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明军的兵力和战斗力

明王宫的规模并不是很大。

虽然看起来巍峨恢弘,但是那是因为新建筑体而形成的一种感官力,如果想要比之历史上的故宫,差太远了。

历史上,明清紫禁城,占地面子超过七十二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超过十五万平方米。

还有如今的长安未央宫,面值的总和五平方千米,占据七分之一的长安城,堪称十分可怕的一座的宫殿。

而明王宫,总面值只有不到二十万平方米,三百亩,建筑面积,占据二分之一,大概在十万平方米左右。

主要分前宫和后宫。

前宫,以明国大楼为主,周围一片,各部司衙,另外还有东西两大校场,屯神卫军,神卫军之中,神卫营是贴身近卫,而主要负责捍卫明王宫的兵马是虎贲营。

卧榻之地,岂能容他人酣睡。

明王宫将会是牧景的核心中枢,就算是神卫军,也未必敢全部放进来,只有神卫营虎贲营,这些营,才是最核心的。

周围有城墙,但是城抢不过五米高左右,和紫禁城那种懂不懂就是十米高的城墙,自然比不上了。

不过明王宫还在建设之中,如果想要完工,最少还要继续投入资金,而且还需要一两年的时间,如今唯一已经落成的,只有明国大楼。

明国大楼,目前是整个明国的中枢神经。

牧景就走了一圈,还提了点意见,结合古今之风格,改良目前的一些环境,这也能让他自己赏心悦目一点点。

毕竟生活,是一种享受,而不是遭罪,只要有条件,他自然不介意做的更加好一点点,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的精细。

不过这都是小事情而已。

下午,未时正,牧景回到了明国大楼的八楼,昭明阁会议厅之中,继续开始商讨,会议之所以是会议,那是没有一个结果,不会结束了。

……………………

明国的建立,给西南百姓带来很大的变化,但是相对于天下而言,这仿佛是早已经出现的一个结果。

江东吴国,北幽燕国,中原魏国。

这些诸侯国,都已经定下来了。

西南明国,自然也不会落于下风,明国的建立,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也是顺应整个时势的一件事情。

这也让天下的形势,变得更加的清楚而明朗起来了。

大汉四国,吴国,燕国,魏国,明国。

而剩下的就是敌人。

河北。

河北袁绍,拥簇伪帝,已成为了全天下的公敌,敌人就要要毁灭的,中原这一战,也即将要拉开最后的决战。

不过河北比较幸运。

入冬了。

进入十月的中旬,已经是秋末初冬,北方已经开始连绵的大雪,幽州,河北,都开始白雪皑皑的一片。

今年过早的入冬,初冬就已经有腊月般的寒意,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也让这一战,不得不暂停下来了。

毕竟不管是袁绍,曹操,还是刘备,在寒冬之中作战都是准备不足的,最后更加有可能落的一个两败俱伤的局面。

所以中原以黄河为分界线,双方屯兵对持,然而都克制了起来了,暂时休战,已经是一个双方之间的默契了。

未能在入冬之前开战,不管是袁绍,还是曹操,都略有遗憾。

袁绍想要赶尽杀绝,渡河而战。

入冬,大雪开始冰封,让他不得不暂停下来了,放弃渡河强攻的节奏,延津一战的胜利大势,最后也会被湮没不少。

这是他不甘心的。

而曹操,曹操也苦恼,他好不容易才给了袁绍渡河的机会,可偏偏在这时候,入冬了,袁绍不得不暂停渡河,他也不得不为自己的计划而担心。

中原,倒是形成了一个诡异的对持之势。

或许是因为双方都又不甘心,面临入冬,大雪覆盖,道路冰封,大家都不能竭力而战,但是小规模的对战试探,却并没有的少。

在黄河两岸,双方之间,都在不断的调兵试探,小规模战场,几乎每天都在爆发战役……

………………

时间流逝了很快。

开始进入十一月的初旬。

这时候的渝都,也下了一场小雪,小雪不大,然而绵绵不绝下了好几天,让渝都城也覆盖上了一层白皑皑的银衣。

明国大楼,九楼。

空旷的九楼,周围都是玻璃,站在这里的玻璃上,看着外面的飘雪,把整个渝都城都收在了眼底之下。

这让牧景,有一种仿佛回到了未来的感觉。

明国大楼,可能是他对这个时代,改变最大的一个,钢筋混凝土结构,落地窗模式,这样的一栋大楼,放在现代,都是有市场的。

在这个时代,绝对是独一无二的,也成为了明国了一个标准。

“主公!”

这时候,戏志才走上九楼,来到了牧景身边。

“来了!”牧景双手背负,这时候,他正在看风景,风景美,风景线之下的百姓,给让他有一种沉甸甸的责任心,他指着下面,问:“从这里往下看,你有什么感觉?”

“或许从来没想过有一天,能如此登高望远!”

戏志才走近了牧景身边,沿着牧景的视线,把整个渝都城,都收揽在自己的眼底之下。

这可不是未来。

未来九层楼不算高,随便出来两栋楼,就能把这视线挡着严严实实,而如今,九层楼之高,冠绝所有建筑体,而且这里的地势也明显高,绝对能一览众山小。

站在这里,看着渝都城一片片矮矮的房舍,那种感觉,是无与伦比的,也是很多人都无法能理解的。

“登高望远,这是一个不错的心思,正所谓站得高,看得远!”

牧景笑了笑:“孤告诉你,孤站在这里,每天看看下面,看得到的是什么,那些百姓,那些房舍,那些街道,对孤而言,都是一份份的责任,看着他们,就已经知道,这责任有多重了!”

“嗯!”

戏志才点点头,他也有几分,这样的感觉:“大王好像颇有感概!”

“所谓的感概,这时候没事情的时候,抒发一下自己的情绪而已,你一大早不去和黄忠商讨军务,跑来我的这里,说吧,什么事情?”

这时候,牧景走到旁边的竹席上,跪坐下来了。

入乡随俗。

很多事情可以尝试性改变,但是也需要保留一些礼仪,不然很容易城为别人攻击的一个点,竹席,蒲团,案桌,这种跪坐的方式,一时三刻,是改变不了的。

“景武司汇聚了一些各方的消息,我和黄忠商讨过了,今年估计是没有什么大的战事了!”

戏志才坐下来,不客气的自己给自己泡茶,谁不知道牧景这里的茶,都是天下最好的,那是外面都找不到的贡茶。

“就这事情?”

牧景眯眼,十分怀疑:“你是来混茶喝的吧!”

“当然不止这点事情了!”

戏志才咧嘴一笑:“还要汇报一下,最近军衔落实,还有军职调动的进度,总让大王明白,咱们明军,如今有多少家底啊!”

牧军已经开始改为明军了,明国的建立,自然等于改编整个军队的称呼,对外已经是称之为明军了,明国的军队。

“那说说看!”

牧景也来兴趣了。

“目前来说,我们实行军籍,军籍是不一样的,预备军不算转正的军籍,所以不入选!”

戏志才倒还不真是来混饭吃的,他来是肩负枢密院的任务的,一方面是汇报,另外一方面,肯定也是有请求的。

第一时间,他还是汇报一番。

今岁牧军主力,处于一个整顿整理的阶段,各部从内部到外部,都开始的大规模的整顿,剪出一些冗兵的迹象。

吃空饷的事情,到处都有,明军规模少一点,但是还是有的,这是牧景不允许的,所以在军籍上控制,牧景是很严肃的。

另外就是军中的思想建立,军人,是一柄利器,这柄利器用之对,则能无所不往,用之不对,很容易就伤人伤己。

建立军队的思想,确定军人的信仰,落实明国的核心精神,这是牧景布置思想政治司的一个任务。

这也是为未来的明军,而做一个基石,不能让明军给跑偏了。

“目前我们明君第一军,神卫军已经完成整顿!”

戏志才的汇报很仔细:“而暴熊三军也差不多完成了指导员系统,同时,在未来三个月之内,将会彻底的落实军衔!”

“另外景平五军,景平第一军,已经落实了,每一部曲一个指导员的标准,第二军第三军第四军,目前来说,进度不算很大!”

“至于景平水师,因为悬在外面,目前我们并不是很清楚情况,甘宁在汇报方面,显得不是很积极!”

这倒不是戏志才在甘宁上眼药,而是事实就是这样,甘宁为人大气,水贼出身,做事情倒是利索,而且对将士也好,得将士拥簇。

可就是缺乏一点正规将领敬畏之心,他不是刻意的挑衅是上司,而是本能的遗忘这一点。

“昭明第一军,虽然已经开始移军北上,但是这并不影响第一军的整改情况!”

“昭明第二军和第三军,汇聚回来的都是好消息,庞德能力强,整顿西凉儿郎的气魄也很大,落实指导员系统方面,很用心,而闵吾,这应该是一个特别精明的人精,他把很多事情都控制在我们能承受的范围之内,忠心有,可野心也不差,但是目前看来,西羌的兵马,能用,昭明第三军,还是能拉上战场的!”

“目前我们明军,坐拥神卫军,暴熊三军,景平五军,昭明三军,总共是十二个军,另外还有宪兵,宪兵是独立军制,隶属枢密院枢密使亲自统帅的兵马!”

“另外还有战虎,陌刀,黑甲,飞鸟,重山,五个直属战斗营!”

“在册军籍,二十三万一千八百二十七!”

“另外还有预备军,目前在各地整合的预备营有七个,都是属于预备兵役,大概有两万多将士!”

戏志才这一通的禀报,倒是让牧景对目前自己的明军兵力,有了很直观的一个影响。

以目前牧景,坐拥西南,荆襄,交州西,凉州,西海,几乎是整个西朝地盘来说,就算想要整合四五十万兵力,无论是国力支持,还是民心支持,都有能力弄出来的。

二十余万兵,数字不大,可绝对是精锐,非同一般的精锐,就是因为需要的是精锐,所以不敢肆无忌惮的扩军。

养精兵,耗费的粮草和钱帛,那是一个很恐怖的数字。

“检查过战斗力的情况吗?“

牧景沉思了一下,问了问。

精兵就两个字,但是到底到什么地步,连牧景都很难有一个标准,目前来说,精锐是精锐,可到底超越多少,就没有一个实准了。

“枢密使派人去检测过,景平第一军和景平第二军之间的演武,最后结果还是比较满意的!”戏志才回答说道:“我军将士,如果算上军阵,在正面的战场上,同等的条件之下,能超越敌军零点五倍的战斗力!”

不要小看这零点五倍。

在战场上,战损就是代表战斗力,双方较量,如果两个能换是三个,十万大军上阵厮杀,不说其他的战略部署,战法冲击,单单是双方正面对冲,就能扛得住十五万主力的交战。

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

“如果加上我军军械的优势,以一敌二,机会很大!”戏志才又补充的一句。

“不要太小看各方诸侯了!”

牧景却要摇摇头,道:“以目前各方诸侯来说,能坚持到这一步,都不是善茬,麾下乃是一等一的绝对精锐,百炼精兵,上了战场,很多环境要素,装备,军心,等等都重要,但是最重要的,始终是将士,沙场上活下来的老兵,那都是精锐!”

厮杀,那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较量。

生死之间,经验有时候,比所谓的军械优势,训练强度,都非常重要,一个精锐老兵,能拼杀掉三个新兵以上。

这就是精锐老兵的优势。

“这方面,我们也考虑了,虽然我们有武备堂,能系统训练军官,这也让我明军将士,在基层指挥上,有绝对的优势!”

武备堂已经有十年以上的历史了,一批批的军官进入军队,渐渐的已经开始发挥出他们的优势,学过兵法的将官,和紧紧单靠经验大字都不认识几个的将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当然,为了让我军将士,能更加熟悉战场,我们也会组织将官们,亲临战场观摩,局部战役之中,我们可以让他们吸收经验!”

戏志才说道。

“嗯!”

牧景倒是同意这一点。

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 果断进攻第五百零四章 突围和留下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夺荆州 九第一千八百零九章 江东之变 二第五百二十五章 最后的天师 中第九百零五章 势如破竹,兵临!第八百五十四章 规划渝中半岛第八百一十一章 奉玺登基!奉旨平叛!第五十章 月黑风高夜 六第九百四十四章 一个交换第五百三十三章 立场第一千零八章 伊籍归来第二百五十四章 曹操与袁绍 三第三百五十七章 说服卢植第八百九十四章 江阳城第一千八百零七章 长江口之战 完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猛虎之殇 四第七百六十六章 南阳的局势第八百四十八章 蔡邕出仕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夷陵 上第四百六十九章 建立明侯府第四百七十二章 刘焉的野望 三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灭燕 七第二百五十八章 长秋宫中第五十四章 舞阴士族的惊惧 上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围杀张飞 七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惊变,枭雄末路! 九第三百五十八章 拿下西凉第三十章 张咨的软弱 上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夺荆州 十七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 灭燕 十六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西北风云再起 一第三百六十章 河东之行 二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风暴将起第十九章 惊动郡府 上第六百二十章 出兵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猛虎之殇 五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少帝密诏?行,给他一份吧!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宛城之战 五第五百二十章 夜战 (补上昨日欠更)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明王宫第八百一十章 前奏第六百四十一章 引蛇出洞,一网打尽! 下第六百五十六章 益州使者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战关羽 一第二百九十九章 胡昭之才第三十五章 太平神卫军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第一届科举主考官 上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天子最后的爆发 一 (五千字大章,两更合一!)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积石山之战的开启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灭燕 十五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调兵北上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 黑暗之中的对决第二百三十章 雒阳战起 四第八百八十四章 医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一定要有人死第六百零二章 荆州水师的凶猛 中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第一届科举主考官 下第五百零二章 偷袭冠军 上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夺荆州 二第九百五十三章 十里相迎,民心可望!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羌王 上第九百八十九章 夺南阳 十二第七百二十三章 进攻襄阳城第八百四十九章 拨乱反正第四百九十九章 醒来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登基之前 十四第二百九十八章 死缠烂打的胜利第二百七十五章 剑圣与枪神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偷袭 十三第八百五十七章 错乱复杂的一场叛乱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夺荆州 十一第七百三十一章 戏志才来了第一百三十七章 一战成名 十三 (上架第十更)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夺荆州 六第六百二十七章 视察鸿都第四百二十七章 挟帝西去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 粮道争夺 九第四百九十三章 戏志才之谋第五百八十九章 重建武备堂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天下五分 四第五百八十一章 景武左右,两司制度!第三百九十五章 布局河内 上第六百零四章 妥协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雒阳之战 续四第五百零一章 请援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勉励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西北风云再起 一第二百四十一章 定雒阳 六第七百九十六章 迫不及待的刘焉第一百二十三章 如果没有北上,那么只能是…… 下第六百零七章 南阳攻略 下第四百九十一章 黄劭的执念第七百一十二章 水师攻略第一千零三十章 去向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壶关死战 二第六百九十章 开始布局第三百九十七章 诸侯汇酸枣,京城众誓师!第二百五十七章 李儒的劝谏第六百二十一章 投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