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六章 我亲自走一趟!

堂上的一众商人听着刘劲的介绍,立刻心中开始盘算起来了。

算账是他们的长处。

无非就是投入和利益能不能对称起来了,他们对牧景有三分信任的,要不然他们也不会集合资金进入贫瘠的汉中,但是商人最重要的是利益。

有利益,这生意可以做。

没有利益,哪怕牧景说的天花开地花落也没用。

“招标现在开始,你们可以自由商讨一下,契约书就在这里,我明侯府的契约书,一旦订立了,绝不反悔!”

刘劲站在堂上,轻声的说道:“东山驰道的低价是六万金,而汉水驰道的低价是四万金!”

六万金,就是六亿钱。

其实修东山驰道是不够的。

但是牧景为了修路,明侯府也会付出,这叫联合修筑,明侯府付出了更多是人力,征召民夫,这一部分资金,会从明侯府的税赋上走。

毕竟修路乃是官家的事情。

而且最后的经营权也是明侯府执掌了,该付出了要付出,该让利的让利,这条路只要能修成,对于汉中,即将是爆发性的发展。

详细说一番之后,中场休息,明侯府的官吏全部退场,包括牧景。

牧景今日来,就是镇场子的。

有他在,和没有在,那是不一样的结果,说句不好听了,他不在,恐怕这些商贾心中打鼓,根本不敢投资下来了。

这就是他在商界的影响力。

“你们如何看?”

明侯府的官吏退场之后,南阳三大商行代表人物碰头了一下。

“我们恒通商行的大掌柜已经说了,此事有利所图!”恒通商行的代表掌柜轻声的道:“最好是拿下东山驰道,不够这一部分资金过于庞大,我们一家吃不下!”

“我们也吃不下!”

几人对视一眼,微微苦笑。

任何一家商行,如果倾力而来,倒是有能力吃下,但是商行运转,资金流通,他们不可能全力投入一个项目,不然这个项目垮了,那就完蛋了。

“不如我们三家联手,直接拿下东山驰道!”

有人提议。

“这个倒是可以!”

不少人有些意动起来了。

景平本一家,哪怕分家了,如今要联合起来做生意,也会有不少默契。

“龚兄,此事你如何看!”

东海商行的代表余掌柜的目光落在一个中年男子身上。

“汉中有汉中的优势,南阳有南阳的人口,路若通,不可能没有人走,连同两地,必能带动很多的物品流通,另外这驰道关乎的不单单是两郡之事,更可能是益州和荆州,还有豫兖之间的联系,如果汉中有路通南阳,恐怕中原很多商队,走了就不会关中南下,而是从南阳直接进入巴蜀之地!”

龚兄轻声的说道:“所以只要能有十年路税,初步估算,能赚取投入了三倍以上,但是周期必然长,十年时间,物转星移,谁也不能保证,会发生什么事情!”

这个龚兄,就是龚场,昔日的景平商行执行掌柜之一,景平商行分崩瓦裂之后,大部分势力被三大商行给瓜分,但是他龚家并没有投靠任何一个商行。

龚家也是从舞阴走出来的商贾,但是一开始就已经站在了三大巨头的对立面之上,牧景尚在,他自然可以投靠景平商行,牧景不在,无论是投靠张恒,孙郝,还是许林,对他来说,都是耻辱。

他自立门户,建立了鸿丰号。

鸿丰号不是一个商行,是一个商标,龚家以粮食买卖而出名,建立鸿丰号,就是想要打出粮商招牌,本来就有景平商行的底子和影响力,这倒是让他成功了。

如今鸿丰号在关中和南阳的粮商之中,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就算是南阳如今第一的商行,恒通商行,在粮食贩卖方面,都比不上鸿丰号的影响力。

龚场最大的手段是能与各地世家牵连上关系,就是这么一个优势,让他把不少粮食握在手中了。

“说的是啊!”

余掌柜轻声的道:“但是我们糜掌柜倒是对明侯大人很信任,他认为明侯大人能坐镇汉中最少十年以上!”

“所以东海商行是动心了!”

“可是我们东海商行的底蕴不足你们这些景平系的人,不说他们,就说你的鸿丰号,在关中可是吃掉了我们好几次的粮食,我们在关中,可没有这么多资金!”

“你想要和我合作吗?”

“恐怕龚掌柜也有此心!”

“我就算合作,也找宛商,何必和你们东海商行合作!”龚场微微皱眉。

宛商,这是这两年的称呼。

景平商行的盛起,拉拢了一批南阳商人的野心,这些商人开始对外发展,数年之间,影响力已经遍布天下,因为他们皆是南阳而出,南阳古称之宛地,所以这群人称呼为宛商。

“龚掌柜此言差异!”

余掌柜笑了笑:“你鸿丰号要是能宛商合作,恐怕就不会被孤立至此吧,我们东海商行未必比得上你们宛商财大气粗,但是绝对是一个很好的合作伙伴!”

商贾们商讨的如火如荼,角落处几个身影颇为落寂。

“大手笔啊!”

“数万金,这可怎么掺合进去!”

“看到他们,才是知道我们汉中商贾上不了台面啊!”

他们几个是汉中的商贾,借助成固齐家的牵线,得到了入场门票,但是入场之后,才发现,这更不是他们玩不起的项目。

你让他们一家拿出两三千金来,他们能做到,可是再多,就不可能了,数万金的项目,这得倾家荡产啊。

……………………

…………

招标一共用了三天时间。

这可不是口头一声应就可以了,做生意的事情,就要把细节做的详细,承建商和明侯府之间在利益上的谈论,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不过契约算是立起来了。

牧景看着手头上的两份契约,嘴角微微扬起一抹舒心的笑容:“看来我是小瞧他们的,本以为他们没有这么大的魄力,可现在看来,他们对我牧景,还是很信任的!”

他不怀疑这些商贾能看到盈利点。

但是其中有一个很大的问题。

周期长。

这周期之内,若是发生其他事情,特别是如今的乱世之中,谁也不能保证汉中会不会变动,一旦牧景被打下去了,他们投进来钱,等于竹篮打水一场空。

这得要对牧景有绝对信任的商贾,才敢走出如此决定。

“还是主公英明!“

刘劲忙碌几天,颇有收获,他擦掉额头了冷汗,轻声的道:“若非他们愿意信任主公,恐怕我就算说的再好,他们也不可能动心啊!”

“所以我们要对得起他的信任!”

牧景沉声的道:“从现在开始,东曹,西曹,工曹,联合成立一个道路建设司,主管这方面的事情,我要保证工期如期,保证他们的投入是不会用在其他地方!”

信任是有消耗力的。

牧景决不让这种信任被消耗掉。

“诺!”

刘劲点头领命。

………………

……

招标结束之后,龚场还有昔日景平商行的另外一个执行掌柜,徐深,他们这才上门拜访牧景,倒不是不想一开始就上门,只是招标没开始,他们不能落人口实。

昭明阁,堂上。

牧景亲自沏茶,招待二人:“许久不见,你们的成就倒是让我刮目相看了,张恒那厮我是知道了,霸道的很,还有孙郝和许林,他们都不是善茬,能在他们围剿之下,独立门户,能力不错啊!”

“都是大掌柜教得好!”

两人微微俯首。

龚场建立了鸿丰号。

而徐深,他徐家本来就是宛城第一个投靠景平商行的商贾,在景平商行的影响力之下,早已经冠绝宛城一众商贾,景平商行解散之后,他也应时势,建立了宛城商行,但是宛城不少的商界力量都被三大巨头吃掉了,他的宛城商行只是五六家宛城本地根深蒂固的商贾组合建立起来了。

他们两家在宛商之中的影响力自然不如三大巨头,但是也算是立足跟脚了。

“大掌柜可有重建景平商行之心?”徐深抿一口茶之后,很直接的问。

这一次宛城商行在驰道计划上颗粒无收,也不是徐深入汉中的主要目标,他更加大的野心,是想要做牧景的御用商人,在他看来,那些商行势力更大,还是不如牧景。

牧景送出去的那一本资本论,是他多年来,拜读最好的商贾之书。

“身份不一样!”

牧景摇摇头:“当初解散景平商行,是为了让你们不被我所牵连,可如今,我重建景平商行,也不会被天下所容纳,我终归是一方诸侯,并非正统商贾!”

这方面的考虑太多,他不是不愿意,行商他自有手段,能以利益见人心,他有自信重建一个景平商行来,但是现在他是明侯,一方霸主,考虑的可就不仅仅是行商了。

徐深有些失望,但是也没有意外。

毕竟如今牧景乃是明侯,雄踞汉中的一方诸侯,哪怕他从不歧视商贾的地位,也不敢以自己的名声为之撑腰。

“汉中虽不大,但是也容得下商人!”

牧景看出了两人神情上有些失望,微微一笑,道:“你们若是相信我,我可以给一个保证,在这里,你们不会遇到不公平的对待,景平商行是不可能重聚了,但是我代表明侯府欢迎你们,希望能和你们建立一种战略合作关系!”

他深刻知道,一个地区的繁荣与否,与商人之间的关系有何等的重要。

外面的资源,能不能进入汉中,只有靠这些商贾了。

“战略合作关系?”

这名词倒是让两人有些陌生,但是不难理解。

……………………

……

牧景虽不说日理万机,但是也不会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一件事情上,明侯府如今可是管理着南阳汉中将近百万人口的生计,事情多了去了。

比如春耕即将开始,这关乎未来一年的收成,更加重要。

不过一个消息的传回来,倒是让牧景把在政务上的注意力一下子放在了军务上。

“消息准确吗?”北武堂的堂上,牧景看着手中的小字条,目光有一丝阴沉,这是应该是传回来的原件,这说明消息已经准了一大半。

“禀报主公,这消息已经在核实了,但是既然消息已经被他们从武都传回来了,有七八成的真实了!”

谭宗去了南阳,如今景武左司在汉中的负责人是岳述,岳述自然是盯紧了这一战,所有有消息立刻就来汇报了。

“如果这消息是真的,戏志才他们可就麻烦了!”

牧景站起来,来回踱步。

这上面的消息,说的是张济已经联合白马羌出兵参狼羌,参狼谷之中本来就已经兵力过强,加上这一股争夺的兵力,事情就变得十分麻烦了,戏志才的算计倒是精,可他算的在精,巧妇难成无米之炊。

景平第一军虽强,可兵力也只有一万多人而已。

一旦打起来……

牧景有些担心了。

“主公,情况如此突变,恐怕景一军有失,要不要让戏司马撤回来?”胡昭也被牧景拉来商讨此事了,他得之情况之下,沉思半响,低声的问道。

“不!”

牧景摇摇头。

箭已经能再弦上了,不发不行,明侯府决不能以收成之气居之,没有开拓之势,牧军是不能保持绝对的锐气的,这一战,关系重大,不能不打。

“那如何是好?“

胡昭长叹一口气:“唯增兵了!”

“我去!”

黄忠站出来,拱手说道。

“不行!”牧景还是摇头:“汉中南阳,看似太平,却暗流潮涌,你坐镇在此,手握两营主力,才能压得住,轻易不能动你!”

“是我的错!”

黄劭对着牧景说道:“我看不住张济,我愿提兵入武都!”

他的黄巾军负责盯梢张济的兵力,但是张济出兵却显得太过隐秘,反而骗过了他这个老江湖,后知后觉,要不是景武司得了消息,他现在还以为张济的兵力根本没有调动。

如今张济先调动了五千精兵,然后又调动了三千步卒,前后调动了兵力就有八千将士进入参狼谷。

这是他的失职。

“如此一来,不久光明正大的告诉董卓,我在图谋羌族吗,参狼一战没有消息之前,不能打草惊蛇,黄巾军不能动!”

牧景想了想:“我好像了,此事你们都不能动,我亲自走一趟,如今我们的兵力也不能动,我只能调动一营主力前往,兵马在精不在多,参狼谷我是必须拿下的!”

他思绪一转,主意已决,也不再和众人商讨,直接下令:“来人,立刻传令雷虎,让他立刻集合兵马!”

第五百三十三章 立场第九百七十章 皇甫嵩的心思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溃败千里之外 十一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 战争要结束了……第四百一十七章 猛虎之败 下第七百三十三章 安排求学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大明军备 九第二百四十二章 定雒阳 七第二百七十章 损招第六百三十七章 勇武论英雄,英雄定成败!第六百二十二章 张济出兵第七十八章 舞阴商战 十三第六百九十七章 拉拢和挑拨第九百五十四章 有家的牵挂,才会踏实!第三百七十一章 黄忠首秀,进退之间的控制 上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西北风云再起 八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荆州局势第一百五十四章 深夜袭杀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西北风云再起 一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婚 五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 班师回朝,天下归一!第二百三十六章 定雒阳 一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抵达前线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明军的兵力和战斗力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明魏决战 一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战后大动作 十五第三百八十四章 先下手为强 下第四百一十五章 火烧酸枣,南下虎牢!第七百四十七章 一场大地和河流的战斗 下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两线开战第三百一十二章 粮食风暴 三第五百四十二章 长安的反应 上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建安二年的开始第八百八十一章 进军广汉第二百六十一章 虎牢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教育司第三百七十八章 能用粮食解决的战争 四第六百九十七章 拉拢和挑拨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大战启 一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有些急躁的戏志才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 天下定 三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天子最后的爆发 十七第六百八十六章 入冬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登基之前 八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灭燕 八第三章 图谋舞阴 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好戏开场了第八百三十二章 整军 上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决战之进击第三百七十一章 黄忠首秀,进退之间的控制 上第五百七十章 鲜血的震慑 上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教育司第七十一章 舞阴商战 六第四十三章 出手相救 中第六百七十六章 汉中的货币风暴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祭祖第一百零一章 战后整编 (补更,3/20)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治南乡第一攻略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进军关中,入局!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决战上党 八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有些急躁的戏志才第一百三十五章 一战成名 十一 (上架第八更)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潼关之战 四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休战时期 四第一百九十五章 鸿都门学第四百九十章 寒冬腊月又如何,该打还是要打!(五千字大章,两更合一)第一千八百零一章 长江口之战 中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上党之战 十二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 粮道争夺 五第九十七章 灌阳战役 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交易成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抉择 中第四百零五章 决战拉开 (第一更)第一千零七章 天下共讨第五十七章 甄选教官 一第六十五章 馈赠的书籍第七百九十七章 刘璋第六百零四章 妥协第三百九十三章 闪电战 七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柴桑之战 五第五百一十五章 推演战况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新政辩论 一第九百四十三章 初平七年第七百四十五章 一场大地和河流的战斗 上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新政:暗战!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溃败千里之外 三第七百三十九章 破夷陵 下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官渡之战,袁绍落幕 二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接应上了,汇合!第六百九十八章 游说张津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邺城争夺战 四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上党之战 八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偷袭 五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上党之战 十四第一千八百零七章 长江口之战 完第二百七十三 一环接着一环,应接不暇!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燕军的部署第七百二十八章 回马枪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王对王 三第六百八十五章 庞季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