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9章 安民固本

卢忠被押送出城之后,涿县终于恢复平静,天气转冷,百姓们忙着安家屯粮,自己的生存最要紧,卢忠的死活根本无人再提起。

刘封传令将获贼军的粮草一半分与城中百姓,又把缴获来的战马挑选良驹留下,其余全部留给城中百姓,连同卢忠搜刮的钱财也都分发出去,让涿县百姓能够度过这个荒年,为来年耕田准备。

第二日张华等人赶至涿县,胡掖禄屋也运送兵粮到范阳,刘封命张华全面主持安置涿郡百姓之事,将运来的粮草又拨出去一半之多。

周处等闻讯前来相劝:“大将军,我军苦战经年,在和河内之时已然粮饷不能接济,如今兵少,好不容易能够满足军中之用,却又分发出去,虽然幽州百姓遭逢贼患需要理应安抚,但眼下正当用兵之际,万一粮草不继,如何是好?”

刘封问道:“诸位岂不闻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无论为政行军,都要以民为先,先前军中为何粮草不继?”

周处言道:“自然是因烽火连年,百姓流徙各处,田地荒芜所致。”

“这便是了,”刘封点头道,“军粮终究要取之于民间,今幽州正直秋收之际却被鲜卑军破坏,无粮过冬,更遑论明年耕种收粮?”

周处明白过来:“原来将军是助百姓先渡过难关,待来年开春广种粮食,到秋来丰收之后,才有余粮缴纳朝廷,如此方为长久之计也!”

刘封笑道:“是这个道理,不过幽州被贼军蹂躏,只恐一年难以恢复元气,还需遵循先前三年免赋税之法,先养民,才能用民。”

张华笑道:“河北之地数十年经营,早已为丰腴之地,百姓只需一年丰收所得便可自足,只需两年时间便能纳粮,大将军继续免除三年赋税,自然人心安定。”

刘封叹道:“自来攘外比先安内,足食方可用兵。

如今兵气连年,就算军中多蓄军粮,但民间土地荒废,百姓饥寒交迫,必然又盗贼四起,流寇不断,外贼为除,内乱纷起,岂非内忧外患,得不偿失?”

张权等人纷纷点头,言道:“若地方不靖,田地为墟,荒草成窼,百姓作乱,又需发兵征剿,非但贼患难平,反而徒增民怨。

盗寇多为无衣无食的穷苦百姓,杀之不忍,纵之必将又为祸患,散而为乞,聚而为盗,长此以往,必然十室九空,国力衰损,定为外寇趁虚而入,还是大将军有远见,吾等不如也!”

刘封闻言无声一叹,张权等人能明白这个道理还算不晚,他这一套道理虽然不可能再印证了,但历史上的五胡乱华就是因为这个恶性循环而起,所以刘封才不惜精简兵力、缩减军饷也要先安民休养生息,就是保证国力的强盛。

张华言道:“一兵之费,常耗三五农夫终岁勤劳所积,不先使民安居乐业,民且饥寒,又如何能够养兵?

大将军向来爱民如子,屡次改革政令,都是移民为先,此乃千秋万代之功业。”

对此童攸几人更是深有感触,言道:“每逢战乱,便寇盗纵横,就是吾等所招那些流民,起初也有落草之意,若非吾等训练教导及时,必定干起了打家劫舍的勾当,困饿山中,只恐连朝廷的粮饷都敢打劫。”

刘封言道:“朝廷粮饷皆取自民间,若百姓无田可种,无家可归,岂非竭泽而渔,杀鸡取卵?

民心离叛,任你多大本领,拥有广大土地,也非败亡不可,纵有霸王之勇,如之奈何?”

这一番讨论,让众将心悦诚服,结合眼下幽州的境况,再想起刘封常说的那句得民心者得天下,才深有感触。

得了牛马田地,分了粮食布帛,涿县、范阳等地百姓无不欢欣鼓舞,奔走相告,躲在深山中的流民闻讯纷纷都来城中登记,虽说他们大多还不能返乡,但能留在涿郡也已深感知足。

转眼两日过去,人马休整一番,军卒养好锐气,刘封正准备次日发兵去救蓟县,忽然探马飞报,蓟县鲜卑军业已全数退走,蓟县百姓终于得救。

刘封闻报冷笑道:“秃发寿阗总算做对了一次决策,此番退守渔阳,还有一战之力,若是还敢在蓟县周旋,定叫他难归老巢。”

张华叹道:“想鲜卑军初入幽州,何等意气奋发,秃发寿阗借轲比能南下之际,大肆吞并其部下,收集各路鲜卑军,已有十万之众。

若是其一心全取幽州,此时入冬不宜进兵,冀州未平,只恐将军也未必会与之开战,只因冀州告急才不得不发兵,真是咎由自取。”

刘封点头道:“的确如此,但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也!秃发部自取灭亡,先前连败数阵,早就该退守代郡,全军集在一处,养足士气以逸待劳,如此方有一战之力。

奈何寿阗老贼痛失子孙,报仇心切,竟敢分兵来击,胜固可喜,败则容易军心溃散,如今贼军锐气不存,其势已孤。”

张华言道:“这几日属下在中山安民置地,细想这两月之战颇有所悟,贼军进入幽州之后势如破竹,将军数千兵马驰援常山,看似势单力薄,实则敌散我聚,敌虚我实,将军详审敌情,机谋运用得当,三军将士上下一心,加之民心可用,各路豪杰相助,才叫贼军大败,此乃军心、民心可用也,将军以为如何?”

刘封闻言欣慰笑道:“茂先果然不愧为留侯之后,才入军中便有如此见识,假以时日,当直追乃祖。”

张华却叹道:“先祖有经天纬地之才,旷世难出,吾辈不敢自闭,但愿能为将军分忧便足矣!”

说起行军部署,自从诸葛亮死后,刘封还真的很少与人再讨论过,此时张华说起,不禁来了兴致,问道:“如今贼军退守渔阳,又将天寒地冻,该如何是好?”

张华朗声道:“如今雨雪天寒,军民亟待休养,但贼军连战皆败,军心动荡,更加疲惫数倍!秃发寿阗退守渔阳,其报仇之心不死,还待卷土重来!今全军讨贼士气正高,幽州百姓无不引颈企盼官兵来救,军心民心可用,自当乘胜追敌,不予贼喘息之机,一鼓作气收复幽州。”

第1808章 量才而用第225章 欲擒故纵第1292章 老骥壮心第221章 心理战第193章 司马一族第1521章 趁机而动第717章 兵临城下第1161章 白日偷袭第985章 尚书令府第471章 大会战第1269章 同殿称臣第1362章 争执不休第1598章 连夜劫营第621章 出发第1854章 将计就计第734章 人心浮动第671章 专轲的能力第386章 大汉盛世录第1352章 有备无患第1872章 匈奴老友第1568章 未雨绸缪第1750章 天罗地网第2127章 新的危机第1229章 虎父犬子第1896章 伏兵四起第201章 对手转变第72章 娘子军第1272章 暗流涌动第1756章 衣锦还乡第871章 支棱关第1609章 背水一战第1441章 再次出兵第504章 无人可用第985章 尚书令府第2029章 再遇劲敌第1896章 伏兵四起第857章 惊天异象第323章 破阵之法第585章 崤山孟氏第1244章 五大疑点第1382章 孤身奋战第341章 奇袭房陵第1647章 离间之计第1107章 卓而不群第1370章 除恶务尽第1632章 谋定徐州第276章 互惠互利第1019章 意外之伤第484章 兔耳关中伏第767章 快刀斩乱麻第1151章 至高荣誉第527章 往事再提第238章 西北战火第1516章 西域动静第1824章 进退不得第2022章 金蝉脱壳第520章 阵前退婚第258章 二次反击第1371章 纳降东吴第457章 冰释前嫌第1348章 未雨绸缪第472章 尾随追杀第2039章 古蜀国后裔第646章 不明所以第1824章 进退不得第1065章 绿林之变第736章 皓首仓颜第262章 平定倭寇第486章 放弃追击第1433章 无字天书第1453章 中原大侠第719章 归路被断第582章 帝王之术第67章 家人消息第333章 门户大开第739章 当初抉择第68章 情报部门第1678章 诱敌深入第1746章 新月会合第1435章 节外生枝第622章 全取荆州第761章 陈罪三条第1153章 筹谋全局第1360章 无奈投降第1665章 夜袭白水滩第1677章 沿途阻击第400章 假途伐虢第1753章 修武异象第12章 曹军出兵第1508章 四俊之名第407章 虚与委蛇第160章 先下一城第1451章 五大军团第1117章 人才济济第833章 夷王之死第1591章 全军溃败第2002章 前后夹攻第1677章 沿途阻击第482章 三路齐出第1491章 赴宴鸿鹄楼