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会逃到了甘州城。他让逃回来的残兵休息了两天。
自己则和征东都督杨泰一起,继续施行永昌城的战术:把百姓全部都迁移走,迁移到更后方的城池。只留下甘州的守城部队,跟原来的残兵汇合。当然,也留下了很多粮草、柴火、守城物质等。
三天之后,杨泰便带着一小队士兵,和最后一批迁移的百姓往更后方的城池去了。
按照钟会的估计,在大魏如此顽强的抵抗之下,再加上河西走廊初春恶劣的天气、环境。以及大汉、大吴两国的帮助,只需要用舍弃三个县城的代价,就可以挡住司马炎这次的进攻!
中原大地,去年也进行了一番大的消耗呀!他司马炎,也折腾不起太久!
钟会在前线,不知道杨泰的心情。
杨泰是大魏征东都督。但是他这个职位吧,更多的带有一些讨吉利的意味。
为啥呢?因为杨泰手里直属的兵很少,只有两千人左右,而且都是不专业的。根本没有征伐晋国的能力。
他的主要工作就是监视晋国,探查晋国的消息,以免晋国突然打来。当然他也负责消灭晋国的探子,虽然消灭不完。所以他叫“监东都督”才更合适,但是大魏为了讨个吉利,就叫征东都督了。
说了这么多,就是说杨泰的实权很小,所以能做的事儿不多。眼下除了监查敌方,只多了为钟会军押运粮草和组织百姓的责任。
但是杨泰不甘心啊!虽然他实权小,但不是因为夏侯奂不信任他,而是魏国的国力太弱了!
他很想在跟司马炎的战斗中起一些大的作用,为魏国保卫战多出一份力!
杨泰的胆子很大。要不然当初也不敢带着一点自家仆奴,就召集了千余游侠儿、地痞恶霸等人去救援夏侯奂了!
正当他想法儿要对司马炎大军干一票的时候,天下起了大雪!
河西走廊已经在比较北部的地方了,春天也是经常下雪的。前些天一连多个好晴天,把所有的雪全都晒化了。杨泰撤离那天,天刚好阴了下来,下起了雪,而且是鹅毛大雪!
地上很快铺白了一层。
杨泰很喜欢,他要做的事情,下雪了,反而更容易做!于是他把撤离的工作交给了副手,自己带着十几个最亲近的属下,冒着茫茫大雪,离开了队伍!
司马炎呢?他先是为了找水源,耽搁了两天。正当他的大军带着很多的储水往前开拨时,还没有走多久,居然下雪了!
下雪了!那就意味着可以融雪为水,不需要为水担心了!他想起自己两天来命令大军尽可能的存储水,就觉得这是上天在嘲讽自己!辛辛苦苦努力了两天,可是结果有什么用呢?
司马炎脸色很黑,心里很恼怒。这个时候要是有哪个小厮敢过去惹他不高兴,他一定会把那个小厮活活打死!
但是,大军行了两日,不仅在大雪中行进速度非常慢,冻伤了不少士兵。而且,还传来了一个更加令他恼怒的消息!
那就是大汉出兵了!
出兵的是姜维。这个家伙一反常态,出来根本就不攻城略地,而是在专拣村镇和小县城进行抢劫!现在已经抢了很多个,大晋征西都督桓彝虽然表示一定会尽力抵抗。但也表示很可能抵抗不了,希望能得到援助。
桓彝说自己抵抗不了姜维,司马炎不怪他。他自己的爹,司马昭,自己的大伯,司马师,不也一样抵抗不了吗?
可这是一件相当烦心的事儿!在自己攻打魏国的时候,大汉出来捣乱,非常的让他心烦!他的脸色也变得更黑了。
再说姜维,他在陇西这么肆无忌惮地抢劫,陇西官员除了给司马炎送急报之外,终于有一个人坐不住了!
这个人就是新任的征西都督桓彝。
说起桓彝,这个人可能不出名。但是他的儿子桓温,那就大大的出名了!桓温是西晋的权臣,对待司马家后面的皇帝,就跟司马昭对待曹奂一样!不过可惜桓家运气不好,最后被诛灭九族了。
桓彝发现姜维到了陇西之后,想着无论是曹爽还是邓艾等人,都不敢跟姜维打野战,只靠着城池坚守。那自己估计也打不过姜维,怂起来靠着城池坚守,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
于是他就怂了,不敢出战。可是没想到姜维这一次跟以前不一样,不攻打城池了。专门抢村镇和小县城!
这要是方圆几百里的村镇、小县城都被姜维抢了,搞个千里无鸡鸣。那司马炎是绝对不会放过自己的!
所以桓彝不敢怂了,带着自己能掌握的所有军队,同样的两万大军,来找姜维决战了!
当然这是在晋国的地盘上,周围的郡县都会听桓彝的,郡县兵也会围剿姜维,所以桓彝从兵力对比上来看,还是占上风的。
在桓彝集结军队、通知各城的这段时间内,姜维又抢了两个镇子。
姜维一共抢了多少呢?一共是六万百姓!还有这些百姓的所有物资!
这些抢劫所得,被两万大军带着,严重拖慢了大军的行进速度。
用大军来维持秩序,也严重的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姜维决定,赶紧把这些收获运回大汉国去!以前,退兵的时候抢一些,带回去了,朝廷上很多人还会赞扬他,说是为国家增强实力了。所以姜维也有一点抢惯了的心思,想着赶紧运回家去。
但是姜维的消息也灵通,知道桓彝已经带了大军要来阻止自己。如果所有人一起走,目标太大,桓彝军发现了自己军的虚实,很可能不顾一切的攻打!毕竟打败甚至抓住自己,这是一个一连几十年就没有人完成过的壮举!
所以姜维就想了一个办法,让赵统带着大军和百姓等先走,自己带着两千精兵,去会一会那桓彝!
而桓彝本人呢?倒是没想到姜维军也会有不战而逃的一天!他还小心谨慎的慢慢向前移动,担心中了姜维的计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