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刘晔的妙计

“不相信吧?我就知道你们不相信,可是事实就是这样的,当初陈元龙定下的计策堪称完美,可是陈宫却偏偏怀疑陈元龙争功,他为了一己私心让陈元龙去广陵,自己却留下来招降张闿,然而却由于善后不到位,终于酿成大祸,还有,陈宫竟然愚蠢到不在东海郡防备曹操,终于让曹操钻了空子,其实陈宫虽然有智,却根本不及陈元龙,以致于对徐州的部署出现了漏洞,这才是奉先兄失利的主要原因,当然,这其中也有我的部将裴元绍反应太慢的原因,如今我已免去他豫州刺史的职务了,同时他的军职也从平东将军降为横野将军,我已表奏天子,让他改任司隶校尉部长史,至于豫州事务,暂时由我兼任。”

“什么?就连元绍将军的职务都被免了?”

“主公之军法如此森严,绝对令人叹服,就连元绍将军都受到惩罚,这可是他的族弟呀。”

“这就是主公的公正之处,要不然为何有那么多人愿意为主公效力?”

......

听说消息之后,许多人都对此议论纷纷,也有不少人对裴元绍的遭遇表示同情的,但更多的人都对裴青敬佩不已。

一旁的裴元绍把头垂的低低的,因为自己的一时疏忽,竟然导致己方的形势如此被动,看起来这两年自己实在是安逸的太多了,产生了麻痹大意的思想。

然而裴青却是对此心知肚明,这并不是裴元绍麻痹大意的原因,主要是裴元绍面对的敌人不一样,之前的对手主要是袁术,无论是袁术本人还是他的谋士们的智力相对于裴元绍没有什么优势,可是对于曹操和其麾下的顶尖谋士来说,袁绍的智力就差了一大截,在这种情况下,尽管他麾下有两大一流谋士人才鲁肃和谢安辅佐,可是主帅的反应能力差距太大,终究还是没有办法弥补的。

“裴元绍其实早就不适合在这里了,我虽然知道这一点,可是一直心存侥幸,没有及时换人,这才是这一次失利的主要原因,所以主要的责任应该在我。”

裴青的心中暗暗叹息着,同时深深地记住了这个教训,以后不管任何时候他绝对不能麻痹大意,这都是顶级智者的竞争,稍有疏忽,便需要付出十分沉重的代价,这一次还是吕布阵亡,其实吕布的死在某些方面来说也不算坏事,因为他不仅成功将吕布麾下最重要的几个将领收归麾下,还可以名正言顺的攻打徐州,一方面解除了徐州对豫州的威胁,另一方面也利于自己进一步的扩张。

“然而陈宫的事主公还没有解释明白......”吕雯这时候最关心的其实并不是裴元绍,虽然她父亲的死跟裴元绍的失误有一定关系,可是她也明白,这都不是主要的,最主要的其实还是她父亲在北边的防御空虚,让曹操钻了空子。

“陈宫的事是这样的,据说在被曹操擒住之后曹操曾经嘲笑他,他却解释说是因为奉先将军不听他的计谋,当初应当答应联合袁术,让你做袁术的太子妃,如果这样的话奉先将军就不会失败了,可是他根本不知道,如果真是按照他的计策的话,奉先将军最终不仅会败亡,更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曹操也能够更加名正言顺的对你们发起进攻,到了那时候,你们败亡根本不会得到任何同情,虽然我跟他一向交好,可是也只能感到大快人心,这就是顺逆之别,所以陈宫的所谓计谋并不十分高明。”

其实平常在翻阅历史的时候,裴青也经常在反思,比如史书上写的陈宫在曹操围攻徐州的时候曾经献计,让吕布分出一支军队到城外,双方形成掎角之势,攻击城外的则城内的策应,攻击城外的则城内的策应,这样就能守住徐州,只是可惜吕布想要行动的时候遭到妻子反对,最后放弃了这个计策,导致失败,可是后来裴青想了想,如果真是按照陈宫的计策,就能够守住徐州吗?在一开始曹操进攻的时候,吕布在城外不也是被曹操给打败了吗?再者说了,吕布长期在外,凭借陈宫的威望能不能镇得住城内的那些将士?很可能会导致一些将士因为吕布不在城内而更加放心大胆的开门投降。

所以裴青经过分析后得出结论,就算是按照陈宫的计谋去办,吕布最终也一定会败。

当然,这也不是说陈宫没有能力,可是却也绝不像演义中说得那么强,其实演义那样说也只更多的是衬托吕布的有勇无谋而已。

吕雯听了这话兀自有些不敢相信,可是张辽在听了这话之后却是双眼一亮,其实在之前张辽也细细的思索过,陈宫的法子未必就管用。

张辽虽然一直在吕布麾下经历过背叛,可是却素来忠义,他并不认为跟袁术合作是个好办法,现在裴青的话更是与他不谋而合,这让他更加佩服裴青的智慧。

紧接下来只见吕雯问道:“陈宫的事就这么算了,主公说陈登有头脑那也无可厚非,可是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刚才那位先生说我们要向下邳那几座县城增兵,末将倒认为是十分可行的事情,不知道主公以为如何?”

裴青却是看向一旁的刘晔,笑着问道:“子扬以为如何?”

只见刘晔拱手说道:“下官以为我军目前的主要作战对象不应该是曹操,目前曹操刚刚占领徐州,士气正盛,虽然有张闿之失,这也不过是曹操借刀杀人之计,于曹操的主力根本没有妨碍,反而解决了曹操的心腹大患,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军对战曹操,虽然最终一定会胜利,但是肯定会旷日持久,而时间一长,一旦让袁术成了气候,我们就难以对付了,甚至哪怕是袁术乘着我们作战正紧张的时候从背后偷袭,恐怕吕奉先之事将会重新上演,即便是能够避免,我们又需牵扯多少兵力去防范袁术?所以下官认为,我们当下对曹操应该采取守势,而以重兵对付袁术,袁术虽然僭号称制,然而经过徐州一役之后,军中士气下降,军队人数锐减,又有江东孙策与之绝交,这正是我们讨伐的绝佳机会,淮南富庶,袁术积聚了太多的粮草,只要能够打败袁术,我们既能在道义上取得胜利,又能获得许多好处,这是上天赐给你的机会,万万不可错过啊。”

第一百八十五章 特性贤助的威力第四百零五章 活神仙第一百九十五章 贾诩有妙计第一百四十五章 郭嘉的妙计第二十三章 吕蒙的姐夫第三百二十章 张燕归降第四百零八章 裴青的深意第九十章 所向披靡第三百零二章 粮草的问题第二百二十八章 马腾的选择第五十九章 朱儁的决定第三百六十四章 吕蒙的主意第六十七章 惊天财富第一百四十六章 无奈之举第三百九十一章 窥视忠诚第二百九十八章 重奖有功之臣第二百四十八章 对峙第二章 我叫裴元庆?第四百三十二章 超级神将吕蒙第四百一十四章 早就料到了第二百二十九章 裴青的暗示第四百三十三章 邺城城下第九十三章 真乃一代奇才第一百一十三章 惺惺相惜第一百三十一章 严格盘查第二十七章 摧枯拉朽第二章 我叫裴元庆?第三百五十八章 曹操与张闿的交易第三百一十八章 祝公道的承诺第七章 拜见大王第三百二十五章 残忍的徐荣第九十九章 武关前的大战第三百二十六章 无可奈何第一百八十六章 西京留守第二百三十章 来自魏延的感激第二百零一章 韩暹和李乐的叹息第四百二十六章 舍生忘死的氐羌战士第二百三十一章 缺少人才第二百七十一章 张郃与高览第二百八十一章 张郃归降第四百三十六章 冀州之平定第三百五十七章 袁术的好消息第七十章 吕布第一百八十六章 西京留守第二百六十六章 名将常遇春的诞生第一百一十五章 入主谯县第九十一章 贾诩的算计第四百三十六章 冀州之平定第八十一章 针锋相对第四百一十一章 招降麴义第一百六十四章 谢氏父子第二百零二章 问责杨奉第九十二章 宛如天降第二十六章 原来是个草包第七十七章 天子宣诏第三章 大当家周仓第一百六十二章 打造演义版关羽第八十六章 等待鱼儿上钩第一百七十章 蓝田决战(六)第六十二章 事情果然发生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桑梓之地也只能放弃第三百五十八章 曹操与张闿的交易第五十章 忠诚要有表现第一百九十章 昭姬之怨第二百六十四章 还算满意第二百九十九章 两军阵前第三百六十五章 且慢!第二十九章 送经验来了第二百七十七章 俘虏第一百七十六章 张济叔侄第二百二十三章 如此客人第二百四十八章 对峙第三十八章 蔡昭姬第一百三十九章 积蓄实力第二百零七章 不分胜负第六十章 来自朱儁的拉拢第四百一十七章 裴青的报复第二百五十四章 徐州的人才第二百八十九章 并非懈怠第八章 裴元绍的计划第三百八十七章 陷入崩溃第二百六十五章 常春,字遇春第四百一十六章 马超的忧虑第三十四章 又一谢氏名将第三百五十三章 一文一武第三百零四章 一封书信引发的风波第二十八章 暴怒的何仪第一百一十五章 入主谯县第一百三十五章 变态版陈到第十二章 要么投降,要么死第四百一十一章 招降麴义第一百七十九章 曹操来了第一百七十四章 何意为难一个女子?第三百五十四章 袁术称帝第三百五十八章 曹操与张闿的交易第一百一十七章 陈王之死第十四章 唐姬的堂兄第四百一十一章 招降麴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