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猛虎之殇 五

有机会就强攻,这种机会却渺茫的很,这一点所有人都知道。

明军打到了这个地步,每一步都会十分谨慎,绝对不会在这个关头,露出空隙,被他们给钻了的空子,反夺外城。

他们一旦进攻,那就是玉石俱焚的选择。

孙策被誉为江东的小霸王,不仅仅是武艺传承昔日的西楚霸王,行事自然也是霸道刚烈的,但是他个性乃是至情至性。

他若是学了孙权十分之一的心思,或许历史上都不会落的一个被人刺杀身亡的可能,毕竟这种被刺杀而亡的诸侯,历史以来,不过是百分之一的机会会出现而已。

现在他的父亲在城中。

等于他已经被人拿捏住了自己的七寸,他空有万夫莫敌之勇魄,却没有丝毫动弹的余地。

这种憋屈,比当年在荆州的战败,还要屈辱一万倍,但是哪怕是再屈辱,再难受,在孙策心目之中,也没有孙坚的安危之重要。

孙坚的安危,始终是第一个关心的事情。

所以他只能咬着牙认下来了。

条件可以谈,不够有一点,这个人质不能给,谁知道明军到了柴桑之后,还会玩什么花样,而且一旦抵达柴桑,到时候局面就不会受到吴国控制,柴桑距离明国境内,一步之遥而已。

他决不允许父亲冒险。

这是他的底线。

“公瑾,你再去谈,告诉他们,任何条件都可以谈,但是父王绝对不能出建业,他们若是不愿意,那就战!”

孙策咬了咬牙,战只是在无奈之中的选择,是谈崩之后才会发生的事情,只要还有的谈,他都不可能把孙坚的命交给老天爷的运气来处理,他低沉的道:“实在谈不妥,可以告诉他们,吾愿束缚己身,亲自送他们离开江东!”

这是他的让步。

他心中也清楚,哪怕谈好条件,明军也不可能这么容易松开内城,明军要离开建业,就必须要有一个护身符。

他又不可能让孙坚去冒险。

那么唯一的机会,只能自己以身犯险。

若是以身犯险,能保得住孙坚的平安,孙策愿意去做,在他看来,吴国可以没有他,他还有二弟,三弟,皆可继承吴国。

可不能没有孙坚。

孙坚没了,吴国必乱。

不管是为了吴国,还是一个做儿子的责任和本分,他都会毫不犹豫的把自己付出来,交换属于父亲的安全。

“伯符?”

周瑜皱眉,孙策于他而言,乃兄弟,亦连襟,还是他这辈子最尊重的人,他不愿最好的兄弟以身犯险。

“公瑾,不必多说了!”

孙策摆摆手,轻声的道:“我们已经输了一城,输了就要认,不可能毫发无损的,不管是为了吴国,还是为了我们孙家,我宁可代替父亲去死,因为吴国可无孙伯符,不可无大王也!”

周瑜吴景皆然沉默下来了。

这样的选择,是需要勇气了,孙坚一死,大宝之位只能落在了孙策的身上,但是孙策以身犯险,顺利还好,不顺利那就是的身陷敌营之中,乃是九死一生的。

……………………

周瑜想要快刀斩乱麻,也不让诸葛亮久等,甚至没有让诸葛亮等足一日的时间,不过只是半日的光阴而已。

傍晚时分,他发出信号,要求第二次的谈判。

诸葛亮欣然赴约。

两人在吊桥上,再一次开启唇枪舌战,你来我往之中,堪比一场如火如荼的血战正在的上演,双方战意汹涌。

一个时辰的谈判之后,终于达成了共识。

明军明日退兵,退兵之前,吴国向天下宣告,退出征讨明国之联盟,固守本疆,彻底的退出这一场的交锋之中,第一个认输的最后。

然后吴国还会在之后,赔偿明国六亿钱,并且割据交州苍梧合浦两郡于明国,仅保留交州的南海郡而已。

最后的条件,明军策兵之日,孙策将会以身入营,亲自护送他们离开江东境内。

这是一个城下之盟。

吴国很屈辱的在这个城下之盟上签订的协约,以达成一个吴军能退兵离开了江东的同意。

………………

晚上的建业城,寂静无声。

家家户户闭门关院,在街道上的都是明军那如狼似虎的兵卒,虽然这些天也不见明军有什么凶残的行为,但是谁也不敢保证,明军有一天会不会狼性大发,直接屠城。

一开始破城的时候,百姓们是战战兢兢的等待残酷的破城之后的待遇,他们只能从心里面哀求,浩劫能快一点过去了。

作为吴国都城,都陷入如此的危难之后。

吴国百姓此时此刻,对吴国的归属心,已经降到了零点之下,一个连都城都庇护不了的朝堂,是很难得民心之支持的。

不过随后两日,明军虽然破城,但是其实也并没有给他们造成的伤害,只是要求所有人不得出门而已,没有那些的如狼似虎的兵卒推开大门冲杀进来,烧杀抢掠的景象出现。

这对建业城的吴国百姓而言,算是一个好消息。

同样,多少也让他们对明国有几分认识,窥一斑而知全豹,有些事情,单单是听说,他们自然就会先入为主,但是眼见为实,看到的和听到的不一样,始终是让他们对这件事情产生的疑窦。

他们并不知道的是,明军的纪律之森严,乃是当今诸侯第一。

因为有纪律支持之下,目前对建业城,并没有造成很多无畏的伤亡,不过大战之中的牵连一些,是无可避免的事情。

可大战之后,明军哪怕巡逻至门口,都不会轻易入门,因为每一个军都有军法处宪兵在督促,但凡是上了战场的儿郎,都有一股兽性,而纪律严明就对明军的兽性最大的约束。

这些年来,牧景让黄忠亲自督查军法司,就是为了在军队之中,养成这种约束,军队于他而言,就是一柄刀,这柄刀不能伤了自己,所以必须要有一个刀鞘,军法司就是这个刀鞘。

这样以来,不仅仅让吴国百姓松了一口气,其实对明军而言,也是一件好事,最少不用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城中的人身上。

他们可以全身心的准备撤退的事情。

“粮草凑足了吗?”

甘宁倒是没想到谈判这么顺利,拿不下孙坚,如果把孙策拿下来了,也是一个意外的收获,吴国少了一个杰出的继承人,往后的杀伤力减弱大半。

“城中各个粮草都搜刮掉了,不过我们带不了这么多,为了顺利突围,能维持一个月的粮草,足够我们的杀出去了!”

诸葛亮轻声的说道。

“我已经让景武司通过别的渠道,把我的军令送去了江乘,命令江乘留守的两营主力,驾驶战船,于长江口接应我们,出了长江口就安全了,以我们战船的战斗力,是可以轻松的突围出去了,到时候兵分两路,一路走柴桑,一路走海岸,一方面可以的转移他们的视线,一方面也可以分散我们的危险!”

甘宁道:“退兵之路,危险重重,谁也不能保证,能顺利撤出去,以防万一,给我们自己留一条后路,大王耗费了无数心血,打造了我们两只水师战斗力,不能全折在这里了!”

“嗯!”

诸葛亮点头。

“去准备吧!”甘宁摆摆手,对众校尉说道:“太阳升起的时候,就是我们回家的时候!”

“诺!”

众将领命。

………………

内城。

两日下来的安宁,却并没有能让孙坚有半分的放松,他依旧站在城头上,俯视城外,随时准备这血战一场。

“大王,城外传来消息,他们和谈了!”

黄盖身上包裹六七处的伤痕,血水都在渗透之中,但是依旧手握武器,坚定的守在了孙坚的身边,战役一日不结束,他是不可能下去养伤的。

虽然内城已经被困的水泄不通的,基本上和外面断绝的任何关系,但是谈判成功之后,明军放松了一些的界限,允许两边互通一些消息。

毕竟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对于吴国而言,只有孙文台亲自承认的和谈条款,才算是的真正的和谈,不然到时候孙策翻脸不认人,再在内部演绎出好戏来了,把他革的一干二净,他也没办法代表的吴国,说到底,他只是一个随时可以放弃的继承人。

而大王,才是吴国正统的领导人。

“和谈了?”

孙坚有些心疼,他知道孙策是一个骄傲的人,岂能这么容易认输,如果今天被困在内城的不是他孙坚,不管是谁,哪怕是配上整个吴国朝堂,孙策都会杀一个血流成河,绝不会认输。

孙策是为了自己。

“条件呢?”孙坚的声音有些嘶哑。

黄盖低下头,有些沉默。

“说!”

孙坚冷沉一喝。

黄盖无奈,只好把外面传进来的消息,完完整整的说给了孙坚听,哪怕能让孙坚感觉十分无能,可也没办法啊。

“道歉,赔款,割地!”孙坚讽刺性的冷笑起来了:“还要人质,这样的条件,我吴国都能承下来了,孙伯符啊孙伯符,你倒是让孤失望啊!”

“大王子也是忧心大王之安危,不然以大王子的性格,他宁可拼一个玉石俱焚,也不会受如此的城下之盟!”

黄盖解析的说道。

孙坚沉默,他又何尝不知道,相对于次子孙权,心思太沉,人也略显冷漠,天生的性格是这样,不管是对兄弟姐妹,还对自己这个父亲,都显得凉薄一点,哪怕他装的多孝顺,骨子里面的东西,是瞒不住自己的这个父亲的。

可恰恰好如此,孙坚却认为,孙权是一个天生当君主的料。

而孙策,样样都好,有能力,有城府,朝堂上能立足,战场上万夫莫敌,文能治国,武能统兵,可就有一个缺点,就是太过于感情用事。

这样的人,当的大王,最后也是被自己的缺点所影响,难以长久。

为了吴国,他不得不把孙权抬出来了,但是在他心中,始终在意的,还是这个最出色的长子。

“是孤的错!”

孙坚身上的气息有几分的萧瑟,双手背负,目光远眺,看着城下列阵如虎的明军兵卒,幽沉的说道:“若非孤陷落敌营之中,伯符又岂会陷入两难之境,他愿欠下城下之盟,无非就是为了孤的安危,还想替孤抗下这战败之罪,日后一旦城下之盟爆出来,他必然名誉扫地,再难得这吴国百姓之认可也!”

看事情不能看一面,如果这城下之盟当真签订下来了,那么对吴国而影响,是长远的,到时候肯定要有人背锅,不然吴国朝堂是过不来百姓的这一关。

孙策这时候其实最好的,就是留在山越战场,他有征讨山越的战功,谁也奈何不了他,到时候自己失了民心,甚至会被人直接弹劾退位。

可惜,在这风头火势之中,他赶回了建业。

倒是孙权。

吴郡更近一点,他征召的兵马早就应该出现在建业了,可现在不见踪迹,兵马不见踪迹,人也不见,这一点足以看出来了,孙权年纪虽小,可权谋之道并不能小觑了。

“大王,此时此刻,还是以大王之安危为重!”

黄盖劝谏说道。

“孤已经输了,孤当不了刘邦,也不是韩信,躲不起来,也跪不下来,吴国即使没了孤,可吴国认了败,那就不是吴国了!”孙坚摇摇头,眼眸之中,透着一抹坚定,开口说道:“派人告诉孙伯符,盟书送来,另外告诉的明军主将,明日早上,内城墙下,孤亲自签了,没有孤的签署,吴国不对外承认任何的失败!”

“诺!”

黄盖深深的看了一眼孙坚。

他已经认识孙坚很长很长的时间了,曾是昔日游历天下,意气相投的游侠,也曾是投身行军之中,要干一番大事也的兄弟,更是辅助他从长沙杀出来了,一路走到今天的功臣,无数次抵足而眠,彻夜而谈。

他对孙坚的一举一动,甚至是一个细微的表情,都能解读出来了。

这一刻,他的心,略有些悲凉。

可他无论是什么情况之下,都会毫不犹豫的追随孙坚,不管孙坚想要做什么,他都会为孙坚护航的人。

所以他没有反对。

“公覆!”

临了,孙坚叫住了黄盖。

“大王还有吩咐!”

“没有!”

孙坚摇摇头,轻声的道:“只是有些感概,当年你们几个与我意气相投,愤然要闯出一番大事业来,报效朝廷,为君尽忠,希望有一日能封侯拜相,可这些年的出生入死,大荣死在了关中,义公也折在了关中,德茂为吾儿战死西陵,一个个战死,汝可后悔过?”

“从不!”

黄盖坚定的说道:“我一直都坚信,大哥能成为天下至尊,能结束这纷乱之世!”

第七百二十章 开启伟大的养成计划第一千零七章 天下共讨第二百九十九章 胡昭之才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鹿门山三大祭酒 下第七百零五章 董卓的抉择第七百七十章 目的何在第十五章 漂白 六第七百七十九章 俯首称臣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明丰钱庄的归属 一第一千零七章 天下共讨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是谁杀了赵忠?第四百四十七章 马腾和牛辅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接应上了,汇合!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天子最后的爆发 八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战后大动作 六第九百八十九章 夺南阳 十二第一章 生存是一个大问题第九十三章 先锋营 上第四百九十二章 大雪中,兵临城下!第七百三十四章 应对第九百三十六章 他打他的!我打我的!第四百六十四章 暴熊军之陨灭第七十一章 舞阴商战 六第八百八十九章 不出兵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中原酣战第二百八十五章 围杀 上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 灭燕 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婚 五第九百八十五章 夺南阳 八第八百二十九章 益州新主第二百四十九章 景平军武略调查统计司衙第六百零二章 荆州水师的凶猛 中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火器:燧发枪! (五千字大章)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天子最后的爆发 九第一百四十九章 儒学论政 下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豫州战场第八百五十八章 打草惊蛇第六百二十六章 我亲自走一趟!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猛虎之殇 三第一百八十七章 漫长的一夜 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戏志才来访第七百七十四章 混战 上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神卫军大统领 下第七百二十八章 回马枪第四百一十章 公孙瓒之殇 下一 (五千字大更,补上昨日第二第三更!)第七百一十七章 伤亡惨重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西北风云再起 八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新政风暴 二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 班师回朝,天下归一!第五百九十五章 水军初战 上第二百七十九章 醒来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明魏决战 十九 (五千字大章,两更合一!)第四百章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接应上了,汇合!第六百五十六章 益州使者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整军 六第三百六十九章 能用粮食解决的战争 一第一百零五章 自成一营第八百五十八章 打草惊蛇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政事堂 一第二百六十八章 商行战略 下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胡昭和蔡邕的交流第九百八十七章 夺南阳 十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治南乡第一攻略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反水 上第九百一十八章 死战守城 上第四百三十五章 年十六,行冠礼,字龙图,爵明侯!第六百七十七章 汉中的金融体系,从明丰钱庄开始……第三百四十九章 曹操的枭雄路 中第六百零二章 荆州水师的凶猛 中第八百二十四章 一场闹剧,各方反应! (大年初一,拾一拜年!)第三百零一章 鸿都学报的发行第六百一十六章 参狼羌之乱 上第一百六十八章 一场关于读书人的革命 三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天下五霸第一千七百七十章 壶关失陷 一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封王,明!第一百六十二章 会枭雄第八百八十章 兵锋向参狼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猛虎之殇 一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五丈原的突袭之战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明魏血战 十三第四百三十三章 交代京城一二事 下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大明军备 一第九百四十七章 蛊惑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兄弟婚事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夺荆州 十八第七百九十九章 刘虞病故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歼灭韩遂部 五第八百零二章 刺客风云第八十七章 血战中阳 中第五百二十章 夜战 (补上昨日欠更)第六百九十四章 赵韪 上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西北归明 一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猛虎之殇 六第三百八十八章 闪电战 二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决战上党 五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登基之前 六第九百一十四章 逼入绝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