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宜白天忙着发财大计,晚上荒淫无度。
天下绝色貂蝉令秦宜不可自拔,大乔小乔并蒂莲,孙尚香花样繁多,小袁如深谷幽兰。三妻四妾算什么,不算妾室,秦宜光夫人就有六位,似乎还嫌不够,最近皇宫又有新人加入。
步练师一个十五六岁的小丫头,娇嫩脸蛋儿,纤细腰身,如风中摇摆的小花絮,令人怜爱。作为孙权妃子之一,步练师以惊人美丽以及宽厚个性,深得宠爱,可谓冠绝宫中,也是皇后呼声最高的一位妃子。
秦宜实施养之计划,自然不会放过传说中的步练师。
区别在于,一进入宫中步练师成为秦宜第七位夫人,其余如徐夫人等地位差多了,好一点的成为妾室,差一点的也不过侍女之类。总之,凡是孙权女人,能找到的秦宜不会放过。
步练师能成为第七夫人,除了足够美貌之外,其中原因还在于她与步鹫同族这一层关系。步鹫毕竟是秦宜参军,人家为秦宜不辞劳苦,四处征战,秦宜给他的族人安排妾室,似乎有点说不过去。
与其它女人不同,小女孩初来乍到,怯怯地,弱弱地,欲迎还羞,秦宜很喜欢这种感觉。今天步练师属于新人,只不过这种新鲜度能保持多久很难说,秦宜有本事让一个端庄女人领略到极致,变得欲罢不能。小烈马孙尚香都能变样子,更何况其它女人。
只有新嫩才会羞怯怯,所以,秦宜想要这种感觉长期存在,除非多多养之。
孙权的女人几乎都要被秦宜养之,不知道孙仲谋九泉之下作何感想?你麻痹给我戴了好多层绿帽子,绿到骨髓里去了......
呃......怎么尽是孙权女人?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目前扬州牧秦宜的势力范围有限,能力所及之外,心中有想法也难以实现。
秦宜倒也想把洛神甄宓弄到手,不也没有实现嘛。
洛神啊,秦宜做梦都想将她拥在怀中。
但是,至少目前可望不可即,梦想而已。
三国时期知名美女是不少,那也要看看谁的本事大,没有足够本事,光在心里想木有用。
此次曹操攻打徐州刘备,秦宜心里肯定想把甘夫人、糜夫人搞到手。想法虽好,但与曹操二十万大军对抗难度不小,代价太大,只好作罢。
秦宜若想从曹操手中抢夺甘夫人、糜夫人,曹操会怎么想?
小样,敢跟我曹操争抢养之,揍不死你!
所以啊,甘夫人那白嫩的身子,只能被曹操压在身底下,秦宜暂时只有看的份。
毫无疑问,滞留在下邳城刘备两位夫人,大概都被曹操带到许都,实施养之。
秦宜心里多少有点酸溜溜的,心想,老曹你要收敛一点,腰不好,一不小心第二天下不了床。
不错,老曹年纪是有点大,有新进俩美女说不定有点猴急,洞好钻,拔不出来闪了腰这种事还是有的。按照曹阿瞒对大耳贼刘备的恨意,作为报复,说不得要在刘备女人身上下点功夫,化恨意为动力,狠狠折腾一番。
这种情绪非常危险,那甘夫人、糜夫人胯下功夫也不一般,所以,秦宜担心老曹身体,也在情理之中。
糜夫人是糜竺的妹妹,送妹妹给刘备,无疑是看好刘备的前程远大,以为刘备人中龙凤,又是送钱又是嫁妹。这属于押宝之类举动,不仅押上了妹妹,连兄弟俩也跟着刘备,期望有从龙之功。
实话说,如果没有秦宜出现,糜竺兄弟还真有眼光,押对了宝。
嘿嘿,只不过现在看来情况不太妙,说不定竹篮打水一场空。
至于甘氏,据说出身贫寒家小百姓,但小时候就有算卦的说她以后会大富大贵,领袖后皇宫。甘氏长大后,不但容貌妩媚,身材姣好,而且“玉质柔肌,态媚容冶”“如月下聚雪”,所以才被刘备看中。
刘备纳了甘氏之后,正是继陶谦之后,刘备坐领徐州,正式成为一镇诸侯。这是刘备人生的第一个巅峰,真是春风得意。恰好,刘备又得了一尊白玉做的美女像,栩栩如生。于是,刘备每天夜里,在卧室的绡帐之中,一手抱着肌肤白皙的甘氏,一手抱着光洁的玉美人,左拥右抱,真是风流万端。
而家中的奴婢一眼望去,简直分不清哪个是玉,哪个是人。
甘夫人肤如白玉脂,秦宜很想见识一次,可惜被曹阿瞒得手。
话说,当年关羽带着刘备夫人置身于曹营,曹操不也没有染指甘夫人、糜夫人嘛。此一时彼一时,背景不一样,当时曹操的目标是将关羽弄到手,自然不会染指刘备女人而惹恼关羽。
如今关羽不是跑路了嘛,曹操也就没了顾忌。
此次俩女人可是纯粹战利品,尤其是曹操恨极了大耳贼刘备,岂能放过刘备夫人?刘备跑了,一时半会儿抓不住,不要紧,老子先吃掉你的女人,至于你难不难受,自己心里有数。
曹操曾经说过,在床上征服对手女人,意义不亚于在战场上打败敌人。
所以,刘备这顶绿帽子戴定了。
其实这样也好,甘糜二人跟着曹操要比跟着刘备强多了,你看甘糜二夫人跟着刘备多遭罪呀,跟了刘备年数虽然不多,整个一个逃难史,令人唏嘘。
也可能大耳贼不在意丢失女人,也不在意戴绿帽子,只要保住自己的命比什么都好。至少从过往经历看,刘备毫不犹豫丢掉女人逃跑就能看出端倪,丢女人跟丢块抹布一样随意。
正应了刘备那句话,女人如衣服,这件丢了,再换一件新的,只要刘备再一次拉起队伍,自然有女人投怀送抱。
有了步练师,寿春皇宫内增添新气象。
女人虽多,以秦宜特殊能力,自然不会有新人笑旧人哭的场景出现。
不过,秦宜这种好心情没有维持多久,因为扬州出大事了。
此时正值春季青黄不接,新粮食还在地里,旧粮食消耗的也差不多了,往年这段时间的粮食价格也会上涨,属于正常现象。只是今年有点不一样,粮价上涨有点猛。
起初谁也没有在意,但是,这股风在江东地区越演越烈,粮价见风长,不几天粮价已经翻番,已经到了令人无法忍受的程度。
大富人家毕竟是少数,粮价高到一般人买不起,岂不要饿死人吗?
粮价最先涨起来的地方是吴郡,而后向外蔓延,那个时代都不缺投机商,尤其是这个时代,粮栈背后的老板几乎都是世家大户。等到各郡守意识到事情不太简单,事态发展很快超出他们掌控,急忙向州府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