叟族首领被笑的发慌,问道:“这位将军何故发笑?”
一名御林军拿着马鞭对叟族首领一指,道:“你个没有眼力的蛮夷,看清楚了,这不是什么将军。乃是我大汉皇帝陛下也!”
叟族首领大惊,瞠目结舌,竟然半天不能说话。
刘寻也不打算留这位首领的性命,趁机冲上前去一剑就结果了他!
叟族首领死了,死的时候还很惊讶。他的那些亲兵们一看大汉天威无可抵挡,只好纷纷跪地投降了。
刘寻又左冲右突斩杀那些幸存的酋长,直到把所有的酋长全都杀光,而他们剩下的士兵们,只好跪地投降了。
整个大营没有一个叟族士兵逃脱,而他们抢劫来的物资,还没有被他们挥霍完的,也全都归大汉了。
“很好。”刘寻脸上带着笑容,在已经被占领的营寨中巡视。“这下子,所有反叛和进攻我大汉的人都已经被消灭了!晋国和吴国也不敢蠢蠢欲动,心怀不轨了!下一步,就该是朕的舞台了!”
王训等亲近将领都恭贺道:“皇上乃是天神下凡,英明神武,自然可以一统天下,成就无上帝王伟业!”
眼看着刘寻归来,以不可阻挡之势消灭了所有的敌人。将士们也是对刘寻崇敬的五体投地,真的认为刘寻就是天神下凡。所以,他们对于征战敌国获得功劳,然后封妻荫子获得赏赐,越来越渴望了!
这会儿,跟着刘寻的士兵,甚至会在私下里讨论,皇上什么时候攻打敌国,也好得一些功劳,成为人上人啊!
灭了叟族大军,刘寻命令赵统统一指挥,安置伤兵俘虏啥的,自己回去睡觉去了,毕竟天还没亮呢!
灭了敌军,刘寻很是高兴,再说大半夜的起来厮杀一阵,也没有了睡意。于是到了中军大帐,眼见郭紫驭在灯火的照耀下愈发的美了。便将她拦腰抱起,挥手一道气劲把灯火打灭,奔向了床……
如今敌人消灭,不会再有人来打扰他了。
至于郭紫驭?她现在十分羡慕萤火,早想刘寻快快对自己耕耘,好怀一个孩子了。萤火有了刘寻的孩子,身份地位那是水涨船高啊!虽然只是一个女儿,但毕竟是刘寻现在唯一的孩子。
外面一片兵马安置,内里一晚风光无限……
之后,刘寻命令赵统带兵把阴平、武都两郡给收复了。
这两个郡经过叟族的祸害,已经破败不堪了。士族大部分已经转移到了晋国,少数留下来的都在坞堡内坚守。至于村庄、县城什么的,差不多都是被残害后遗留的饥民了。
刘寻命令赵统,这一次收复两郡,一定要从头到尾的犁一遍。也就是,凡是对刘寻不满的遗留士族等,通通要把他们消灭掉!如果遇到不好打,需要消耗较多士兵的坞堡,就通知自己,朕亲自去灭了他们!
然后官方上的说法,就说他们早就被叟族消灭了。
就算有人不信,那就让他们不信好了。反正官方上的说法就是这样,谁不服闹事,就连他们也一块杀了!
反正刘寻已经有了暴君的名声,那我再来几次暴行也是不多的。
赵统领命而去,带走了大部分精锐大军。
刘寻就在梓潼郡边城住了下来,开始考虑入住天都城,让整个大汉的朝廷统治归于一统的事儿。
自刘寻复国,因着之前制肘颇多,把朝廷定在了滇城。在而刘禅时期的都城,天都城,却只是大将军开府所在。
好好的一个蜀汉,硬是被南北分治。虽然姜维和他手下的众将都忠心耿耿,但是终究是不好的。
但是经过刘寻这么长时间的清理,那些反对刘寻的势力基本上已经被拔除了。现在又带着横扫各路叛军的威势,正是入主天都城的好时机!
于是,刘寻先给滇城的朝廷各官员写信,询问他们的意见。
这个信是私信,不能在朝廷上公布。就是先问一下群臣的意见。
结果书信到了滇城之后,吴济看了,大喜过望!
武安家看了,惊喜万分,连连说好!
颜渊看了,激动地不能自已,对着天喊道:“兴复汉室,又近一步也!”
霍戈看了,道:“至今日,复国方成!”
其余人看了,同样是高兴万分。
这本来是刘寻各自给他们的私信罢了,结果竟然一个个都把不住秘密,泄露了出来,弄得整个朝廷全都知道了。
而整个朝廷竟然出奇的意见一致,都认为这是极好极好的事儿,应该赶快实行!
当然朝廷官员们不傻,他们也不是真的保守不住秘密。而是他们知道,刘寻还于天都城,是所有人都会同意,而且整个大汉都会为之欢喜的大好事!刘寻写书信过来也只是表示一下对朝廷命官的尊重,入主天都城,是不可能被改变的!
的确,自刘备在益州建立大汉以来,国家几代人想的都是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旧都是哪里?就是长安城或者洛阳城,那是东汉、西汉的都城。可惜,弄了半个世纪,蜀汉不但没有汉室兴复、还于旧都,反而差点把蜀汉也彻底丢了。连蜀汉的都城天都城也再次往南边移了移,到了湿热的滇城!
大汉上下那个气啊,那个憋屈啊,简直如同一座压抑的火山。现在,蜀汉内部稳定,要回到天都城了,那自然是从上到下都非常的高兴,要举着双手欢呼了!
至于刘寻还要去信问一下朝廷大臣的意见,那只是表示对他们尊重而已。要知道,就算他们心中非常同意,也得表现出来,刘寻才好正式下令。毕竟他们都是朝廷柱石,不跟刘寻别苗头的话,还是要尊重一下他们的。
其实,早就有大臣觉得应该还于旧都了。当然这个旧都指的不是长安,而是天都城。只是当时刘寻觉得南边的战事还没完结,就想着等南边儿的战争打完了再迁都。
结果就跑到华夏王城秘境那里去了,一去那么久。
刚刚回来,立刻就带兵出征,大臣们还没来得及发表意见。要是刘寻不说迁都,现在带兵回滇城,肯定也有大臣提迁都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