天下兵权!”

秦颂细细的看,看的很仔细,也看的很入神,道:“这枢密院,有点类似昭明阁制度了,设立枢密使一人,枢密副使数人,建立枢密议会!”

“也就是,先整理上面,在落实下面的意思!”

刘劲也开口了:“让枢密院先去整理一下北武堂目前的情况,然后在通过渠道,把下面的一个个军整改过来了,倒是一个不错方式!”

众人各抒己见。

会议在众人的一句话一句话之下,时间过了很快。

一天很快就过去了。

太阳落山了。

会议暂停。

这时候应该各回各家,吃饭去了。

牧景舒展了一下疲倦的身躯,他讨厌这样开会,可谁让他自己制定格式,该做的还是要去做,主公不好当啊。

“枢密院也只是代替了北武堂,确是来说,只是小整改而已,倒是不太会引起很大的躁动!”

戏志才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了他的身后,喋喋不休的说道:“但是你的意图,肯定不止于此,你既然动手了,不可能高高提起来,轻轻的放下,你还有大招憋着!”

“胡说八道!”

牧景斜睨了他一眼:“这都忙了一天了,你不回家报道一下啊,小心媳妇跑了!”

戏志才去岁才新婚,新婚不久。

娶的是益州普通世家的一个女子。

他其实也算是帮牧景转移一下视线,不是他大婚,让胡昭那些人分散了一下注意力,让牧景躲过了唠叨,恐怕就是牧景要纳妾的。

“我心不安,回家也不安,你倒是给我点定心丸啊!”戏志才眉头挑了一下,不给牧景反驳的机会,道:“不然我忐忑不安的,说不定做点啥事情,那到时候不好受的是你,我这人,很多人都说了,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威胁我?”牧景有些磨牙。

“那敢啊!”

戏志才耸耸肩:“你要不说,我们回见!”

“得!”

牧景有些咬牙切齿,对着他说:“跟我来!”

这戏志才,未必能帮他成事,但是要是想要败事,还真的是卓卓有余,当一个搅屎棍来说,他的能力是超标的。

走到寂静的走廊上,牧景才开口。

“记得我当初建立的思想政治司吗?”牧景问。

“这个当然记得!”

戏志才道:“这还是挂在我名下的,我好像就是思想政治司的主事,可这些年,思想政治司的作用力不是很大啊!”

思想工作,哪有这么容易做,而且能坐着工作的,大多都是读书人,读书人和武人之间,又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所以在军中,思想政治司的人,有些被排斥。

“那是你没用心!”

牧景道:“我建立思想政治司,那可是有大作用的,军队从来都不是靠威望能统治得了的,我要建立一套的完整的军制,要给军中将士一个信仰,才能让这些儿郎前赴后继的为我们伟大的事业而征战,而不是为我一人,为我牧氏一族而征战,只有信仰,才能让军队这种模式,长久的发展下午!”

他说这些话,是有些超前的感觉了。

但是不可否认的一件事情,在红旗下长大的牧景,对于解放军的历史,那是熟悉的很。

昔日的红军,如今的解放军。

凭什么能从一次次恶劣的环境之中杀出来,五次反围剿,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要什么没什么,艰难的脸吃都吃不饱,武器又落后,可偏偏就挺过来了。

八年抗战,四年内战,一步步的统一神州,何等的伟大。

而解放军能做到这一点。

有一样很重要的。

政委系统。

是他们的存在,才建立了军中将士的信仰,在那坚定的信仰之下,才能创造一个个奇迹,才能恪守一次次的胜利。

牧景也想模仿。

虽然不可能模仿的彻底,但是他终归要向着这条路,才能让自己的军队,有一个很好的未来了。

”信仰吗?”戏志才眯眼,面容有些一丝丝的迷茫,道:“军中都是一群的匹夫,大多都是庄稼汉,农民,识字的不会超过百分之一,他们懂得什么叫信仰?”

这个份额很低,但是却很真实。

“他们不懂,我就让他们懂!”牧景淡然的道:“在军中,高官厚禄,金银美色,都只是一时的诱惑,不能当成是将士们建功立业的向心力,只有建立的信仰,让他们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战,为谁而战,他们才能更加的用心,更加的不畏惧死亡去战斗!”

“可是……”

戏志才咬咬牙,周围也没有什么人,他就不介意把自己想说的都说出来,道:“思想政治司的人,想要做到这一点,根本不可能,军中大将,怎么会听他们的呢?”

“如果我出一个规定,所有的副将,都必须从思想政治司里面出来,你认为有没有可能?”

牧景眯眼。

“你疯了?”

戏志才瞪眼,道:“让一群读书人上战场?”

“读书人为什么不能上战场啊?”

“咱怎么光景,你不知道啊,内政管理,都找不到几个读书人,你倒是把这些人才丢在战场上,不亏啊!”

“为了长远的发展,为了军中营造一个的良好的气氛,我阔出去了!”牧景坚定的说道:“枢密院成立之后,我就开始对各军直接动手,只要是军侯以上的军官级别,都会配备一个副将,这名字就叫思想指导员,指导员对内不对外,负责军中思想引导,负责军中内务整理,还有一个权力,督军!”

牧景这一次是下的血本了,不惜一切代价,必须要把这一套给落实了。

“那多少将领会爆发啊!”

“有本事爆发,让他们来找我!”牧景强势的说道:“不管做什么事情,根基是很重要的,我们牧军,看似强盛势大,可谁又知道,这是不是昙花一现,想要保住我们的士气,保住我们常胜不败的威势,必须建立我们自己的信仰!”

“我是担心你步伐太大了,内政才大动干戈,军政你又要来一场地龙翻身,你就不怕咱明侯府这艘船,翻船啊!”

戏志才跟在牧景身边已经很长时间了,可他总感觉,自己是看不懂牧景的,有时候你觉得他跳脱,他稳重,有时候你认为他心思沉,稳重,可他有能不顾一切的弄险。

“乱世之中,从来没有能一帆风顺的船!”牧景抬头,看着远方,眸子闪烁,施施然的说道:“我既然掌舵这艘船,我就不会让他翻船!”

“我有些后悔了!”

戏志才突然道。

“后悔什么?”

“后悔问的这么仔细!”戏志才苦笑的说道:“我要是什么都不知道,会议上还能进退自如,可现在,不得不跟着你的路走了!”

“那是你自找的!”

牧景笑眯眯的道:“这就叫做好奇害死猫,好奇是人的本能,你非要好奇,我只好满足你,至于后面的事情,你这送上门来,我还能错过,既然知道了,你也应该明白,如何配合我!”

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要来就来,不过一战而已!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擒贼擒王第九百五十四章 有家的牵挂,才会踏实!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抉择 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血战葛坡 七 (补更,6/20)第一百六十章 幸运女神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最终博弈 四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战成名 四 (上架第一更)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景平水师 二第八百六十九章 蔡图的动作第七百一十章 参将陈宫第四百零二章 关下斗将,三英战吕布!(第二更)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 上下一心第二百二十七章 雒阳战起 一第二百零一章 风起 二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荆州之战 三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 班师回朝,天下归一!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明魏血战 九第九百八十二章 夺南阳 五第三百五十二章 牧山的魄力第二百四十二章 定雒阳 七第三百四十六章 斩袁,拜相! 中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有使来访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勉励第三百四十五章 斩袁,拜相! 上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 上下一心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登基之前 一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幽州的心思第一百零四章 说降 下 (补更,4/20)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西北归明 一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风波 十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新政辩论 三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 开战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登基之前 九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扬黄巾之威! 下第三百三十七章 一个时辰平乱第一百九十七章 开学大典 一第五百七十一章 鲜血的震慑 下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休战时期 一第三百六十六章 河东之行 八第四十章 景平商行 二第四百三十四章 孟津之战 (补上12号缺的一更)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曹操面临的危机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 粮道争夺 十第一千零三十章 去向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休战时期 四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大战启 一第二十六章 太平武经第一百一十二章 血战葛坡 一第三百四十五章 斩袁,拜相! 上第六百零七章 南阳攻略 下第九百六十八章 盐市场的影响第四百一十四章 托孤 (第一更)第七百六十八 打赢了,就把他给卖了!第四百二十三章 当为人子,生死归京! 下第四百五十六章 血债血偿,这只是一个开始……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天子最后的爆发 一 (五千字大章,两更合一!)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内查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王对王 二第六百零八章 背叛的缘由第九百二十章 收兵第一百一十六章 血战葛坡 五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勉励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新政辩论 六第六百九十九章 出征前的准备第二百零三章 风起 四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求援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遭遇冷落第八百一十一章 奉玺登基!奉旨平叛!第二百七十二章 好戏一场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灭燕 十五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构建一条防线第七百九十九章 刘虞病故第一百六十一章 阅兵 (补更,10/20)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吴军的兵力布置! (五千字大章)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模仿始终是模仿,保持进步才是王道!第八百章 外界的消息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有趣的小丫头片子第六百五十四章 参狼营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决战上党 十二第三百一十一章 粮食风暴 二第八十七章 血战中阳 中第七百三十三章 安排求学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战后部署第四百二十九章 牧氏十万军,天下无不可去!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决战上党 二地八百一十三章 信号鼓声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天子最后的爆发 七 (五千字大章,两更合一!)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 天下定 五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 开战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政事堂 一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整军 四第四百七十八章 上庸战役 中第九百九十七章 各方诸侯的反应 下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居高临下第五百章 寒冬腊月第六百八十八章 出使 (补更,9/15)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 江东之变 四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 合作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西北归明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