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景平水师 一

周瑜在出现在彭泽北境湖泊之上,看到周围空荡荡一片的时候,心里面就已经开始有些后悔了,他所后悔的是没有坚定自己的判断。

他早就已经有了判断。

认为明军的主要目的是突破东面的长江口,沿着长江而顺流而下,进入长江下游地域之中。

可终究他还是犹豫了。

因为他始终没有能猜出明军到底为什么想要进入江东腹地。

这如同找死一样的战略部署。

不管怎么看,始终有些不对劲,于常理不合,也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

也那一瞬间的犹豫,就让他上党了,最后还是没有果决的缠住他们,仿佛就好像被他们给牵着被鼻子走,耍猴一样耍了一番。

“凌操!”

“在!”

“吾给你最快的战船,你给我昼夜追击,必须追上他们,只要追击上去就行了,不必进攻,缠住他们,等待增援,不要给他们击溃你的机会!”

周瑜虽然上当了,可他反应也不慢,并没有在这里埋怨谁,立刻进行追击的部署。

“诺!”

凌操率军,迅速脱离周瑜主力,沿途北上。

“朱治!”

“在!”

“我军主力先北上,你率军留下,解决粮草和柴桑的防御之后,然后北上汇合我们!”周瑜目光远眺,看着前方,幽幽的说道:“我感觉,接下来我们可能要进入一场血战之中,必须要做好万全的准备,上当一次,不能再上当第二次!”

“诺!”

朱治点头。

然后周瑜又迅速的写了几封密函,分别让人送出去,以最快的速度送出去了,一封是送给了孙策了,他总感觉有些不对劲,所以提醒孙策做好撤兵北上增援建业的准备。

另外一封,是送回建业的,让建业做好防御的准备。

还有几封,是送去长江岸边的几个郡的郡守的,命令他们最好监督的准备。

…………………………

柴桑一战,战船纵横,双方厮杀,阵型之大,自然是瞒不住了,江东境内不用一天的时间,就已经传的沸沸汤汤了。

建业城之中,孙坚已经被惊动了。

“周公瑾居然拦不住他们?”

明军进攻柴桑,孙坚就已经接到消息了,但是他并没有放在心上,吴国水军天下第一,怎么可能怕明国的水军。

可事实上,却让他有些奇怪。

周瑜在军事上的能力,在吴国是数一数二的,特别是在水军造诣之上,除了贺齐能有资格一较高低之外,其余的论起统军能力,皆不如他。

可周瑜居然拦不住明国水军,而且让明国水军长驱直入,杀入了江东的境内,数量还不少。

这足以威胁江东境内很多城池的安危。

不过要说会威胁到建业城的安全,孙坚倒是不相信,建业城虽然在长江边上,但是以水军进攻,石头城就是第一道关隘。

除非水路并进,才有资格能威胁到建业城,不然单单凭借他们那些水军力量,没有足够的攻城器械,根本不可能攻破建业的。

如今孙坚在寻思的,还是如同周瑜一样的问题:“明国到底有什么谋算?”

他召集群臣,而问之。

“明国之人,向来狡诈,如今却孤军而入,必有所图谋!”众臣也陷入了一个思索之中,他们也想不出,明国还有什么图谋。

这一部分兵马既然进来了,想要出去,那就难了,就算让他们攻陷了几个城池,他们也只是困兽而斗。

摆明是来送死的。

这不对劲啊。

明国可不是那么愚蠢的,作为明国多年来的手下败将,吴国虽然有奋勇之心,可却没有半分轻蔑之意。

对明国的重视,乃是天下第一强军的态度,始终认同明国的强大,所以不认为明国会无缘无故的派人来送死。

“明国君主牧景,乃是一个喜欢剑走偏锋的人,不管是当年他从关中的突围,还是当初大战之中,他突然从北部撤兵进入荆州,那都是要险到极致的战略!”

张昭轻声的道:“或许这一次,他当真是想要破釜沉舟,冒险一战,在天下诸侯合围西南之前,先破了我们吴国之势,一旦这一路兵力长驱直入,杀入建业城下,我们必然要召兵勤王,可时间上来算,就算勤王兵马开动,也需要半个月以上,可他们顺江而下,最多十天,能够进入建业城下!”

“我们城中,尚且有多少兵马?”

“一万二千猛虎军!”

猛虎军是孙坚嫡系,属于吴国御林军,是捍卫孙坚安全,也是捍卫吴国都城的建业城安全的兵马。

当然,建业城在平时,自然不止这点兵力。

如今乃是战时状态。

孙策率主力兵马,剿灭善于,太史慈率北境兵马,已前往会盟了,贺齐的水师在海上剿灭海贼,同时也是镇压交州东部。

其余兵力,分散各地。

建业城的兵马,还真是少了不少了。

这时候的确是建业最虚弱的时候。

“大王!”张纮站出来,拱手说道:“虽然我们都认为,单单以明军战船的主力,是不可能拿下我建业城了,但是以防万一,我们还是召集主力,前来护卫建业,毕竟建业乃我吴国都城,岂能被他们给攻破,甚至是遭遇进攻,都会形成民心不稳的局面,只要把他们剿灭在长江上,才是最好的方式!”

“此言有理!”

孙坚点点头,认同这一点,不怕归不怕,但是还是要做好准备才行,而且作为吴国都城,吴国建立不久,就被人扣关城下,那吴国真的丢大脸了。

只有让这一股兵力,围剿在江面上,才是最的交待。

但是他又有些为难:“可我吴国主力,如今皆有任务,伯符进攻山越,如今正是关键时候,一旦撤兵,功亏一篑,子义的兵力,也不能撤回来,唯有贺齐的水军,可贺齐的水军,远在东南海岸上,消息一来一回,等到他率兵回来,鞭长莫及了!”

吴国的兵力,的确不是很宽松。

“臣有一提议!”

作为吴国大司农,魏腾站出来,拱手说道。

“魏卿请说!”

“是!”魏腾点头,道:“二王子素来有谋略,昔日水患之中赈灾,深得民意支持,若是让二公子去吴郡求兵,征召一批青壮前来守城,最多不过半个月时间,足以,届时我建业必能稳如于泰山!”

吴郡是孙坚的故乡和龙起之地,在吴郡孙坚威势强盛,绝对是可以一呼百应,振臂一呼,能征召各县县兵,召集一批兵马入京勤王。

当然孙家也看出来魏腾的心思了。

吴国境内,世家门阀最近被压得死死的,四大世家都被孙坚孙策联手,给镇的喘不过气来,孙坚虽一身武艺已去七八成,但是一身气度尚在,气如猛虎,从来不是一个妥协的人,孙策更是一个小霸王,霸道如狂狮,根本也不是一个可以被商量的人。

这时候,世家门阀想要喘息一口气,那只能拥簇一个能掌控的人当代言人,二王子孙权,虽然年纪小一点,但是却颇有能力。

而且孙权手段柔和,与父兄不一样,他做事情没有这么刚烈,对世家门阀也没有这么大的敌意,是他们最好拥簇的目标。

他们在这时候抬举孙权,就是为了让孙权掌兵,孙权只有掌兵了,才能和孙策一较高低,不然他永远没有机会。

而时机上,倒是选的很到位。

这时候,如果有什么人能代替孙坚,持令召兵前来建业勤王,唯有孙权了,毕竟孙家其他的孩子,年纪并不大。

“诸位意下如何?”孙坚虽看透魏腾的心思,却并没有反驳,治大国如烹小鲜,很多事情不能过于刚烈,他虽有猛虎之势,可执掌乾坤,心思也沉的很多,不会凡事做绝了,他得给这些世家门阀机会,不然很容易就会激起他们的反抗之意,怕倒不是怕,可这样会折损吴国实力,非他所愿意看得到的。

而且孙坚相信,不管是孙策,还是孙权,都不是这些世家门阀能够玩弄的人,孙权的性格他是知道了,腹黑,阴险,看似做事情柔和,面如春风,但是最善于捅刀子,有时候狠辣起来,比孙策还要狠,孙策是猛,孙权才是狠。

“如今为了建业之安稳,唯有此策!”

“吴郡召兵,是最快的速度!”

众臣面面相窥了一番,不管是支持孙策的,还是中立了,此时此刻都没有反对,因为建业之安方乃第一位。

“好!”

孙坚点头:“传令下诏,命孙权持孤之金令,前往吴郡召集兵马,半月之内,必须召集一万主力,返回建业!”

…………………………

柴桑之战的消息不仅仅在江东宣扬开了,而且还已经被各地的密探给传回去了,第一时间就已经传到了渝都。

明国大楼之上,牧景批阅了一些奏文,很快就看到了赵信迈着急躁的步伐而来了。

“拜见大王!”赵信单膝跪拜。

“有什么大事?”

牧景眯眼。

最近为了调动全部主力,迎战天下诸侯,他的压力很大。

“大王,刚刚回来的消息,暴熊水师已经突破了柴桑!”赵信拱手把手中的信函递上去,这还是用飞鸽传书传回来了,不过一天的时间而已。

“这么快?”

牧景嘴角扬起了一抹笑容,算是舒展了多日以来的愁眉苦脸了,说老实话,他对与这一战役看上去淡然,其实心里面担忧,他一边看,一边问:“具体情况如何?”

“暴熊水师应该是遭遇了柴桑吴国水军的阻拦,大战了一场,损伤几何尚且不知,但是能顺利突破柴桑,进入吴国境内,想必应该主力保存的不错!”

“诸葛亮对上周瑜?”牧景看了这汇报回来的情况之后,忍不住笑了笑,这一战虽看起来微不足道,倒是特别有意义。

历史上周瑜是被气死的。

但是其实周瑜并没有这么狭隘的,不过他们之间之宿敌,这倒是没错的,这顶起了吴国半壁江山的美周郎,是诸葛亮的大敌之一,如果不是死的早,诸葛亮不会这么猖狂能北伐和司马懿斗了一辈子。

江东美周郎的能力,是不能被小看的。

“来人!”

“在!”

“传枢密院,告诉枢密院,让他们立刻下令,命暴熊第二军,速速北上,增援暴熊第一军!”牧景想了想,说道。

既然吴国境内已经被他搞得天翻地覆了,这时候就不是执着吴国境内的输赢了,而是把主力调遣北上。

“诺!”

一个文吏迅速领着命令而去。

“接下来了,就看甘宁的了!”牧景站起来,走到落地窗前,目光看着前方能一览而之的渝都城,神色有几分的紧促起来了。

江东这一战,只是开胃菜,但是对于接下起来的大战,至关重要。

这可不仅仅是打击江东。

还有一种杀鸡儆猴的手法,就是那江东开刀,威慑天下诸侯,哪怕吓不到他们,最少也能镇得住他们几分胆气。

………………………………

会稽郡往东,平静的海面上,时而能看到一座座的海岛。

这是舟山境内。

舟山境内的海岛多,同时也是一个容易打伏击的地方,必须有足够水军能力,才能在这一片地方的立足。

最近吴国大将贺齐率领的主力,就在这一片剿匪,但是海匪过于狡猾,数月以来,并没有多少进展。

而在东面,一座不知名的海岛上,正在被剿灭的海匪们,聚集起来,正早讨论大事。

“中郎将,景武司已经传来消息了,两日之前,我军暴熊水师扣关柴桑,正在于柴桑的吴军主力纠缠!”

“知道了!”

甘宁在海上长年累月的被日晒雨淋,被海风呼啸而吹,整个人显得有些老化很多了,年纪虽青,却如同三四十岁的中年一样。

这样却能更显得他的深沉起来了,对于他统帅景平水师,多了几分威严。

“贺齐主力,如今在何地?”

甘宁问。

“距离我们大概有二百里左右!”

“得撇开他们!”

甘宁环视一眼众将,最后落在了黄祖身上,他几乎是把当初荆州那些降将吸收了一遍,因为他们漂泊在海上,反而并没有太多的顾忌。

“黄祖参将,给你一营主力,你能否拖住他们十日时间?”

“十日?”

黄祖沉思了一下。

昔日作为荆州大将,还是江夏太守,也算是荆州的一方霸主,可投降之后,被囚禁一年多的时间,后来是甘宁要人,才被放出来,可别说回荆州去,直接一脚踢到了海面上。

一开始是有些不忿的。

但是大海的宽阔,在海上的纵横四方的那种的感觉,反而让他有了几分归属感,以前的眼光,还是太短视了。

“应该没问题!”

黄祖道:“我们可以引诱他们南下,那座我们发现最大的岛屿,是一个不错的战场!”

“那这个任务,就交给你,立刻进行!”

甘宁点头,然后一扫而过:“其余各部,立刻准备,拔营北上,我们要在五日之内,兵临建业城下。”

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明燕决战已经打响了第四百二十章 牧景主战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 天下定 九第二百六十二章 张辽第六百七十四章 庞季出山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溃败千里之外 十三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 明魏血战 十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战成名 十二 (上架第九更)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襄阳城第四百九十四章 破西城 上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大明军备 三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七月的战火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 粮道争夺 一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潼关之战 九第八百六十六章 襄阳郡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决战上党 七第一千零四十章 杀赵忠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 天下定 三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三大诸侯会盟 六第四百三十七章 烈火之中顺水而去 (补上11号欠缺的一更)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明魏决战 十四第十章 漂白 一第三百五十五章 勤王圣旨传天下 中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溃败千里之外 四第二百八十四章 盐商之战 五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后宫之主的商讨第五百四十四章 舌战群臣 上第七百七十四章 混战 上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 壶关沦陷 二第一千六百章 政事堂的改革 下第六百三十七章 勇武论英雄,英雄定成败!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柴桑之战 一第五百八十章 重掌景武司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鹿门山三大祭酒 上第一百二十二章 如果没有北上,那么只能是…… 上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壮哉!虽百死而不悔! 上第五百三十章 南郑城的暗流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大战启 五第六百四十三章 突袭下辩 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一场关于读书人的革命 九第五百六十五章 敲打第二百九十二章 景平势如狼,惊雒阳群商!第七百八十章 问答之间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三大诸侯会盟 九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明魏决战 十五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 班师回朝,天下归一!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景平水师 三第八百五十二章 水师战略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景平水师 四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 龙抬头!大风起!第三百三十五章 圣旨诛牧第九百四十五章 南中军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明王宫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溃败千里之外 五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整军 九第四百九十一章 黄劭的执念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战后 五 (五千字大章,两更合一!)第九百二十一章 定益州郡第七百七十五章 混战 下第八百五十三章 豫兖战役的结束第三百一十九章 吾要执掌神卫军第七百六十三章 计划启动第六百一十五章 初平三年第四百六十九章 建立明侯府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王对王 九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三大诸侯会盟 一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调动张辽北上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反扑第三百四十六章 斩袁,拜相! 中第七百五十七章 兵败如山倒 下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战场,未必只有一个!第七百六十二章 襄阳只是一个跳板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北上 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朝堂之上 二第一千八百零六章 长江口之战 续四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少帝密诏?行,给他一份吧!第八百六十八章 游说第六百九十三章 要玩,就玩一把大的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壮哉!虽百死而不悔! 上第八百九十九章 兵贵神速第七百六十二章 襄阳只是一个跳板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西北归明 八第六十五章 馈赠的书籍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考验和机会第一百七十九章 上朝 下第六十三章 甄选教官 七第八十四章 景平交易所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西北归明 三第七百八十二章 荆州城战役 中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上党之战 六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上党之战 十第三百九十四章 闪电战 八第三百四十二章 诛袁氏 上第八百零六章 摊牌!逼迫!选择!第五百八十八章 建立山地营第九百四十一章 生擒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夺荆州 十五第六百四十三章 突袭下辩 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一场关于读书人的革命 九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袁绍的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